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66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731
老方氏双手打颤,“四娘,你二兄没了啊。”
赵四娘往后头一看,果真没看到明二的身影,老方氏共生了九个孩子,只养大了五个,两个女孩,三个男孩,明二是男孩里的老大,出门时就不太好,不想还是没熬住。
老方氏哭道,“四娘,往后咱家就只有四郎和五郎了啊。”
明家死了人,夏家和胡家也是,不过两家死的都是妇人,同样白发人送黑发人,死儿媳妇比死儿子要好,夏家老太太道,“你们该等等我们的呀。”
牛车跑得太快了,她们一刻不停也没追上。
到一个村子时,忽然起了大火,以为赵家被活烧死了,她们找了一圈,除了烧成灰的尸骨,一头牛的尸体都没看到。
老太太痛哭流涕,“咱们一起的话,二娘她们就不会死了。”
说到死,梨花后退两步,“堂伯,她们不会染上疫病了吧?”
赵四娘手抖,却被老方氏死死握住,“三娘,我们没病。”
梨花捂住口鼻,“咱们院里娃多,可不敢拿他们的命冒险,堂伯,咱在别处不是有宅子吗?不然让他们去那边?”
赵大壮也不想跟几家人搅在一起,尤其前两日还出现了山英婆的事儿,他道,“你把他们的行李拿出来,我送她们过去。”
老方氏心惊,“你们这是逼我们去死啊。”
其他几家露出绝望之色,赵大壮解释,“咱们这院小,生病的跟没生病的人分开住的,你们要进来就住不下了。”
赵大壮的汗湿了整片后背,眉眼也俱是汗,顾不得擦,他朝梨花招手,“快点去。”
几家的行李单独装的,赵大壮一说完,赵铁牛就提着背篓出来,“行李在这儿,婶子,你也别怪我们狠心,我们这儿实在住不下了啊。”
老方氏抓着赵四娘一个劲儿哭,其他几家人眼巴巴的望着赵广昌,“广昌啊,你不能不管我们啊。”
赵广昌道,“要不是你们,文茵娘不定会怎么样,放心吧,你们先过去,待会我让人给你们送吃食。”
元氏和邵氏互相搀扶着站在角落里,两人发髻散了,衣服的袖子断开,由不得人不多想。
赵广昌主动道,“蝗虫来时,街上的人发狂见人就打,文茵娘和弟妹被牵扯其中,好在夏伯父他们认出人救了两人。”
“不是封城了吗?大伯你们怎么进来的?”
赵广昌口干舌燥,哪有工夫理会她,还是赵大壮回的话,“他们跟李家商队一块进的城。”
都是青葵县来的,可能李家心生同情帮了一把。
赵广昌只说了大概,其他是赵大壮猜的,他抓过背篓要送人走,赵铁牛捏着背篓不让,“堂兄,这事交给我去做吧。”
有几处宅子住的人很多了,为避免发生李解家那样的惨案,这几家必须单独住。
赵大壮不知他的想法,出去一趟委实累着了便不与他争,“那劳烦你跑一趟了。”
“应该的。”
他背起背篓,想到什么,又去走廊拿了根铁棍,刚从铁铺挑回来的棍子,没沾过血,乌黑油亮着。
几家人一瞧,顿时歇了声儿,老方氏也不哭了,弱弱的问,“我们住哪儿啊?”
“跟我走就是了。”他回头喊刘二,“刘二,你也去。”
“等一下。”赵广昌走向墙角,拎了一桶水过来,“都渴了,喝点水吧。”
几家人一脸感激,心道,赵家族长如果是赵广昌就好了,有这样心善的人,势必不会排挤她们。
这事想归想,只要老村长还在,谁都别想越过他去。
几家人装好水,拖着血肉模糊的脚跟在赵铁牛身后,老方氏抓着赵四娘不松手,赵四娘没法子,只能送婆婆出来。
她是知道那几处宅子的,问赵铁牛,“宅子不是住了人了吗?”
婆婆们过去受了欺负怎么办?
赵铁牛斜眼,无声骂了句蠢货,面上却不动声色,“有处宅子没人。”
赵四娘将信将疑,然后走了好几条街也不见赵铁牛停下,她再问,“还有多远啊?”
“得看运气了。”
老方氏她们早就走不动了,眼下全凭想活下去的信念支撑着,听了这话,直觉不好,“什么运气?”
但看赵铁牛走向一扇门前,用力敲了敲,“里面有人吗?”
“谁啊?”
“哦,敲错了。”赵铁牛已经练就脸不红心不跳的情绪了,往里走,敲下一扇门,老方氏云里雾里,“四娘,铁牛这是干啥呀?”
难不成忘记宅子在哪儿了?
赵四娘隐隐猜到怎么回事了,担心婆婆生气,小声道,“跟着吧。”
如此又走了两条街,终于,赵铁牛再问了七八遍里面都没人回应后,抬起脚,一脚踹开了门,“婶子,你们先在这儿住着吧。”
众人:“......”
这就是赵家所谓的落脚的宅子?他们的宅子不会也是这么得来的吧?
老方氏往里瞅了眼,院里空荡荡的,但屋里的家居摆设清晰可见,她担心,“主人家会不会出去办事没回来啊?”
