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20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10 字数:3584
“你们可以藏在地窖里。”
和嗜血者收拾荒村时,她叫几个人清理几口井,发现嗜血者对下井露出排斥来。
她怀疑跟井深且幽闭有关,因此让罗四把不听话的嗜血者关黑暗的石屋里,嗜血者聪明,吃过苦头就该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了。
她问赵广昌,“大伯能做好的吧?”
这下换赵广昌想骂人了,在戎州的日子就已万分凶险,多亏老天保佑收了岭南人的命让他苟活到现在,真要去荆州,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岭南人,他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我和二娘不是正儿八经的探子,坏了你的大事怎么办?要不还是让于三他们去吧?”
“他们有其他事。”梨花已经规划好了,“左右戎州没什么事了,大伯你们就即刻启程吧。”
“......”
她喊李解,“阿奶说族里做了许多干粮饼,你给大伯他们多装点,再给大伯多拿几根火折子。”
事情敲定,赵广昌脸色十分难看。
梨花又说,“记得就在牛家村落脚,等我忙完手里的事就去荆州找你们。”
赵广昌站着不动,“荆州已经开始打仗了怎么办?”
“打仗的话,百姓会四处逃窜,你们如果碰到荆州百姓,你们就带他们去青葵县。”
青葵县是赵广昌最熟悉的地,哪儿好藏身他自然知道,梨花说,“之后再回来报信。”
罗四他们住在奎星县,所以荆州的百姓绝不能去奎星县,否则跟嗜血者起了冲突就麻烦了。
她提醒,“绝不能让他们走出青葵县。”
她没有提后果,但眼里的杀气翻涌,给赵广昌吓了一跳。
李解动作很快,收拾出两个包袱后,热心的送他们离开,赵文茵又开始耍脾气了,赵广昌耐心哄着,“荆州乱是好事。”
赵文茵一脸懵,心道他莫不是气傻了。
就见赵广昌捂嘴说道,“三娘之所以这般威风,不就手里人多,咱们如果能在荆州拉拢些人手,何愁梨花那点杀气?”
到时他也学族里人在青葵县开荒种地,他做村长,领着荆州人生活,梨花要是找来,他有的是人与之抗衡。
越说越兴奋,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山脚看着他们背影的李解看得摇头。
就赵广昌那点心思,也就瞎子才看不出来,想学岭南人称王称霸,下辈子吧。
第209章
待父女两隐入山林间,李解回去向梨花复命,“大东家似乎在谋划什么,和二娘子嘀嘀咕咕的...”
到底没有亲耳听到,他猜测,“会不会想收买荆州百姓为他做事啊?”
“由着他去吧。”梨花不以为然,“当日留他是因他有用,但那时就不好说了。”
她从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既能留赵广昌一条命,也能杀了他,“咱先回谷...”
春耕农忙,山里没留什么人,然而许久未回,山里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田地整齐而均匀,本该长满杂草野花的路边栽着青葵苗,苗的四周湿润,似乎刚刚灌过水。
头顶那些高大茂盛的树被蓝天白云占据,整个村子宽敞明亮,和普通人丁兴旺的村落没什么两样。
偶尔遇到几个挑着水的村民,亦是匆匆两句就往地里去了。
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出奇的忙。
守门的仍是赵家族里人,看到梨花,筛粮种的手微微迟钝,“三娘回来了?”
声音很轻,一副怕吓到梨花的模样。
梨花喊了声堂叔,随即走向吊篮,“地里忙完了?”
从外面回来,途径的庄稼地全都绿油油的。
“是啊。”
戎州无数亩荒地无人耕,于是过完年赵大壮就声召集大家筹备春耕事宜了,他放下粮种,过去放绳子,“咱在山脚捡了许多地,为此早早就把山里的地耕种出来了,三娘这趟回来待多久?”
“五六天吧。”
“那我让你堂婶们多给你备些干粮...”他没什么大智慧,看不清外面的局势,但梨花远行少不了干粮,他扯着嗓门朝远处地里高喊,“三娘回来了,大家先丢下手里的活,去灶房准备干粮啊...”
梨花第一次出远门回来,山里人激动地拥上前说话,而现在,大家各自平静地干着活。
“好勒。”
远处传来回应,紧接着,地里的人像蚂蚁似的往灶房去了。
闻五总觉得不对劲,梨花年前出去的,至今已有数月,族里人看到她不该这般冷淡才是。
“十九娘,村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梨花抓着吊篮的围栏,偏头看他,闻五挠了挠头,不说了。
李解道,“如果有事,赵家阿叔刚刚就说了。”
既无话,就说明村里万事安好。
梨花先回家,还没进院,就见刘二媳妇抱着团百家被出来,被子里裹着个婴儿,婴儿咿咿呀呀的,刘二媳妇擦了下眼睛,“三娘子回来了?”
“回来了,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刘二媳妇抱着婴儿上前,“三娘子能否给她取个名?”
