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31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10      字数:3541
  隋氏坐在床沿上,脑子有点懵,“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不会。”
  外面传来打铁声,间或伴随着李家兄弟的争吵。
  梨花走出去吼了一嗓子,竹林顿时安静下来。
  草篷没有洗漱的盆,梨花去了趟李家兄弟住处,抱回两个盆一个釜,待送饭的赵家人过来,梨花让他们再搭个灶,方便隋氏烧水啥的。
  隋氏过意不去,连连摆手,“我自己慢慢添置就行,不麻烦你们了。”
  赵家人笑道,“没事,族里有现成的,待会我就给你送来。”
  对于梨花收留隋氏的原因族里已经知晓,看隋氏的眼神既有新奇,又有几丝讨好。
  毕竟,将来遇到危险,他们还指望隋氏护他们周全。
  已经许久不曾碰到这般热情的人了,隋氏浑身不自在,梨花看在眼里,同她说,“吃了饭咱就走。”
  隋氏这才忙自己的去了。
  峡谷地势要低得多,西来的难民受地形阻碍,不曾溜到峡谷这边来,然而顾及老弱妇孺多,前天赵申就让大家搁置手里的活专心建围墙了。
  刘娘子她们虽不曾出去过,但看赵申端着脸不苟言笑也知出了事。
  见梨花送了几车粮食过来,心里愈发不安,“小娘子,益州是不是和岭南打起来了?”
  “没,荆州出来的百姓有染上瘟疫的,我怕他们到峡谷作乱,便让闻五给你们运几车粮食来,这样真来了人,你们待在庄子哪儿都别去。”
  梨花嘴里的庄子是年前建成的。
  借百年榕树的枝桠为梁柱,铺上茅草编的屋顶,再垒三米多高的墙,于是便有了眼前的十几间屋。
  刘娘子认真打量梨花的神色,“感染瘟疫会怎么样?”
  “会发病四处咬人。”
  刘娘子皱眉,“像狗那样?”
  梨花纠正措辞,“像疯狗那样。”
  赵申有话和梨花说,然而众多人围着梨花,自己根本挤
  不进去,急得他举手挥舞,“三娘,三娘...”
  新建的墙要把所有屋子都围起来,范围不可谓不小,然而比起这个,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儿,他大声喊了好几遍,梨花和刘娘子道,“我和堂叔有话说,你们先忙去吧。”
  刘娘子还有事想问,闻言只能往后延一延。
  人群散开,赵申终于到了梨花跟前,见她身后的妇人面生,忍不住多瞧了一眼。
  只一眼,赵申立刻警觉起来。
  他不怎么眼熟望乡村的人,但那副铁链子....只用在俘虏身上过,他一把拽过梨花,让她和妇人拉开距离,“她是谁?”
  “望乡村的隋婶子。”
  赵申不解,为何要给望乡村的人拴铁链子?
  梨花瞄了眼四周,见大家都垒墙去了才小声解释,“她被荆州人咬伤染上了瘟疫,我让她今后跟着我。”
  梨花在戎州养了批嗜血者赵申是知道的,而且也知道背后的原因。
  松开拽着梨花的手,朝隋氏道,“三娘就托你照顾了。”
  隋氏诚惶诚恐,“哪儿的话。”
  赵申有要紧事同梨花说,草草结束了这个话题,指着雾气深重的远处道,“三娘,你猜得不错,地底下可能真的有粮食。”
  梨花去益州城的那天,他和两个堂弟在峡谷尽头找了一圈。
  还真的发现两处有异。
  一处离石子路五六米左右,赵申之所以注意到那儿是因为那株树不对劲。
  荒山野林,树的品种数不胜数,但偌大的地不会只有一株独苗,他领梨花过去,“峡谷里以刺泡儿藤和榕树最多,其次是构树柳树槐树等常见的树,那株树独特就算了,全峡谷竟没有第二株,你说怪不怪?”
  刘娘子她们开荒还没开到这儿,因此只有赵申他们走过的痕迹。
  赵申嘴里的那株树立在杂草间,上面爬满了幽绿的藤蔓。
  赵申说,“也就春天树叶长出来了,要在秋冬时节,我便是有火眼金睛也认不出它与众不同来,三娘你见多识广,可认识它是什么树?”
  “桂花树。”梨花慢慢上前,摘了片叶子摊在手里,“县里有家酿桂花酒的很有名,他家院里就种了几株桂花树...”
  赵申家境不算富裕,哪儿买得起桂花酒?
  不过梨花一说,他恍惚记得赵广昌买过几回给四叔,四叔嫌酒贵,存起来等族里有大喜事才拿出来给所有人尝一小口。
  那味道,吃过一回就不会忘。
  他舔舔唇,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桂花树?”
  那他们是不是能自己酿桂花酒了?
  他咽了咽口水,问起赵广昌来,“你大伯呢?”
  赵广昌去过酒坊,想酿桂花酒怕是得问他。
  梨花哪儿不知他的心思,忍俊不禁道,“酿酒需要粮食,咱的粮食要留着自己吃,怕是不能拿来酿酒...”
