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88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470
  正要细说,却看梨花突然站着不走了。
  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赵广从弯了下眉,“幸好我两运气好,碰到了石家人。”
  石家是当朝大官,岭南人攻进戎州时,石家散尽家产抵抗,奈何兵力悬殊太大,打输后,不得不逃,知道他和李解去荆州买粮,特意帮他们伪造身份。
  要不然,他们连荆州都进不去。
  他喋喋不休的说起来,却见梨花脸色发白,连嘴唇的颜色都变了。
  整个人都在抖。
  赵广从摸她的额头,不烫啊,“三娘?”
  梨花直勾勾的望着前面,浑身血液都凝固了。
  男子看上去四十出头,一袭青色长衫,身姿清瘦挺拔,鹤立鸡群的站在人堆里,如明月清风,端方雅正。
  可谁知就是道貌岸然的人蛊惑赵家卖妻卖女...
  “二伯怎么遇到他们的?”
  记忆里,遇到他们的是赵广昌,以为得了贵人亲睐,赵广昌像条狗一样忠心,为此连血脉亲情都可以舍弃。
  她以为,她早早带着族人离开戎州,就不会和世家人遇到,岂料还是躲不过。
  赵广从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眉飞色舞道,“在去荆州的路上遇到的,石兄咳得厉害,还是我挖草药救好的呢。”
  梨花冷笑,“你可真厉害。”
  “谁说不是呢。”赵广从没听出她话里的嘲讽,沾沾自喜道,“石兄的兄长现在是京城大官,他让我们去京城好好报答我们呢。”
  说话间,马车旁的石进看了过来,赵广从欢喜的挥挥手,“三娘,你不是想找王家人报仇吗?等咱去了京城,二伯亲自替你出气...”
  眼下到处都不太平,唯有京城好点。
  赵广从不想待在山里,想去京城。
  梨花问他,“石家人这趟是进京的?”
  “不是,石家的势力在梁州,眼下梁州节度使叛变,拿家人威胁石兄的兄长为其效力,石兄的兄长不能离京,派了人随石兄回梁州救人。”
  梁州在益州的西边,离这儿好几百里。
  石家人想将他们骗去梁州?
  第122章
  她低下头,盖住眼底的烦闷,“他既要去梁州救人又怎会和你们一起回来?”
  “要不怎么说我运气好呢?荆州王颁了禁令,禁止百姓私下售卖粮食,还是石兄给我引荐当地的村户才让我买到了粮,知道我没有车,又不辞辛苦的送我回来。”
  说起这事,他眉目含喜,且颇为自得。
  人生于世,能结识官宦家的人,乃他三生有幸,忍不住劝梨花,“石家在京城根基深厚,咱们若去了,必能压过王家一头。”
  王家是否如愿到达京城没人知道,梨花可不会为了一口怨气就冲动的跟陌生人走。
  她扯了下嘴角,讥诮道,“王家想投奔石家?”
  赵广从不否认,“你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岭南,荆州,淮洲,梁州等几州的节度使已自立为王,咱们这等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若不找个靠山,迟早会被当成乱民杀死...”
  他皱起眉,声音略微沉重,“荆州王为了养活底下的兵,大肆抢民耕地,民若不从立即杀之,咱们虽处益州地界,可难保他们不会闯进来...”
  梨花眯了眯眼,“石家人同你说的?”
  “我亲眼看到的。”赵广从隐隐猜到她问这话是不信任石家人,语气和缓了些,“戎州东边几个县的百姓在岭南人攻来时躲去了荆州,荆州严查外州人时,没有将他们驱逐,而是派他们伐木开荒去了...”
  他顿道,“日子看似太平了,实则却是末等民,比仆人还不如。”
  荆州王品行如何他不知,但他将百姓分成三六九等,战乱之地的难民身份最低,不仅要做最累的活,还不能离开住处白米,不能读书识字,不能随意通婚,不能与上等民斗殴。
  他不想过那种日子,所以才迫不及待的想去京城。
  见梨花不为所动,他轻声细语道,“三娘还记得沈七郎吗?就因有个做官的舅舅,不能拿到了过所,还顺遂的离开了戎州,试问,他舅舅若是个普通人,他能安然无恙的活到现在?”
  梨花琢磨他的话,“你碰到沈七郎了?”
  “没有,不过他舅舅现下在荆州王底下做事,想来已接他们母子去了荆州...”
  两人说话的时间有点久,马车旁的人频频望过来。
  梨花抬起头,面无表情道,“益州也要反了,这时去京城,被认作益州的细作怎么办?”
  赵广从不假思索,“石家人会帮我们。”
  “帮不了呢?”
