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作者:
麦如也 更新:2025-09-02 09:31 字数:3663
比如已经筹备了很久的音乐会。
宋衍带着这支由罕见病患儿组成的乐队连续排练了几个月,又联系场地、音响、灯光等演出团队对接了各种细节,终于在周末顺利进行了。
本来游漪担心自己错过,没想到,虽然幸运地赶上了,心情却完全没办法调整到位。
总不能皱着眉头满脸愁容听下来吧?
当然不能。
于是游漪强行支棱起来,换上微笑表情,孩子在表演音乐,她在表演欣赏,实际上心里被一堆事儿压着,都快憋疯了。
虽然自认为伪装得很好,但是奇怪的气场总能从不知道什么细枝末节中逃逸出来,被人察觉。
此刻,台上喧闹玩笑,台下宋衍盯着游漪,考虑要不要和她聊几句:“游医生,趁着音乐会给自己放个假吧,不管什么问题都过了今天再想......”
游漪还是表情僵硬地盯着台上,时不时欢呼两声,或者鼓掌挥手,看起来很投入的样子。她当然听到了宋衍的话,只是做不到,也不知道回应什么。过了很久,才叹了一口气,眼角似乎松动了:“我也希望这样啊......”
可是大脑并不完全受人意识的控制,它会自动思考,悄无声息不留痕迹地调动身体的细胞和神经,支配人,就像拎着一个木偶。
游漪现在就是被操纵的木偶,她试图战胜大脑,但是无功而返,只能乖乖就范,唯一的不服和反抗就是脸上怎么都不肯卸下的微笑伪装。
起码,骗一下外人还是可以的。
她的坚持很快就见效了,不少认出了游漪的家长们开始围坐过来。
今天的音乐会,除了需要上台的孩子和家长来了,还有很多期待已久的小病友带着他们的父母。现场布置成了游乐园的样子,每隔一段距离就安排了不同的嬉戏项目,孩子们可以一边沉浸式体验音乐会一边玩儿,还可以上台互动,家长们也暂时放松了。
“游医生?真的是游医生!”
“游医生,谢谢你帮我们家宝宝介绍的专家,大医院的大教授就是有经验,一下子就找到病根儿了......”
“游医生,上次买的药已经快吃完了,又得麻烦你了......”
“游医生,台上穿粉色衣服的是我女儿,她太珍惜这个演出机会了,每天在家排练,昨天晚上还有点儿紧张......”
搁在以前,游漪肯定会热情招待,不仅回应家长们的求助,还要给足情绪价值,让他们心里熨帖。可是今天,她感觉浑身的精气神儿都被抽空了,仅存的能量只够支撑她态度温和地把家长们推给宋衍。
“不客气,哈哈,这是宋大夫,儿科医院遗传门诊的专家、博士......”
说着,招呼宋衍赶紧过来,帮她抵挡火力。
家长们听说这是儿科医院遗传门诊的大夫,兴趣自然而然就被转移过去了,即使有问题需要找游漪解决,权衡之下也感觉现在应该先咨询宋衍点儿什么,毕竟,过了这个村儿可能就挂不上号了。
反正游漪就坐在那儿,跑不了,倒是这个宋大夫,说不定一会儿就撤了。
现在,宋衍的门诊已经不像刚回国的时候余量充足了,就算卡在放号的第一时间去抢,也不保证可以抢到。
这当然不只是宋衍个人的功劳,还取决于儿科医院对遗传门诊的重视,以及各种遗传科普的广泛传播。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备孕的时候先做遗传筛查,是一笔怎么都不会亏的投入,有缺陷可以预防,没有缺陷正好买个安心。
游漪不停把家长们往宋衍的方向引,卖力介绍着:“宋大夫是咱们儿童罕见病公益平台的顾问,对了,今天的音乐会也是宋大夫利用休息时间搞起来的......”
说到这里,一个上台演出孩子的家长附和:“对,宋大夫也是一个热心肠,和游医生一样!”
