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32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3962
  “......”这到底是拍他马屁还是想让他故意去送死?
  赵广从看向梨花收回去的过所,作势要抢,梨花反应更快,直接双手按在上面,眼神凌厉的瞪向始作俑者,“你试试!”
  她一怒,赵广从就怂了,讪讪道,“我想看看长什么样。”
  赵家的过所他是知道的,可梨花手里的过所是私制的,跟普通的过所肯定不同,他竖起食指,“二伯看一眼怎么样?”
  “等你办好这趟差事再说。”
  “进城后做什么?”
  梨花记得老太太的话,“看看能否买些鸡鸭回来...”
  “不买粮?”
  “不买。”
  戎州已成炼狱,益州毗邻戎州,受到波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益州粮价肯定很高,且受到官府控制,赵广昌要是露出马脚就完了。
  梨花补充道,“粮食,药材,布料都不能去问价,如果可以的话,在城里租几间宅子,连着的最好。”
  反正手里有钱,租几间宅子放着,日后肯定有用得着的时候。
  赵广从弄不懂梨花了,“你想搬到益州城去?”
  梨花垂眼,“谁知道呢?”
  在赵广从来看,山里的日子虽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比天天有官差巡逻的城里好太多了,他们会说官话不假,可到底不是益州人,要是被益州官差发现,肯定要驱逐回戎州的,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他将心里的想法一说,梨花看他,“咱们去益州城必是这儿待不下去的时候...”
  这儿怎么可能待不下去?赵广从想反驳,可又不敢把话说太满,毕竟,一年以前,谁要告诉他戎州会被岭南攻占,他铁定吐那人一脸唾沫星子。
  岭南人口凋零,百姓多是各地的罪犯极其家人,哪有造反的能耐。
  可事实岭南的确反了。
  他皱起眉,“宅子出了连成一片还有什么要求?”
  “最好有井...”梨花说,“离北边城门近一些。”
  这样方便北上去京城。
  正想着,赵广从突然摊手,梨花抬眸,“干什么?”
  “买家禽需要银钱啊,总不能让我去抢吧?”
  梨花莞尔,“二伯今天不是换了诸多东西吗?把那些东西当掉不就有钱了。”
  赵广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让他办事还不给钱,把他冤大头呢?他捂紧胸口,别开脸,“没钱。”
  梨花看一眼老太太,老太太一脚踹过去,“没钱是吧?怀里有些啥给我拿出来,别以为我老了就好糊弄了,你私下做的那些事还没找你算账呢。”
  赵广从捂得紧紧的,“我做什么事了?”
  “你自己知道。”老太太竖起眉,“惹急了,信不信我把你分出去单过。”
  想当初,老太太也是这么威胁赵广昌的,吓得赵广昌再不敢乱起花花肠子。
  赵广从怕了。
  说实话,如果没有经历青葵县李家那事,赵广从是想分出去单过的,他在族里的人缘还过得去,跟堂兄堂弟们说点好话,让他们帮忙建屋子不成问题,哪怕老太太生气要让他去外面住,以他的能耐,绝对能左右逢源。
  纵然没有族人帮衬,也能跟村民们相处得很好。
  可青葵县李家的恐怖让他害怕离开族人庇佑了,良久,他点了点头,“我去就是,只是外头啥情形咱都不知道,三娘,你得说说什么情况下去益州城吧?”
  “看两州交界处的士兵有没有增加...”梨花早就想过了,“兵力增加,说明岭南不安于室,且多次想越界入益州,兵力不变,便说明岭南没有动静,这时候就能去益州城。”
  岭南安分,益州自然会
  慢慢松懈,守城的官差哪怕盘查严格,应该不会风声鹤唳。
  赵广从点头,“明早走吗?”
  “嗯。”
  叮嘱了赵广从,梨花私下给李解和刘二各拿了点钱傍身,真要遇到麻烦了不至于受贫困连累。
  刘二没有离开梨花擅自行动过,心里有些没底,“二东家会不会乱来?”
  “见势不妙你们就自己回来,我二伯贪生怕死惯了,必不会做冒险的事情的。”梨花眼里,赵广从不是那么重要的人,他如果自己不爱惜生命,梨花也无能为力。
  他嘱咐刘二,“危险时刻,能自己活命就自己活。”
  刘二对赵广安忠心耿耿,她不想刘二出事,至于李解,自打进了赵家就唯她马首是瞻,算是自己人,除非他背叛自己,否则梨花不会不管他死活,“李解,你看紧我二伯,别让他乱来。”
  “好。”
  其实,梨花更想随他们一起下山,但老太太跟族里打过招呼,谁要放她出谷,她就吊死在他家门口,老太太说话的语气狠绝,族里人都不敢惹她。
  第二天,梨花送他们到入口。
  今天看门的是赵铁牛,一看到梨花,他顿时绷紧了脸,“三娘,你奶说了,我要放你出去她就不活了。”
  梨花唔了一声,“我送我二伯他们呢。”
  赵铁牛仔细盯着她的脸,猜不准真的还是假的,开门时,身子紧紧贴着石壁门,大有梨花要是往前一步他就拦人的架势。
  梨花识趣的站得远一些,赵铁牛仍紧张得很,直到三人出去石壁门关上他才松了口气,“怎么想着让二堂兄出去?不是拖李解他们的后腿吗?”
  “我二伯也是有长处的。”
  赵铁牛撇嘴,表示自己想不出来。
  在老家,他看赵广昌和赵广从哪儿都好,即使有不好的地儿也是瑕不掩瑜,经历的事情多了就没这么敬重两个堂兄了,他问,“他们真要下山?”
