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83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423
梨花嘴里的堂姑是二堂爷的小女儿,嫁人后被夫家卖了,梨花说,“是啊,二堂爷舍不得堂姑孤零零的一个人,所以走了,四奶奶,堂伯堂姑她们都好好的,你就驾鹤了吧?”
老吴氏垂眸,瞅了眼棺材板上的鹤,“你咋知道这么多?”
“二堂爷托梦告诉我的呀?看族里人那么伤心,二堂爷心里不好受,这才给我托了梦。”梨花上前拉她的手,“你想啊,要不是这样,四爷爷怎么突然就好了?地动那么危急,他抱着你就往外面跑...”
事后老吴氏也曾问过老伴儿。
有几日她都以为老伴儿快死了,不曾想老伴儿的身体越来越好。
她再次问梨花,“四奶奶真的能长命百岁?”
“我还能骗四奶奶不成?不止四奶奶,我阿奶也会长命百岁呢。”
“呼...”上一刻还神色凝重的人,呼出一口气后,顿时表情一松,“我就说嘛,我吴氏从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儿,菩萨怎么突然就要我准备后事了。”
梨花抓住关键,“哪个菩萨和你说的?”
“不知道,有天晚上我去庙里祈福,有个声音说我活不了多久了。”
梨花看向赵大壮,后者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
“娘,你怎么不早说?”
“说了他连你们也带走怎么办?”
梨花拍老吴氏的背替她顺气,“菩萨心善,从不取人性命,要我说啊,定是有人装神弄鬼,四奶奶,你哪日去的庙里还记得吗?”
“好久了,具体哪日我不记得了,问你阿奶,她记性好,应该记得。”
第172章
去过庙里的都知菩萨显灵断言生死之事。
梨花急忙回家问老太太,老太太火急火燎的捂梨花的嘴,慌忙四顾,“嘘,小点声,菩萨说了不能叫外人知晓,否则会死于非命的。”
顾不得赵大壮在檐廊站着,拉了梨花就屋,推门,关门,动作一气呵成。
屋里昏暗,梨花紧紧握着老太太的手,“阿奶,有人装神弄鬼吓唬你呢。”
“胡说,心诚则灵,菩萨感念我年迈无力,于是特地告知我何日离世,以便我有充足的时间交代好后事。”老太太后背抵着门,声音低哑,“三娘,这是福泽。”
二堂兄就是死得毫无征兆,连半句话都没留下。
梨花蹙眉,“菩萨慈悲,说阿奶你的福泽长着呢,莫叫那些妖魔鬼怪给骗了。”
“什么意思?”
梨花附耳过去,小声嘀咕一通,老太太难以置信的瞪大眼,“不能吧?”
如果不是菩萨,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肉吃了不会死人?
“阿奶你接济族人,福德深厚,怎么可能活不到百岁?”梨花望着老太太眼角的皱纹,认真道,“阿奶你想想,虽然你牙口不好,但并无大病,腿脚也灵活,不就神明庇佑吗?”
梨花字字铿锵,“有福之人,年幼得父母宠溺,出嫁得公婆厚爱,年老得子孙孝顺,阿奶,不就是你吗?”
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老太太眯起眼,“真有人故意装神弄鬼?”
梨花点点头,“阿奶若不信,今晚再去庙里祭拜就知道了。”
“我信。”老太太挺起腰板,脸颊松弛的皮颤了颤,“我就说菩萨怎么说的是戎州话,竟然是人假扮的,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老太太怒不可遏。
要知道,自打’菩萨‘说她活不过年底,她整天琢磨着后事怎么办,坟怎么挖,挖多大,挖在哪儿,心里兜着事儿,导致注意不集中,做事心不在焉的。
为此,吃不好睡不好,树村的人都说她瘦了好多。
这把年纪,说人瘦就是说人有大病。
她摸摸自己的脸,“三娘,阿奶看上去是不是想生了大病的?”
“没有。”梨花自不会火上浇油,“阿奶气色好,显年轻着呢。”
“你肯定哄阿奶的。”老太太捋了捋额前的碎发,拉开门,板着脸同屋檐下站着的赵大壮道,“大壮,你得为三婶出这口恶气啊。”
赵大壮黑着脸,严肃的点头,“三婶,你还像平时那样,天黑再出谷。”
他倒要看看谁在背后兴风作浪。
老太太心里窝着火,索性也不去灶房为大家煮饭了,就在家里睡觉。
族里人去灶房吃饭,没见着老太太,纷纷问小吴氏,“怎么没看到三婶?”
老太太皮肤黯淡,精气神明显大不如以前,菊花婶问,“三婶不会病了吧?”
小吴氏垂头,“不知道嘛,说是天冷了想在家歇息几日,大壮去看过,只说年纪大了,族里的事儿就不让老人家操劳了。”
谁不知道老太太爱热闹?眼下连门都不出,必是身体不行了。
菊花婶难过,“秋收那会还好好的,怎么就这样了啊?”
