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作者:
赵庸言 更新:2025-09-01 09:22 字数:3391
于是她已经被不少人视作95花top,而谁都没想到都2024年了,竟然半路杀出个徐承熹来刮分95花市场,前阵子好事者还评选什么四美、四普、顶流top,现在不用评了,只要不作死,她会是各方面的top,未来的大花也必有她一席之地。
树大招风,她自然被竞品背后的经纪公司联合起来发黑通稿,国籍首当其冲,什么外国人了,又不是中国人云云。
青鸞早有准备,马上在她的个人工作室微博发了法律声明,称她早已随亲生母亲改成了母国国籍,是正宗的华夏儿女云云。
这下好了,没有谁能拿她的国籍、血统做文章。必然得有血统证明DNA报告,她才能作为直系亲属随亲生父母改回中国籍,而有些人觉得她愿意放弃美国籍,值得嘉许。
国籍血统黑不了,就翻出她以前在韩国、美国的访谈、节目啊。她以前的身份可是美籍韩裔,在韩国发展,众所周知韩国这两年的艺人在文化挪用和政治问题上对中国而言频频翻车,可惜竞爭藝人的团队翻遍了她的过往,都没找出一丝她对中国不友善的言论,恶剪找不出任何素材,反倒不少人考古,发现她确实喜欢中国,从对中文的熟练,对中餐的青睐,立场上的自我坚定可看出,连七八年前的团综里她都说说不定有一天会去北京定居,因为很喜欢北京。
越来越多的人入坑她,对她抱有好感。
她在长沙玩,都被粉丝和路人粉围观,抢着要合照、签名。
徐承熹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始终享受镁光灯的环绕,至少现在是,或许她还年轻,又或者是回到了祖国,看着故土,听着乡音,年轻时迫切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不被欺负就往上爬的热血又强势回归了。
她的状态,真愛粉自然能感受到,愈发死忠,本就是k-pop饭圈无人争锋的顶流,现在她既回了内娱,就自然要争做内娱饭圈顶流,
前所未有的活跃,把她数据艹得十分漂亮。
如她所说,现在最流行的话题就是女权、大女主等等,很多人都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上到电影圈,下到饭圈,都要替自己喜欢的女艺人贴上愛女、大女主、女性思想等等标签,男艺人则贴上尊重女性的标签。
徐承熹的粉丝自然不落伍,趁着歌手这波流量热度,大肆宣扬她爱女啊、有女
性主义思想啊、大女主啊等等。
她上网看到了,心虚又尴尬得无所适从。告诉青鸞联系大粉团队,别再吹以上内容。“我不爱女,也没有什么女性主义思想,我就是个人,活生生的人,生活在社会实际的人,缺点毛病一堆,别人怎么用流行的网络语言体系评价是别人的事,但我们,包括粉丝,都不要张冠李戴。”
自《情事判决》起,她就有意规避团队往女权、女性主义宣传,因为她了解自己存在局限性,明白自己里里外外都达不到市面上女权和大女主的要求,她就只是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就这么简单,观众怎么解读是观众的事。但她不想违背受社会影响的人性包括卑劣的一面去刻意迎合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也想活得轻松点,不背包袱,曾经的曾经她要求自己去做那些,去拥抱她自认为的‘受害者’,但是她发现伤害她的人,想要置她于死地的人,没什么性别,不是什么‘受害者’,就是活生生的人,谈什么主义,是意识脱離了物质,显得很虚头巴脑。
青鸾说这样也好。当完美的人太难了,稍有不符合,就会人设崩塌,遭到反噬。此时的蜜糖,日后都可能会成为砒霜。“对了,下周的比赛,是节目组规定的歌。”
节目组规定的歌,有一首经典不过时的R&B,陶老师的《melody》。这首歌不翻唱则罢,一翻唱就会被嘲不如原创。无论是编曲,还是歌声,陶老师都已发挥到了极致,翻唱者没有超越他的余地。
没什么人选,徐承熹就选了,青鸾与雨霏替她捏一把汗。
“这歌真不好唱。”青鸾说她没有把握,就别碰。
“不用担心。”她最擅长的就是R&B,有把握将这首经典唱出自己的味道。
连续两天,徐承熹都在听《melody》的纯音乐,听完又自弹钢琴、自吹萨克斯,想象自己经历了一段撕心裂肺、无法挽回、余味无穷的感情。
以致于过后她人都有点忧郁轻愁,青鸾说她这也太神了,不愧是搞艺术的。“消耗感情太大,容易伤到自己,跟一些演员出不了戏一样。”
