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219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2      字数:5424
  八妹大喜:“臣多谢皇上恩典。”
  弘书摆摆手:“先别谢,朕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八妹道:“皇上请说。”
  “朕希望,你的目光不要只局限在你的同族中,汉女、蒙女、瑶女、回女,乃至满女,这天下的女子还有很多。”
  八妹深深的低下头:“谨遵圣命。”
  九月底,在姚辛夷诊脉确定岳湘预产期就在这几日后,弘书第一次以权谋私,通过报纸向京城广大百姓致歉,他要独占仁心医院几日,等皇后生产完后,再将仁心医院还给大家。
  看到这一期报纸的百姓不约而同的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耳朵:“啥?皇上说啥?皇后要在仁心医院生产?皇上还给咱们致歉?皇后生产完就回圆明园?不会长时间呆在仁心医院?要把医院还给咱们?皇后都不坐月子的吗?”
  问完这一连串问题,彼此对视一眼,又不约而同的喃喃道:“皇上居然说还?仁心医院也不是咱们的啊。”
  多稀奇啊,皇上居然说还。
  这医术高明的大夫只为皇家一人服务,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仁心医院那群大夫出来坐馆才是不正常好吧。
  百姓们只觉得自从看完那天的报纸后,心就奇奇怪怪的,好像那猫儿在不停的挠,无论是干着活、还是吃着饭,时不时就要停下来朝仁心医院的地方望一望,然后问身边人一句:“你说皇后娘娘发动了吗?”
  被千万百姓挂在心上的岳湘,迎来了越来越频繁的宫缩。等待间里,已经分不出心神的她,挣了挣被弘书紧握着的手,没挣开,但意思表达到了:“皇上,您去外面吧。”
  弘书有些挪不动脚,再见过猪跑,真看到自己媳妇躺在床上痛的直冒汗的样子,他这心就不可能放下来。
  姚辛夷来劝:“皇上,您去外面等吧,皇后娘娘该进产房了。”
  “要不,我也进去吧,我会消毒、还会抢救,力气也大,能帮上忙的。”弘书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什么。
  姚辛夷不同意:“皇上您自己说过的,咱们现在的消毒技术还不够,产房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感染的风险。”
  面对自己定下的标准,弘书只能无奈妥协,退出等待间。
  等他出去后,云映蝶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皇上伸长的脖子,硬着头皮啪的一下将大门关上,便是门上两扇玻璃窗,也用窗帘挡的严严实实。
  弘书就站在玻璃窗前不动,眼睛黏在玻璃窗上,要不是还有一丝丝的理智,他现在就把耳朵贴上去了。
  “呼哧…呼哧…”福慧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过来,“六、六哥,你、你怎么在、外面,皇嫂、呼、开始生了吗?”
  弘书目不斜视的回道:“快了,刚进产房。”
  “啊,进产房了?”福慧呼呼的喘气,“那我、那我赶紧回去告诉皇阿玛皇额娘。”不停歇的就跑走了。
  弘书要让岳湘在仁心医院生产,胤禛和乌拉那拉氏是不同意的,不说医院人员杂乱,不好管控,就说岳湘生完后,难道要在医院坐月子吗?还有他们的乖孙,也得在医院那个地方呆一个月?那他们岂不是得等好久才能见到乖孙。
  但他们都拗不过弘书,无奈只能答应,就是苦了福慧,得两头跑给皇阿玛皇额娘实时汇报进度。
  这事下人当然也能干,但哪有自家人让胤禛和乌拉那拉氏放心呢。
  福慧不知道自己跑了几趟了,只知道他真是恨死医院这楼梯了,怎么能这么高、这么难爬!就没有什么能不用爬楼梯就能上来的办法吗!
  “怎……怎么样了,生、生、生了吗……”福慧感觉自己随时要过去了。
  与一开始的姿势毫无区别的弘书哑着声音答道:“不知道,三十分钟前说开了九指了。”
  不太了解生产知识的福慧喘匀了两口气:“好,那我回去告诉皇阿玛皇额娘。”
  “不……”弘书话还没落,面前的门打开了。
  云映蝶身上的白大褂还带着点点血迹,她笑容满面:“恭喜皇上!皇后娘娘诞下一位小公主,六斤一两,母女均安!”
  弘书缓缓眨了眨眼睛,像是经过漫长的光年才接收到这条信息、解读了这条信息,仰头大笑:“好!好!朕当阿玛了!朕有小棉袄了!小公主!哈哈哈哈哈,朕的小公主!”
  他这般喜悦,周围人顿时一窝蜂的恭喜:“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赏!都赏!”弘书大手一挥,咧到耳根的嘴角放不下来一点儿,抬脚就要往产房走。
  “哎!”云映蝶想都没想就先伸手拦了,“不能进去!产房没消毒不能进!”等反应过来自己拦的是谁后,吓得连忙请罪,“小民该死!”
