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96节
作者:
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2 字数:4709
第221章
岳湘被赐婚为太子嫡福晋了!
这条爆炸性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京城,成功惊呆了所有人。
“嫡福晋?太子?”
“嫡福晋?不是侧福晋?”
“太子妃?!一个汉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要入宫!我要见皇上!”
“一定是礼部制错了圣旨!本官定要参礼部尚书一本!”
躺枪的礼部尚书魏廷珍:……就是说,有没有可能这圣旨是皇上亲自审核过的呢?
碍于保密,憋了好几日终于能畅快笑出声来的魏廷珍意气风发地指挥老妻:“夫人,快快备礼,明日同老夫一同前往岳府道贺。”
什么文武之别,魏廷珍是一点儿也不在乎了,他笑容满面地念叨着:“满汉一家亲,满汉一家亲,好啊,满汉一家亲好啊。”
不独他,此时的汉臣几乎无人不笑,就连已经病的起不得床的孔传铎都连忙吩咐已经袭封衍圣公的孙子备礼,明日亲自去岳府道贺。
在一片杂乱之声中,剩下的秀女陆续也知道了自己的归宿,其他不谈,只说几个岳湘认识的,俞若香被赐给了二十三允祁为格格,梁怀雁则是入了弘时府上。
“凭什么?凭什么!”好容易端着僵硬的笑容将贺喜的人都送走,又将丫鬟都撵了出去,没了人,俞若香才露出扭曲愤恨的表情,握着拳头狠狠捶着靠枕,“贱人!她凭什么!”
但即便没有人,俞若香也不敢吐露“她”名字的半个字,她有野心,但不是蠢货,很明白今日过后,她二人的地位已是一个天一个地。日后她见着岳湘,只有好好巴结的份儿——前提是日后她这个前任皇子的格格还能有机会见着当今太子的太子妃。
与俞若香相比,梁怀雁在接旨后却是松了一大口气,她入京等待参加选秀的时候,已经将京中有可能会被宫中赐人的男儿家中情况都打听了一遍,就盼望着能被赐给一个家中情况简单的人家。虽然没指望能攀上皇子和上任皇子们,但下人打听消息时也不免八卦八卦,所以当今的兄弟和皇子侄子们的后宅情况她也是大概清楚的,所以她也知道,被赐给三阿哥,于她已是泼天之幸。
梁怀雁只暗自高兴了一会儿,然后就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如何恭喜岳姑……不,未来太子妃!她不傻,三阿哥与当今太子关系不错,她若能将闺阁中与岳湘的那点情分延续下去,三阿哥会更看重她,她在后院也能更有底气些,毕竟她的娘家,着实靠不住。
当梁怀雁盘算着这些的时候,这一桩旨意的另个一当事人正在发愣。
“爷,福晋来了。”
“爷?”
弘时猛地回神:“嗯?谁来了?”
“咳。”董鄂氏掀开帘子进来,“爷这是欢喜的傻了?”她的语气平淡,没有一点儿拈酸吃醋,反倒带着淡淡的揶揄。
“你怎么来了?”弘时连忙起身扶她,“病不是还没好?怎么就出来了,当心吹了风。”
董鄂氏病习惯了,并不以为杵:“这不是咱们家时隔日久,终于又有喜事了,妾身心情一舒爽,便觉得身子都轻了一半。”
弘时却又发起愣来:“喜事…喜事…福晋,皇阿玛果真赐了人给我吗?真的是……给我的吗?”
不怪他如此不敢置信,自那年他“醉酒溺水”之事后,虽然在六弟的帮助下重振了精神,不再浑浑噩噩的活着。但他在皇阿玛那里却仿佛变成了透明人,别说赐秀女给他,便是腊八节赐腊八粥都没有他的份。
“福晋,你说…你说…你说皇阿玛他,是不是,是不是原谅我了……”弘时越说越没有底气,只能用一双眼睛饱含期待地看着董鄂氏。
董鄂氏看着眼前早已磨灭了所有年少意气的丈夫,虽然早已没了当初初嫁时的少女情意,但这么多年的相处到底还是有些家人情分,故轻声道:“妾身不知道皇阿玛有没有原谅你,但妾身知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弘时念叨着,眼睛渐渐亮起来,“对,会越来越好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福晋,咱们给岳府备份贺礼吧,我亲去道贺。”
董鄂氏抿唇浅笑:“理当如此。”
等这些人家将给岳家的礼备完,再转头去关注其他秀女时,却发现了一件更加令人惊讶的事。
这次选秀,竟然除了岳湘,再无一人入东宫!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到底什么意思?!”