  “嗯。”
  “李解和刘二有本事,二堂兄能保护好自己吗?”
  “咱的那些手实不就是我二伯挑回来的吗?”梨花一脸对赵广从充满信心的表情,赵铁牛嘟哝,“我看他不如我呢,三娘,咋不让我去呢?”
  梨花笑着看他,“你说呢?”
  旁边的人捶他肩,替梨花回答,“就你这大嗓门,隔两条街就被巡逻的官差听出是戎州人。”
  赵铁牛胀红了脸,怒瞪着人道,“乱说,我的官话很溜了。”
  “瞧瞧,说你一句就大吼大叫的,让你进了城还了得?”
  赵铁牛反驳,“进了城我难道不知道小声点?”
  “你有记性?”
  赵铁牛哑口无言,他承认脾气有点冲,经常控制不住说话就大声了点,但益州城完全是陌生的地,在别人地盘上,他肯定是不能随意说话的。
  他不爽的说道,“我记性差怎么了?只要为族里好,什么事我都可以做。”
  担心两人吵起来,梨花打圆场道,“这次就是探探路,铁牛叔有机会下山的,等益州松泛了,咱们都能下山。”
  “我不是想下山,我是想为族里做点事。”赵铁牛纠正。
  梨花点头,“我知道铁牛叔一心为族里,要不是你废寝忘食,族里好多人没有床睡觉呢,族里都记着的。”
  这可不是假话,赵铁牛手艺是粗糙了点,做事的速度是极快的,那么多家具,多数是他打出来的,为此,双手全是水泡和老茧,后来有长了冻疮,梨花偷偷给他涂了两回药,他觉得太浪费,坚持不要了。
  梨花说,“我让二伯他们看看能否进城买些家禽回来,咱自己养些鸡鸭,以后随时都能吃到肉了。”
  总杀牛不是办法,如果岭南人真追到山里来,没有牛拉行李怎么办?
  赵铁牛被梨花夸得一脸骄傲,得知赵广从是去买家禽的,心里不放心,“二堂兄贪图安逸,进城不回来怎么办?”
  这种事已经发生过一次,赵铁牛不太信他。
  梨花道,“不是有李解吗?二伯要是敢自己在城里享福,我和李解说了,到时就杀了他,赵家可以养残废,但绝不养叛徒。”
  赵铁牛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赵广从就是太好逸恶劳了,年前干活还算勤快,年后就懒散了,要不是梨花整天在山谷里转悠盯着,他怕是天天偷懒呢。
  “他要是为族里残废了,我保证对他好。”赵铁牛铿锵有力道。
  像老村长,为族里呕心沥血,病重后,所有人都景仰他,放弃谁也不会放弃他。
  “这话我会和二伯说的。”
  赵广从可不要赵铁牛的好,在他眼里,有手有脚比什么都强,因此,下山途中,李解和刘二但凡闹出点响动他就会不高兴地数落两句。
  李解和刘二穿了一身枯黄色的衣服,在树丛间根本不显,走路便没有刻意压低脚步。
  赵广从受不了,当刘二又因踩到一根枝桠咔嚓一声时,他再一次低声呵斥,“不能轻点吗?”
  他猫着腰,缩着脖子,每到一株树下就会双手扒着往前一看再看,刘二和李解颇为费解,“看啥呢?”
  赵广昌高傲的哼哼,“谁知道附近有没有坏人,不小心点,惊动了他们怎么办?”
  两人对视一眼,想说这儿还是益州地界,周围连除了鸟叫就是风声,哪儿来的人?刘二说,“没人。”
  “不是树就是草,你怎么知道有没有人?”赵广从可不听他们的,见刘二站在自己的斜后方,摆了摆右手,“不是让你们跟在我身后吗?乱走啥?”
  刘二头大,还是李解说话,“赵二叔,咱们还没到交界处,没有危险,而且咱们来探路的,不是来做贼的。”
  赵广从满脸不愉,觉得李解经验浅,不懂什么是危险,不谨慎些,真要碰到人,想跑就来不及了,他掂了掂身上的竹甲,还是那句话,“让你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刘二无奈的回到赵广从身后。
  良久,刘二忍不住了,“二东家,咱们这个速度,恐怕明天都走不出益州地界。”
  他说,“你要不放心,我和李解先去前边看看情况?”
  赵广从不让,“敌人从后面来怎么办?咱们必须一起行动。”
  于是,第一天,三人走了不过十几里,夜里寒凉,随便抱了些柴火生火,天亮后继续赶路,晚上继续睡觉,第三天时,李解又说话了,“赵二叔,这么走下去的话,咱们的食物怕是不够。”
  赵广从拉过背篓看了看,不想饿死在山里就只能尽早办完事回去,他咬牙,“那咱揍快点,但你两得听我的。”
  刘二指路,赵广从走前面,到一处山石间,隐隐听到益州兵在操练。
  赵广从蹑手蹑脚的趴过去,巡视半晌,招手,“你们来瞧瞧。”
  山下是一排排青色的帐篷,李解和刘二去年来过,底下多少帐篷大抵有数,片刻后,李解说,“帐篷好像少了。”
  帐篷少了也就意味着兵力减少了,赵广从自认有些见识,一个地方的兵力减少,要么其他地方战事吃紧要支援,要么就是这儿没有危险,用不着那么多人,他不知道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道,“那咱去益州城吧。”
  这是梨花的意思。
  李解看了眼视野尽头的戎州城,“回戎州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