第129章
作者:
庄九儿 更新:2025-08-28 09:09 字数:3307
张进说道:“那便多谢周少卿了。”
周祈安又翻了翻案卷,了解案子来龙去脉,翻到最后一页,见落款处盖的是“萧云贺”的印章,便问了句:“这案子是萧云贺办的吗?”
张进道:“是他主理的。他之前便坚持此案有疑点,只不过尹大人做了主,依据证人证词便判了。那嫌犯,在狱里受了点刑,最后也画了押。萧云贺觉得是屈打成招,证人恰好又翻了供,他这几日从早到晚地缠着我,叫我上报王爷撤回此案,否则到了月底人头落地,便没了回旋余地。”
张进看了周祈安一眼,又说道:“他这个人,嘴是碎了点,人倒是好的。”
周祈安点了点头,又问道:“衙门里还有什么棘手的事情没有?我一并回禀王爷。”
“的确还有一事。”张进顿了顿,说道,“衙门里的俸禄,已经压了三个月没发了……”
三个月?也就是说,太皇太后代理国政之时,俸禄便已经开始拖欠了。
周祈安中间病休,俸禄也停了,便没太关注此事。
张进解释道:“太皇太后监国之时,并未说明俸禄为何拖着不发。如今拖了三个多月,我便也找户部官员问了一句,户部说,此次王爷清君侧,打进来时宫中大乱,宫人、军人冲进国库哄抢一通,导致户部账面混乱,需得重新清点入账之后才能发放。”
这话大概是诓人的,王爷打进来时他就在宫里,不到半天时间局面便稳住了。
国库遭人哄抢?他闻所未闻。
哪怕遭人哄抢,只要库里银子够用,就该先发了官员们的俸禄。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以清点入账为由,拖着俸禄迟迟不发,实在没有道理。
他在想,会不会在王爷打进去时,国库便已是空的?只是此事却万万不能叫天下人知道。
他问了句:“衙门里的官员胥吏,三个月俸禄加起来一共要多少银子?”
张进说道:“户房算过了,换算成银子,统共三千三百出点头。因为大理寺卿一职空悬,比往常少了一些。”
周祈安反问道:“三千三百万?!”
张进失语,怔了片刻才说了句:“三千三百,没有万。”
周祈安“哦”了声,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最近在他耳边进出的数字,也都以万为单位。这也让他飘得厉害,一时之间,竟觉得这三千三百比他预料中低了许多,好像也没多少。
估计他拿个扫帚,去卫老爷家扫扫地砖缝也就出来了。
当然,他不会真去扫。
他又在想,如今连他周祈安缺银子,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卫吉,难怪卫吉会睡不着觉。
他将盏中茶一饮而尽,拿上奏疏起了身,说道:“我先去拜会王爷,先刀下留人要紧。俸禄的事,我再想想办法。”
“那便有劳周少卿了。”说着,张进起身送他,又说道,“俸禄的事不必着急,以免惹王爷反感。”
周祈安应了声:“有数。”
第119章
政事堂内, 祖世德正与户部官员议事。
如今赵呈落马,荣国公府被抄,左侍郎赵秉文也下了狱, 户部只剩一个右侍郎方怀仁在战战兢兢地带着底下人做事。
只是之前户部一直由赵家父子把控,左侍郎与右侍郎又分工不同, 方怀仁只负责征收各地税收, 至于国库管理与调配支度等事宜, 一直牢牢掌控在赵家父子手中,账也是他们做的,方怀仁是一问三不知。
那日祖世德打入长安第一件事, 便是派人去城南武库看着他那些宝贝家伙。
他的人赶到时, 靖王残部正准备一把火把武库烧了。大概是郑卓依下的令, 叫他们看情况不妙,便先放火烧了武库。好在他的人到得及时,那些兵器都保了下来。
祖世德打入皇城第一件事, 便是叫人去看守国库。
只是他的人赶到时, 国库只剩布库里还有点货,金库、银库都跟狗舔过一样干净。
这几日, 京兆府的局势些许稳定了下来, 他们便开始彻查此事,前日从出库记录中查出, 三个月前, 有人凭太皇太后手谕从库里调出了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一千五百两黄金,只是这些金银此刻却不知去向。
祖世德说道:“别他娘的是给运到颍州去了。”
张叙安站在祖世德身后, 说了句:“若果真如此, 来年颍州怕是要多出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出来。”
十几万人的军队?
