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作者:五谷丰登庆丰年      更新:2025-09-03 09:53      字数:3566
  
  鼠目寸光,与民争利,一个户籍不过一千来户的下下县,都能搜刮民脂民膏!
  是百姓穷疯了,还是王端方穷疯了?
  是个人都能看出王端方想吞掉糖厂,成为囊中之物。
  中饱私囊是小事,引起俚人暴动,好不容易汉俚和谐相处的岭南又不消停。
  两季稻如何全面推行,大唐最大的粮仓将化为泡影!
  圣上发现派一只硕鼠、蠹虫去岭南是错误决定。
  “陛下,房大人求见!”徐直在门外禀报。
  “宣!”圣上想了想道。
  不是要紧事儿,房相不会跑来打扰。
  卢照时躬身告退。
  “参见陛下!”房相面色不太好。
  “爱卿何事?”
  “陛下请看!”房相递上几份奏折,全是岭南梧州的。
  先看的是榕县王端方的奏折。
  “嗤!”圣上冷嗤一声。
  “要不是知道始末,朕都要信了他的鬼话!这王端方别的本事没有,笔杆子着实厉害,黑白能如此颠倒。”
  “陛下圣明!”房相惊讶,还未及看其他的,圣上就知晓原委。
  圣上再看梧州录事参军王延年的,看完问房相,“这王延年是太原祁县王氏还是晋阳王氏?在梧州也有八九年?”
  “回陛下,王延年乃晋阳王氏,性子执拗。”房相点到即止。
  “性子执拗?倒适合做巡察御史!”圣上笑道。
  又低头看奏则,不禁好笑,“这胡县令,倒是会捡漏!王端方折腾一番,成全了他!”
  奏折最后附了赔偿清单,没想到在民间一条人命如此廉价,重伤才赔偿三十贯!
  更可恶的是王端方居然拒不赔偿!
  圣上看得直摇头!想了想道:
  “罢了、罢了,胡县令本事不大,胜在脑子不糊涂。
  甘蔗、两季稻俱由梧县推广出来,也算有眼光。
  梧州无甚人才,矬子里拔将军,长史他亦做得!
  王端方不是想把人送到儋州么!喜欢搜刮民脂民膏,喜欢欺压百姓么?
  那就让他尝尝被欺压的滋味儿!褫夺官身,流放儋州!”圣上冷冷道。
  他可不想好好的岭南粮食专署区让这颗耗子屎给搅和了!
  “是!”房相心中好笑,圣上如此促狭,不知王端方是否会感动得涕泪横流?
  “嗤嗤嗤,哈哈哈!”看到苏樱的奏折,圣上被逗笑,“看来锦作管事官职给小了,不够她折腾!”
  苏樱信中把捞老郎中的钱也一并算上,甚至愤愤不平,恨自己官职小,管束不了王端方。
  监牢中好多无辜被关押的百姓,她无力解救。
  骂胡县令胆子小,堂堂七品县令,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面对王端方欺负自己县内百姓,只会自掏腰包赔偿,打上门去还客客气气跟人讲道理,云云!
  又说起录事参军王延年,以为自己是录事参军管得了王端方,拍着胸脯说调停下来。
  结果品阶太低,人家王端方压根没放眼里。
  最后他们三人只能灰溜溜回梧县…
  小作文看似抱怨胡三思、王延年无能,实则为他们点赞。
  相较王延年的严肃板正、胡三思的诚惶诚恐,苏樱的奏折显得稚嫩,像个横冲直撞的愣头青。
  冲动、打抱不平、碎碎念,但句句直击痛处,切中要害。
  看完让人大快人心,事情被三个臭皮匠找补回来,没让事态恶化。
  “这小丫头,挺会装傻充愣!”圣上哪有看不穿?
  “不过,这丫头整出冰糖、白糖,锦作管事是小了些!
  不若,加升七品巡察御史,负责巡查、清理榕县官吏及监狱冤案。”
  第382章 还是着了道
  “陛下,城北的排污道近日可完工,城南的只待开春再动工。”工部尚书段纶汇报城内基建进度。
  “嗯!”圣上嗯了声。
  段纶等着后话,却半天没动静,不解抬头。
  明明看到圣上动了动嘴,却没说话,段纶有些懵,以为自己眼花。
  总觉得今日朝堂气氛怪异,圣上罕见的不怎么说话,看龙颜不像是生气呀!
