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
歌别 更新:2025-09-08 09:21 字数:3322
这请帖选用的材质和工艺都甚为精巧,制作一张都要花上不少银子。主办的世家却挥手送了千余张出去。
苏筝咂舌,屈指弹了弹信笺,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真阔气。
这才是真正的低调奢华,请帖虽小,却是宾客的第一眼缘,在这种小物件上下这种功夫,这般考究,宾客未赴会便先得了三分敬重,与张氏那般肆意挥霍截然不同。
青鸟道:“和盟不日就要开幕。”
“几十年才能轮到一回,何氏这么看重也是难怪。”苏筝摊开请帖,在落款处多看了两眼。
“何钰,率全族敬邀。”
“她这几年实在是,”苏筝半响憋不出字,只道,“厉害。”
何钰,坐上家主之位,已满两年。
那年她们回青云阁没多久,何乾病逝的消息就传遍了修仙界,苏筝和青鸟知道何因何故,不喜多聊。而外界好一段时间都在传有关何氏的风言风语。何乾死因蹊跷、何进杀弟夺权类似的话苏筝不止一次地从街边茶客那听到,世人擅长捕风捉影,居然真有人猜到了一星半点的实情,不过也只是一点,讲不出个所以然。
外人一通瞎传,大多数认为何乾身死,何钰不可不算式微,如此何进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下任家主。
可两年前何明文卸任家主,孤身隐居的前夕,却当众点了何钰为继任者。
哪个仙门家族争夺主位不是要经过好一场头破血流,何钰作为一个父亲失势的小姐,能让何氏老家主不计她父亲何乾勾结外族之罪,越过何进一脉,如此年轻就升任家主,不得不叹服。据说,何进非但没有异议,还在何明文面前称道何钰,助推她登位。
何钰刚任职两年,就需去主持操办瑾水和盟,目前看来,一切皆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差错。原先那些欺她年轻以为何钰面对大事必当自乱阵脚的人,也说不出什么。
青鸟面色如故,如实评价道:“她有这个能力。”
青云阁不是这几日才接到瑾水和盟的消息,早在年初,何家作为主办者就广邀修仙界各大门派、家族,还有一些散修名士,于八月月中齐聚瑾水举办盟会。那次是知会各家地点和时日,这次就是正式的邀约了。
所谓和盟,各家想的基本上都是“争”,而非“和”。修仙界南北格局固定,多少年都没有大的变换,这百年也就出了个张氏,其余的势力根本就不够看,更别说耗费巨资举办和盟了。
修仙界人才就那么多,一个个都奔着名门去了,剩下的势力如何自处?连个拔头的机会都没有。
和盟,就是在历经多少次争议后,催生出来的一种东西。首先,盟会能选举人才。个人参与和盟,或者是代表家族参与和盟,只要在赛上夺得名次,就有机会被世人知悉,或拿到家族厚赏,或得到名门青睐。很多修士四处奔波除魔卫道几年,也比不过盟会的赛手于场上一展风采的那一刻。
其次,盟会胜出的门派家族,能得到一批优渥的奖掖,这些货财来源于北部四大门派和南方三家。每次和盟,他们都必须拨出一部分金银财宝、仙丹灵符用于彩头的发放,也必须出资参与和盟筹办。今年,何氏作为主办者,得额外再拿出一份。此举的目的更为明显,不让几大家占着老本欺压小族小派,给他人一个向上爬的机会。
当然,这也有前提。倘若最终获胜者是这七家中的某一位,那么这些奖掖就不作数。只有七家之外的势力夺取魁首、独占鳌头,才能拿到全部的犒赏。
想要胜过其中一家,勉勉强强也能做到;七家可就不是一般的难了,这么多年也只有张氏而已。
苏筝抚摸着请帖上的“瑾水”二字,“这个地方……”
瑾水是哪?
尚瑶的故居啊!
百年前那场围猎,何氏带队,仙门将聚居在此的狐族杀的杀、赶的赶,尚瑶的同族伤亡惨重,活下来的全部迁走,到了长丰山那种终年积雪的深山里躲着。瑾水被何氏占据,修筑宫室栈道,早就没有任何狐族的痕迹了。
苏筝感叹道:“偏偏是这里,恐怕尚瑶她们是不愿去的。”
青云阁一开始得知举办地在瑾水时,尚瑶脸色就很不好看,没正面表示她们师徒的意愿,苏筝知趣地没问。
青鸟摇头,“不一定。”
“怎么?”
