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者:
炖糖 更新:2025-09-06 09:54 字数:4032
第一次失效众人都知道,是在朔州。究其原因,应该是劫狱时与人打斗导致气机逆乱。
第二次除了裴珩之外无人知晓。那是在朔州返京的途中,在刺杀之后,他感觉到那次的毒发更加迅猛、更加突然。只是刚好那日也是上一枚血丸服用后的第七日,因此并未引起人注意。
第三次就是今日,血丸提前一天失效了。信中没有写原因,良医暗自思忖,难道昨日郎君又与人动手了?
算了,这事不能再提,郎君已经嘱咐过他。良医看着火焰中的信纸,由红转灰,化成了无痕迹的灰烬。
第61章 射御之比裴珩的眼尾扫了一圈,定定地……
烈日当空,旌旗猎猎。
此处乃皇家禁苑,庆兴帝在此宴请西戎使臣。宽阔的汉白玉石砖露台上铺了厚厚的猩红毛毡,庆兴帝高坐须弥座。
他的左手边上首是他的两个儿子,太子和二皇子,国公贵族以及五品以上的京官,夏时远虽官阶不够,但肩负接待使臣之职,故也在其中。右手边是西戎使臣。
露台正中的粉裳舞女随着音乐起舞,杏腮桃颊,皓腕凝霜,裙裾飞扬。
庆兴帝往左右扫了两眼,左侧的群臣多是文人,衣不胜风,不少人闭着双目,跟着管弦音乐摇头晃脑。右侧是西戎使臣,除了他们的二王子,其余个个人高马大,双目圆睁,警惕地顾视。
他不由得在心底叹了口气。目光悠悠转向大马金刀坐在二皇子下方一席的游野。他眯着眼,藏锋敛锷,神态看似放松,肩背却紧绷着,像一头随时暴起的虎。庆兴帝刚想放下心来,忽然又想到裴珩那日在御书房里说西戎之辈是缓兵之计。
现在大庆国泰民安,勉强有几个能用的武将。可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等到游野这辈人也垂垂老矣之时,又该如何?
他把目光移向裴珩,这个年轻人的脾性深得他心,多智近妖,偏又刚直,是一把锋利的好剑。可惜,怎么中了怪毒?
他又看向夏时远,这个人比之裴珩,才学不分伯仲,只是心性略有些优柔,是怕易被裹挟。
唉。
“陛下,”西戎二王子阿史那忽然道:“大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让我们敬佩不已。”
庆兴帝爽朗一笑,说:“西戎善骑射,民风骁勇,也令朕钦佩啊。”
阿史那站起来,举起酒杯,说:“此番能有机会与陛下、与诸位大人共饮,实乃三生有幸。”
这番恭维的话令在场不少人面露自得之色,裴珩的眼底却闪过一丝深色,游野警惕地看了过去,夏时远也放下了手中的杯盏。
果然,阿史那话锋一转,忽然道:“陛下说西戎善骑射,而我也听闻大庆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书数自是不必提,我西戎远不及大庆。只是不知道大庆射御,比之我西戎骑射,当是如何?”
话说了一堆,目的只有一个,要跟大庆的这帮臣子们比划比划。
庆兴帝顿了顿,太子便道:“我大庆君子射御之术,自然不弱。只是今日乃是我父皇宴请使臣,后面还有教坊司新排的曲目,展示我大庆风土人情,二王子何不专心一赏?”
庆兴帝看了太子一眼,又看向二皇子元贞,岂料对方闭眼养神,似乎根本不在乎场上的你来我往。他略失望地闭了闭眼。
阿史那微微一笑,说:“太子殿下,我心中感恩贵国为我们一行人的精心准备。只是今日若不能见识大庆君子的风采,而只是看到一些歌姬舞姬,只怕我们回去之后,心中会有遗憾。”
这话夹枪带棒,二皇子睁开了眼,不满地看向太子:“大哥,跟他们这些不懂风情的人说什么?赶紧比划比划结束得了。”
这混不吝的话令太子眉心直跳。
太子看向庆兴帝,后者却再看游野。游野扯起一侧的唇角,漫不经心地把杯盏丢在毛毡上,眯着眼上下打量阿史那,话却是对这庆兴帝说的:“陛下,臣倒是与阿史那王子同感,若是不能见识见识西戎使臣的风采,臣心中也会有遗憾呢。”
赴宴不允许带武器,可他那双眼一扫,就生出了拂剑朝天去的气势。
庆兴帝道:“好。”
阿史那又道:“既如此,我提议先比射箭,三局两胜如何?”
庆兴帝道:“游卿觉得如何?”
