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85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199
他忍不住跟赵铁牛发牢骚,“你说三娘咋就是三堂弟生的呢?”
前些日子,因四叔不好,族里有过新族长的讨论,支持梨花的有,反对的也有。
而且反对的理由基本只有一个:梨花太小了。
虽说去年带领大家躲过了几场劫难,但那是小姑娘的直觉,眼下太平了,族里需要的是带大家吃饱饭的族长,而不是逃难的族长了。
追根究底,那些人还是更看好赵广昌。
他经营过粮铺,等外头不乱了,可以带大家做生意赚钱。
赵武有点动摇了,想说梨花如果是大房的娃该多好。
这样她和赵广昌谁做族长都不会生分。
赵铁牛又翻了个白眼,“三堂弟生的不好?要是大堂兄生的,你当有我们好日子过?”
赵广安有两年没学好,但谁小时候没做过离经叛道的事儿?而且赵广安后来不是改了吗?
知错能改不是坏事,赵武咋还揪着以前那点事不放?
他问赵武,“你不喜欢三堂弟?”
“没有的事。”赵武不想得罪三房,要知道,老太太睚眦必报,如果传到她耳朵里,铁定要上门问自己要个说法的。
全族上下,没人敢招惹老太太的。
偏偏他藏不住事,一旦想到要选族长就开始叹气。
赵铁牛见不得他故作深沉的死样,往前拉开了和他的距离。
一起来的还有树村和富水村的人,看赵武长吁短叹的,不由得问赵铁牛,“他怎么了?”
“谁知道呢,别管他,咱走自己的。”
这些岭南人不知哪天进的山,回去后,大家想将烤饼分来吃了,谁知一掰开,里头竟是黑漆漆的毛。
吓得人手一抖,赶紧把烤饼丢了。
赵铁牛送梨花回洞里睡觉,赵大壮领着人焚烧尸体还没回来,一些村民坐在树村的木屋下休息。
天儿已经黑了,隐山村的吴娘子洗了碗筷回来,转身间,瞥到一抹黢黑的颜色。
见赵武抱着衣裳,不由得多看了两眼,总感觉眼熟,问回来的人,“我看赵家人抱着衣裳,哪儿来的?”
富水村的人不知永乐村作恶的官吏是岭南人假扮的,回道,“岭南人的官服,十九娘让收好留着日后用。”
吴娘子蹙眉。
赵武走得快,她没看清衣裳的款式,但那颜色,跟进村的益州官吏身上的很像。
她又问,“各州的官服一样吗?”
“不知道,咱也没见过益州官吏,哪儿晓得益州的官服长什么样?”
吴娘子解释,“益州的官服是黑色的,腰带上绣有益州城墙,上面还有益字。”
富水村的人想了想,“我不识字,不知道衣服上绣没绣字,但赵铁牛展开衣服时我瞄了眼,腰间绣了图案。”
是什么他不知道。
吴娘子身形一晃,差点站不稳。
富水村的人纳闷,“你怎么了?”
“我...我没事。”她立刻去找窦娘子,告诉她自己的猜测,让她找赵家看看。
窦娘子手里还抬着刚洗净的碗,抬头看着吴娘子,反应迟钝,“是益州的官服又当如何?”
“那进村的可能是岭南人,村里的女娃可能是被岭南人带走的。”
吴娘子挂心大女儿的安危。
官吏进村的那日,大女儿为了保护小女儿被抓走了,生死不明呢。
窦娘子渐渐回过神,让她抬箩筐,边擦手边往石洞跑。
洞里,梨花被老太太惊天动地的哭声惊醒了,刚睁眼,人就被老太太紧紧搂住,“你去哪儿了,你是不是要吓死我啊...”
梦里,梨花是被岭南人折磨死的,天知道岭南人攻来时她找不到梨花害怕成什么样。
她气血翻涌,冲梨花发火,“什么事非得你去办?是不是你堂伯让你去的?”
梨花被勒得喘不过气来,呼吸不畅道,“没人逼我。”
“你去哪儿了?”
“给益州军传话去了,岭南人凶恶暴虐,一旦知道咱们藏在山里,肯定会大举攻山,我去找益州军,让他们将岭南人杀了。”
老太太仰头,泪流满面,“就不能让别人去吗?”
