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40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0      字数:4137
  “卖柴的往后头去,后头有个门,收的人在院子里呢。”伙计指点道。
  “诶诶,劳您劳您。”汉子点头哈腰的往伙计指的地方去。
  找到门,探头探脑地往里看,发现里头竟还有两个与他差不多打扮的乡下人,脚边正放着空了的背篓。
  有同类,他的勇气就足了些,轻手轻脚的走进去,冲明显穿着一样的人哈腰:“老、老爷您安,我、我卖柴。”
  负责收柴的伙计笑了:“我就是个伙计,可不是什么老爷。卖柴是吧,背过来吧,先称称重量。”
  称好重量,伙计算道:“二百九十五斤,三文一斤,一共八百八十五文,可对?”
  汉子根本算不来这么复杂的算数,不过他头一天找村长帮过忙,知道他三百斤的柴最后该收九百文钱,方才在那两户人家手里收了十二文,这里应该是八百八十八文才对,为什么少了三文?
  想问又不敢问,怕人家不收了,他一文钱都拿不着,因此呐呐点头道:“对、对。”
  伙计便数钱给他。
  等他再数一遍后才对着三个人一起说道:“你们都是不常来城里的,但今儿一早在城里走了一圈也该知道,如今城里家家户户都烧蜂窝煤了,你们再弄柴来也卖不掉。”
  先来的其中一个鼓起勇气问道:“您这里不是收?”
  伙计摆摆手:“咱家就是卖蜂窝煤的,收这些柴能有什么用?如今收你们的,不过是宫里的六阿哥怜惜你们乍然因为蜂窝煤没了收入来源,恐你们生活困顿,才令我们原价收柴的,好叫你们平稳渡过这段时期,找到新的活做。”
  “咱们是开门做生意的,收几回就当积福了,肯定不能一直这样贴补你们。”
  听到面前这位老爷搬出宫里的六阿哥,三个农家汉子面面相觑,那可是皇帝老爷的儿子,是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的贵人,他们怎么敢说反驳的话。
  虽然很茫然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来填补卖柴的收入,却也只能糯糯答应:“是,是,多谢老爷恩义。”
  “是六阿哥恩义。”伙计纠正道。
  几个汉子连忙重复:“六阿哥恩义。”
  伙计点点头,话音一转:“虽然不能一直收你们的柴,但六阿哥传出话来,可以招你们做短工。”
  “短工?”几个汉子也不是没做过短工,冬日农闲的时候都会出去找活做贴补家用,不过那大都是给村上镇上的地主老爷做工,还从没跑到过京城来做工的。京城东西太贵了,他们打短工的钱大多都要花在吃住上,划不来。
  “对。”伙计点点头,“主要就是做蜂窝煤,每日只要做够一定数量,就能拿20文工钱,做一日结一日。”
  “你们可愿意做?”
  “2、20文!”三个汉子的呼吸都粗重起来,他们在镇上地主老爷家打短工时,能给一日10文的老爷都是当地的大善人。
  也别看方才卖一回柴就得九百文,那是没算成本,时间人力就罢了,他们从不算这个成本。主要是他们进山砍柴,是要给人家交税的,进城有进城税,卖完了有交易税,最后还有砍柴刀,这个磨损率也不低,隔一段时间就要找铁匠重打的,又是一笔花费,扣下来根本没有多少。
  “愿意、我愿意!”三个汉字差点争抢起来,还是伙计说三个都要才罢了。
  以上这一幕幕不过是蜂窝煤带来的变化之一。
  还有一些变化发生在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
  “已经有人开始偷偷仿作,在郊外镇子卖了?”弘书有些诧异。
  自从上次便宜爹让他专心读书后,来保就没来找过他,不过曹康还是跟着内务府那边进进出出,所以时不时的也会跟他说起最新进展。
  “对。”曹康有些气愤,“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偷您的东西!”
  弘书无奈:“那不是我的东西,已经交给内务府了,就是朝廷的东西。”
  曹康虽然没反驳,但看他的样子明显不认同。
  弘书也懒得继续纠正,摸着下巴开始思索,他倒是想过会有人自己做着往出卖,毕竟蜂窝煤这东西含金量又不高,他也没特意让保密,随便买通一个工人就知道怎么做了。
  他只是没想到‘盗版’来的这么快,看来无论什么时候,‘资本家’的胆子都大得很。
  不过没关系,他早就做好了下一步计划,如今不过提前罢了。
  翻出已经写了有段时间的蜂窝煤全国推广计划,交给朱意远:“送到养心殿去。”
  养心殿。
  胤禛正在慰问亲亲十三弟,前些日子他才令对方接管户部,没想到不过半月,对方就生生累瘦了一圈。
  令胤禛很心疼。
  “你也别着急,事情可以慢慢做,别先把自己身子拖垮了。”
  十三恭敬道:“多谢皇上关心,臣一定谨记。”要是您每次不催的那么紧,我也不会那么着急。
  胤禛正要再说两句,就见苏培盛进来,手上拿着一封奏疏:“皇上,毓庆宫送来的。”
  臭小子才安心读书几天,又坐不住了?胤禛伸手道:“拿过来。”
  翻开一看,原来是蜂窝煤的后续。
  全国推广计划……煤矿收归国有,同盐铁官营……拍卖煤引、承包煤矿……朝廷收纳、统一售卖……
  “好!”胤禛忍不住拍桌子。
  十三被吓了一跳,方才皇上开始看折子,他就走神思考公务去了:“皇上?”
