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10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2962
见她好像不知道兔子生崽了,村民高兴的把兔子生了八只崽的事儿告诉她。
梨花诧异,看向赵武,后者点头,“瞧我这记性,这么重要的事竟忘记说了,两只兔子都是前晚生的崽,怕它们饿死,你奶煮了盆米汤喂它们呢...”
“对了,李解他们前天回来了,挑了很多生锈的刀和锄头回来,之后装上干粮又出去了,干什么的我不清楚,得问你堂伯...”
李解忙的都是梨花的事儿。
族里人有默契,不过问李解的行踪。
“李解往哪个方向走的?”梨花问。
“南边吧,那群益州兵一起走了...”
上次出去,他们挑着箩筐,背着背篓,这次也一样,不过还带了绳子。
李解做事有分寸,梨花不再问这事,“我阿耶怎么样?”
赵武笑得合不拢嘴,“你阿耶接连几日都猎到了山鸡,还带回几十个鸡蛋,就等你回来煮了吃呢。”
“哦?他什么时候回来?”
“他天亮那会走的,最早也得到晚上才回...”赵武眉飞色舞的,似有说不完的话。
这种心情不难理解。
她们为了躲避官兵才跑进山的,要怎么活下去都不知,进谷后,为了有个遮风避雨的地,不得不建屋,建了屋是开荒,看似井井有条,实则都是无奈之举。
现在不同了,围墙建起,大家合力击退了敌人。
村里的鸡下蛋,兔生崽,让他们看到了蓬勃的生气。
生活不再是死气沉沉暗无天日的逃跑,而是细水长流的柴米油盐。
梨花高兴,“那咱晚上吃肉喝肉汤!”
赵武欢呼,“我这就跟四婶说去。”
赵广安猎回来的山鸡早清理出来的,内脏全部洗净留着的,得知晚上煮肉,赵武扯着嗓门问,“鸡鸭还杀吗?”
“留给李解他们。”
“好。”
一只鸡,前后炖出两桶鸡汤,五只鸡炖了十桶汤。
光是盐就用了几大勺,而且炖的时间长,肉和骨头都散了。
老吴氏给梨花掰了两只鸡腿,老伴儿一只鸡腿。
其余的全部剁碎混在肉汤里。
汤里放了姜片,姜味儿飘散,空气仿佛涌动着热意。
给每个村分了一桶,村里其他人家一桶,村里的孩子们一桶,族里留了五桶。
上次吃肉还是牛肉,大家端着汤碗,矮矮挤挤的坐在石洞里。
“要是能天天吃肉多好?”
“你当自己是王公贵族呢还天天吃肉...做梦吧...”
“还不准我说说了?”
“我怕你整天想着肉耽误正事,后天咱要去富水村挖地,之后要去隐山村建围墙,完了就该收豆子了...”赵二壮抿了口热腾腾的汤,然后掰手指头数还有哪些活,数到寒冬腊月都没闲。
尽管这样,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
农户靠天吃饭,今年风调雨顺,收成肯定不差。
听赵二壮唠叨完,大家不由得问梨花,“三娘,明年怎么安排?”
今年的事儿都叫赵二壮说完了,没什么说的了。
梨花嚼着松散的鸡腿肉,笑眯眯道,“李解他们不是挑了铁锤钉子回来吗?建完隐山村的围墙咱就凿路,山谷的东北方有片大峡谷,咱们凿一条通往峡谷的路,将来若有难就往峡谷跑。”
梨花在益州城买人的事儿没有传开,只有少数人知道。
老吴氏是知道的,问梨花,“咱们日后会搬到峡谷生活吗?”
