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58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373
她看着男孩,他揉了揉腮帮,张嘴空咬了两下牙,然后埋头走了进去。
梨花叫住他,“不用刀?”
“我的牙咬得死人。”
梨花不怀疑他的决心,但杀人是个过程,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希望他把自己逼疯了,抽出一把刀递过去,“别把自己弄脏了。”
男孩一怔,歪头看她,“你不怕我反悔拿你威胁你的族人?”
“你不会...”
昨天,族人把他们兄妹挪到屋檐下时,他明明已经病得没力气了,硬使劲把他妹妹往里推。
越往里,太阳升起时越晚晒得到。
他对妹妹是真心的,有这个牵挂,他不敢冒险的。
男孩拿过刀,自嘲了去,“我确实不会,我还要找那些人报仇,我不能死。”
他慢慢走进去,梨花跟着他。
墙边的人没认
出他,眼里浮起希望,男孩屈膝蹲下,拿走男子嘴里的布。
男子惊喜的说,“我看到一群难民从这儿过去,他们有好几辆车,车上装的都是粮,给我松绑...”
男孩回眸瞅了眼,梨花明白他眼里的涵义,“知道了。”
话音一落,男孩的刀毫不犹豫抹向男子脖颈间。
男子始料未及,嘴巴惊愕的张着,眼里满是诧异。
男孩手起刀落一气呵成,见边上人害怕的后退,迅速了结他们。
血溅了男孩一身,他浑不在意的起身,“刀脏了。”
“早就脏了。”梨花转身,“要去找你的仇人吗?”
“改日吧,我身体不舒服,要养几天。”
刚说完,他弯腰呕吐起来,梨花蹙眉,“你晕倒的话我没办法扶你回去。”
“不会的。”
回去后,族里人看到男孩身上的血渍,隐隐猜到什么,没有多问,而是端药给他,“你妹妹还烧着,看明早能不能退烧。”
生病后,族里人也出现高烧现象,可能及时吃了药,高烧没有持续许久。
“谢谢婶子。”
“嗐,十九娘既收留你,你就安心待着...”
她们出去后族里人就讨论过了,跑出来那么多人,就兄妹两不怕事的跟上来,想来也是缘分,反正孩子吃不了什么,跟着就跟着吧。
当然,主要还是梨花的态度,老村长病情没有好转,不依着梨花,这么多人怎么办哟...
第50章
李解撑到这会儿已筋疲力竭,但怕过了病气给赵家人,喝过药就去走廊最左边角落躺着。
地面尚有余热,感受不到夜间的寒凉,睡着前,他和梨花说,“阿莹就劳烦你照顾了。”
“你睡吧。”
行李已经安置妥当,屋子也分好了,堂屋离院门最近,几口棺材堆叠放在里面,由没生病的汉子们看管,其余人则男女分开,住进其他三间屋。
老太太出来寻梨花,见男孩抱着胸,曲腿侧躺在地上,拉过梨花,“以后他就跟着咱们了?”
“嗯,他们兄妹的吃食我来出...”
“他叫什么名儿?”
“李解,妹妹叫李莹...”梨花反手握住老太太的手,“北上凶险,咱们揽些人,出事时有个帮手。”
老太太不经想到在庙里的时候,老大花言巧语诱导族人放弃回青葵县搬行李接人,是忠心耿耿的刘二坚持要回去接老三,若非这样,二壮独木难支,即使回城,也只能走路回去。
想着,她道,“他们爹娘呢?”
“死了。”梨花说,“跟同乡人合租,被同乡人抢了粮给杀了。”
老太太愣住,“没有告官吗?”
听到梨花声儿的人纷纷凑过来,梨花看他们一眼,叹道,“衙门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难民的事?你们怕是不知,昨晚多名难民被杀,衙门的人也只是拖走尸体,并没多问。”
难民如草芥,赵家众人早就察觉到这点了,感慨道,“只盼戎州刺史是个好的。”
县令只负责辖区内的事儿,对于外地人的死活,衙门向来敷衍了事。
很早以前青葵县发生过好几起外商被谋财害命的事儿,结果都不了了之,这种故事在茶馆颇受欢迎,赵广安听了不少,跟老太太道,“看紧孩子,千万不能让他们乱跑。”
“多田他们已经懂事了,会约束年纪小的...”老太太蹙眉,“你大堂兄他们出去找空宅会不会出事?”
赵广安沉吟片刻,“他们有家伙,应该没事。”
赵大壮他们快天亮时回来的,一条巷一条巷的走,共找到了六间没人住的宅子。
租出去的话,一天就有三贯钱的进项,这在往年是普通家庭全年开销了,像赵铁牛家里穷,一年到头的开销顶多两贯钱而已。
现在一天就有三贯,他迫不及待的想分享这份喜悦,一屋一屋的知会。
梨花睡得浅,赵铁牛他们进门她就醒了,听了他的话,淡道,“三贯钱是暂时的,等城外的难民涌进来,租子会更高。”
话是这么说,可奎星县都封城了,难民怎么可能进得来?