  赵广从哑了声。
  他不是官,但也知道宁肯错杀也不能放过的道理,京城那边真要处置他们,石家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的。
  “你买了多少粮?”说话间,梨花淡然的朝前走去,“咱的麦子收成不错,再过几个月,豆子和稻谷收回家,日子不会太难。”
  既然不难,何须冒险去京城?
  赵广从听出她的言外之意,欲言又止。
  难得碰到个知恩图报的,错过这次,这辈子恐怕都没机会去到京城了。
  他强颜欢笑的走到石进跟前,向他介绍梨花,“这是我侄女,赵家现在的族长。”
  赵大壮和他说了梨花任族长的事儿,他以为四叔不在了,心里难受了会儿,结果回来就看到四叔拿着刀削竹篾,动作慢却灵活,不像将不久与人世的...
  不懂四叔为何退位。
  不过人前他不会表现出来。
  石进看着面前的女娃,眉眼温温柔柔的,像看自己的女儿,“你二伯同我说起你赞不绝口,起初我以为他吹牛的,现在看到你,便知你二伯没有夸大其词。”
  小姑娘长得清秀,一双眼却耀眼明亮,一看就是坚韧之人。
  “我姓石,你唤我石伯伯就好,听你二伯说你曾有个小夫婿,饥荒时,他们抛下你跑了,你若有怨,进京后可去衙门击鼓状告他们...”
  小姑娘脾性大,用仇恨激之最为管用。
  石进作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我与京兆尹有些交情,到时要他替你严惩那些人如何?”
  梨花想吐。
  记忆里也是这般以利笼络人的,为了自己的目的,他步步为营,机关算尽。
  她心头不屑,面上故作懵懂的问,“该怎么状告他们呢?”
  “无故退亲,必是另有了正妻人选,你状告他与人无媒苟合即可。”石进脱口而出,想到梨花还没成亲,怕是不懂无媒苟合的意思,指着赵广从道,“你二伯知道怎么做。”
  赵广从尴尬。
  这种事,亲爹出面似乎更好。
  可梨花不想进京,告诉她又有什么用?
  赵广从转移话题,说起车上的粮食来。
  荆州盛产黍米,十石粮,八石都是黍米,剩下两石是各类菽,他戳开麻袋抓了几粒黍米给梨花瞧,“荆州去年雨水充足,这批黍米全是上等货,你瞧瞧...”
  梨花只认好坏,见米没有发霉,“那今天咱们吃黍米粥。”
  赵广从喜不自胜。
  石家虽然也有炊具,但不知为何,煮出来的粥始终没有族里煮的好吃,当即转身和赵大壮说,“堂兄喊人把粮搬回去吧。”
  他给赵大壮数麻袋,告诉他其余的粮是石家的,别弄错了。
  石进听了,浅笑道,“弄错了也无妨,不过是些粮,吃了就吃了吧。”
  他越彬彬有礼,赵广从就越不会占他便宜,“那怎么行?你们人多,没了粮怎么回梁州?”
  想到什么,转头与梨花道,“你石伯伯难得来一趟,我领他四处瞧瞧如何?”
  舟车劳顿,石家人定要
  休息几日才下山了。
  梨花不想他们进谷,思量道,“地龙翻身,族里的房屋要塌不塌的,以防屋墙倒塌伤到人,莫让石伯伯们进谷。”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石进还有要事在身,赵广从应下,“那他们睡哪儿?”
  梨花扫了眼四周,“在附近找块地将就一下吧。”
  石进一来就看到满地的竹席褥子了,想来村民们害怕地龙再次翻身所以搬到外面来睡,既如此,他们也什么好挑剔的,拱手道,“给你们添麻烦了。”
  赵广从握住他的手,真挚道,“要不是你从中帮衬,我们也买不到粮,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石进带了三十几名仆人,梨花观察过了,除了石进身后的四个,其他全是十几岁的青年,身姿笔挺,有几分益州军的模样。
  她让赵广从选北边的地,随即给李解使眼色,让他随自己走。
  李解抬脚跟上。
  走了几步,听梨花说,“族里捉了批官兵,待会你跟他们领头过两招。”
  “是。”
  血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清洗干净的,闻五他们将地面大致冲刷了一遍,然后开始除草。
  草没了,草上的腥味自然就没了。
  梨花站在石坡上时,好几个益州兵主动打招呼,“恭喜十九娘了。”
  知道梨花现在是赵家的族长,益州兵便想巴结巴结她。
  毕竟以后是在梨花手里讨活的。
  梨花看了一圈,心情放松下来,“闻五呢?”
  “那儿...”一个年轻的益州兵给梨花指了指凌乱的树丛,“闻五郎,十九娘找你。”
  闻五转身,露出沾满草屑的脑袋,随意扒了扒,起身走了上来,“十九娘有何吩咐?”
  “村里来了人,我让他们去北边安顿了,你偷偷去看看是不是军营出来的。”
  闻五眉头拧成了川字,“你怕他们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