婴儿的脸小小的,看上去还没嗜血者的巴掌大,她睁着双眼,嘴里冒泡泡,梨花不曾为人取过名,一时有些无措,“婶子可有喜欢的?”
刘二媳妇摇头。
她身子骨弱,孩子出生后瞧着也弱,丈夫说三娘子福气厚,如果能求她赐名,孩子必能沾点福平安长大。
梨花又问,“刘二叔呢?”
“他说听三娘子你的。”
梨花想了想,“欢喜怎么样?”
岁岁皆安,年年欢喜,她希望每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能安稳顺遂的长大成人。
刘二媳妇自己念了两遍,越念越欢喜,“谢三娘子。”
梨花回屋去了,从岭南回来,途中没洗过头洗过澡,在外面不觉得有什么,一回来就感觉浑身上下裹满浆糊似的不舒服,她进屋找衣服,李解就去灶房烧水。
洗头时,她听到院里有无数断断续续的脚步声。
听声音有人来有人走,梨花洗漱完出去一瞧,就见李解坐在檐廊上,手里捧着无数小衣服。
“李解?”她疑惑。
李解举起手,“三娘子不在的日子,村里共有九个孩子出生,怕打扰你休息,她们搁下衣服就走了,说请你得空时给孩子取名。”
赵家建祠后,照理说赵家该根据族谱的字取名,但老村长嫌那样容易重名,索性让家家户户自己想名字。
突然找到家里来,她不仅有点迷糊了,“这是为何?”
“三娘子你聪慧有胆识,是村里女子的表率,做爹娘的都希望孩子像你吧。”都说长兄为父,李解今生也期盼妹妹能像梨花这般厉害,所以倒是懂那些人的心思。
梨花说,“我不会。”
“只要是三娘子你取的,他们都会高兴的。”
“可是男是女我都不知道。”
“他们不介意。”
好吧,既然这样,她好像没什么好推辞的,梨花在自己认为吉利的话里挑了些顺口的出来给孩子取名,然而始终还是纠结,“他们长大后会不会嫌弃名字不好听?”
“寓意好就行了。”
于是,在梨花头发滴着水的间隙,村里九个孩子有了名字。
虽说多年后几个人听到这段就觉得自己的名字过于敷衍了点,但在当下,孩子的爹娘都很开心。
梨花也很开心,族里的鸡鸭多得往其他村送,兔子更是多得烤成肉块给大家揣衣兜里解馋吃。
赵娥负责鸡鸭兔的养殖后,族里建了四个兔屋,每间兔屋约有四百只兔子,孩子们天天都要扯兔草,忙不过来还得请外村的孩子们帮忙。
赵大壮和梨花说这些时,眉间难掩自豪,“村里的事儿你不用担心,你堂姐说了,无论你何时回来都会让你吃上新鲜的肉。”
这两天赵娥不在,跟赵广安出去找地建屋子了。
鸡鸭兔吃得多,每天往谷里背草太麻烦了,于是赵娥想去外面养兔子。
赵广安种植药材的那座山多草,赵娥就想去看看,赵大壮说,“她最迟后天就回了,你可要见见她?”
“不了。”梨花说,“我去趟峡谷就去益州,之后还得去荆州...”
梨花跺了跺脚上的新鞋,准备去竹林看看李家兄弟,“铁牛叔那边可有消息来?”
“没呢,正月末我想派人给他送些粮种过去,想到那边山多雪厚就没叫人去,后来培育庄稼苗,接着又是春耕,便想等农忙结束再说,戎州的荒地多得够养活咱了,我寻思着让他们回来...”
安福镇太远了,真出事,远水救不了近火。
他问梨花的意思,梨花说,“荆州打仗,梁州恐怕也会趁机东攻,铁牛叔他们回来也好。”
不过以赵铁牛的性子,约莫要等收割完地里的庄稼后了,她说,“下个月铁牛叔他们要是没回,堂伯你就派人去安福镇接他们吧,南边恐不太平,叫他们宁愿绕远路走益州也别冒险走戎州。”
“好。”赵大壮还有话说,“荆州打仗三娘子去作甚?”
梨花是主心骨,绝对不能出事的。
“戎州地域广阔,荆州百姓若是肯来,我想接他们来。”她说,“让堂婶多准备些硬邦邦的干粮,能少占点地就能少惹人惦记。”
“好。”
李家兄弟的打铁技术日渐娴熟,村里的农具,弓弩全部出自他们之手。
只要不是新样式,兄弟两都没问题。
梨花答应过他们会去铁匠铺寻他们的父母,这趟就是专程告知他们家里的情况,得知父母回了乡下,兄弟两对视一眼后就互相埋怨数落起对方来。
“还说不是你害的,要不是你四处借钱,阿耶他们怎么会待不下去?”
“有脸说我?要不是你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铁匠铺何至于没生意?如果有生意,阿耶会没钱回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