  龙椅旁的近侍徐直一如既往、面无表情垂着眼帘,仿佛木桩子。
  再瞟一眼阶下的太子殿下,似乎嘴也动了动。
  “嘎嘣!”段纶听到脆脆的嘎嘣声,声音不大,来自前一排的房相。
  段纶讪讪回列,朝堂上诡异的安静。
  过了会儿,圣上向徐直投去一瞥,示意赶紧下朝,再吃一颗冰糖。
  木桩子徐直瞬间活过来,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队列中有人站出,朗声道。
  圣上定睛一看,新上任不久的巡察御史,顶替王端方职位。
  此人从京畿道下面的一个县令提上来,平日里几乎不怎么说话。
  “说!”圣上好奇,他有何事。
  “启奏陛下,臣悉闻岭南道梧州刺史在梧州只手遮天,伙同州府一众官员,为造假政绩。
  强令各县为梧县俚人榨糖厂保供甘蔗,只许梧县俚人在各县开办糖厂,强买强卖,扰乱地方市场秩序。”
  何不易大义凛然。
  “哦?何御史从何得知?”圣上觉得有意思。
  “回陛下,此乃梧州榕县县令王端方举报!”何不易坦荡道。
  王端方熟悉巡察御史职责、各项流程。
  向圣上写奏折的同时,也给御史台递了一封,担心自己的奏折扣在中书省。
  何不易前几日接到匿名检举信,举报京兆府少尹结党营私,利用岭南游学孩子,在长安城到处寻找故旧。
  当时未当回事,自己也碰到过几次,橙色马甲的小学子在坊内寻人。
  都是读书人过来,知道那是投靠关系。
  但昨日王端方的举报信来了,他察觉出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王端方举报属实,那城里这些孩子寻亲的动机就值得怀疑。
  兴许并不是单纯地寻亲,而是如举报信所言,是结党营私!
  梧州被刺史牢牢把控,用其他县来供养梧县,打造一个县级新秀,造假政绩。
  苏步成从梧县出来,其女亦参与甘蔗榨糖一事,中饱私囊。
  这一群官员仗着岭南偏远,核查不便,联手蒙蔽圣上,其心可诛。
  今日,他要让这些魑魅魍魉现出原形,无所遁形。
  “榕县县令王端方?”圣上盯着何不易,“何御史可有核查真伪?”
  “回陛下!近日长安城内不少橙色马甲的孩子四处寻故旧,皆岭南游学学子,寄居京兆府少尹苏步成家。
  几日后,大部孩子联系上故旧,搬离苏府!”何不易道。
  “哦?此事与王端方举报梧州刺史有何关联?”圣上饶有趣味。
  “回陛下,苏步成去岁获罪流放岭南,及至梧县不久,梧县便政绩不断。
  臣以为,此乃梧州与梧县上下勾连,共同作假,刻意打造的政绩。”何不易越想越觉得有理。
  “何以见得?”圣上问。
  竟不知御史台下,能人辈出,仅凭想当然,就能捏造罪名,真人才也!
  “陛下,臣查证过,苏步成原长安县县令,任职五载,怎不见革新出江东犁、倡导腐土肥田法?
  为何到了梧县,接二连三冒出来?到底是他所为,还是有人在背后操纵?”何不易问。
  “唔,何御史言之有理!”圣上点点头,“苏卿,你可有话说?”
  排在队列后面的苏步成出列,本来他不需要上朝,该去工地,临出门时被叫来的。
  “回陛下,江东犁乃臣长女苏樱无意间听得有人谈及江南一带有农人使用此物,虚心求教。
  未及与臣交流,全家获罪流放岭南。
  到梧县,遍地蛮荒,皆贫瘠瘦地,小女试着用江东犁耕地。
  至于腐土肥田法,也是小女临时想的法子,没有现成农肥,不得已变通。
  梧县县令为改变梧县赤贫现状,大力支持并推广。
  梧州刺史获悉,亲自带一众官吏到荒沟村考察,确认有效,才向上呈报,并向全州推广。
  至于甘蔗保供金风寨,是刺史大人为拉进与俚人关系,予以金风寨的优惠政策,亦是方便各县百姓售卖。
  金风寨投桃报李,允诺五年后退出各县,并交出制糖技术。
  至于游学学子寻故旧,臣等自始至终未曾参与,只是出于乡邻情谊,容留几日。
  孩子们自觉不便久留,寻找故旧投靠乃人之常情。
  臣惶恐,不知为何成了臣结党营私?”苏步成一条条回道。
  “嗯,何御史,可听明白了?”圣上问何不易。
  “?”何不易惊讶,圣上何意?
  “不明白?”圣上斜睨何不易,“来,朕这里还有几本奏折,你一并看看!”
  徐直接过奏折,下去递交给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