游野:“随意。”
阿史那打量了他一眼,说:“可是将军只有一人,如何参加三局?”
他竟然想每一局都换人!
庆兴帝有些拿不准。西戎人的骑射功夫是打小在群狼环伺中练就的,而大庆所谓君子的射术则更多是为了展示君子风采的活动,虽也有校考,但是在安全的环境中练出的本领和在险境中求生的本领,如何相比?
群臣心中亦有同感,不免相互看了看。这并不公平,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臣了,如果要比试射御的技巧,不如出去叫几名侍卫!可是这话刚刚没提,现在已经被人架起来了,根本下不来了。
殿前都虞候三十左右的年纪,立马起身道:“臣愿一试。”
庆兴帝颔首,表示同意。
现在已有两人,还差一人。
庆兴帝的目光落在裴珩身上,裴珩似乎无有察觉,夏时远却站了起来,道:“臣也愿一试。”
庆兴帝道:“好!”
西戎那边,阿史那很随意地点了三个人,均是二十出头的年纪。
二皇子睁眼瞧了瞧,似乎很不满意,于是说:“你们尽派些年轻人,让我们将军出手,岂不是欺负人?这样吧,游将军您等会,这场我先上,如何?”
他今日未做礼服,一身宽大的白袍子松松垮垮的套在身上,两只惺惺松松的眼睛似睁还闭,看着就很不靠谱。
太子还想拒绝,游野已经说了一声“好”。
赵归梦远远地望着露台上的宫宴,百无聊赖地走动着。高程嗤笑:“整日和国公爷混迹,人家坐在台上,而你就只有看门的命。”
这人骂人实在不高明,竟然不知道先给自己摘出去。
赵归梦望着他,惆怅叹息:“是啊,二师兄,咱俩命真苦啊。”
高程一噎:“谁跟你咱俩?”
正说着,就见一个内侍飞快地从台上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西戎人要跟咱们的大人们比射箭!”
赵归梦道:“跟谁比?”
“二皇子,都指挥使李大人,还有……还有,哦,还有蒋相的门生夏大人!”
小内侍面上倒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渐弱的声音已经暴露了他的不自信。
赵归梦没多一个眼神给他,抬首看向场地。
上面的人一吩咐,底下的人很快就准备好了。
只见这片茵茵的草地上,一横排支起了十个靶子。离靶子百步之外,左右站着二皇子元贞和西戎的一个年轻人。
靶子分靶心、内圈和外圈,颜色依次是红、黑、白。双方统一使用三石柘木弓搭配铁铤箭簇。每场每人五支箭簇。
二皇子元贞打了个呵欠,对西戎人道:“远来是客,你先请。”
对方倒也不客气,挽弓射箭,一气射出了四箭,均命中红心。他神态轻松,听见围观的人群中传出的惊叹声,神色更加自得,不紧不慢地看了一眼大庆的二皇子,只觉得对方是个不知深浅的草包,更不放在心上。他扭过头,盯着靶子,用力拉弓,射出了第五箭。
“吭”的一声,箭簇亲密地插入靶子——离红心只差分毫。
西戎的这位年轻人略有些失望,不过看到二皇子被风吹起的宽阔大袖之后,又放下心来。大袖中露出的手腕,比之他们西戎人来说,实在纤细,哪里能挽弓的样子?
二皇子如有所感,扭脸看他笑了笑,一副亲切友好的模样,然后回过头去盯着靶子。他的姿势依然很随意,轻飘飘地拉开弓,想也不想地飚出去五支箭簇。
西戎人见他如此轻慢,眼中的讥讽更是藏不住了。可还未等他仔细看靶子,就听见大庆的小太监们欢呼雀跃:“二皇子五发全中靶心!”
怎么可能?!
他瞪大眼去看元贞的靶子,结果却像是一记狠狠的耳光,的确是五发全中靶心!
阿史那道:“二皇子龙章凤姿。”
二皇子元贞又漫不经心地站着,说:“我这半年待在大哥的撷英园猎场,看来也不算完全浪费时间嘛。”
太子严肃的面容稍微和缓,道:“元贞的射术一向很好。”
庆兴帝也高兴地举起酒来:“承认,来,共饮此杯。”
场面一度热闹,群臣你言我语地吹嘘起来。二皇子举起双手随意地朝四方挥了挥,回到自己的座位。
第二场是殿前都指挥使和西戎的一个阔面年轻人。
这一局竟像是上一局的逆转,西戎人五发全中,而都指挥使就差了最后一箭。
庆兴帝道:“二王子手下能人异士众多,令朕倾羡啊。”
阿史那举着酒杯:“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