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
小到中雪 更新:2025-09-06 09:52 字数:3573
办公地点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核心地段,牌子还没挂。
进了内里,正堂倒是已经挂好了牌匾。
说来这牌匾本来是给内阁的,就会议室挂的那种,多是明镜高悬、公正廉明、明察秋毫什么的,既勉励自己,也警示旁人。
最搞笑的是,东厂和锦衣卫也有牌匾。
东厂口号是“精忠报国”,东厂提领太监官座背后写的是“还我河山”。
看出来了吧,他们的偶像是岳飞。
至于锦衣卫,供奉着关二爷,写的是忠义千秋。
“陛下。”万筝说,“这些阁臣们都看多了,不如写些新鲜的花样。”
“你说来听听,不——”他直接把比递给她,“写。”
小万想了想:“这个纸太短了。”
“四个字,你还要多长的?”
“不是四个字,是十个字。”
小万想了想,一挥而就。
汪直进来就看见桌上大书两行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这牌匾挂到内阁,内阁首辅李贤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多少?!”
工作五十年?!
他是宣德八年的进士,那年二十四岁,已经是很年少成名了。
正统十四年,他也是随明英宗北征瓦剌的老人了,且运气不错、没有交代在土木堡。
而今年也已经五十八了。
健康五十年,那得工作到七十四?还有快二十年?
这会不会太久了些?!
朱见深白了小万一眼:“他们就这么病恹恹工作几十年,都差点儿骑我头上了,”真要让他们健康工作五十年,那还得了。
别看咱大明这几个皇帝死的有越来越早的趋势,但内阁六部许多大臣还真都七老八十了。
毕竟论资排辈,年纪越大、辈分越高,干得好、不如活得久。
“那这个就赐给西厂吧。”
朱见深想了想:“也行。
可以预见,这个牌匾内容如果穿到前朝,他们肯定受不了了。
——“什么?他们要工作五十年?!”
这还得了!
第21章 开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从前这里叫灵济宫,如今叫西厂了。
周二掸了掸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跨步进了衙门,第一眼当然是也看见了那一行字。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五十年?!
一般来说,七十总归要让告老还乡了吧。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不能活到七十还两说。毕竟咱们金尊玉贵的皇帝,得两个加起来才能有七十。
就算能活到七十,还要健康工作五十年?也就是说二十岁之前就要工作了。
他们哥俩倒还算早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爹死的早,他早早就去锦衣卫顶了他爹的千户。
他今年十七,他哥十八,两人也干了那么两三年了。
而且他们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上头也没有祖父祖母,日后也就没有丁忧,想要有长假,除非自己不干或者是被罢免。
在他的想法中,最多干个三十多年,五十岁的时候辞官归家,这不就挺好的么。
大概是想啥来啥,小万看见他们俩,突然忍不住吟诗一首。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她微微一笑,“没什么,抒情一下。”
她走上前:“已经知会过锦衣卫和中城兵马司了,欢迎欢迎。”
“多谢小胡大人。”
小万说:“我不姓胡。”
“啊?那天你不是说自己姓胡的?”
狐狸精的胡,狐妖的胡,狐仙的胡。
“那是开玩笑的,我姓万。”
虽然万不是张章,她还是强调了一句,“万贵妃的万。”
哦---周家兄弟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也不意外,他们已经知道了,那个脸色很难看的小太监就是大名鼎鼎的汪直。
众所周知,汪直之前是伺候万贵妃的,当然也伺候皇帝。
但是伺候皇帝的人多了去了,怎么别人就没有他这么青云直上上的这么快,可见他还是走了万贵妃的路子。
昨天周大周二还在床上嘀咕。
“据说那汪直是万贵妃从小养大的,那不就是他干儿子吗?那就是皇帝的干儿子了?”
“你这辈分算的不太对吧。”
“贵妃跟太后年纪一样,这辈分也不对呀,谁让咱陛下好这口呢。”
“我的小祖宗。”周误时瞪了他一眼,“以后千万别口无遮拦的,不让我看你早晚死在你这张嘴上。”
“哥,还没问你呢,你是怎么找到那个雪青的?”
