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作者:月海妖后      更新:2025-09-03 09:38      字数:3797
  
  他的语气十分急迫,他知道在没有解放前,家里过着什么日子,现在已经比当年好多了,那些只知道搞爆炸的人,根本就只是想抢权力,而不是想搞好民生,要是真让他们得了手,还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冯老笑呵呵:“我知道你很急,你先别急。”
  翻译员更急了,最近出的几次内鬼事件他也有所耳闻,他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就怕一腔热血不被认可,怕被当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急急分辩:“首长,你是不是不相信我!我家是三代都是党员!新疆解放的时候,我家几代人都上战场了,我太爷爷是给巴依老爷吊死的,我家跟他们有血海深仇……”
  “哎,不是不相信你,是他们已经不重要了。”冯老语气悠然,从容不迫,“你先说说,昆仑密道是怎么回事。”
  翻译员心中暗想,大首长就是大首长,听到这么大的事情都如此镇定,好像一切尽在掌握。
  他看了一眼另一部电话,电话没挂,但也没有人说话,可能被这么大的计划吓着了,毕竟一次培训出六十支袭击头领,这在过去都是从未有过的大事。
  如果六十处同时发生爆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翻译员定了定神,开始介绍:
  所谓昆仑密道,其实就是古人走的路,一共有三条。
  一条是穿过阿克赛钦的白石滩,这是最好走的,所以,政府果断把它修成了新藏公路,能走车队。
  一条是所谓唐蕃古道,是吐蕃军队趁大唐内乱,抓紧时间吞了西域大半江山的好东西。
  翻越克里雅山口,可以直达藏北羌塘,这条路险峻奇绝,冬天太冷有积雪,雪的厚度可能比成年男人还要高。夏天太热还有融雪形成的洪水,连牦牛都有可能被冲走。
  清末有《西藏志》记载:“其路冬夏不可行,困难异常。”
  还有一条就是翻译员说的,桑株古道,那里是塔里木绿洲的边缘。那里天气变化莫测,就算是盛夏,在河谷也会一会儿暴晒,气温四十度,一会儿鹅毛大雪,气温降到零下,不熟悉当地气候的人很可能就会死在那里。
  只有在一个叫“三十里营房”的地方有部队驻扎,村子里没有部队,整个乡只有一千多人,而且主要是牧民。
  牧民,就是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散落在山里各处的那种职业。
  白天的村子里就只有几个女人和孩子,要是有大队的陌生男人路过,她们是不会出去围观、张望、搭讪的。
  那里有一条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栈道,每年都有本地驮队往来于栈道,前往西藏或印度,对道路熟悉的人很多,只要花钱雇向导,外人也可以顺利往来于古道。
  听着隔壁的人也离开了,王雪娇终于敢开口说话:“你们那里没有一对一的结亲活动吗?”
  翻译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在电话那头的是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声,与他想象的胡子拉碴的壮汉完全不一样。
  这里的形势这么严峻,她一个汉人女子,是怎么成事的?
  疑惑归疑惑,特别行动组会让她来,就说明她一定有过人之处。
  翻译员问道:“什么是一对一结亲活动?”
  别说他了,就连冯老都没听说过。
  王雪娇解释道:“就是边境城市的干部,跟基层的百姓一对一结亲,每个月去探望一次两次三次这样子……了解思想动向,了解边境形式,如果有奇怪的人偷偷入境,也可以马上汇报……不都是这样的吗?”
  翻译员和冯老都沉默了,翻译员缓缓开口:“有些地方有,大多数地方没有。”
  有的地方是真的斗争形势严峻到不行了,才有一些安排,不过也不是陌生干部去结亲,而是本来就是亲戚,组织上把思想进步的那部分争取过来,属于是地方上的自行安排。
  他也很好奇,王雪娇怎么会知道这么冷门的知识。
  王雪娇是旅游的时候听当地人说的,主要是抱怨工资低,事情多:“拉条子一碗二十块,一个月工资才五千,还有一千块钱是高寒补贴,每个月还要去牧民家待几天BLABLA……”
  她以为一直是这样,其实大规模的结亲活动是从2016年才开始。
  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啊,我看电影里面说的,就是《冰山上的来客》,阿米尔不是跟那个啥啥老汉结干亲了嘛……不就是说的塔县的故事嘛?我以为从那个时候开始,都是这样。”
  哦,原来是看电影看的。
  冯老沉吟片刻:“是啊,还是要靠动员更多的群众才行……你提醒我了,等这次任务结束了,你交一份报告上来,要把你这次行动的细节一一汇报,还有……”
  王雪娇本来还呲着牙笑嘻嘻呢,忽然,听到“交一份报告”,“细节”,“分析”……
  她整个人像被雷劈了一样。
  啊啊啊啊啊?!!!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啊!!