  “十三,你来看看。”胤禛浑身的信号都在表示他很愉悦。
  十三立刻慎重起来,拿过奏疏细细看过,看完也不由拍案叫好:“皇上,这是哪一位大人写的?请一定要将他调来户部!”他方才想得太入神,已经忘了苏培盛说的这折子是毓庆宫送来的,此时一心想把这位大才扒拉过来帮他。
  有了这位大才的加入,他肯定能轻松许多,应对皇上的催促也会从容几分,不必担心自己劳累过度、英年早逝了。
  先帝才下葬没多久,不能笑,忍住。胤禛想了不少伤心事,才压制住想要畅快大笑的欲望:“十三你要失望了,他可去不了户部。”
  “为何?”十三带着些急迫道,“可是这位大人品级高?没关系,臣可以做副手。”
  胤禛忍俊不禁:“十三啊,你怎么不先看看落款呢。”
  十三恍然反应过来,拍了自己一下:“臣太过激动,竟忘了。”往落款处一看,惊呼出声,“什么?”
  胤禛翘起嘴角。
  十三看向皇上:“皇上,您不是再跟臣开玩笑吧?”
  胤禛好整以暇地道:“你何时见过朕开玩笑?”
  十三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臣知道弘书侄儿十分聪慧,但、但……”他抖了抖手中的折子,“能写出这种治国之策的,无一不是青史留名的能臣啊。”
  胤禛这时候反倒矜持起来,摇头道:“这算什么治国之策,不过是将盐铁官营那一套改进些许罢了,顶多算是革新了一些弊病,如果这也算能臣,那能臣未免也太不值钱了些。”
  十三差点想要翻白眼,他幽幽地道:“皇上您这么说,叫臣如何自处?反正,臣自问,是做不到对盐铁官营的弊病从制度上进行革新的。”
  “呃。”胤禛像是凡尔赛翻了车,尴尬道,“十三你也太自谦了,朕相信你,你肯定做的比弘书好得多。他就是个孩子,能懂什么,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十三在人察觉不到的地方撇了撇嘴,这段时间他算是了解这位好四哥的脾性了,真真是拿人当驴用,这句话一出来,他往后是别想清闲了。
  胤禛安抚了一下亲亲十三弟后,紧急转移话题:“你觉得折上所书可有可行性?”
  说起正事,十三瞬间正式起来,沉吟片刻道:“臣目前看不出什么漏洞,但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只有在施行中,问题才会慢慢暴露出来。”
  “你说的对。”胤禛沉吟,“那就先在直隶试点,煤矿收归国有这事急不得,还得户部牵头,你多操操心,内务府为辅。”
  十三答应:“是。”
  君臣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十三便要告退。
  人都走到门口了,胤禛忽然叫道:“等等。”
  十三茫然回头。
  “把折子留下。”胤禛道,“回头朕让人给你誊抄一份,对了,先别说这事是弘书提的。”
  十三走了。
  胤禛将折子又翻看了一遍,不由笑骂道:“这个臭小子,他一张嘴,朕就得让人跑断腿。”
  第36章
  计划书交出去后弘书就将这件事抛诸脑后,没打算再插手过问,只是一个推广蜂窝煤的小事而已,如果便宜爹和他满朝堂的臣子连这事都办不好,那这大清真的就是无药可救了,他还是尽早考虑怎么收拾包袱跑路吧。
  弘书安心学习,自从便宜爹上次敲边鼓后,他就快速完结掉《尚书》,如今正在学《周易》。这可是本好书,身为中国人,可能没看过书,但一定知道乾坤八卦,直接间接用八卦给自己算过命。
  弘书当然也不例外,他上辈子不止给自己算过,还做过有朝一日一卦断乾坤的梦呢。如今有大儒亲自教学,他学的那叫一个兴致勃勃,虽然到目前为止,除了他没喝孟婆汤投胎以外,没发现任何不科学之事,但,他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不科学。
  学,往死里学!万一自己真的是天选之子呢,要是能修仙,谁特喵还当皇帝啊!
  允禧感觉小侄子最近有些走火入魔,瞧瞧他在干嘛。
  只见弘书站在桌前,头微垂,双手合握,一脸虔诚地放在额头前小幅度摇动,嘴里念念有词,凑近细听,竟是在说:“今日午膳吃什么,今日午膳吃什么……”
  然后双手往桌上一抛:“开!”
  三枚铜钱蹦出来,在桌面上蹦跶两下后躺平,一正两反。
  “少阴,好,午膳就吃板栗烧鸡!”
  允禧十分好奇:“小六,为什么是少阴就要吃板栗烧鸡呢?”他还没开始学《周易》,最近围观弘书的一系列学习过程,越来越觉得有些……奇特?
  弘书理所当然:“因为我想吃啊。”
  “……”允禧有些艰难的问道,“所以你起这一卦有意义?”
  “有啊。”
  “哪有?”
  “禧叔你着相了不是。”弘书道,“起卦作为一个仪式,它能辅助我让我看清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铜钱抛出去的那一刻,我想吃的东西就已经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了。”
  “……”允禧无语地看着他,“虽然但是,着相是佛门的说法。”他跟弘书混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一些‘简洁’的说话方式。
  弘书沉默地看着允禧,允禧回望他。
  “咳。”最终是允禧撑不住,移开视线换话题,“话说起卦不是要摇六次,你怎么就摇了一回。”
  弘书哼道:“一顿饭而已,不值得我浪费太多功力。”
  ……果然走火入魔了,告辞。允禧转身就回自己位置。
  弘书摇头晃脑:“凡人。”
  好了,收。咳咳,以上都是戏精上身所为,不是本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弘书确定,这个世界没有玄学。如果有的话,他学了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连第二天的天气都算不准。
  反正肯定不是他没资质!
  看着门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弘书为自己昨晚的卦叹气,彻底放弃修仙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