这儿住久了,有感情了,不想搬走。
“没有危险就不搬。”梨花说,“之所以凿路,也是怕出现意外。”
说到意外,赵大壮沉沉的抬起头来,“其实,山谷哪儿都好,就是防不住火攻,山里树多,敌人放火烧山的话,咱们都得死。”
岭南人攻来的那晚,树村就有人提议丢火把烧他们。
可村民没想过一旦引起山火,他们也会一起被烧死。
所以每个州的州城都没挨着山,相反,离山还有点远。
防的就是外人火攻。
这个问题梨花早就想到了,但没有更好的去处前,待在山里是最好的。
“堂伯莫忧心,路凿出来,咱就有逃命的机会。”
“那不等隐山村的围墙建好了,明天起,村里汉子凿路,女子去富水村挖地...”赵大壮说,“既是逃命的路,让其他村的人也参与进来。”
刚来山谷,他们用锄头挖出来的石梯。
现在有铁锤钉子,卯足劲凿就是了。
梨花看向小吴氏她们。
挖地是个累活,怕她们承受不住。
小吴氏注意到梨花的视线,眼神坚定,“就这么办,有了路,哪怕敌人夜袭咱也不怕。”
其他人附和。
梨花掷地有声,“那后天咱就动工。”
之前,害怕族里的孩子不小心掉下去,断裂的石壁间用竹席围起来了,如今要挖路,天蒙蒙亮,赵大壮就把竹席拖走了。
他腰间系着绳子,大步走到石壁边歪头看,石壁坚硬,斜长着许多树。
他左手握钉,右手敲锤,回头跟梨花道,“没有风化,能行。”
“那就干!”梨花说,“咱有牛车,把路凿宽点...”
石壁旁的树去年就砍了,树桩子上又长出了枝桠,梨花让人把枝桠砍了,树桩挖了后就动工。
这儿风大,每个人皆系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在竹子上。
砍树的砍树,铺路的铺路,到晌午,叮叮砰砰凿石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竹林里挖笋的孩子们好奇过来围观,“三娘,叔伯他们干什么呀?”
“凿石啊...”
“岭南人又要来了吗?”那晚,胆大的几个孩子叫赵广安带着出去帮忙了,回来后说得绘声绘色,让大家羡慕坏了。
他们也想杀岭南人呢。
“不是,咱们凿些石头囤着...”
见筐里还有铁钉,他们跃跃欲试,“我们能帮忙吗?”
“不挖笋了?”
赵娥随老吴氏,人前不苟言笑,孩子们都怕她,不敢偷懒的。
“三娘,你跟堂姐说说好不好?”
全族上下都听梨花
的,梨花替他们说好话,堂姐就不会骂他们了。
“你们都来凿石了,族里的活谁干?”
孩子们苦着脸,“还有铁头他们啊...”
铁头是树村的。
原本,李解回来,村民就该把孩子接回去的,但汉子们要凿路,妇人们要去富水村挖地,没空管孩子,以防他们乱跑出事,就让他们继续留在谷里。
平日会帮着赵娥干活啥的...
梨花说,“铁头有自己的活,你们不能老是麻烦人家。”
“没麻烦,挖的笋,掐的野菜,我们一直平分的。”堂姐说不能占便宜,干了活的都有,便是铁头他们帮忙赶鸭子堂姐也拿了东西作为报酬的。
看他们嘟起嘴,一脸不开心,梨花笑嘻嘻揉他们的脸蛋,“这些事叔伯们还做得来,等他们老了,有你们干的时候。”
“那得多少年啊?”
“你多大了?”
“五岁...”
“再等三年,我让阿耶带你出去打猎怎么样?”
“那我会有弹弓吗?”每次看到堂兄他们拉弹弓他可眼红了,偏偏堂兄说他没个轻重,摸都不让他摸。
梨花笑出声,“当然会有啦,族里的娃长到出谷的年龄都会有自己的弹弓。”
“哇哦。”孩子们兴奋得转圈圈,“八岁,八岁我就有弹弓了!”
第134章
到底是孩子,得了准话,活蹦乱跳的就往竹林去了。
丝毫不想三年后他们是否还在山里。
岭南蠢蠢欲动,如果跟京都军合谋攻打益州,打到山里来是早晚的事儿,那样的话,她们肯定要挪地儿的。
梨花敛下眸底的深思,与刚回来不久的赵铁牛道,“铁牛叔陪我出去一趟可好?”
赵铁牛昨晚被矮妇和刘娘子闹得一宿没睡,天亮后想打个盹,赵申又叫他回来凿路,这会儿眼皮直打架,听到梨花喊自己,使劲甩走脑子里的瞌睡,“好啊。”
梨花还叫了刘二,让两人回去带换洗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