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415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10 字数:3489
“???”汤九郎惊得睁大眼,望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他无非想问问南下有没有寻到宝贵的药材,李解怎么还装上柔弱了?见李解缩手回去不准备推车,他忙拉住人,随意寻了个话题,“什么戎州旧人?”
不管李解乐不乐意,用力把他的手压在推车手把上,自己老实推着另一边往前走。
李解扯了下嘴角,没有拆穿他的小动作。
边走边道,“回来路上,发现四个地方有活人出没的痕迹。”
“为何说是戎州旧人?”
“一处有暗道,一处钻木取过火,一处有房屋修缮过...”
岭南人以合寙自称,可不会做人做的事,汤九郎略微思量,又问,“还有一处呢?”
“他们自己说的。”
汤九郎再次惊住,“你...你们遇到他们了?”
益州往合寙派兵了,东高村,望乡村,新益村都发现了他们的踪影,好在他们早有准备,把人骗出来杀了,可益州派了多少拨人暂不可知,若是有兵南下,藏匿起来的人怕是凶多吉少。
他首先想到的是李解他们暴露行踪,没准会被跟踪,又或者混进队伍伺机而动。
普通百姓也就罢了,就怕落到益州手里后出卖他们。
他焦急四顾,“我怎么感觉背后有双眼盯着我们?不会就是他们吧?”
“......”李解被他一惊一乍的弄得头疼,“急什么?”
“益州人来势汹汹,我担心他们捉了人要挟人为他们办事,十九娘与人为善,容易受人蒙骗,引狼入室。”他扫了一圈,视线锁在赵广从身边的汉子身上。
这汉子皮肤较其他人偏白,和赵广从说话点头哈腰的一副狗腿样,一看就没安好心。
“二东家身边的是谁?”
“赵家以前的长工。”李解没有回头,见村里还有人出来,他笑着挥了挥手,低低道,“他和大东家感情深厚。”
汤九郎和赵家人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赵家的行事作风。
他们任劳任怨,大小事只听族长差遣,盲目又固执。
梨花和大东家不对付,和这长工的关系就不可能好,捋清楚这点,他微微松了口气,随即纳闷,“他怎么想着讨好二东家的?”
擒贼先擒王,打仗尚且如此,何况巴结讨好人了?
这长工不怎么聪明。
汤九郎心里这般评价。
为此,神色彻底放松下来,“他们怎么躲开岭南人的屠杀的?”
“运气好,动乱前逃去梁州了。”
桑树村的老村长是个人精,害怕不为赵家接受,私下坦白了进山的原委。
甘泉村靠卖井水赚得盆满钵满,知道近溪村在山里找到了水源就想占为己有,连夜进了山,等近溪村打水的人走了就迅速圈地,同时派人把山里有水的消息送去其他村。
前几日相安无事,后来就冒出了山匪。
一番厮杀,村里人死了大半,他们也因杀了人不敢下山,不得已才逃往梁州。
听李解说完前因后果,汤九郎感慨,“因祸得福了啊。”
不进山的话,都得死。
李解点头,“是啊。”
这些人在山里待了三年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连看到山下没人也只以为打仗死人的缘故,纵然因杀人心里惶惶,却也好过虎口逃生的日子。
汤九郎扭过身,面露忧色,“十九娘会带他们回山里安顿吗?”
“不会,三娘子不是感情用事的人,哪怕有些情谊,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想起汤九郎那句’受人蒙骗引狼入室‘,李解睨他一眼,“三娘子聪慧伶俐,杀伐果决,你不该那么说她。”
’与人为善‘听着像好话,实则拐着弯骂梨花蠢,汤九郎自个儿不可能不清楚。
想明白李解指的什么,汤九郎捂嘴咳了咳,“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村里除了汤九郎,李大夫也在,尽管梨花此行带了药,但赵家怕她受伤,让李大夫在村里候着的。
听到外头的动静,他把鸡炖上才出来的。
“十九娘可有受伤?”
梨花已经跳下车,和大黑牛走在一起,闻言,摇头道,“没受伤,村里人进山了?”
没进山的话,地里肯定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李大夫点点头,见后头跟着几千人,没有多言,“进村休息会儿吧。”
周围的乌鸦数量庞大,埋尸骨的那株树上尤其多,压得树枝都弯了。
一靠近,扑腾着翅膀簇拥而来。
梨花一惊,下意识抬手挡,谁知它们在头顶盘旋两圈,直直落在了车上,背篓上,箩筐上...
起先引起几声惊叫,很快就为惊喜声掩盖。
“它不咬人呢。”
“它这是来迎接我们的吗?”
乌黑光亮的羽毛,细长伶俐的嘴巴,落下后,齐齐向天空长鸣,叫人心神俱震,心底深处莫名滋生出敬畏之感。
犹记得她出门时还没出现乌鸦,梨花隐有不安,“怎么会这么多乌鸦?”