  说着,语气一顿,“我让大伯去荆州安置逃难过来的难民,不知眼下如何了。”
  想来出事了,否则以赵广昌的能耐,不可能有难民到望乡村来的。
  赵申略有些遗憾,随即惊讶地瞪大眼,“荆州人不是身有瘟疫吗?你大伯这一去岂不很危险?”
  “你担心他了?”
  赵申急忙摇头,那可是个狠人,与其担心他,不如担心担心那些难民。
  难民遇到梨花尚且有条活路,遇到赵广昌的话,这辈子几乎就完了,连十六堂弟都忍心陷害的人,对别人只会更狠,他说,“他会不会笼络难民回来夺咱的地盘?”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因此梨花出来前让人给望乡村送信,务必将元氏母子两看牢了。
  人在她手里,不信赵广昌敢乱来。
  看她不说话,赵申急了,“唉,当时还是太心软了。”
  留了这么个祸害。
  就该杀了的呀。
  梨花倒是不怕,难民要是好笼络,隋氏就不会被咬伤了,她回到正题,“还有一处是哪儿?”
  赵申回过神,带她往石子路去,“前边几十米位置,你二十三堂叔发现的。”
  石子路沿着山壁延伸到外面,中间的一处凹处,路下方的一株树开满了娇艳的海棠,赵申说,“我记得你家院子里有株比这小的海棠树,你阿耶买的,还记得不?”
  要不怎么说赵广安败家呢,庄户人家种树多选果树,赵广安却花重金买了海棠。
  第一年海棠开花时,三婶还在家里摆酒宴客赏花,正是农忙时节,族里人哪儿有那个闲情逸致,吃过饭就下地干活了,所以只在吃饭时匆匆瞥了眼几眼海棠。
  照理说好些年过去记不住海棠花的模样才是,但堂弟一眼就认出来了。
  海棠,富人附庸风雅的树,却出现在深山老林里,太突兀了。
  梨花问,“你们挖过了吗?”
  “没。”赵申想挖,又怕底下有陷阱,左思右想还是准备等梨花发话再说。
  梨花转身叫闻五,让他滑下去看看。
  在荆州时,藏粮的地方就有荼了毒的机关,梨花提醒,“小心点。”
  害怕闻五滚下去,赵申用绳子绑着他的腰,他和其他人则拽着绳子的另一端,这样即使闻五脚滑,他们也能拉他上来。
  山壁表面覆着土,土质是松的,闻五一脚下去,泥土簌簌往下落。
  他抓着草滑到海棠的树干上,拿出刀四处戳了戳,须臾,他仰起头喊梨花,“真有机关。”
  第220章
  他曲起手肘,用蛮力往凸出的圆形机关撞了两下,机关纹丝不动。
  梨花蹲在路边,伸着脖子往下看,见他五官都在使劲,不由得说,“打不开就算了,等李解回来叫他想法子。”
  荆州寻粮惨遭中毒的事闻五记忆犹新,当即不再执着,让赵申他们拉他上去。
  昨晚下过雨,泥是湿的,全粘在鞋底,他边找树枝刮泥边问梨花,“先生何时回?”
  “东高村的局势稳定了他就回来。”想到日渐增多的难民,梨花寻思着还得加派些人手去东高村帮忙,顺道问赵申,“峡谷这边是否需要人?”
  赵申怕调人过来的话梨花身边会缺人,抱草掩盖闻五的足迹回道,“最近阴雨连天,到处都是雾,东边的人看不清峡谷里的景象,应该不会下来。”
  “那你要多加小心。”
  “我晓得的。”
  最后,两处地梨花都没挖开,倒不是不稀罕那些粮,而就像赵申说的,山里小雨多,粮食挖出来受潮发霉怎么办?况且眼下不缺粮,何苦大动干戈挖出来?
  走之前,她去断裂的山脉处看了看,数月过去,坍塌的山脉重新长出了稀稀疏疏的树枝杂草,想借力滚下来的话不是不行。
  “堂叔,回去后我叫人来守着这处,哪日真有人下来你们也能提前部署。”
  赵申想说不用,大丫她们天天拎着篮子在周围挖野菜挖草药,有人来的话大丫她们肯定能发现,但看梨花脸色严肃,话到嘴边就拐了弯,“成。”
  说完正事,梨花才问他几位管事娘子是否安分,有没有闹事。
  赵申说,“偶尔会闹口角,其他时候都还算相安无事,三娘,你已经够忙的了,这儿的事儿你就别操心,堂叔若做不好,还有你堂伯他们呢。”
  赵大壮说梨花日日奔波,别拿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烦她,所以他尽可能的报喜不报忧。
  他说,“堂叔没啥见识,外面的事帮不上忙,但家长里短这些难不倒堂叔的,你就放心吧。”
  梨花点了点头。
  她实在不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之所以问,是怕大家因为小事就彼此记恨从而惹出大麻烦来,像望乡村,若非处理及时,以村民间的龃龉,大批难民涌来时,定有村民伙同难民惹事。
  她嘱咐赵申,“一旦发现难民,立刻回村里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