听到这儿,方怀仁已然吓破了胆。这件事跟他一点干系也没有, 但让敌军平添了十几万人,王爷心情不好,杀几个户部官员祭旗却是极有可能的。
方怀仁当即从椅子上滑跪了下来,说道:“王爷恕罪!之前户部的账,都是赵家父子带人做的,我们实在不知情啊!这两日,我们查遍了近一年来所有的账,却实在查不到关于这笔金银的去向!”
“不是有人丁、有银子就能养出一支军队来。”祖世德捧着盖碗,回头看着张叙安,说道,“颍州、檀州还能再出一个怀信不成?”
听了这话,方怀仁瞳孔略微转动,却也稍许安下了心。
“王爷说得对。”说着,张叙安迈步向前,将方怀仁从地上搀了起来,捏着他胳膊在他耳旁说了句,“王爷叫你别跪别跪,你偏要跪。你跪一次,我便要来搀你一次,你我都受累。”
方怀仁抬头看了张叙安一眼,见他长了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却是目光阴鸷,看久了叫人心底生寒。
他不敢借力,自己从地上站了起来,颤颤巍巍退了一步在椅子上坐下,只是这椅子却像是长了牙,叫他坐也坐不安稳。
祖世德说道:“叙安,这笔银子的去向,你去查查。赵呈、赵秉文都在天牢,一问便知。”
张叙安应了声:“是。”
祖世德又道:“官员俸禄也拖了三个多月了。方侍郎,你去算笔账,算算只发头一个月要多少银子,发头两个月要多少银子,全补上又要多少银子,报三个数给我。赵家不是抄出不少东西吗?尽快清点入库,高低先补上一两个月再说,否则这帮文官非要反我不可。”
听了这话,方怀仁又想跪,瞥了眼张叙安脸色,终究没敢再跪,只应了一声:“是。”说着,侧身抿了一口茶。
祖世德又问:“赵府一共抄出多少东西?”
董文超坐在方怀仁下方。
这阵子六部五寺平白空出许多位置,连张主事也病退了,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他总归已升了一级,当上了主事。
他儿子才两岁,在家里嗷嗷待哺。他老婆又有了,一边怀着孕,一边带孩子,一边还要做饭洗衣服。
升了主事后,他虽没拿到薪水,但还是咬咬牙给家里请了个老妈子。
这江山姓郑姓祖,都碍不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如今朝局有了大变动,于许多人而言,反倒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方怀仁看向他,他便开口道:“一共是……”
他第一次在王爷面前回话,声音有些哆嗦。
正说话间,周祈安拿着奏疏、案卷,提着长袍拾阶而上。他见政事堂内正在谈事,便没入内,叫士兵先去通报一声。
祖世德正在喝茶,余光瞥见他,便招招手叫他进来。
董文超顿住了,祖世德便道:“你接着说。”
董文超这才道:“银子、银票共计是三十二万两出头,全国各地的田地约三万多亩,家宅二十八套,金银玉器四百多箱。”
周祈安听到了。
三万亩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目前抄的只是赵氏一族,他的妻族,因祖世德兵力尚未布到太原,暂时还没有查抄,若是把王氏一族也抄了,加一块儿,说不定比国库还要富有些。
他听说荣国公府没抄出太多东西,反倒是他兄弟叔侄家中抄出了一堆堆的银子和田产。
但这些账,总归都要算到赵呈头上。
祖世德看向他,问了句:“什么事?”
“义父。”说着,周祈安走上前去,蹲在了祖世德身侧,把那奏疏呈给他,说道,“这是……”
他言简意赅把案件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
祖世德打开奏疏一目十行地看了眼,最后问:“这字是你写的?”
这一手小楷写得倒不错。
周祈安垂头道:“不是我,这是寺正张进的字……”又逮着机会说了句,“他对衙门事务十分熟悉,又得人心。我在想,是否能提拔他为右少卿?日后大理寺日常事务都交由他负责,我只办那特定几件案子。”说着,抬头望向了祖世德。
祖世德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他道:“日常事务可以交由他负责,但提拔的事,我建议你先用他一阵再说。手上的米都撒出去了,你日后还拿什么哄人?”说着,把奏疏合上,递给了一旁张叙安道,“给他办了吧。”
周祈安点了点头,迅速应了声:“懂了。”
张叙安接过奏疏,走到了大殿西侧的案几前,那案上放着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