青鸟道:“几天前,尚瑶与我谈了不少和盟的事宜,看她神色,似乎不是很抗拒去。”
“是吗,这样也好。”苏筝稍稍放下心。
青云阁立派六年,在南境已小有名气,但晟江一带的门派对她们却知之甚少。此次前往和盟,苏筝并未抱太大期望——不求夺得魁首,也不在意排名高低,权当是带门下弟子出去见见世面。若能借此机会为青云阁增添几分名气,自然是锦上添花;若不能,也无妨。因此,她心态颇为放松,依旧按部就班地督促弟子们修习,并未因和盟临近而刻意加紧训练。
转眼间,和盟之期已至。慕真和司悦留守青云阁,负责照看山门日常事务,而苏筝则与青鸟率领一众弟子启程前往瑾水。临行前,慕真特意检查了每个人的行装,确保丹药、符箓一应俱全;司悦则反复叮嘱自己的徒弟们不必过于看重得失,全当是去玩。
由于人数众多,她们分作几队行进。尚瑶与阿茸带领司悦的弟子,春棠则负责照看慕真的徒弟。春棠虽是司悦的弟子,但修为在众同门中颇为突出,且行事稳重,识得大体,因此苏筝放心地将一部分弟子交给她带领。连竹萱原本在外游历,听闻和盟之事后,特意提前结束行程,匆匆赶回南青山休整了几日,便又马不停蹄地随众人出发。她和桃符一样,对和盟比试充满期待,即便舟车劳顿,依旧兴致勃勃,一路谈笑风生。
此外,还有邱芳洲夫妇同行。他们本是商贾出身,收不到和盟的请帖。但如今与青云阁合作经营丹药生意,也算半个青云阁的人。苏筝念及他们平日对门派多有支持,便特意询问邱芳洲是否愿意一同前往。邱芳洲爽快应下,还带上了丹心堂的一众伙计。她心思细腻,擅长打理琐事,一路上主动包揽了食宿安排、车马调度等杂务,让青云阁众人省了不少心力。
队伍浩浩荡荡,虽不似大宗门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番朝气。
和盟要持续整整半个月,而第一日不过是冗长繁琐的开幕,和苏筝从前见过的那些场面一样,台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讲话,内容枯燥乏味,又臭又长,听得台下众人眼皮发沉,脑袋一点一点的,活像是被施了昏睡咒。
苏筝因为身份原因,必须端坐在方阵最前排,连闭目养神的资格都没有。百无聊赖之下,她只好将目光投向最前方那道清瘦的身影。
青鸟坐姿端正,背脊笔直,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膝上,指尖莹白如玉,杏眼专注地目视前方。
苏筝盯着她看了许久,直到青鸟似有所觉,微微偏过头来,双眸漾开一丝笑意,冲自己眨了眨眼。
笑意很浅,转瞬即逝,却让苏筝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困意都被驱散得干干净净。
第70章 文试
和盟将举办三场试炼, 前两场试题不出自何氏之手,而是由七家中除了主办者之外的两家出题,今年轮到灵鹤书院和两仪宗。
灵鹤书院以论道研书为重, 考题必定是关乎文论的,这也是连竹萱和桃符翘首以盼的原因。换成别家出题, 不可能会有文试, 也就没有任何文人出头的机会。两仪宗遵循传统, 还是以武斗对垒为主。至于最后一场,何钰没有提前透露。
事实证明,把文试放在前头果然是明智之举——大家见面就交手, 样子总归没有那么好看, 而且和盟刚开幕, 多数人还在兴头上,先行文斗,大多数人都会留场观看;倘若首战即为武斗, 文斗随后再上, 很多对文论毫无兴趣的修士会寻各种借口溜走,待文试落幕再悄悄返回, 径直参加最后一场。
文试分三轮, 第一轮为作文,限一个时辰内作出一篇文论。赛者经过搜身, 确保无夹带作弊后, 于何氏主殿灵犀殿入座,其他人在场外敬候, 外场每个席位上设有观景镜, 可窥见殿内众人情况。
铜锣声响,开考不久, 灵鹤书院的书童将题眼写于绢布上,呈至外场所有修士面前。
苏筝一看,题眼是“文道可废否”。
这题,好写也不好写。修仙界不重文,文人经常聚在一起自怜自叹:读书十余载,最后除了去教书,别无他法。是个读书人都能借题发挥、有话可说,不至于偏题离题闹笑话,可也是因为好写,想写得出彩出新、与众不同就是难上加难了。
这次文试,连竹萱和桃符以及跟着来的所有学生都进去参考。连竹萱考取灵鹤书院多次,最是熟悉书院考官的口味,场上下笔气势如虹,口中念念有词;桃符写下一段就要停笔沉思,写得慢,但字是真秀丽,其他的学生表现也都挺好,苏筝透过镜子看来看去,瞥见了何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