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02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673
两人跑走后,让盯着客栈的益州兵找地藏一藏,两人迅速收拾地上的东西,梨花她们跑得没影时,两人也往旁边竹林去了。
梨花和李解转进山壁间就停下等着,等到天黑也不见人追上来才掉头回去找益州兵。
两个益州兵已经回到了原位,跟梨花说,“白天他们拿着刀追了几米就回去了。”
果真怕遇到埋伏。
梨花说,“你们警醒点,小心别落到他们手里。”
她指着地上微弱的火苗,益州兵会意,“他们已经睡下了,天一黑客栈就熄灯了...”
“那也要小心些。”梨花弯腰,将火苗吹灭,“待会我让人送两个暖炉过来,接下来几天,你们尽量别生火。”
“是。”
闻五他们是第五天到的,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脸被风刮得皲裂了,说话时有血丝渗出来,闻五不在意的擦了擦,“沿途的村庄太多了,我们怕引起怀疑,每日天黑赶路,哪晓得仍被村民察觉到了,一帮人鬼鬼祟祟的跟着我们走了好几十里...”
梨花说,“他们以为你们有打猎的路子,想跟着你们进山打猎,你们怎么甩掉他们的?”
“他们自己放弃了。”
闻五也说不出原因,担心口音暴露身份,一路走来都没开过口,不管村民问什么他们都装哑巴,村民们可能没带足干粮,突然就转身回去了。
他问梨花,“什么打猎的路子?”
“山里动物泛滥,猎户大受欢迎,他们打猎挣了钱买人为他们打猎,快要占据所有山头了,村民们想分杯羹,只能找有路子的人跟着进山。”
不料荆州猎户都成地主了,他道,“难怪。”
人既然到了,梨花不准备拖了,叫大家伙上山,合力推动巨石,赵广从想偷懒,早早就领了踩石板的活儿,“三娘,要关的话就喊我啊。”
巨石移动,露出一扇半米左右长宽的门,闻五惊喜的说,“粮食藏在里面?”
刚一靠近,黑黢黢的洞里突然射出数只铁箭,闻五动作快,偏身躲开了,但左肩位置仍被箭擦伤了。
梨花急忙喊附近的益州兵别动,闻五站起,脸上满是激动,“想不到荆州还有人懂这种机关。”
胡大担心他,“你的伤没事吧?”
他站在后边,只听到嗖嗖嗖的箭雨声。
“这点痛不算什么...”
嘴上不当一回事的闻五半夜就起了高热,嘴唇也泛着乌青,明显中毒了,收集完铁箭回来的胡大问梨花,“现在怎么办?”
箭头上涂了毒。
“药已经熬得差不多了,先喂他喝下。”出远门梨花都会带草药,不过多是风寒咳嗽类的,解毒类的药材却没几样,她全给熬了,“那边情况怎么样?”
闻五晕倒后,她就跟着回来照顾他了。
以前没遇到过中毒之类的事,她想仔细观察闻五的变化,待回村后就让赵广安根据闻五的情况配些药材,所以找粮食的事就交给了李解他们。
箭射完后,门里还有铁门,她回来时没打开。
“先生说可能还有机关,要大家伙再找找。”他把铁箭装进梨花带的铁箱子里,回来看闻五,“他会不会死啊?”
“不知道。”梨花揭开盖子,将里面的药倒进碗里,“你喂他。”
胡大紧张的擦了擦手,“我刚抱过箭。”
“先去洗了。”
闻五似乎没了意识,一碗药几乎是强行灌入他口中的,旁边生着火,梨花坐在火堆前,寸步不离的守着他。
一会儿后,他的嘴唇颜色变淡了,梨花喊胡大再给他灌药。
一晚上灌了五回药,天亮时,闻五的烧退了,就是气色不怎么好,睁眼看到梨花,弱弱的问了句,“我是不是要死了?”
“还没,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闻五摇摇头,眼珠瞟向四周,“能不能叫胡大来一趟。”
尿急得慌。
第190章
梨花看他难为情,隐隐猜到了什么,起身喊胡大,自己往敞开的石门去了。
腊月中旬了,寒风冰冷刺骨,簌簌的雪铺满整个天地,李解握着铁钉,砰砰砰的捶着地面。
找不到破铁门的机关,李解他们便用铁钉沿着铁门四周凿,已经凿出了半边铁门,她问,“底下还有铁箭吗?”
“没了。”李解往边上挪了半步,梨花在他身侧蹲下,试图顺着翘起来的铁门看清里面的情形,可天光昏暗,里头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到,“累不累?要不换我来?”
出门带铁钉是为了攀爬方便,不曾想还有这个用处。
李解的手湿淋淋的,透着僵硬的红,明显给冻的,然而梨花一询问,他立即摇头,“不累。”
说话时,缩起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闻五怎么样了?”
