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64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639
  “咋了?”老秦氏在院里晒菽乳,认出梨花的声儿,拉开门。
  天已经黑了,巷子暗得很,梨花道,“有蝗虫,把牛牵到茅厕,院里的东西全部收进屋。”
  七八月正是蝗虫多的时候,老秦氏手一抖,扯开嗓门就喊,院里蹦蹦跳跳等雨来的孩子们吓着了,大的抱小的,抱着就往屋里跑,灶间的妇人们匆匆停了手里的活,出来收拾。
  第一只蝗虫掉落时,赵广安正进门,蝗虫落在他脚边,一脚踩得稀碎。
  赵广安大惊,“真是蝗虫。”
  说着,又一只蝗虫掉下来,收菽乳的妇人啊的叫出声,抓起筲箕就跑,“蝗灾,蝗灾啊。”
  院里手忙脚乱,街上也乱了套,蝗虫铺天盖地的砸下来,怎么拍也拍不完,只能尖叫着往家跑。
  赵铁牛关门时,好几个慌不择路的人撞门,幸好他眼疾手快,否则就让那些人冲进来了。
  他这会儿心有余悸,跑进堂屋,只见缺了窗户的窗口趴着无数只蝗虫,绿色的,灰色的,褐色的,黑色的,尖着嘴,蠢蠢欲动的往屋里冲。
  他丢了箩筐,随便抓起一把蒲扇就扑了过去,“堵窗户,赶紧把窗户堵上。”
  已经晚了,蝗虫铺天盖地的飞进屋,反应快的人赶紧把药材塞进背篓,抓起地上的竹席给赵铁牛,“用这个。”
  “再来两个人。”
  除了窗户,门也要堵,还有灶房,茅厕。
  赵广安把梨花放到屋里,见竹席上落了蝗虫,大吼道,“大家莫怕,这玩意能吃,我找个箩筐,大家抓来放里边...”
  堵门窗的人急得不行,啥时候了还想着吃?
  “多田,快来帮忙...”老秦氏站在窗户边,手里的竹席贴着窗户四周的墙壁。
  赵多田背上背着孩子,却也大胆的往窗边走去,“听三堂叔的,把屋里的蝗虫都抓起来。”
  大锤缩脖子,“它会不会咬人?”
  “你去年不是抓过吗?”
  村里的娃爱满山跑,蝗虫出来时,一块地一块地的抓来烤着吃,去年大锤四岁,腿短跑得慢,只抓到了两只,想到烤蝗虫的香味,他深吸一口气,视死如归的弯腰,“这次我要多抓点。”
  看他动手,其他孩子们似乎没那么怕了,“我也要。”
  “我我我,那只是我看到的,不能跟我抢。”
  “我的竹席上有四只...”
  孩子们抓蝗虫,讲究谁看到就是谁的,谁要不守规矩抓了别人看到的是要遭唾沫的,因此大家激动地认领飞进屋的蝗虫,之后才抓。
  年纪小的姑娘们害怕就躲去角落,蝗虫飞过来时,哇哇哇大叫。
  刚叫出声,一双手就利落的伸过来按住蝗虫的两翅,弄得小姑娘眼泪在眼眶打转,掉也不是,不掉也不是。
  大家反应算快的,院里仍有菽乳遭蝗虫祸祸了,那几头牛身上亦爬满了蝗虫,大家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其弄干净。
  一番忙活下来,所有人都汗流不止。
  门窗被堵严实了,所有人挤在屋里,“娘呀,怎么这么多蝗虫?”
  “老天爷不给活路啊,旱灾没过又来蝗灾,大家怎么活呀?”
  老秦氏抱着两个空筲箕抹泪,“就慢了两步,菽乳全没了啊。”
  蝗灾有凶又急,毫无征兆,要不是梨花在外面喊,院里的菽乳怕是都得遭殃。
  想到这,她数落赵铁牛,“你们就该早点回来报信的。”
  赵铁牛肩膀火辣辣的,面对老秦氏的指责,他也无奈,“我哪儿晓得是蝗灾啊,在街上那会,三娘说有异象,我只当她少见多怪呢。”
  梨花没有晒过粮,不知道太阳雨也正常。
  “少见多怪?”老秦氏反驳,“三娘见多识广,你看她像胡言乱语的吗?”
  “是是是。”赵铁牛认错,“是我见识浅薄误会三娘了。”
  “话说三娘都看出是蝗虫你就没看到?”
  “......”赵铁牛伸直脖子给老秦氏看,“我脖子都破皮了,那会只想赶紧回来,哪儿有心思多想?”
  “那三娘怎么知道是蝗虫的?”
  “蝗虫打南边来的,三娘怕是听到街上人的喊声了。”赵铁牛可不纠结这个问题,他纠结的另一个,“堂嫂她们去城南了,要不要去接接她们啊。”
  蝗虫蔽日,天光黯了许多,城里人心惶惶,最容易出事了。
  他一提醒,屋里的人后知后觉想起有两人不在,齐齐看向擦汗的老太太,“三嫂子,你怎么说?”
  “说什么?”老太太拧巾子上的水,“要去你们去,我是不去的。”
  毕竟是同族人,真要在外面出什么事就麻烦了,赵铁牛问赵大壮,“堂兄,你说呢?”
  “你累着了,留下休息,赵武,青牛,铁柱,金山,你们随我去。”赵大壮站起,拍了拍沾灰的衣服,“咱不是有草帽吗?戴上,再把幂篱戴上。”
  梨花和赵广安坐在隔壁,抓来的蝗虫放在箩筐用盖子封起来了,大家求着赵广安要烤蝗虫。
  赵广安尴尬,“咱没有柴火啊?”
