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
冰糕雪糕秋梨膏 更新:2025-09-08 08:44 字数:3352
话说回来,读了五年级的书籍之后,他感觉自己对知识的消化能力更强了些,当然,学习那些知识也更吃力了点。毕竟他还是只学了一两个月,虽说小学知识不难,对成年人来讲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但他得基础相比较其他五年级的孩子还是薄弱了点,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就要更扎实的背诵和理解,多做题,把自己不稳固的知识点再次加固。
同时,也要把初一的那些知识慢慢看着走,毕竟除了日常读书之外,他还要弄明白智能机器人的构造和制造原理,而目前,他连视觉成像系统都还弄不懂。
要学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般想着,茅子夏就打开了手中的语文课本,开始了早读。
第30章
“示儿, 宋,陆游。”茅子夏正要背一首古诗,周围的同学们都在背古诗, 他也就跟着大声的读, 然后背诵,“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早读,读的就是个氛围, 早读的同学会带动旁边的同学,在这个氛围下, 就会出现仁川人的迹象, 一人带动多人,整个班级的早读氛围就会很好。
也不是说每一个读书的孩子都能把内容背下来, 但是那些不认真的孩子多读几遍,脑子里的印象也会深刻很多,等到考试时诗词填空时,就能填几句是几句。
读书的孩子们中,有些孩子喜欢小声读再背,有些孩子喜欢大声读背, 茅子夏性格相比较这些孩子们要沉稳许多, 但不同的是, 他不喜欢默默的读背, 而是喜欢大声的读书。或许是因为以前太过于悲凉了,所以他很喜欢现在的热闹。
跟随者其他同学们的读书声,茅子夏也大声的读了起来。这首诗是昨天秦老师教的,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三年级的赵老师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五年级的秦老师也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昨天教了这首诗之后,秦老师就要求他们第二天背诵,今天还要抽背,所以今天一早,同学们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背诗。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背诗,还有的孩子一大早的竟然到学校赶作业,有些是自己做,有些竟然是找其他的同学们抄。
“啊啊啊啊啊,完蛋了啊!我数学作业还没做完,叶伦,快把你的给我看看!”
“艾云,你别吵了,能不能安静点,我也在赶作业啊!”
“啊不好意思,我会小声点的。叶伦,快点快点,快要来不及了!”
几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为了赶作业,急得不行,登时让本就热闹的早读课显得更加热闹了。
茅子夏笑着移开了落在那几个小孩子身上的目光,转头继续认真读了起来。醒来了这么久,茅子夏已经差不多知道了这个时代的学校和学生,每个适龄的学生都有权利入校读书,并且国家规定了十二年的义务教育,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读高中读大学。
有些孩子的志向并不是读书,每个人的愿望和理想都不同。而有些孩子则是在读书上没有什么天分,对他们来说,读书做作业就非常的困难。而还有一些孩子,则是在青少年世误入了歧途,比如爱上了玩乐等,荒废了学业。
前面两种孩子,不能强制他们读书,后面一种孩子还能让他们读书,但这种孩子就比较难管,也比较难教导,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华夏现在强大了起来,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也好了许多,可是自古以来,在教导孩子这方面,真的是千古难题,现在也不例外。所以虽然茅子夏对这些孩子们不学习也觉得很无奈,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而且比起学习,这些孩子们能够和平安稳的生活,他就觉得满足了。至于其他的,像系统所说的科技战争,就由他们这些人来撑起就好了。他们会像那些前辈一样,为了国家的崛起和复兴而学习。
世上人千千万,总有和他一样喜欢读书的人,有同样志向的人。他们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抱有那样的志向,只需要一些就够了,毕竟如今的华夏,人很多,只要有一小部分是那么想的,那么在系统所说的科技战争里,他们华夏肯定不会像另一个平行时空的那样,落后其他发达国家。
不再看那些孩子,茅子夏大声的把《示儿》读了三遍,成年人的记忆力总是要比孩子的要强许多,感觉差不多了。茅子夏就没有再读,而是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背书,不管是背诗还是背课文,要理解了诗词和课文要表达的意思之后再背诵,才能发挥最好的记忆效果。
