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作者:
小到中雪 更新:2025-09-06 09:52 字数:3609
周误时反手从鞋底抽出一把小刀,割断手上的绳子,破袋而出。
他一把扯掉布条,一眼就看见李子龙满身是血躺在地上,胸口一根长箭,穿胸而过。
回头再看,小万那个布袋子还在蛄蛹,但此时他首要任务是扑上去,一把抓住李子龙。
看这伤口,一定是没救了。所以敌人连补箭都没这个必要。
李子龙大口涌出鲜血,眼神开始涣散。他狠狠揪住他领口,在他耳边问:“我妹妹呢?我妹妹在哪儿?”
人之将死,就是不说。
李子龙肯定也明白自己必死无疑了,至于杀他的人,大概也心里有数,所以没有太多的愤怒,大概不甘更多一点。
他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要么他当年就应该死了,要么他就在杀皇帝的过程中死,不管有没有成功,而不该死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他的手上……
但人生就是没办法。
他看着周误时,摇了摇头:“算了。”
"什么叫算了?!”
飞箭继续,这次李子龙身边也不过带了七八个人,大多被长箭一一射穿,周误时估计也在对方目标之内。
他看万筝那边无事,就一把给李子龙拖到隐蔽处,压住他的伤口。
“快告诉我!”他眼里简直要冒火,“我妹妹呢?!”
他狠狠晃着李子龙,恨不得把他的脑浆都晃出来。
可李子龙看着自己胸口的箭,突然笑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在笑自己,还是笑周误时,然后就断气了。
周误时气急败坏连扇了他四五个巴掌,确定人真是没救了,也只能返回去把万筝的麻袋拖过来,把人放出来。
万筝脸色惨白,不光是之前失血过多,也是刚才给吓得。
“怎么回事?他怎么死了?!”
“有人要杀他……”
这从天而降不知道是谁的神箭手,来无影去无踪,重点是李子龙。
至于他身边的人,大概是能杀就杀,杀不了就算了。有两个跳河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跑掉,反正箭光已经停了。
“是谁?谁要杀他?”
“他想来应天府投奔谁,也许就是那个人。”
不然,时间地点怎么会如此精准。
周误时不知道应不应该松口气,毕竟李子龙死了,暂时没人知道他身份了。
悬在他头上的这柄剑,现在多少也是松了松。
只是,最后李子龙还是没有告诉他、他最想要知道的。
“你身上有没有什么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周误时问,“或者认识你的人?”
敌人在暗,今日不杀他们,不代表明天不杀。
他们最好还是立刻回京城,起码也要报个平安。
*
京杭大运河并不直通应天府,需要走京口或者瓜州经过长江转运。
他们这次从龙江关码头到应天府,这里是漕运的重要中转地,户部在此征收船税。
周二犯难:“他们去会去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大毛也不知道,这路上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下船。也可能从任何一个码头中转到任何一个地点,这可怎么办?”
说着说着,他就哭起来了:“我哥该怎么办啊?呜呜呜……”
他这么一哭,湘兰也哭起来了,抱着大毛一起、一人一狗抱头痛哭。
李镇他怎么能是反贼?这不对啊,呜呜呜呜……
船舱隔音效果不好,汪直对方行说:“让他俩闭嘴,再说一个字,就从船上扔下去。还有,让那个狗也闭嘴。”
让人闭嘴,简单吓唬两声就行了,让狗闭嘴倒是有些麻烦。
最后方行只能找了一个铁箍子,把这个狗的嘴给套起来了。因为临时找到,大小很不合适。
大毛:???
——我也不是真想呜啊,主子呜,我不呜呜,这也不合适啊,我可是只好狗。
第43章 应天西厂要你三更死,没人能留你到五……
虽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汪直坚信小万跟周误时一定就在应天府。
等到了码头,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只见码头上一群锦衣卫来来往往,四周人头攒动。
“怎么了?”
“死人了。”
“谁死了?”
“不知道。”
方行打听消息回来:“昨天有人在这儿乱箭射杀了一艘船上的人,现找到的尸体和从河里捞出来的、就已经有了七八个了,都在衙门的停尸房里。”
“有没有女的?”