  被这么一拦,弘书上头的情绪冷静下来,和蔼一笑:“无妨,你做得对,朕确实不该进去,平身吧。”
  云映蝶没想到她的无礼就这般轻轻被放过了,等与师傅私下独处时,她有些忐忑地告知了对方这件事,姚辛夷疼爱的摸了摸她的头:“没事,皇上宽仁,既然说你做的对,那就是做得对。”说着,她转了转眼睛,若有所思道,“这倒是一件好事。”
  等云映蝶在之后的日子里,无数次在站在产房门口,泼辣的拦住那些想要冲进产房的达官贵胄,冲对方说出那句:“凭什么不让你进去?就凭当初皇上站在这里,我也没让他进去!皇上还夸我做得对!”时,才明白师傅当初说的那句好事指的是什么。
  生产完的第二日,确定岳湘和孩子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弘书才全程密不透风的把娘俩转移回圆明园。
  毕竟是他的大公主,让朝臣们在医院参加洗三还是不太妥当。
  洗三当日,弘书亲自将亲亲闺女从岳湘的房间里抱出来,交给收生姥姥洗三,在一连串的祝福结束后,抱着裹好的闺女当中宣布:“朕之长女,当封固伦公主。”
  “赐名,永玺。”
  第249章
  皇后生了!是个公主!皇上喜爱非常,洗三就封了固伦公主,还随皇子的排行,赐名永玺!
  随着新一期报纸的发布,这条消息传遍了京城内外。
  但百姓见面的第一句话,却不是讨论这条热搜第一的新闻,而是神秘兮兮的互相问:“听说了吗?”
  “什么?”
  “仁心医院里,皇后生产的那间产房,如今在黑市炒到千两黄金一日哩,达官贵胄们都抢疯了。”
  “啊?皇后生产的产房也敢拿来卖,谁这么大胆,不怕死吗?”
  “不是,听说是皇上不叫把皇后生产的产房封存起来,说什么仁心医院产房本就少,再少一个,去那儿生产的产妇们就得再多排队等一会儿,本来是体恤咱们小民的。但是皇上哪里知道那些狗官的胆大包天,他们威胁仁心医院的大夫不许把产房给小民用,要留给他们,然后为了在产房里多住一段日子,出价从其他狗官手里买哩。”
  “居然是这样!皇上对咱们太好了!都是这些狗官!”
  流言虽有不实之处,但大致情况说的并不算错,达官贵胄、包括家产丰厚的商人们,都纷纷把自家的孕妇塞进仁心医院,并要求在皇后生产的产房生孩子,当然他们也只能提提要求,真要威胁姚辛夷她们那是不敢的,毕竟姚辛夷见到皇上的频率比他们高多了,到时候一状告上去,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弘书对于这种情况自是知道的很清楚,他并没有插手去管,或者说,这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仁心医院的妇产科已经开设多时,但真正去医院生产的妇人却不多,只有那实在胎位不正、保胎困难的才会选择住院。
  所以弘书让岳湘在仁心医院生产,一方面确实是仁心医院的产房已经建设的有模有样,二来,也有带起这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风潮的心思。
  固然现在妇产科被有权有势的人塞满了,看起来好像挤压了平民百姓的医疗资源,但其实仁心医院日常能接待的客流量就那么多,收费也不是说十分低廉,因此大多数平民百姓,日常其实并不会有个头疼脑热,就去仁心医院看病。
  何况这群有权有势的去仁心医院,只有岳湘待过的产房那一个目标,得不到这个,他们是不会向下将就的。因此既可以通过他们的行动,将去医院生产这件事扩大影响,又不会占用过多医疗资源,算是两全其美了。
  时间长了,这群人过了那股子热乎劲儿,自然而然就会退回他们熟悉的领域,请大夫□□。
  弘书以为这个时间会长一些,但他万万没想到会这么短!
  “啊?”弘书怀疑自己幻听了。
  福慧还在气愤:“不知所谓的东西!六哥您把皇嫂用过的产房开放明明是恩典,他们居然还敢嫌晦气!永玺是女孩又怎么了!多可爱!六哥你一定要治这些人的罪!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不是。”弘书揉了揉太阳穴,“你刚才是说,因为在你皇嫂之后,在那间产房生产的妇人全都生了女孩,所以现在大家都觉得那间产房生不出男孩来,很晦气,后面预约生产的妇人全都回家了,那间产房现在也没人用了?”