“我机灵,我去。”
老太太一噎。
往日,她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有个机智过人的孙女,而现在,她只希望梨花是个平庸之人。
这样就不用事事冲在前头了。
她反驳,“你哪儿机灵了,我看你笨得很。”
同龄的小姑娘遇事慌张无措,她却要冒死搬救兵,如果被益州军发现她是戎州人如何是好?
她搂着梨花,眼泪哗哗哗的往下掉。
赵铁牛识趣的躲去边上,见窦娘子进来,朝她比划了个手势,示意去外面说话。
窦娘子的目光在洞里逡巡了一圈。
箩筐,背篓,竹席,褥子,枕头都有,就是不见吴娘子嘴里的衣裳。
赵铁牛看她在找什么,问,“丢东西了?”
“不是。”窦娘子心里乱得很,不瞒他,“听说你们从岭南人的住处搜到了官服,我想看看长什么样。”
赵铁牛不知怎么回,“我叫三娘与你说吧。”
老太太哭得伤心,梨花给她擦眼泪,说了许久的好话。
她做事有些冒进,但也是没法的事儿,族里看似一团和气,实则并不是一条心,所以她宁愿冒点险,也不想暴露自己有棺材的事。
怪力乱神,一旦被大家知道,她往日的经营就白费了。
到时有心人从中一挑拨,族里不会感念她的好不说,还会将她关起来。
要么将她将她撵走,要么可劲的利用她。
她费尽心思把族里人从泥沼里救出来可不是让他们跟自己对着干的。
想到这点,她红着眼眶道,“我是未来的族长,自然要承担得多一点。”
祖孙两抱着哭的时候,赵大壮把梨花做的事仔细说了一遍。
知道她冒充益州百姓去了益州军营,族里人心惊肉跳,便是对三房诸多微词的老吴氏都忍不住捂住了胸口,“你这孩子,也不怕益州兵看出来,你说你要是被驱逐回去,咱连个音信都不知道...”
梨花吸了吸鼻子,“不这样,岭南人回去带更多人来怎么办?”
老吴氏张了张嘴,“可也不该你去啊。”
“我是未来的族长啊。”
老吴氏哑然。
梨花一片赤诚,就这样,族里还有人说三道四的。
这时,老村长出声,“没错,三娘是我赵家族长,危难之际,必须听她的。”
老太太现在不想梨花当族长了,高处不胜寒,她可不想梨花落得梦里那样的境地。
刚要反驳老村长的话,但听老村长道,“待会咱就去祠堂,告诉列祖列宗这事。”
赵铁牛替梨花高兴,“那我这就把外头的人喊回来。”
“不用这么急吧。”角落的山英婆缓缓开口,“四兄你还活着,哪能把族里的事交给一个小姑娘...”
老村长竖眉,“你若不满,自请出谱便是。”
一路走来,梨花为族里做了多少事?就这样还不让她做族长,等他死后,怕是会闹得人仰马翻的。
趁他还活着把这事办了吧。
老村长掀开褥子站起,同窦娘子道,“你们也来做个见证吧。”
窦娘子一怔,点了下头。
在老家,开祠堂是大事,需净手烧香祭祀后才能议事,如今没有香蜡纸钱,老村长便牵着梨花跪在前面,带大家朝列祖列宗的牌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给了梨花一根新折的细竹。
“赵家不是什么大族,族长间也没什么信物,四爷爷给你这根细竹,希望你能用它规训好族人...”
梨花郑重地接过,“我会好好做,不让四爷爷你失望。”
古人训子才用这玩意,老村长的意思,是让梨花把他们当子孙教训?
一时之间,不少的人脸色都太好看。
尤其是赵广昌,无论老村长如何支持梨花,但选族长始终是全族大事,他自认有信心说服其他人。
没想到老村长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尤
其赵铁牛叫大家到祠堂时只字不提新族长继任之事。
弄得他稀里糊涂跟着大家跪地磕头,完了才告诉他今后的族长是梨花,如何要他接受?
老村长将他的怨怼看在眼里,闷声道,“今后谁要敢忤逆三娘就是不将列祖列宗放在眼里,我与三娘说了,这样的人,直接逐出族谱!”
赵广昌心头一震,这是明晃晃的警告他呢。
老太太的眼皮还是肿的,说实话,她不想梨花做赵家族长了,容易遭人记恨不说,还容易丧命。
她看向一脸委屈兮兮的山英婆,心里嗤笑。
来的路上山英婆东张西望想找人商量对策,老四当即警告她敢乱说就把她轰出去。
跟族里不是一条心的人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