  为什么还有写报告这种事啊,呜呜呜……
  电视剧里不是这么演的哇!
  电视里面的人都是说
  ——“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就退休了”;
  ——“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就回老家结婚”;
  ——“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就在XX岛买一个大房子,从此金盆洗手,不问江湖恩怨”
  ……
  怎么到我就是交报告哇!!!
  老板,你你你,你怎么也不按常理出牌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反立FLAG……任务结束也没啥好事等着,于是任务就可以顺利结束了。
  王雪娇无语问苍天,她很惆怅。
  冯老安慰道:“只是写你应对这些事情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不问你是怎么使用炸药和枪支,以及人员调配的细节。我们不会像基层派出所一样,放一枪都要你写报告。”
  “……”
  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哪有什么方式,我有钞能力,没有钞能力的时候假装自己有钞能力,开空头支票,打白条,胡乱许诺……
  有了钞能力,就有人有枪,再靠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到的那么一点点古代兵法,还有什么搞不定的。
  好消息是她还不用完全绝望,她还有张英山,御用秘书官,他全程都跟着,就交给他写,自己负责最后审阅就行了。
  亲自动笔,何必呢,又不是要写《轮台罪己诏》……等等,轮台好像就是在新疆,这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一个不想写报告的小女孩轻轻地碎掉了。
  不管了,先答应下来。万一有奇迹出现呢,万一一号首长的秘书忽然福至心灵,大发慈悲,决定替她代笔呢~~
  啊,要相信光!
  再说,这次的任务且做呢,哪有这么容易就完成的,过几年,等冯老自己都忘了,或者他也该退休了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老板一朝报告,不是他主管,不就没这事了嘛~相信他不会在工作交接里面专门写一条“要王雪娇交报告”。
  没有什么事是拖一拖不能给拖黄的,如果没有,说明拖得还不够久,灭哈哈哈哈哈~~
  实在不行……那就一个人,一盏灯,一支笔,一个奇迹……
  张英山,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王雪娇语音轻快:“好呀~等任务完成了,我一定认真写~”
  冯老顿了顿,对王雪娇说:“你们两个现在语言不通确实是个问题,等路通了,阿布杜热合曼·帖木尔,你到喀什与余梦雪汇合,然后一起行动。”
  “是!”
  王雪娇好奇地问了一句:“帖木尔不是蒙古语吗?”
  帖木尔帝国还是很有名的,干翻了波斯帝国呢。
  “我们也用的。”
  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嗯,也挺正常。
  一个词大家都在用,不一定是一个意思。
  像哈萨克语里的“可可托海”是“绿色的丛林”,蒙古语里的则是“蓝色的河湾”,不仅颜色变了,连品种都变了。
  现在王雪娇也不知道路什么时候通,两人交换了联系电话,便挂断了。
  王雪娇非常感慨,还是有电话好办事啊,搁以前就悄悄咪咪地约定暗号,见面了先来一通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又过了一会儿,张英山带着采购回来的胶、贴、棍棍、假发以及等等回来了。
  王雪娇坐在椅子上,张英山仔细端详着她的脸,手里拿着双面胶贴,琢磨琢磨,剪成几块,比划比划,贴上去之后,又看了看,揭下来,又重新修剪。
  王雪娇催促道:“你得快一点,他们晚上约了吃饭时间,多半会带你去。”
  “我知道,不着急。”张英山仔细地一点点修饰王雪娇的眉眼,只要眉眼像了,其他地方稍微差一点,影响也不大。
  他平静安稳的状态,抚平了王雪娇的焦躁,她坐在椅子上,把刚才与冯老和帖木儿通话的内容告诉张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