“是啊。”小吴氏往人群里瞟了眼,叹道,“刚刚我留了两块肉,准备去庙里拜拜,为三婶和我娘祈福。”
是夜,天黑后,老太太裹着披风,拎着篮子和灯笼出了门。
恰逢赵广安从外面回来,不解道,“娘,大晚上的去哪儿?”
“去庙里。”老太太看上去心事重重的,“不知道你今个儿回来,没给你留饭,你自己煮点饭吃啊。”
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就爱去庙里了,赵广安没有多问,只提醒,“起雾了,娘你走慢点,小心别摔着了。”
他回屋换了身衣衫,出来去灶间弄饭,见邵氏也拎个灯笼准备出门,他疑惑,“你也是去庙里的?”
邵氏用李解他们搜回来的布料缝了件斗篷,听到赵广安的话,邵氏顿足,轻点了下头。
“那你走快些,追到娘后扶着娘走。”
邵氏继续点了下头,因跟堂兄们说了会话回来晚了的赵书墨看到邵氏,微微拧起了眉,“阿娘,大伯娘她们在望乡村过得好着呢,你若祈福,多为阿姐祈福吧。”
梨花才是三房的人啊。
对于邵氏把赵文茵当亲生女儿疼这件事赵书墨颇为不满。
尽管阿娘没养过阿姐,可同样的,阿耶也没养过他,父子感情不亲厚,但遇着事,阿耶不会忘记自己是他儿子。
阿娘就显得糊涂多了。
明明有女儿,视若无睹不说,还宠别人的女儿。
赵文茵品行端庄也就罢了,偏偏是个狭隘记仇之人,阿娘付出再多,赵文茵恐怕也不会领情的。
“阿娘知道了。”
难得的,邵氏应承下来,赵书墨以为她想通了,心头欢喜,“听族里说阿姐回来了,阿娘,阿姐又长高了,你得空就为阿姐做两身衣衫吧,阿姐肯定会很高兴的。”
他希望一家人开开心心的。
“好。”邵氏再次答应下来。
赵书墨笑得合不拢嘴角,进灶间帮忙生火时忍不住跟赵广安说,“阿耶,阿娘想通了,说要给阿姐做衣服呢。”
赵广安正淘米,闻言,怀疑的看着儿子,“你阿娘要给三娘做衣服?怕不会往衣服里藏针吧。”
他道,“我可不指望她对三娘好。”
赵书墨尴尬,“阿娘真说了。”
“不信。”
饥荒前,对于子女教养的问题,夫妻俩早已达成了共识,邵氏管儿子,他管女儿,因他自己没多在意儿子,也不奢求邵氏善待女儿。
但邵氏偏心侄女让他气愤。
三娘哪儿比不上文茵?邵氏竟宁肯宠文茵都不关心三娘两句。
他冷笑,“你娘要是回心转意了,多半是你堂姐撺掇的,要么有求于你阿姐,要么想伺机报复,你盯着点,莫让两人把你阿姐算计进去了。”
夫妻离心,说的便是赵广安和邵氏了。
赵书墨想为邵氏辩解两句,但看赵广安神色不愉,忍住了。
想着等阿娘的衣服做出来,阿耶自然就知道是真的了。
可惜,有些事根深蒂固,注定难以改变的。
父子两刚端着碗吃饭,山谷入口突然亮起了火光。
夜深雾重,看不清入口有多少人,只听老太太扯着嘶哑的喉咙喊,“老三,休妻,休了这个恶妇。”
梨花提着灯笼穿过石门,听到的就是老太太声嘶力竭的咆哮声。
她看向被老太太拽着衣领,打得鼻青脸肿的邵氏,要说心里没有半点波澜是假的。
知道’菩萨‘另有其人后,她就跟赵大壮早早去了庙里蹲点。
山里人信奉神明,时不时就有人进庙,她们藏在一尊泥像后,听山里人祈愿,许是老太太身体不佳的消息传开了,好多人去神明保佑老太太长命百岁。
明天还有活,山里人祭拜完就走了。
所以庙里的人断断续续的。
就在这时不时的寂静中,外面闪过一道光,随即有黑了下来。
梨花靠着赵大壮,正想低声说有人来了,窗户突然松动,有人钻了进来。
然后,老太太进来后,’菩萨‘就开始说话了,说老太太心诚,允她多活两日跟亲戚好友告别。
语气沙沙的,听不出是谁。
但老太太憋了许久的火有点忍不住了,当即发怒,“两日哪儿够?”
给庙里的人吓得噤了声。
半晌,用不容人置喙
的语气道,“那就五日。”
也就这间隙,老太太举着灯笼走了过来,“我倒要看看你是谁,敢冒充菩萨!”
’菩萨‘没料到老太太会起疑,转身就跑,老太太动作更快,抬起拐杖就揍了下去,梨花怕出事,喊了句阿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