“都是男的。”
“活口?”
“也没有。”
汪直说:“让那丫头跟我走。”
带着湘兰不光是管狗的,也负责认人。她第一眼就看见了李镇。
一看她的表情,汪直就知道人对了。也不多话,自己把另外几具尸体一一看过。
既然全是男的,就没有万筝。如今别的也看过了,也没有周误时。不知道他们是被那些人抓了,还是逃了。
“干爹,他们千里迢迢跑来应天府,肯定是投奔信任的人。怎么会被人杀了?”
“灭口而已。”
一切不过是利用二字。
汪直冷声说:“李子龙姓侯,是之前大藤峡叛乱的后人,这些年一直躲躲藏藏,想的就是复仇。”
方行当然知道自己干爹也是当年……不过、干爹说起来要多淡定有多淡定的,仿佛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还评价了一句——“乱臣贼子罢了。”
乱臣贼子多了去了,能杀到陛下面前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凭什么?就凭他假冒一个道士。
没这么简单,跟宫里宫外一定有牵连。
看见湘兰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他没好气说:“哭什么哭,别人利用他、要他的命,他利用你、要你的命,这是满门抄斩诛九族的大罪!”
湘兰吓的浑身发抖,不敢去拉扯汪直,只好一把拽住方行。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这事情同我家里也没关系……”
汪直懒得看她,大步走了。
方行从这些日子来看,觉得干爹在此件事情上并没有要追究湘兰的意思,大概是准备轻轻放下、揭过不提。
至于什么原因,他也摸不透。
“别嚷嚷,也别急,这些时日好好给督公办事,自然保你平安。”
湘兰拼命摇头:“不……不是我……”
“全家平安,行了吧,赶紧松手,我还要办正经事。”
跟着这位主子,那真是连轴转的命。
汪直根本不用睡觉,大概每天就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醒过来后就是生龙活虎。
方行腹诽,看来光他一个大儿子还不够,得赶紧让干爹再收几个儿子,他绝对不吃醋的,这活一个人真是没办法干呐。
“干爹,咱们这是要去……”
“怀忠。”
怀忠,南京守备太监。和怀恩名字差不多,却没干系。
咱大明两手抓,主要靠文官治国、也靠太监办事,哪里都不能没有太监。
不然你想想,几万个太监,光是宫里伺候的,上上下下的哪里用得着。
这外头,监军的有,织造的有,瓷器的有,盐业的有。
有钱的有权的,皇帝都不放心,与其给地主官员们瓜分了,还不如让太监分。好歹这些没根的家伙听话好使唤。
而在南京,不仅是旧都,还是税负要地,皇帝不能不派心腹在此,这个真正手握大权的就是南京守备太监。
京城,西厂说一不二、无法无天。
西厂要你三更死,没人能留你到五更。
虽然在京城西厂可以无法无天,但在应天府总归鞭长莫及。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更别说这都还不是地头蛇。
“汪直来了?”
怀忠在南京是有几年了,可对于这个后起之秀在皇帝心中的意义和地位、他一样清楚。
他们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有些事不能不知道。
眼下怀忠虽尚不清楚京城发生的事,但他知道汪直亲自来,事情绝对小不了。
“汪督公,您怎么来了?”
汪直也不寒暄,直接说:“怀忠公公,我这有要事要办,麻烦您替我从锦衣卫借三百人。”
这架势、那肯定是要抓人了。
怀忠不得不问清楚了,毕竟应天府这地界,水可深的很。
南直隶本来就是科举重地,不知道多少人跟朝中大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有许多致仕的前朝廷大员居住于此。
总之,这里的人要权的有权、要钱的有钱、要关系有关系、要人脉的有人脉、要背景的有背景。
他固然是南京守备太监,但有的是人能让他当不成这个守备太监。
“你要抓什么人?我认识?”
汪直一字一字说:“牛玉。”
牛玉大概是人缘真的不太好。毕竟也是当了这么多年司礼监太监的人,得罪了不少人是真的,但肯定也有很多人支持,不可能就这么一点儿人心都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