  “对!”福慧气道,“他们还说都是因为永玺没带好头,要是皇嫂生的是个阿哥,他们现在都该有儿子了才对!呸!明明是他们命里没儿子,居然还敢怪到永玺头上。”
  前几年福慧还曾忧心过,六哥有了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就不疼他了,现在年纪大了,再回头想想曾经,恨不得捂脸说那个人不是自己。现在的福慧,已经进化成了侄女控,一天天黏在弘书身边,就为了弘书去看永玺的时候能跟着。
  哎,要不是他年纪大了,要和六哥的后宫避讳,他真恨不得住在圆明园,天天守着永玺,哪像现在,不仅要从畅春园过来,还要等到六哥有空才能看到亲亲侄女。
  因此在听到这等污蔑他亲亲侄女的话后,福慧气的恨不得提刀砍人。
  弘书却不像他那么气愤,笑眯眯的,只语气危险:“看来朕的科普做的还不够深入啊。”
  百姓们发现,一夜之间,街头巷尾冒出好多身穿报童服饰的小孩儿,也不干别的,就走街串巷的喊:“皇上有旨,生男生女全看男子提供什么样的种子,与妇人无关。生孩子就像种地,种子是小麦,就只能种出小麦,种子的白菜,就只能种出白菜,不会种子是小麦,种出来却是白菜。生孩子也是一样,男子提供种子,妇人提供土地,土地虽肥沃,也不能改变种子的属性,男子提供女孩的种子,妇人就只能生出女孩,男子提供男孩的种子,妇人才能生出男孩……”
  “皇后生公主,便是因为皇上提供了公主的种子……”
  才刚风尘仆仆入城的袁枚,目瞪口呆的听完这一长串,顾不得失礼,拉住旁边的行人问道:“敢问这位兄台,这…这…”他指了指还在循环播报的报童,“这小孩说的…当真是圣旨?”
  被拉住的行人上下一打量他:“第一次来京城吧?”
  袁枚拱手道:“是,外出游学,便来京中长长见识。”雍正十三年,他考中了秀才,便动了游学的心思,本想去广西寻找叔父袁鸿,谁知道走到一半却接到消息,贵州苗乱,叔父作为幕僚,随着他的恩主被调往贵州去了,行程只能作罢。
  想了想,袁枚干脆往京城来,实在是即便他远在杭州,这些年也听说了不少从京城传出来的消息,看了不少从京城传来的书籍报纸,他对京城的好奇早已十分高昂。
  但即便他在心中模拟了千百种京城的样子,却也没想到与京城的第一面是这样的。
  “京城确实很能增长见识,多看多听多问吧读书人。”行人老气横秋的拍了拍袁枚的肩,才回答他一开始的问题,“看到那小孩穿的衣服没,那是《京城周报》专给他们的报童做的,《京城周报》知道吧?皇上办的!”
  “知道知道,看过,看过。”这样的东西,杭州的书商自然不会放过,一期不落的进了回去,不到一文的进价,在杭州卖到一百文一份的高价,就这还供不应求呢。
  “你在京城呆的时间长了就知道,皇上他老人家啊,体谅咱们这些小民不识字,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官话,所以但凡下惠及咱们的圣旨,不仅会让《京城周报》的编辑大人用咱们看得懂的话写出来印在报纸上,还会让报童们沿街解释,以免有买不起或看不懂报纸的百姓不知道。”
  袁枚默默消化了一下,又问:“但这…这报童沿街说生孩子之事,大家不会觉得有伤风化吗?”
  “有伤什么风化!”行人瞪眼,“皇上这明明是在教导咱们,给咱们讲道理,不让咱们被人骗了!我就是不懂这个道理,才让那苏老三骗了!说什么我女儿是不下蛋的母鸡,只会生赔钱货,要我退聘礼,坏我宋家女儿名声!我呸!明明是他那弱鸡儿子不行,拿不出男种子,关我女儿什么事!这回我非撕了他苏老三不可!”
  行人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生气了,也不管袁枚拔腿就走,边走还边说:“苏老三你等着,我这就去叫人,真当我宋家没人了!今儿必叫你把聘礼给我还回来!”
  袁枚目送行人离去,笑道:“青松,这京城真有意思。”
  青松看着自家少爷熟悉的笑容,嘴里发苦,每当少爷露出这种笑容的时候,就代表他要搞大事了,只有老爷能压得住他。但现在远在京城,老爷不在,只有他青松小胳膊小腿一个,可怎么办哟。
  弘书不知道拥有大观园原型随园的食圣袁枚到京城了,否则他一定要问一问袁枚把《随园食单》写出来了没,他倒要看看,这个能和《红楼梦》里的美食并称的菜单里的美食究竟有多好吃。
  ——不过就算见到了弘书也只能失望而归,因为二十一岁的袁枚,连随园都还没有拥有呢。
  “这就是全部了?”弘书捏着资料问道。
  粘杆处首领斟酌了下,谨慎回道:“是奴才目前能查出来的全部。”
  弘书仔细看了一遍,沉思了一会儿,在搁置的一堆折子中翻找出一封,打开。
  这是一封地方官员为治下妇人请赐贞节牌坊的奏折,文字、格式都是用老了的,只将代表人的王氏改成沈氏、刘氏等而已。
  不独这一封,弘书至少还能翻出二十封这样的折子。
  赐贞节牌坊已经是每年的定例了,去年也有,弘书借才登基忙乱压着没批,今年,再压着就说不过去了。
  弘书将资料原给粘杆处首领:“从这些人挑出一批,要那种顽固不化,推崇女子裹脚、贞烈之人,鼓动他们以朕不赐贞节牌坊为由,上书劝谏。”
  “告诉他们,此举或可名留青史,若朕不采纳,必要时候…”弘书眯了眯眼,“…死谏是个不错的选择。”
  粘杆处首领顿感心惊肉跳。
  他以为的腥风血雨,或许在皇上看来,还不够。
  第2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