“不会。”赵铁牛扶起门装回去,“看院里的蝗虫就知没人住,你们安心住着。”
老方氏眼皮跳了跳,夏家人率先往堂屋走,“事已至此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求有个地踏踏实实睡一觉。”
在路上这些天,大家要防备难民,几乎都没阖眼,好不容易走到城门口,先来的难民说封城了不让进,要不是偶然看到赵广昌的身影,他们还在城外躺着呢。
夏家人走进堂屋就要关门,谁知赵铁牛道,“院门是好的,这些门我就拆了背回去当柴烧了啊。”
刘二动作快,两下就把门卸了下来放在走廊上,赵铁牛道,“窗户也卸了。”
“......”
这还让他们怎么住?就那扇院门,赵铁牛一脚能踹开,其他人也能,如果有难民来,他们怎么办?
老方氏又哭起来,“铁牛,你这样让我们怎么办呀?”
“不是有桌椅板凳吗?婶子缺柴的话就烧那些...”赵铁牛麻溜的过去帮刘二的忙,嘴里振振有词,“说实话,也就是你们我才这样,换作其他人,我连一块木头都不会留的。”
“......”
这样反倒要谢谢他了?
其他几家无语凝噎,但赵铁牛是谁?怎么可能管他们的想法?倒出背篓里的行李,然后把门窗铺在背篓上,“找找看有没有绳子绑一下。”
“好。”
两人配合默契,且动作迅速,就在几家
发愣时,他们已经熟练的装好门窗背着出门了。
赵铁牛背着,刘二扛着,一前一后跨出门。
赵四娘拍拍婆婆的手,“娘,待会就有人送吃食来,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回去了啊。”
老方氏拉着不让,看看陌生的屋子,又看看两扇院门,啜泣道,“四娘,我害怕,你留下来陪我好不好?”
赵四娘为难,出来时,她娘偷偷给塞了张口鼻巾,担心婆婆说三道四,她到现在都没戴,“娘,我还要干活,得空了再来看你。”
这时,外面响起赵铁牛暴躁的怒吼,“四娘,还不回去干活?”
赵四娘用力挣脱婆婆的手,“来了。”
她一走,就剩几家大眼瞪小眼。
明四坐在板凳上,剧烈咳嗽起来,“有娘家人撑腰,四娘不认咱了啊。”
夏家人难过,“四娘算好的,起码送你们过来,我媳妇连面都没露呢。”
在以前,他肯定要拿乔的,然而现在赵家硬气,他再敢动手,赵家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他弯腰捡地上的包袱,“罢了,先这样吧,他日若有机会,看我不收拾他们。”
“还收拾!”一只手拧上他耳朵,“要不是你打人,赵家会这么待你?”
“呀呀呀,疼。”
“找找屋里有没有吃的去。”
几家的落脚地赵铁牛没跟族里说,送吃食也是他去送的。
他到时,几家人正站在院里钻木取火,看到他,笑得脸上不知是汗还是泪,“铁牛,你可来了,带火折子没有,我们想烤些蝗虫来吃。”
“我哪儿有火折子?”
族里生火用的是四叔家的火折子,那玩意顶多保存一个月,族里宝贝得很,怎么可能给他随身携带。
“啊?那怎么办?”
“继续钻木呗。”赵铁牛跨进堂屋,见桌椅板凳已经拆得七零八落的,将一篮子蝗虫放板子上,跟角落睡觉的老方氏道,“柴火不够的话把床拆了用。”
老方氏似乎睡着了,没有动,赵铁牛转身,到门口时,忽然听到老方氏问,“你们哪天走?”
她问过四娘,赵家的目的是戎州城,肯定不会在奎星县久留的。
想活命,得继续逃。
赵铁牛顿了下,“不好说,得四叔说了算,他说哪天走就哪天走。”
“铁牛,婶子出门连口棺材都没带,你们走之前要知会一声啊。”
“当然了。”赵铁牛豪气云天。
他走后,明四和老方氏说,“赵铁牛这人撒谎成性,他的话信不得。”
“娘知道,可赵家铁了心不带咱们,咱们能怎么办呢?”
“赵家不让我们好过,我们也不让他们好过,当时不是涌进来好多难民吗?咱们把赵家有粮的消息透出去!”
“赵家会怕?”老方氏迟疑,“看到铁牛手上的铁器没,砸在人身上没几个人承受得住。”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赵家纵然不怕,肯定会元气大伤。”
“蠢货!”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胡家人骂明四,“赵家出了事对你有什么好?你不会以为那些难民会感激你吧?”
背信弃义,过河拆桥是这些天见得最多的了,胡家人道,“赵家要知道是你做的,能把你的皮剥了你信不信?还有你媳妇你儿子,都得死。”
明四不悦,“老子都活不下去了,还管她们死活作甚?”
老方氏想想,一耳光拍了下去,“你婶子说得对,赵家出事,对咱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赵家好好的,看在姻亲的份上始终会帮衬他们一把,一旦出卖他们,以老村长的狠辣,绝不会容忍的。
明四不服,“娘不是说他们离开奎星县不会带咱们吗?没了他们,咱们走不到戎州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