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00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1      字数:4979
  定睛一看,真是他日思夜想的人,当即表演一个变脸绝活,脸上的表情一下从惊喜变成了委屈难过坚强倔强交杂,声音哽咽地道:“主子,您怎么来了,奴才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弘书当即一个激灵直冲天灵盖,死鱼眼看向常保:“你要是不能正常点,我转身就走。”
  常保瞬间换成嬉皮笑脸:“主子,您是为奴才来的吗?奴才惭愧,这点小事怎敢劳动您大驾。”
  “哼。”弘书睨他,“不是你撺掇阿桂去找我的?”
  常保诧异:“是阿桂兄弟跟您说的?唉,阿桂兄弟就是为人仗义,担心奴才,主子您别怪他。”
  弘书嗤了一声,没跟他掰扯:“说说吧,怎么回事。阿桂说你是被冤枉的,怎么个冤枉法?丑话说在前头,我这人,眼里揉不得沙子,你要是真是被冤枉的,那没说的,好歹也是我的属人,不能任人污蔑。但你若敢说谎,真做了那下流事,让我查出来,这坐牢的‘好日子’你也别想过了。”
  常保终于严肃起来:“主子明察,奴才真是被冤枉的。那日奴才……”
  他十分详细地讲解了一遍自己是如何被下套又被下药,发现是仙人跳后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硬是顶着药效发作临门跑掉,结果正好撞上一辆路过的马车,冒犯了其中的女眷,最终被其仆人押送大理寺的过程。
  “其实要说冤枉也不算冤枉。”常保垂头丧气地道,“奴才确实是冒犯了那家姑娘,只是奴才真不是有意的。奴才解释了,奈何那家人不相信,就认定奴才是登徒子,专门冲着那位姑娘去的,若不是奴才阿玛四处奔走,奴才早就被判刑了。”
  这时候调戏良家妇女的刑罚可不算轻,轻则杖责下狱刺字,重则剁手割舌斩首。
  弘书听完却眉头紧皱,他本以为常保的被冤枉是被人陷害,其中的当事女子应该是参与者,不算清白。却没想到,被陷害是被陷害,但这里面却还牵扯了无辜女子。
  这可就不能简单处理了,他直接问重点:“你当时冒犯的程度如何?那位姑娘如今情况又如何,名声可有受损,可有寻死行为?是谁家的,家中有没有给她定下亲事,亲事可有影响,事后你们家有没有第一时间上门请罪?”
  这一连珠炮似的问题让常保心中凛然,六阿哥他,好像与常人的关注点十分不同。
  一边快速分析六阿哥这些问题背后的心思,一边谨慎答道:“当时奴才的神智有些模糊,但依稀记得,应当是奴才撞进马车中,将那位姑娘压、压在了身下,但只有一会儿,而且什么也没做就滚开了,奴才发誓!”小心观察弘书表情,见他不置可否,只能继续道,“那位姑娘姓毕鲁氏,是镶白旗包衣佐领巴腾家的,她额娘是顺承郡王的侄女。因为当时正在大街上,看到的人不少,所以、所以那位姑娘的名声应该是有受损的。至于有没有寻死和定下亲事,这个、这个奴才也不知道……不过奴才阿玛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就带着厚礼上门赔罪了!”
  只是被人连人带礼赶了出来。
  听到是满人姑娘时弘书稍稍松了口气,不是拉踩什么的,但此时满人家的姑娘确实在这方面的心里压力要小些,寻死的概率也要小些。
  不过影响肯定还是有的,弘书拢着眉心,不复才来时的轻松,看着常保道:“我会让人去查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陷害你的人我自然不会放过。但即便你是被人陷害的,对那位姑娘造成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位姑娘若是没有受大影响还好,若是……我也不会偏帮你。就算那位姑娘受此影响不大,你想要无事,也要先求得那位姑娘和她家人的原谅,赔偿人家的损失。”
  “是。”常保大概摸清了弘书的态度,正正经经地道,“奴才明白,那位姑娘确实是因为奴才遭了无妄之灾,赔礼道歉都是奴才该做的,只要能求得原谅,她家里要奴才做什么都行。”
  弘书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点点头,这才问道:“你说是被人陷害,那是谁陷害了你?你家里和大理寺就没有查出什么?”