  “去灶房抱...”
  “外面满地都是蝗虫。”赵广安踩死了一只,回想起咔的触感,心里有点恶心,“等一会儿吧。”
  大锤蹲在箩筐边,时不时敲一下箩筐,提议,“三堂叔,我们把走廊的蝗虫全抓了,你去灶房抱柴火怎么样?”
  “灶房怕是也有。”
  “你很怕蝗虫吗?”大锤抬起头,黑黢黢的眼扑闪扑闪的。
  赵广安心虚,挺起胸膛,“当然不怕啦,我吃蝗虫那会,你们还在阎王殿排队投胎呢。”
  “那你为什么不去柴房?”
  “屋子是睡觉的地方,不能生火堆。”赵广安一本正经道。
  大锤不依不饶,“那我们就去院里烤。”
  这话一出,立即得到其他男孩的赞同,“对,院里不是还有蝗虫吗?我们全烤了...”
  上次吃肉是在庙里,已经好几天了,而且叔伯婶娘们要做事,肉基本是他们吃了的,现在有敞开肚子吃肉的机会,谁都不想放过,便是刚刚差点被吓哭的小姑娘们都来精神了。
  “我们能抓蝗虫吗?”
  “能。”赵多田道,“那么多蝗虫不用抢,随便抓,抓完院里的还能去街上抓。”
  小姑娘高兴得手舞足蹈,“那我们现在就去。”
  大锤站起就要去掀竹席,赵广安心下一紧,“小心蝗虫飞进来咬人。”
  “蝗虫不咬人。”大锤的手已经捏住了竹帘,信誓旦旦的说,“我已经试过了。”
  对,刚刚屋里的人都看到了,蝗虫看着恐怖,其实一点也不凶,不仅不凶,还很香,大锤舔舔唇,跟赵广安道,“三堂叔,你实在害怕就在屋里,我们出去。”
  “......”谁害怕了?他就是恶心!
  被大锤一激,赵广安较真了,“成,我跟你们一起。”
  大锤深呼吸,“那我掀竹席了啊。”
  大家异口同声,“掀。”
  然后,隔壁屋的人缓过劲儿来偷偷往外看时,就看到一群乌泱泱的脑袋蹲在地上,像捡麦穗似的捡蝗虫,甚至还有专门拖箩筐的人。
  老秦氏懵了,“多田,你们干啥呢?”
  多田把堂妹给梨花抱着,他边捡边折断蝗虫的翅膀,头也不回道,“捡蝗虫啊。”
  老秦氏不知他们捡来吃的,转头跟其他人感慨,“孩子们大了,知道为咱分忧了啊。”
  好多人都露出欣慰的表情,唯独老太太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因为她看到三儿的身影了,“老三,你捡蝗虫干啥?”
  “孩子们想吃蝗虫肉,我捡来烤。”
  赵广安一说,其他人恍惚想起蝗虫是能吃,老秦氏拍脑袋,“对哦,烤蝗虫香得很,我怎么就忘了?”
  当即掀开竹席出去,“别捡完了,给我留点啊。”
  “......”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上一字不说,却极为默契的起身,赵铁牛把领子往上一扯,最先冲了出去,“蝗虫算族里的吧?”
  山英婆把挣来的钱交给老村长了,老村长什么也没说,默认了这笔钱是族里的。
  钱如此,蝗虫自然也该如此。
  一时之间,大家不急着出去了,而是腾家伙,“院里的蝗虫给孩子们就行,咱去外面。”
  背背篓的背背篓,挑箩筐的挑箩筐,争先恐后的跑出门去。
  隔壁院里听到动静,窝在屋里大气也不敢出,生怕这群人有不轨之心想打劫他们。
  毕竟,刚刚这群人喊得最大声,大人,孩子,像疯了似的,而且听其喊声,怕是有上百人,这么大一家子,谁敢惹?
  赵铁牛沿着巷子捡,捡到隔壁时,扒开门缝瞧了眼。
  蝗虫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而屋门紧闭,怕是被吓得不敢出来,他叩门,“兄弟,需不需要帮忙清理蝗虫?”
  屋里的男人纳闷,跟媳妇交换个眼神,“这帮人莫不是想靠这个挣钱?”
  他媳妇摇头,男人回,“不用。”
  赵铁牛惋惜的叹口气,捡到前边时,又去敲门,这户人家估计太慌竟忘记敲门了,想到刚刚吃了闭门羹,这次索性不问了,拖着箩筐直接进院,吓得堂屋里的全家老小握紧了手里的刀。
  赵三壮看赵铁牛进去,迅速跟上。
  堂屋里满脸络腮胡的男人屏气凝神,一个妇人搂着两个孩子藏在他身后,“怎么办?他们又来了人。”
  “大不了同归于尽。”男人咬紧牙,目不转睛的盯着院里。
  蝗虫有翅,下手不快它就飞走了,所以赵铁牛下手迅速,一捏住就折断翅膀丢进箩筐,见赵三壮手背被划伤了,自豪道,“看我,我教你。”
  “这玩意从小抓到大,还用得着你教?”
  赵铁牛不痛快了,他也是出于好心,换作别人,求他教他还懒得教呢。
  他道,“这儿是我先来的,你进来干啥?”
  “反正也是族里的,分什么你我。”
  堂屋里的人看得一头雾水,妇人靠着男人胳膊,“他们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