“醒了,但浑身使不上力,我让胡大陪他去了。”梨花伸手抬铁门,李解眼疾手快的拉住她,“小心有箭。”
虽然他刚刚说没了,但他怕自己疏忽导致梨花受伤,“很快就能凿开了。”
梨花收回手,乖巧的等着,不多时,凿了一半多后,李解喊人,七八个人使劲,用蛮力将铁门抬了起来。
其他益州兵亦围了过来,眼睛瞪得大大的,欢呼道,“还真是粮食。”
粮食装在木箱子里,外面的雪渗进去,箱子湿了一片,几人合力把箱子搬出来,嘴角止不住上扬,“十九娘,你答应会分我们三成粮食的。”
这是早就说好的,梨花自然不会反悔,“没问题。”
凿开第一个后,凿第二个就轻松多了,一伙人忙到天黑,粮食已经堆得跟山丘似的。
又喝了一天药的闻五已经能走动了,他帮着搭棚子遮粮食,苦恼的看着梨花道,“这么多粮食怎么运出去啊?”
官道附近的村子多,肯定瞒不过的。
梨花也在琢磨这事,“你说呢?
”
闻五摇头,“不知道。”
和李解去戎州搜刮物什只需要躲开岭南人就行,不曾做过伪装,他提醒梨花,“村民眼尖,车里装的是粮还是石头绝对逃不了他们的眼睛。”
梨花知道,她和闻五商量,“分些粮食堵住他们的嘴如何?”
闻五不赞成,却也认真问她,“什么理由合适?”
“咱既要挑拨荆州跟岭南的关系,总得让荆州知道发生了什么,告诉村民粮食的来历...”她道,“我不是会岭南话吗?正好能让他们以为是岭南人干的...”
“他们去县里揭发我们怎么办?”
“有人给你粮食,你收还是不收?”梨花说,“夏日水患淹了田地,粮食减产,村民们的日子不好过,你觉得他们会拿着粮食去衙门告状吗?”
闻五想了想,不会。
换作他,默默收了粮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将来官府要是追究起来就推到岭南人身上。
法不责众,他们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他又问,“十九娘准备分多少粮食出去?”
“要看咱的粮食有多少了。”粮食珍贵,尽可能的多留些运回去。
铁钉的数量有限,到第四天大家伙才把地下的粮食全部弄了出来,粮食是放麻袋里再塞到木箱里的,一袋粮食大概有一石,总共三百个麻袋。
梨花让大家先把粮食装车。
车棚的位置不宽,若要粮食不淋雪,至少得分四成粮食出去。
益州兵也发现了,虽说这样分到他们手里的粮食会少许多,但一行人的安危更重要,启程时,闻五跟梨花说,“露在外面的粮食全部分出去吧。”
“嗯。”
她们连夜赶路,并非经过一个村就停下来给粮,而是察觉有村民到官道问她们卖不卖肉时才抬几袋粮给对方。
老实说明粮食怎么来的,然后让村民把粮食分给村里其他人。
村民哪儿碰到过这种事,诚惶诚恐的说,“我找村长来吧?”
“不是什么大事啦...”梨花夹着喉咙,一副官话不流利的口吻,“附近村子我们也给了粮的,马上过年了,希望这点粮能让大家过个好年...”
她指着远处村子,“不说了,我们还得去前边村。”
没想到寒冬腊月的能遇到这么好的人,村民感激涕零,等梨花走了还跪着给梨花磕头,益州兵见了,忍不住跟梨花说,“他们好像不怕岭南人呢。”
梨花和村民打招呼说的岭南话,村民面露疑惑,但没有害怕。
“岭南人没有在荆州作奸犯科,村民们自然不怕。”
戎州没有乱起来前,她们也不怕岭南人,甚至每年夏天都期待岭南人来,这样她们就能吃到荔枝了,然而随着岭南人在戎州的恶行传开,大家就谈岭南色变了。
血海深仇,不是轻易就能消除的。
益州兵嘀咕,“不知荆州王怎么想的,岭南人凶残成性,和他们合谋不是与虎谋皮吗?”
赵广从轻嗤,“别说荆州王了,岭南要是找上益州王,益州王也会同意的。”
他可没忘记益州对戎州百姓做的那些事。
真要追究,益州和荆州没什么两样。
益州兵识趣的不说话了,倒是闻五无地自容的说了句,“我们也是领命行事。”
赵广从撇嘴,“是啊,若非这样,你们又怎么会落到我们手里?”
“......”这不是杀人诛心吗?闻五心头一噎。
说起来,赵家杀了他们的百户,他们可没想过为百户报仇,思及此,闻五说,“大家都不容易,就不提以前的事了吧。”
赵广从看一眼梨花,不往下说了。
各有各的立场,说再多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儿。
到下一个村子,梨花继续分粮食,其中不乏有贪婪的,嫌梨花给的粮食湿了,要车棚里的,不仅如此,要求单独给他一石粮。
梨花没搭理他,放下粮食就让大家继续走,那人来劲了,往官道上一躺耍起无赖来,“不给我粮食别想走,要不然我就去衙门告你们偷东西,这些粮肯定是哪家富户故意藏的,知道你们偷了,定会抓你们去衙门坐牢。”
这么多粮食,绝对是水患时有人放到山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