  终于说到这事了,常保舒了口气,看了看早已退到远处的狱丞,低声道:“奴才被押入大理寺后,先是请大夫去了药效才知道发生了何事,奴才第一时间便向大理寺说明了情况,但大理寺前往奴才说的地方却没有找到人,甚至连蛛丝马迹也没有。奴才跑时是闹了一场的,但无论是大理寺还奴才家里人去查看,却都没有发现打斗痕迹。”
  也是因为这顺承郡王家的人才不信他是无意的。
  “能做到这种程度,奴才觉得,设计奴才的人恐怕…”他顿了顿,委婉道,“…权势不小,奴才没什么机会能得罪这样的人。”
  弘书看他一眼,收回目光道:“说说你接触的那几个人的情况。”
  ……
  从大理寺牢房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然不早,弘书和中途紧急赶来的大理寺少卿寒暄几句便回了宫,至于调查常保被陷害的事,他交给了郎图几个。
  翌日,一早去给风寒还没好转的额娘请完安,弘书忧心忡忡地来到养心殿,准备陪阿玛去接见葡萄牙使团。
  胤禛皱眉道:“你皇额娘还没好些?”
  弘书担忧的点点头:“低烧没再反复,但还是乏力,稍微坐一会儿就头晕眼花。”
  胤禛有些动怒,吩咐苏培盛:“让人去告诉吴谦,若再治不好皇后,他这个院使也别当了!”
  弘书拦住苏培盛,劝道:“皇阿玛,您先别怪吴大人,他肯定也是一心想治好皇额娘的,您这样只会让吴大人压力增大。”
  胤禛拍桌子:“一个小小的风寒都治不好,朕还要体谅他不成!”
  弘书叹气:“没说要您体谅他,只是治病这事不能催,病去如抽丝,吴大人此时肯定也着急呢,没必要再给他横加压力。”他顿了顿,虽然不认为是吴谦的问题,但担忧额娘的心思到底占了上风,便道,“不过儿臣确实也担心皇额娘,皇阿玛,可否叫太医院的人都去给皇额娘诊诊脉?”
  儿子平心静气地劝说,让胤禛压下心中的些微火气,道:“那就叫他们都去。”
  商量好额娘的事,时间不早,父子俩便启程前往太和殿。
  太和殿中,此时已经站满了王公大臣,这次朝见规格,和鄂罗斯使团基本相同。
  “皇上驾到!”
  群臣跪迎。
  弘书跟在阿玛身后,一路走到御座前的台阶处,停下。
  胤禛却道:“随朕上去。”
  弘书诧异,抬头看阿玛,却见他抬着手一副等人扶的样子。弘书顿了顿,抬起手,扶住阿玛,一步一步走上短短几级台阶。
  胤禛收回手,在龙椅上坐下,弘书便和苏培盛一左一右站在他两边,只不过苏培盛站的比他更远些。
  “众卿平身。”
  “谢皇上。”
  尽管早已从礼部那里得到六阿哥会出席这次大朝的消息,但真的看到那个人影立在皇上身侧,群臣还是免不了微微骚动。
  胤禛没打算对弘书的事说什么,只道:“传葡萄牙使团。”
  随着一道接一道的唱喏,葡萄牙使团步入殿中,按照演习过的程序行完三跪九叩大礼。
  然后呈上葡萄牙国王的信件。
  “弘书,去将信拿上来。”胤禛点名道。
  “是。”弘书一步步走到老老实实跪着的葡萄牙人面前,一边觉得有些痛快,一边却又心绪复杂。谁能想到,就是眼前这群人的后辈,在后来强占了澳门一百多年。
  这辈子,他绝不会再叫祖国遭受那般苦难,强盗敢来,就用他们的血液浇灌土壤。
  弘书接过书信,转身一步步坚定地走向那个至高之位。
  第91章
  整个觐见过程没什么好说的,都是礼部提前安排好的流程,就连麦德乐的发言稿都是经过礼部审阅的。
  胤禛在太和殿升朝的次数并不频繁,当然不会只办一件事,葡萄牙使团觐见结束退下,接下来便是内部大朝时间。
  弘书本来是要和葡萄牙使团一起退下的,他现在身上无爵无职,于情于理都不适合参加大朝。
  胤禛却在他行完礼,准备从侧面退走时吩咐道:“去下面。”
  弘书困惑抬头,试图用眼神询问阿玛:您闹什么呢?
  胤禛却只轻轻抬了下下巴,还是示意他去群臣站的地方。
  这是正经场合,弘书只能听话,乖乖从侧面台阶下去绕道群臣中间站着。
  然后就听见苏培盛朗声道:“川陕总督岳钟琪、皇六子弘书,接旨。”
  噢,是赏赐啊。弘书当即将心放回肚子里,和出列的岳钟琪一起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岳钟琪智勇兼济,忠勤懋著……着晋为一等威信公,署武英殿大学士,加兵部尚书衔,赏……皇六子弘书办事敏练、公正廉明、实心任事、经理咸宜……着加火器营翼长衔,监理火器营事务,赏……钦此。”
  弘书心中是压不住的讶异,后面那一连串赏赐就算了,在预料内,让他没想到的是,阿玛竟会让他监理火器营。虽然阿玛从来没有禁止过他和戴梓一起研究火器,但也一直有意识的防范他亲自上手,基本上只允许他动嘴动笔,不许动手,现在这是放松限制的信号?他终于能亲手组装‘真理’们了?