齐聚在西华门外、等候召见已有半个时辰的八旗权贵们耐不住地埋怨道,有人更是走到被格外优待有椅子坐的马齐面前,潦草行了一礼就怨气深重地道:“太保大人,您可要为咱们做主啊,咱们八旗为大清流了多少汗多少血,皇上,皇上他怎么能这么对待咱们呢!”
其他人纷纷围过来:“就是就是,那些汉人、狼子野心,怎么能让汉女做太子妃!”
“太子若是看中岳家女,封个侧妃也就是了,太子妃之位汉女怎么配!”
“就是……”
“好了。”马齐已经八十二岁了,声音没什么中气,但他一开口,其他人却都纷纷安静下来,“皇上自然不会忘了八旗,你们一个个的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都老实等着去。”
他还是有威望的,众人虽然不满却还是听话的散开,有几个人还想说什么,也被其他人拉走了。
马齐偏头看了迟迟看不到去通报之人回来身影的西华门内,心里叹了口气,闭上眼睛继续等待。
又是小半个时辰,才有人远远的朝着西华门来,走近一看,竟是苏培盛!等候的人群顿时躁动起来。
苏培盛到了跟前,先跟马齐见礼,然后道:“马齐大人,皇上召您觐见。皇上说,您年纪大了,乘轿过去便好。”
马齐颤巍巍的行礼:“奴才,谢皇上体恤。”
马齐上了轿子,眼看苏培盛转身就要走,其他人顿时急了:“苏公公,我等呢?”
苏培盛笑眯眯地道:“皇上身体不适,精力不足以召见诸位大人,诸位大人还请回吧。”
“可是我们……”有性子急躁的就要当场“上奏”,被身边人一把拉住,在眼色下闭了嘴。
苏培盛懒得管他们的官司,只管带着装着马齐的轿子回养心殿。
君臣相见。
马齐叩首:“奴才参见皇上。”
胤禛穿着常服盘腿坐在榻上,抬了抬手:“爱卿请起,赐座。”
等人在小墩子上坐下,胤禛才问:“许久不见爱卿,身体可还好?”
自雍正七年病过一场后,马齐便连修书的差事也辞了,只挂着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的虚衔,不再管具体事情,大朝会也不再出现,偶尔在年节时入宫觐见一回,上一次入宫还是在大年初一:“托皇上的福,能吃能睡,还算不错。”
雍正看着眼前眼皮都已撑不起来的老人,真心实意地羡慕道:“爱卿高寿,朕若是能有爱卿这福气就好了。”
不说八十,他要能活个七十,就能把大清安安稳稳的交给儿子了。
“奴才哪有皇上的福气,皇上定然万寿无疆。”
君臣两个你来我往地寒暄了会儿,胤禛才仿佛不经意地问道:“爱卿今日突然求见可是家中有什么难处?”
马齐起身,跪下:“没有什么难处,奴才是来代弟弟一家叩谢皇上圣恩的。”他规规矩矩地叩了三个头,才解释道,“奴才弟弟去得早,家中几个小子也没个成器的,如今我那三侄女儿得了皇上的恩典,满门竟是没有一个能入宫谢恩的,臣只能厚着老脸来叩谢圣恩。”
马齐的弟弟,便是李荣保,李荣保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是早年生的走的比李荣保都早,二女儿便是弘历的福晋富察氏,如今在景园闭门不出,三女儿,则是参加了这次选秀,今日圣旨下去,被赐给了太宗第十子韬塞的孙子、副都统萨喇善为继妻,是第三任继妻。
这门亲事从门第和身份来说,不能说是委屈了马齐的三侄女儿,毕竟这位姑娘的母亲身份着实低微了些。
但显然,富察家对她在这次选秀中的期待绝不止是一个连云骑尉爵都没有的闲散宗室之妻,还是继妻,所以在接了圣旨后,富察家的老少爷们都涌进了马齐府上,请他想办法。
马齐能有什么办法?圣旨是当堂宣读,他还能叫皇上把旨意收回去不成?