“这有什么找不到的,但凡在中城兵马司的地界上多生了一条狗,我都能找得出来,别说是个人了。”
其实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把这个雪青送到城外。
而他们把她放在城内,而且放在这么近的地方,难说是不是在考验他。
“也就是说,之前你就已经见过那个狐狸精了?”
“要么叫姑娘,要么叫大人,别狐狸精狐狸精的,你想死的时候我可不给你收尸。”
周二翻了个身:“所以、哥你根本就是心中有数。如果真不想,只要假装自己傻不就行了。”
他拉长的声音,“大哥,别看你平常好像什么视钱财和前途如粪土,实际上你都是装的呀!”
周误时拿起枕头就捂在他头上。
“我今天直接弄死了你算了,反正你早晚也要死!”
……
小万把西厂的牌子交给他们俩。
“周五十、周六十是吧?”
“小万大人,我哥叫周误时,我是周误事。”
“换个名儿吧,就你俩这名字还上啥班啊。”
周误时尴尬地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名字倒也是。”
“小万大人您放心。”周二说,“我们兄弟俩一定认真办事,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绝对既不误事也不误时,您直接叫我们周大周二就成。“跟熊大熊二差不多。
万筝说:“行吧,对外汪直提督西厂,不过今天他不在。”
“不知道最近咱们是办什么公案?”
“狐妖呗,狐妖闹的这么风风雨雨,总要对外有个交代。”
东厂和锦衣卫都查不出个结果来,大臣说是天子失德。所以陛下大怒、才捣鼓出这个西厂。
其实早年在东宫的时候,朱见深就已经觉得身边人的话不可信了。
当时汪直才十三四岁,朱见深就让他穿上一般老百姓的衣服,骑着个毛驴出宫打听消息。
反正他那时候还小,也看不出是个太监,只觉得还是个小娃娃,街头巷尾给太子探听了不少消息,从来没有被人识破过。
“这小子还挺机灵的。”
估计当时,朱见深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了。对于锦衣卫乃至东厂,他那时就已经觉得不堪大用了。
这也正常,世上没有永远锋利的刀刃。
用着用着,这就钝了、这就锈了,所以才需要时不时的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么。
但终有磨不下去的那一天,终有磨断的那一天。这时候就需要另换一把趁手的刀具了。
西风必须压到东风,开张大吉,第一件事自然要办的妥妥帖帖。
周误时腹诽:可是那个狐妖、那个真凶,不就大摇大摆坐在他们面前?
怎么查?栽赃陷害?
要说以如今各大衙门的办事作风,也未必要抓到什么凶手。只要成立西厂之后,狐妖如青烟一缕,就此消失不见,也算是某种程度的皆大欢喜了。
就是……难免有些瓜田李下。
周二说:“小万大人,要不我今天就去郊外给你逮一只狐狸,你要什么颜色的?白的成不?”
他们兄弟俩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去郊外山林里面打猎,技术在京城不说数一数二,也是难逢敌手。
周误时皱眉,一脸“你说真的还是开玩笑”的表情,看着自己这不靠谱的弟弟。
“到时候,你看、咱们西厂把狐妖的原型都给打出来了,这不正说明咱们手段高超。”
小万一想,觉得也是个法子。
“行,你们先去捉,悠着点儿,皮毛还可以给我留着。”
等阿姐的小皇子生出来,给他做个摇篮用。
她拍了拍他俩的肩:“出发吧。”
“那你……”
“我?我下班了。”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全靠自己努力。
再说她不下班干什么,她去查狐妖找凶手么?
回到宫里,她正准备去看看阿姐,就见吴皇后不知从哪儿扑过来,一把抓住她的手,吓得她差点儿一脚给她踹开。
“皇后娘娘,您这是做什么?”
“小万。”吴皇后一脸焦急,扯住她死活不放手,“我有事找你。”
“有事您让人通传一下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