确实是她入戏太深,又自编自导习惯了,这两天她好似真的和一个挚爱分了手,并且是生离,她不知道去了哪儿,把那个清癯的影子留在了原地,不止是她失去他,更是他失去她,俩人的爱戛然而止,停留在最深刻的瞬间,隔着无法跨越的距离,此生都无法再见一面,让人肝肠寸断。
虽然悲伤凄凉得她难受,但为了比赛,她刻意牢牢抓住这种情绪,让自己沉浸其中保持状态,幽幽地登上了第二周的直播舞台。
第169章
痛苦的时候要拼命地痛苦,才是艺术。徐承熹把这种痛苦寄情于醇厚的歌声里,当唱及高音部分,她升了一个key,心中绞痛,眼睛潮湿。
多情自古空余恨。她用歌声呼唤曾经爱人的名字,最终无言叹息,手足轻颤,眼睛雾蒙蒙。
听着雷鸣般的掌声,她醒神,发现台下不少觀众眼中蓄满泪水。
她躬身谢礼,回头离去,与雨霏来到了待机室。
雨霏眼眶红润,说她不止把自己唱哭了,也把觀众唱哭了,“完全不输原创,唱出了另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一点都不夸张。”
徐承熹完全是按照演戏的手法要求自己,把自己掏空,讓灵魂住进歌曲里,作为曲中人去用歌声演绎,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听众。
这是一件相当耗费心力的事,所以她现在筋疲力竭,看见手机弹幕上夸她音色惊人、技巧舒服不给人炫技的感觉等等时,她心无波澜,只想闭目休息,其他歌手演唱完,陆续赶来,与她聊天,她都提不起劲,垂头沉思。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透露着自己的本色。
车升和说她的电影作品情绪之大,同样的,音乐作品、歌声亦然。
在这场比賽中,除了音色,她是靠情感引起共鸣取胜。论唱功、技巧、香缇莫、天后完全在她之上。
很多听众最在意的恰恰是情感共鸣,没有情感,没打动他们的心,功力再深厚,技巧再高超,他们都觉得不好听,反而会質朴又无情地吐槽炫技、油腻等。
所以这次被总导演告知拿了第二名,与第一名的香缇莫只相差两票,徐承熹没了第一次公布名词的惊喜,淡笑从容,不漏痕迹安慰其他名次不佳被觀众冷嘲热讽的歌手。
国人大部分民族情绪强烈,从小到大受环境影响,竞争惯了,对竞争十分焦虑,在乎面子,这次歌手节目组打着国外歌手、华语歌手竞技的tag,吸引了很多路人观賽,本国歌手比不上外国歌手,就会被骂,从骂后期修音录音棚歌手当惯了到質疑歌手的业內地位,连因紧张发挥效果受损的天后都不能免俗。这也离不开艺人本身热度高就关注度高容易招黑。徐承熹虽然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赞赏,同样有人不喜歡她,网上就有人觉得她流量高,粉絲多,很多粉絲抢票去现场给她投票,对其他歌手不公平。
这……雨霏无语凝噎。“他们知不知道很多听众一开始都不认识你?以前又不是没有知名度高粉丝多的歌手参賽,不还是现场投票不高?来听歌的观众大部分不会坏事,誰唱得好就投给誰。”
“随便外界怎么说。”反正她的目的已经达到,在內娱大范围出圈刷了一波热度,讓很多不关注韩娱的年轻人与中年人认识了她。
雨霏带着年轻人的率性天真,“对,黑酸再怎么跳脚,都不影响你两次比赛唱的歌最出圈,实至名归的黑馬。”
“今天没有聚餐吧。”
上周比赛,天后请了客,慷慨邀他们吃饭喝酒。
雨霏悄声说,“没有,除了俩外国選手,大家为了这比赛都心力交瘁,比完赛就想溜。”
现在正是节目热度最高的时候,看热闹的都涌了进来。博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国內艺人肉眼可见东亚人独有的紧张、压抑,讓观众亲切又排斥。相较之下,两位外国歌手松弛自在,水平持续在线。
“没有我就直接回北京。”
《上和下》徐承熹要做成华语剧,內容大致不变,但有所改动,韩国特色得改成中国特色,她叫青鸾给她召集业内专业过硬的编剧做编剧。
当在北京的工作室与一众业内大拿讨剧本,商议得如火如荼,徐承熹才明白,为什么这几年她内心深处始终对《上和下》很多内容一筹莫展,剧情难以推进,台词反复修改。
因为她太想把这部涉及到阶级关系、地域特色、情感之美的剧作好,无意识地把这剧本当成了华语剧来做。在韩国做这剧是无本之木,自然难以展开,当她回到故土,与真正同宗同源的业内人士交流,就是鱼儿回到了河里,找到了最佳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