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作者:九冉      更新:2025-09-06 09:46      字数:3683
  
  赶着七月,颜霁和远山道长也带着沈昀已经到达了河东郡。
  三人仍旧是借住在城外的白云观,这一路上,花费不少,颜霁那装着银子的荷包已经瘪了许多。
  七月十五当日,正是中元节。
  颜霁带着沈昀去了山下,提着早已备好的纸钱柏木香。
  许久没有打理过的坟墓,周围长满了野草,若不是有人领路,常人是寻不见这个地方的。
  “沈易,这便是虎儿,长姊做主从三姊那儿过继的嗣子,月底就有九岁了,他也学医了,很聪慧,日后会继承你的衣钵。”
  颜霁说了几句,便让沈昀跪下磕了几个头。
  沈昀先她一步走了出去,颜霁只有这片刻和沈易独处的时间。
  “若是你见了阿父,便代我向他道个歉,我答应他的事没有做到,让他老人家带着遗憾离世。”
  许多话,她已经在心里和他说过了,在每一次难受的时候。
  颜霁望着这小小的坟墓,想到有朝一日她也会躺在这里,有沈易相伴,那种少时对死亡的恐惧就消散了许多。
  对于她的身后事,她已经和沈昀做了交代。
  将她火化后,一半在这里陪着沈易,另一半就陪着阿娘。
  她还没为阿娘尽孝。
  沈昀听了,答应了下来。
  他没有惊讶,对于颜霁的身份,沈梅已经和他交代过了。
  即便如此,颜霁也没有要他唤自己阿娘,他有自己的生母,也有养母。
  难得来冀州一趟,两人回到白云观,颜霁决定带他进城看看。
  “可要小心为上。”
  远山道长留在了观内,许是年岁到了,他已经不太愿意折腾了,但那个性子还没有改变。
  “别忘了,回来给我带些吃的。”
  颜霁点点头,“戌时前我们就回来。”
  说完,她带着沈昀下了山。
  这时,天还早,两人没有驾车,想来今日城内的人也会许多,步行更方便些。
  进了城,时间也不过申时,颜霁带着他吃了碗面,又给他买了些特产,绕着她曾经走过的路走了许久。
  直到夜色降临,街道上的摊贩都出来了,城内才慢慢热闹起来。
  “可要放盏河灯?”
  颜霁见他眼巴巴的,便停下了步子。
  “小哥,拿三盏河灯。”
  “十五文。”
  这个钱并不算贵,但沈昀下意识的要拒绝,颜霁还是把钱掏了出来。
  “可会写你大父的名字?”
  沈昀点点头,颜霁抬了抬头,示意他拿起笔墨。
  一盏给沈阿父,一盏给阿娘,还有一盏给沈易。
  颜霁等他写完,与他一起捧起了河灯,走到那河边,让他自己放了进去。
  “阿姑,你还回去吗?”
  沈昀很内秀,话也很少。
  “当然要回了,是我把你带出来的,自然要亲手交给你阿姑的。”
  颜霁朝他笑了笑,她当然能感受到沈昀对自己的陌生,还有此刻的亲近。
  “那你以后还回去吗?”
  沈昀大抵知道些,颜霁自从沈易离世后就不曾在家乡久住,这次回去她很有可能还要离开。
  “以后啊,当然会回去了。”
  颜霁望着河面上越飘越远的河灯,轻轻的说,“那里有我记挂着的人,怎么能不回去?”
  沈昀意识到这话并不是对他说的,他隐隐的觉察到她的情绪有些低落,便主动说道,“阿公欢喜什么吃的?我给他买!”
  颜霁见他为了哄自己,竟这般的活泛,也不由得笑了。
  “用不着你的小荷包,我这里还有。”
  颜霁拍了拍自己腰间的荷包,牵起他的小手走上了河岸。
  河东产出的粮食和宛丘相差不多,但做法用料都有不同,便是一道面食,也能做出截然不同,但对远山道长而言,不过都是些甜食而已。
  “银丝糖,来两份。”
  “海棠酥,来两份。”
  “清风饭,来两份”……
  两人一路上走走停停,没吃多少正经的饭食,颜霁荷包里的银钱都花在了这些小吃上。
  “阿姑,吃不下了。”
  沈昀鼓起了小肚子,他也走累了。
  颜霁摸了摸他的小揪揪,拉着人坐了下来。
  “歇会儿,咱们等会儿出城。”
  实在是颜霁也抱不动他,虽说他才九岁,身量并不高壮,只是颜霁也不是做惯了重活儿的人,那两条胳膊只能勉强抱起静儿,连抱邦儿都有些吃力。
  “阿姑,那人一直盯着你。”
  第99章
  颜霁闻言抬起了头,顺着沈昀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只是一眼,她便犹如堕入冰窟,浑身僵硬,手中的糖莲子就咕噜噜的滚到了那双镶玉锦靴前。
  周遭的一切似乎都被掩去,寂静非常,颜霁屏着呼吸,看着他弯身捡起,一步一步向自己走了过来。
  她没有想到会在这种场合下和裴济再见,尽管她在噩梦中曾无数次的梦见裴济来抓她,但那已是八年前的事了。
  她的小心翼翼,都是为了不牵连旁人,以防万一,可当这个万一真正来临的时候,颜霁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她还心存侥幸。
  “你的糖莲子掉了。”
  裴济修长的手指伸到颜霁面前,她还没有抬起手,沈昀见她迟迟未动,竟先她一步接了过来。
  “多谢您。”
  “你叫什么?”