马齐可不认为自己能有那么大脸,叫他说,这些小辈还是太急躁了,太子才多大?这次不行,以后还有的是机会,选秀三年一次,他们富察一族的女孩儿可不少。
不过随着八旗权贵的代表们陆续涌入家中,带来只有岳湘一人入东宫的消息后,马齐也坐不住了。
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拉拢汉人他没意见,但有必要将太子妃之位都给出去吗?甚至还给了岳家独一份的恩宠!哪有皇子在嫡福晋之前没有几个房里人的?何况还是太子!
“臣还要恭喜皇上,得一佳媳,不日之后,定能儿孙满堂,享含饴弄孙之乐。”
胤禛笑笑:“那就借爱卿吉言了。”
马齐心往下沉了沉,只犹豫了不到一瞬,就开口道:“奴才厚颜,也想沾沾皇上的喜气,不知这岳家入旗之使节,皇上可有属意之人?”
第222章
弘书进来的时候,胤禛正在写大字,以为他在练字,行礼后不赞同的走过去:“您的字还需要练?身体才好了几分?”
“你倒管起朕来了。”胤禛刚好写完,顺势放下了笔,嘴上不满道,“朕还不至于两个字都写不了。”
弘书定睛一看,写的是八旗两个字,了然问道:“马齐大人说什么了?”顺手将苏培盛拿来的帕子递给他阿玛。
胤禛擦了手,扔回给儿子,走到对面的榻上坐下:“问岳家入旗之事。”
弘书递给苏培盛,跟上去在对面坐下,赞道:“打不过就把对方拉入自己的阵营,马齐大人宝刀未老啊。”
胤禛瞥了儿子一眼,宝刀未老是这么用的?算了:“下一步就该往你那儿使劲了,自己心里有点数,别误了正事。”
“您放心。”弘书心里有数的很,“您也早点养好身子吧,儿子这段时间累的,个头都没怎么长了。”
胤禛瞅瞅个头已经撵上自己的儿子:“也别光往高了长,多吃点,跟个竹竿似的。”顿了顿后啧了一声,“明明小时候圆滚滚的。”多可爱。
弘书笑眯眯:“小时候圆滚滚的是可爱,现在还圆滚滚就是痴肥了,儿子可是要成为大清第一风流倜傥的汉子的……”
父子俩闲话两句就说起了前朝的事。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终身大事定下后,不过半月,胤禛就感觉身体爽利许多,叫太医看过后,慢慢将朝政接了回去,弘书也终于能回毓庆宫多休息一会儿了。
可惜只是想象。
“这是今日第几个了?”弘书头痛的捏捏额头。
朱意远无奈道:“今日第四个了。”
弘书闭眼在椅背上靠了一会儿,起身道:“算了,孤还是去詹事府待着吧。”
扛不住了,虽说对赐婚后会有很多人往自己身上使劲儿这事有所准备,但前些日子天天在养心殿忙,其他人凑不上来,所以没觉得有些什么,这几天好容易能在毓庆宫多待些时候,本打算好好歇歇的,结果,一天天的净接见太妃们派来“关心关爱”他的人了。
派来的还个个都是青葱水嫩、姿容出色的宫女,都是八旗包衣出身。
能派人来的都是太嫔以上有位份的,好歹是长辈,弘书也不能说不见,但他爷爷的后宫妃子也太多了吧!打发人简单,但一直打发人也很心累啊。
只能躲了。
至于生气、找太妃们的茬,那还真不至于,弘书很明白,这些太妃太嫔都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如今还留在宫里的太妃,不是无子无女,就是儿子还小没有爵位没办法接她们出宫的,一群人挤在不大的慈宁宫,未来的日子是一望无底的死水,她们能有点盼头的也只有娘家了,所以当娘家要求她们做些什么的时候,她们也没办法拒绝。
朱意远为难地提醒道:“可是张公子他们约了今日来见您呢。”
自从弘书不在上书房学习后,他的伴读们就不能日日入宫了,只固定十日入宫一次与他交流一下感情,后来徐以烜考中进士入了詹事府便只剩下张若霭三个,这次因为胤禛重病、宫中事多,他们已经有好几月不曾面见弘书了。
弘书脚步不停:“让人去宫门口接他们,直接带到詹事府去,刚好给徐以烜搭把手干干活,也是联络感情。”
鄂容安三人被带到詹事府的时候,弘书刚好在听魏定国讲他当年任应城知县时修渔子港、改善水利的施政细节,干脆招手让他们坐下一起听:“多听些实务,待科考时不至于行文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