就比如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如果不知道这句诗的意思,那么就只能硬背,在背诵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背错字的情况。但如果理解了意思,那么背起来就很容易。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元”是一个通假字,通“原”;“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如果不提前知道元是原来的原,那么就很有可能记错这句诗。
茅子夏也是被系统提醒之后才知道这种情况的,他刚读书的时候就是死读书,不知道去理解,那时常常记住了一首诗,过些日子不读或者不背就会忘记,学习效率大大低下。
当然,不仅是要理解诗的意思,还要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和时代,以及他寄托在诗里要表达的情感。只有理解的多了,才能这样在做诗词理解的时候,回答上类似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他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一类的问题。
那会儿考试的当然不是学习的诗词,但是分析得多了,熟能生巧,又找准了套路,比如从时代背景分析,写展现了作者爱国主义情感或者自己的抱负一类的,尽量往那上面靠,就能得分。
除了时代背景,还有诗人所属的派别,婉约派或豪放派,分析派别也能分析诗词想展现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语文这样的科目得分比较灵活的原因。
茅子夏认认真真的把这首诗从作者背景,到创作时代通通分析了一遍,总算是知道了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和练习册里的答案相差无几。
只是……
在又背了一首诗之后,茅子夏又更能理解孩子们的痛苦了,现在的诗真的太难背了,光是唐诗就有上千首,平常要使用到的。可除了唐代,唐宋元明清五个兄弟,谁能少了谁?这也就罢了,还有往更前面的和后面的,那些文言文的难度不比诗小,甚至比诗更难。据系统所说,光是一篇赋里,需要记住的词就有很多。
不仅是名次,还有许多介词代词……
不行,不能再想了,再想可能茅子夏这个成年人也会怕了。
“苍天啊!!!为什么背个诗还要理解作者出生的时代和背景,为什么还要分析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或者志向?!啊啊啊啊,一点都不想背啊!”
“呜呜呜呜,是的,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茅子夏正这么想着,就听见了同学们的鬼哭狼嚎。
“呜呜呜呜,为什么这么难啊。这还只是一首诗,以后还有更多的更多的!”
“那些诗人没事儿做了吗?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诗!简直是、简直是贻害千年!”
噗!听见孩子们那么喊,茅子夏终于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些孩子也太可爱了吧,别看他们吐槽抱怨得这么厉害,可是背诵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那些孩子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诗人会写这么多的诗,但是以后他们肯定能明白的。
因为那些诗不仅是在抒发作者的情感,也是在记录历史啊。当他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之后,以后看见漂亮的湖泊,就不会仅仅是说一句:“卧槽,好漂亮的湖!”而是会用:“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就是学习,也是传承。
热闹的早读课终于结束了,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众孩子们看见秦老师,立刻信心满满的挺起了胸脯。来吧秦老师,我们绝对不会害怕的,不就是背诵!
经过一个早上的背诗,他们才不会忘记。
小孩儿们的小胸膛挺得高高的,进来的秦老师见状,登时就笑了。这些孩子们可真是……太讨人喜欢了,他们以为他会不知道他们一个早上都在背书吗?但是知道归知道,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不能打压的。
所以秦老师把教科书放下之后,就对孩子们道:“今天我们先复习昨天学习的宋代诗人陆游写的《示儿》,之后再学一篇新的课文。不过昨天老师让你们背诵这首诗,不知道孩子们背得怎么样了啊?”
众学生满脸喜色,“老师,我们都背好了!”
茅子夏混在一群学生里,也笑着跟着说:“老师,我们背好了。”
“很好孩子们,那么老师现在就要抽背了哦。”同学们的配合让秦老师很高兴,他也配合着学生们的激动,他往讲台下看了一眼,立马就抽取了一个小手举得最高,神情最激动的孩子,“好,那就毛小平同学起来背诵。”
毛小平一听,立马站了起来。同时,班里所有孩子的目光都看向了毛小平那里,茅子夏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