  裴济的这句话如同在颜霁的耳边敲了一鼓重锤,她立时拉住了沈昀,把人护在了身后。
  裴济轻笑一声,揭开了最后一层遮羞布,“晚娘,你莫不是不认得我了?”
  自她在那河边买河灯时,裴济就一眼认出了她。
  原以为是他刚从问梅亭离开,产生了幻觉,却不想悄悄跟了她一路,见她牵着与那沈易极为相似的小子走了一路,两人还甚是亲昵,便如同那亲生的母子般。
  此刻,见她对自己如临大敌,将那小子护在身后,裴济只觉得浑身的血都沸腾了起来,他想直接上前将人带走,可看到她眼底的防备和谨慎,裴济又不得不压下心中生出的怒气。
  她还活着。
  但她怎么逃的出去?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亲眼看见沈易自刎而亡,如今她身边又怎么会带着这个与沈易极为相似的小子?这么多年她到底跑去了哪里?
  裴济心底的疑问越来越多,心中的愤怒和欣喜交叠,可看她的神色,并不会如实回答自己的问题。
  “钺儿,过来。”
  裴济转身喊出了坐在马车上的裴钺,把他带到了颜霁面前。
  “这是你阿娘。”
  这话不仅让裴钺瞪大了眼睛,便是颜霁,也不由得抬起头看向了面前的小儿。
  颜霁的反应自然被裴济看在眼中,他推了推一声未发的裴钺,对他示意道,“这便是你一直跟阿爹要的阿娘,如今回来了。”
  裴钺有些不明白眼前的情况,他阿娘明明躺在问梅亭中,一个时辰之前他刚刚和阿爹去祭拜过的,缘何阿爹就要他唤面前陌生的娘子作阿娘?
  正在他迟疑之间,裴济就沉了脸色,怒声喝道,“喊阿娘!”
  裴钺不解的仰头看他,他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喊人阿娘,这愈发让他为阿娘难受。
  他低下了头。
  颜霁自然看出了他的不情愿,她拉起沈昀给出了答案。
  “你认错人了。”
  说完,拎起小挎包,便略过面前的人,往前走去。
  但裴济抬手便抓住了她的胳膊,质问道,“项氏,你当真不认夫婿亲子?”
  颜霁的脚步一顿,面色不变,背对着他,冷冰冰的说,“我夫乃是豫州宛丘人士,名唤沈易,是我们那儿最有名的先生,至于我儿……”
  说到此处,颜霁的嗓子微微一哑,“我儿名唤沈昀,此刻便站在我身旁。”
  “项氏!”
  裴济的脸色变了又变,心口中的怒火就要冲了出来,连手上也不自觉的用了力。
  “放开!”
  颜霁被他抓得一痛,皱着眉头抽出了自己的胳膊,忙牵着沈昀离开了此处。
  可身后的裴济却是面色凝重,眉间阴沉沉的,眼底亦是一片晦暗不明。
  此时,裴钺也终于明白了,那匆匆离开的人当真是他阿娘,卢阿母的那番话也终于得到了证实。
  阿娘当真是被阿爹抢来的,她面对阿爹时的反应,足以说明了一切。
  连他,也不是阿娘欢喜的孩儿。
  她有自己的夫婿孩儿。
  “阿爹,我们回府罢。”
  仰头看着站在原地失神的阿爹,裴钺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但面上的失落是无法掩去的。
  -夺路而逃的颜霁再顾不得耽搁,她牵着沈昀跑了起来,直奔城外的云益观。
  见了远山道长,她将撞见裴济的事情和盘托出,连同沈昀一同交给了他。
  “你们现在就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