“不知什么时候飞来的...”李大夫言笑晏晏的看向落在肩头的乌鸦,忍不住想伸手抚摸它的羽毛,又怕它咬自己,是以不敢抬手,“村里人发现时,已经到处都是了。”
梨花想到泛滥的兔子,蹙眉道,“山里有吗?”
“有房屋的地方就有乌鸦,不过你十四叔说隐山村较少...”见梨花面露遐思,李大夫道,“我觉着乌鸦有灵性,益州人来就是它们先察觉到的,后来猎杀益州人,它们也帮了不少忙。”
这儿离东高村远,东高村送’敌来‘的消息时,他们已经知道村子附近藏有益州人了。
猎杀益州人,乌鸦更是功不可没。
他如实描述当时的情况,梨花眉头蹙得更紧,“我二伯说乌鸦是合寙的辟邪物。”
李大夫点头,“二东家倒也没说错。”
当时不过是为了安抚人心,不料乌鸦真的帮他们杀了闯入的敌人。
这时,一只小乌鸦停了梨花腰间的布袋上,它昂着漆黑的头,’呀~呀~‘叫个不停。
她抬起胳膊,它瞬时飞了上来。
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乌鸦立上来的一瞬,所有乌鸦扑棱着翅膀飞向高空,织成了张黑色的网,罩在梨花头顶。
李大夫啊了声,差点栽倒。
李解拔刀就冲了过来,浑身戒备的望着头顶密不透风的鸦群,“三娘子,它们好像是有主的。”
“我知道。”梨花仍望着手臂上的小乌鸦,初始只注意到它浑身通黑,凑近了才发现它脚上绑着绳子。
一根泛旧的彩色绳子。
不知怎么,梨花想起了南陵的江先生。
离别那日,他领着万千蛇群,从容坚定朝王都走去的身影。
他说,“不必劝我,我意已决,若成,家人能安心长眠,不成,化为冤魂继续和他们纠缠。”
江先生去意已决,梨花拦不住,便祈盼他日能为他收尸立碑,央求他在腰间系块彩色的布,然而直到他走远也没答应。
她伸出另外一只手,轻轻抚向乌鸦的羽毛,“李解,是江先生的乌鸦。”
赶来的鲁小五和罗四等人顿住。
“江先生来了?”鲁小五扭着脑袋四下张望,慢慢反应过来,激动地跑上前,“我瞧瞧江先生的乌鸦王,没事了我也养几只。”
江先生养蛇有蛇王,乌鸦自然有乌鸦王。
想到将来有这么多乌鸦围着自己飞。
鲁小五的话也变了,“不行,我待会就逮只乌鸦自己养,我要云岭村遍地是乌鸦。”
梨花正难受,听到这话,忍不住想象遍地是乌鸦的情形,难过的情绪倒是消散了些,“江先生天赋异禀,养什么都听他的话,你想像江先生那样的话,要多花功夫才行。”
江先生教了她养蛇的办法。
因为忙,到现在她都没静下心做。
这次进山,得好好养这些了,她走向路旁,捡了片叶子放嘴边。
短促的曲子一响,如蜂巢的乌鸦顿时散成雁字形,随即又排成方阵。
其他人看得惊讶连连,更有人问,“十九娘来自梁州吗?”
据说只有梁州才有这类秘法。
赵广从的嘴还张着,“三娘什么时候有这本事了?”
刘大已经知道梨花做了赵家族长,但赵广从没有讲逃荒路上的事,在刘大眼里,梨花仍是那个整天外出听书看戏的小姑娘,担不起一族之长。
此刻看到她驱使鸦群,一股冷意从头顶灌下。
“三娘子不会中邪了吧?”
第277章
他记得三娘子在饥荒那年突然癫狂,六亲不认,只能将其锁在家里,三东家四处寻医问药,终于在小蛇山求到了符水,三娘子喝了符水后恢复了清醒,但后来有没有发病他就不清楚了。
回忆间,头顶的乌鸦重新拢成密不透风的网,唰唰唰的俯冲下来,他心头一悚,下意识的屈身抱住了头。
受惊吓的人不在少数,或目瞪口呆,或失声尖叫,无不脸色苍白,瞳孔大瞪,就在他们以为乌鸦会啄人时,黑压压的残影忽然涌向四周,稳稳的立在枯黄的枝头,如老僧坐定。
场面寂静,回过神的人们呆滞的转动眼眸,下一刻,雷鸣般的掌声接连响起。
赵广从想起刘大的话,面色不愉,“你才中邪了,三娘蕙质兰心,乌鸦亲近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刘大不敢惹他,忙道,“是是是,是我胡说八道……”
“哼…”赵广从斜眼瞟他,“三娘是我赵家族长,岂容你说三道四,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若传到三弟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