已经介绍到了这个地步,大家越发感觉和宋衍的距离拉近了,也就更不客气了,大问题小问题什么问题都问,生怕浪费了机会。
宋衍耐心解答,看见新过来的家长,还自觉地把他们往自己身边招呼,给游漪留出空间,不去打扰她。
可是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需要游漪决定的问题。
“宋大夫,咱们只办音乐会吗?我儿子喜欢画画,能不能让他的作品也有机会被大家看到啊?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说话的家长看起来有点儿生涩,和大家不太熟的样子,他能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下了一番决心。
宋衍刚想暂时拖延,就听到了游漪的回答:“当然!”
她虽然呆在旁边不说话,可是脑子根本停不下,大家说的都听到了。
游漪钻过来:“宇飞爸爸,你这个主意好,我们列入接下来的工作日程。”
等到大家都散了,游漪才告诉宋衍,刚才的这个宇飞爸爸,儿子得的是EB,全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又叫蝴蝶宝宝。
考虑到宋衍是专业人士,剩下的就由他自己搜索了。
不过,举办画展的任务交给谁呢?
游漪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眼前的人:“宋大夫,今天的音乐会太成功了,你举办活动经验丰富,要不也把画展的活儿揽下?”
现在这个时候,宋衍就算平时工作再忙,也不可能拒绝。
游漪知道宋衍时间紧张:“不着急,我们先慢慢准备着,您就当成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
宋衍点头:“难道你还怕我不答应?”
意思是他很主动,根本不用劝。
只是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的巧合总是发生得猝不及防,甚至带着一些命中注定的悲剧色彩。以至于当宋衍周一在产房看到新生儿的时候,心里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没有周末的音乐会,如果……是不是一切就都会不一样?当然,他知道答案,不会。
周一,宋衍刚结束门诊,新生儿科的护士小李就急吼吼地跑过来。
“宋大夫,您快去产房看一眼吧!有个刚出生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右腿红彤彤的一片,还血淋淋的,我们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
“怎么回事?受伤了?”
“分娩过程挺顺利的,除了产妇外阴侧切,没用什么其它辅助工具,孩子露头之后很快就出来了,医生都没使劲儿......”
两人聊着,往产房跑去。
这个时候,宋衍心里已经隐约感觉到一丝熟悉,但是还没看见孩子,不能轻易下定论。再说了,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儿?
小李还在零碎地介绍着:“我们每天接生这么多孩子,大部分流程都差不多,不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弄伤......”
可能性微乎其微。
宋衍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没发育好......”
“宋大夫,你不知道,可吓人了,孩子的右腿就像被烫熟了然后剥皮儿的西红柿!”
这个时间,儿科医院的患儿家长还没走完。小李因为激动,说话声音不自觉大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目光纷纷朝这边射来。小李立刻意识到失言,赶紧闭嘴。
很快,两人就到了产房。
刚推开门,另一个护士也急得喊起来:“宋大夫,您终于来了,我们现在谁都不敢碰这个孩子,刚才想给她擦脚,只是轻轻接触了一下,立刻鼓起了两个大泡,而且越鼓越大,皮肤好像还在脱落......”
护士说着,眼神不自觉地瞟向孩子。
不是吧?
宋衍在心里许愿。
可是事实告诉他,可能就是!
宋衍观察了一下,抬头问道:“可能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通知其他家长了吗?”
产房里,产妇看起来非常虚弱,头发丝儿被汗水黏在脸上,本来就苍白,再加上着急,显得十分狼狈。她听着大家的讨论,很想参与进来,但是表情似乎在说:让我的家人进来一下,现在需要他们的帮助。
“什么?”
产房的医生护士全都愣住了,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是什么病?从来没听说过。
宋衍解释:“这是一种罕见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中的结构蛋白发生异常......”
“罕见病?”
“您怎么知道的?”
大家的反应说明,解释清楚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需要一定时间,但是现在最关键的是护理孩子。
宋衍换了话题:“新生儿出生流程都走完了吗?”
“还没按脚印儿呢!”
按脚印儿?孩子的脚和外界发生直接接触,很可能导致水疱或者血疱......但是脚印儿可以作为新生儿的病历,防止抱错,最好还是按一下。
“按的时候小心一点儿......等会儿,还是先征求家长意见吧?”
大家点头表示同意。
很快,孩子爸爸被叫进来了。
可能是护士的表情和语气已经让他有了不好的预感,这个爸爸进来的时候,脸上已经是一半茫然一半担忧,开口就问:“孩子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吗?”
“您过来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