  脑子浮想联翩不影响他谢恩:“儿臣叩谢皇阿玛隆恩。”
  “平身。”
  他们两个的封赏结束后,弘书有了职位,位列大朝就很正常,不过随着冗长的流程和礼仪,一开始还兴致勃勃的弘书十分想把官职退回去。
  虽然早知道大朝一般不讨论国政,但这礼仪未免也太繁琐了些!
  ……
  胤禛坐在御撵上,偏头看向走在御撵一侧、从太和殿出来就有些双眼无神的儿子,轻哼道:“这就不行了?”
  我怀疑你在内涵我,弘书精神一震、胸膛一挺:“行,怎么不行!儿臣行的很!”
  胤禛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使人去找麦德乐了?”
  “嗯。”弘书道,“我看西洋医书,里面提到一物,名叫coffee,可能对弘暾堂哥的病有些用,想着使人去问问那群葡萄牙人有没有。”
  胤禛往儿子那边偏了偏身子:“果真?那个coffee是什么药材,治什么的?可能引进?”
  虽然早知道阿玛对英语虽然不精通,却也会一些常用句和发音,但从他嘴里听到coffee一词,弘书还是觉得有点违和:“coffee……儿臣习惯把它叫成咖啡,咖啡在欧罗巴不算是药材,而是和茶差不多的一种饮品,在洋人的贵族中很受追捧,一些人也把它当做酒的替代品。不过,西洋大夫也会用它入药,认为咖啡有提神、醒脑、健胃、强身、止血等功效。至于引进,咖啡原产于利未亚洲(非洲),如今流出的苗种皆被欧罗巴贵族把持着,咱们若想大量引进种植,恐怕只能自己去利未亚洲跟当地人交易。”
  胤禛睨他:“你果真是为弘暾才想找的?”还是借此拐弯抹角地提醒朕海禁之事。
  弘书脑电波接的很快,冤枉道:“我是在医书上看的,当然是为了堂哥!皇阿玛你不要什么都想那么多好不好!”
  “不过…”他抬眼偷瞧了一下,“…海禁之事也说了许久了,朝中还没讨论出个结果吗?”
  “哼。”胤禛一副朕就知道你小子不单纯的表情,“差不多了,已经决定取消海禁,如今就是在争论开通哪几个通商口岸。”
  弘书眼睛一亮:“那目前备选的有哪些啊?”
  胤禛道:“广州、澳门、厦门、漳州、福州、宁波、定海、江海、云台。”
  都是沿用到后世的口岸,没什么问题,弘书问道:“没有天津吗?”
  “天津?”胤禛微微皱眉,“你想在天津开通通商口岸?”
  弘书点头:“天津腹地广阔、港湾优良,很适合作为通商口岸发展,同时它又临近京城,管理也方便……”
  他头头是道的说了一串好处,却只换来胤禛三个字:“说实话。”
  弘书腼腆一笑:“儿臣以后想造大船,天津就很不错,离得近方便儿臣操作。不过现在的码头和船坞还差点意思,可以先开通通商口岸发展发展,把基础提上来。”
  胤禛斜他:“你以后想做的事情倒是多,也不怕操心不过来。”这臭小子一天一个想法,照他这速度,多少钱都不够他花的。
  弘书谦虚的笑笑:“不多不多,也就一点点想法。我一个人肯定是操心不过来的,这不是还有徐以烜他们嘛,再有几年也能干活了。”
  胤禛轻哼一声,没再说什么。
  快到养心殿时,弘书正打算告退去上书房上课,却见陈福匆匆而来:“皇上、六阿哥,方才永寿宫来人报,主子娘娘突然晕厥,似有不好。”
  弘书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变成一片空白,身体却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头冲了出去。
  “呼哧!呼哧!呼哧!”弘书跑到眼花,才到了永寿宫,无视众多宫人直冲正殿。
  这里正挤着为数不少的太医,见他来了纷纷让开行礼。
  弘书连眼神都没给他们,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直接掀帘子进了额娘的卧房,直奔床而去。
  “额娘!”弘书扑倒床边,但眼睛却花的看不清床上躺的人是睁眼闭眼。
  就在他恐慌不已的时候,细弱又温柔的声音钻入耳朵:“弘书……没事。”
  心突然就定下来了,弘书闭上眼,深呼吸几口气,等那股子晕眩劲儿过了,才睁开眼睛,看向额娘。
  只一眼,眼泪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