即使进来,怕也要被拖到城南的安置屋待十天。
赵铁牛太兴奋了,没反驳梨花,而是问,“集市怎么走?”
“西市热闹,去那边问问...”
“成,我喝碗药,天亮就去...”
太热了,大家伙的食欲并不高,便是晒的菽乳都没吃完,梨花睡不着了,起床去看李莹,小姑娘的额头没有昨晚烫了,也没再说胡话。
菊花婶守了她一晚,说道,“病情好像稳重了,再喂些汤药估计能醒。”
“婶子辛苦了,我守着,你去睡一会儿吧。”
“我和你槐仙婶商量好了,天亮就来换我,你饿不饿,要不要先吃点东西垫肚子?”
族里的食物到饭点统一分发,梨花不能坏了规矩,“我不饿,我去看看她兄长怎么样了?”
李解睡得沉,她走近他也没醒,起床如厕的二堂爷看到她,说道,“这娃儿想活,夜里喝了四回药才彻底睡踏实了。”
二堂爷喉咙痛,一说话就咳。
梨花问他,“好点了没?”
“好多了,别看我咳嗽,但不胸闷气短了。”二堂爷佝身进了茅厕,叹道,“我也想活啊...”
“那就多喝药。”
藏起来的草药有许多,一把药材,反复熬四五遍后再泡水用来洗手,这种天,药水搁置久了有股馊味,饶是如此,大家仍喝得津津有味,甚至竹筒都不装水了,改为装药。
赵铁牛给竹筒装满药,和赵广昌出门去西市,一开门,就见一个满脸精明的男子在门外张望。
赵铁牛镰刀一挥,“看什么看?”
男子认识赵大壮,拍拍自己胸口,“我啊,这间宅子是我的。”
宅子里除了灶台门窗,屋里被搬得一干二净,昨晚以前,赵大壮坚信不疑是男子的宅子,昨晚除了趟门后,他有所怀疑。
不过眼下不是理掰那些的时候,问男子,“有事?”
“你们院里有药味,你们熬药了?”
赵大壮道,“不是药,是艾蒿水。”
艾蒿有清热的功效,平常没人瞧得上,但现在可是香饽饽,男子舔着笑询问,“能给我一碗吗?”
“不能。”赵铁牛冷冰冰拒绝,“我们自己都不够喝呢...”
刚刚,三婶和他说了李解的遭遇,背井离乡,除了自己人,谁都不能相信,他呲牙,“我管你是什么人,敢打我家主意,看我不弄死你。”
语毕,回头喊一声,立刻钻出十几个面色凶狠的年轻人来。
男子一惊,“你们这么多人?”
“还有人睡着没醒呢。”赵铁牛说,“租子我们已经交了,在我们离开前,少往这边来!”
男子缩了缩脖子,灰头灰脸的走了。
最近城里不太平,难民翻墙溜进宅子的事屡见不鲜,男子惹不起这群人,走得飞快。
赵铁牛关上门,跟里面的人道,“待会把门关好。”
他们要去挣钱,其他人也有活,水没多少了,要去河边挑水,然后趁这几日在宅子里,每个人都洗个头洗个澡,然后把衣服洗来晾着。
离开奎星县,不知哪天才能洗头了。
可想而知大家有多忙,汉子们来来回回挑水,足足挑了半天才让所有人把身子洗干净了。
之后紧锣密鼓的洗衣服,院里没有晾衣杆,族里人便在院里牵绳子,一绳一绳的衣服,占据了整个小院,不知情的,以为这家是靠浆洗过日子的呢。
赵铁牛他们回来惊呆了,问梨花,“你们扒死人衣服了?”
特意给他们留了两桶水,在角落晒了一会儿,已经热了,坐在竹席上任老吴氏给她梳虱子的梨花道,“那边有热水,你们去洗洗,回来让四奶奶给你们梳头...”
老吴氏兴趣古怪,以前没发现,自打上次借篦子梳头后就喜欢上了这事。
每当谁
的头发晾干,她就专心帮她梳虱子。
半天下来,虱子都能装一碗了。
偏孩子们没什么玩的,虱子掉竹席上后,用大拇指指甲挨个掐。
梨花坐了多久,就听到多久虱子爆肚的声音。
“差不多了。”老吴氏拿着篦子往竹席一敲,虱子密密麻麻的往下掉,“上次给你梳头,你的虱子算少的,几天而已,虱子怎么长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