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者:
一鸽不鸽 更新:2025-09-08 09:41 字数:3288
时间一到,举着铜锣的差夫往门口一站,“咚——”的一声,一敲锣,开始唱道:“第一人入屋。”
旁的不说,就是这个架势,特别像是现代的什么才艺表演晚会竞选。
进屋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双手比较苍老,脸也被风刮的,脱了皮,被晒得有些黑,但是神情却特别阳光。
瞧着就是那种充满元气的少女。
“俺叫、田、田梅,田村的,俺想来当酱油工,俺四岁就会照顾弟弟,还会修网,修房子,会做饭,俺娘说俺做饭好吃了。”
对方一开始说的结结巴巴,尤其是看屋内站着差夫,更是紧张几分。
在工坊未建造之前,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更没有氏,所谓姓氏,那也是贵族人才有的,平头百姓有什么?怕是只能叫一二三都是好的,此前为了统计人口,和加以区分,由殷素知下了令,以村子特色为姓。
先秦的文献中没有姓氏之别的规定,姓氏之别是后世文献的理论,所以商朝自然也是没有姓氏的规定。
管家跟着询问道:“家中可有人在工坊做工?”
见她眼神飘忽,立刻道:“如实回答,若是弄虚作假,直接除名。”
“有有有,俺家姐姐在煤炭工坊做工。”
她说完,哪吒就在纸上简单做了一笔。
白芷看去,应当是注解。
总之,大概流程就是这么个流程。
这姑娘说话都算是不错的,还有些乡音重的根本听不得对方在说什么。
最夸张的,还有傻子也被家中人叫来应聘。
一瞬间,白芷终于见识到了物种的参差。
……
与此同时,李靖也收到了来信。
来自西伯侯的信件,说是快要抵达陈塘关。
盖上来信,李靖站起身,看向窗外,又看了看手中的罗布信,叹了口气。
怕是西伯侯,来者不善啊。
而事实上,虽去信同李靖说,自个还有两三日才到陈塘关,但占卜不出东西,姬昌有些忧虑,便让自己的儿子先行一步,去看看陈塘关是否出事。
所以这姬昌虽还未到陈塘关,但这姬发却已经抵达。
刚入城门,便听得热闹之声,他左右看去,十七八岁的样貌,端是英姿少年郎,看清城中街景,一脸惊叹:“这陈塘关,不似阿爹说的那般贫苦,瞧着比咱们西岐也差不到哪里去呀。”
“二太、公子公子,等等在下。”本想叫二太子,被一瞪,随从立刻改了称呼,瞧见自家二太子兴致勃勃,生怕惹了错,忙不迭的跟上。
姬发把马匹递给一旁护着他的将士,目光好奇的左右看。
嘴上小声嘀咕着:“这李靖……怕也是个能人,就是不知道阿父是否能够说服对方。”
当然,话虽如此,但他却是相当自信。
阿父自然是能成功说服李靖大人。
就是不知着李靖三子听闻天赋异禀,就是不知传闻是真是假。姬发眼中闪过精光,这人才他定然是要的。
第93章
蜂窝煤工坊招工一事, 惹来不少百姓前来,整个府邸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
即便有将士和差夫负责秩序,但依旧显得乱糟糟的。
甚至有聪慧之人,直接在不远处卖起了小食。
白芷和哪吒坐在椅上, 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 她终于理解哪吒为何会如此暴躁。
前来面试的,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不识数, 甚至有些说话都不利索, 这很正常,毕竟这时候大多是文盲, 能对答如流不怯场,就已经是很好很好。
估计这都还在家中准备了许久,才出的成果。
实不相瞒,白芷真看到有人教人“面试”,和未来考公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更多的,是当管家问出一个问题之后,表情透着深深的茫然。
简单来说就是。
当你问:早上吃过了吗?
他们能懂, 并回答。
当你换成:朝食如何?
他们就听不懂,并且很难理解。
一点都不夸张,现在的百姓状态, 就是完全的浑智未开似的。
类似于有点轻微弱智的既视感, 一句话反反复复重复, 对方才能理解, 能一次性理解的,就已经算是能当“小组长”的存在。
并不是他们想变成这样,而是无数苦楚心酸让他们不得不变成这样。
愚笨和麻木会让生活不那么苦。
毕竟现在没有保胎技术,能生下来并长大成人的, 多数智商肯定都大差不差,但未开蒙的人如幼子,懵懂而无知。
怪不得殷夫人还特地叫管家和主管挑选一遍,白芷简直不敢想象,一群听不懂人话之人,如何学习制作、上工。
几百号人,已经连续排了两三日,今日是最后一天。
等过了晌午,最后几人面了,管家便挥挥手,示意结束。
旁边的哪吒和管事都跟着松了口气。
浑身做的酸痛不说,就这一口气写这么多字,手都觉得酸。
哪吒放下纸笔,捏着手腕揉了揉,面无表情的白净小脸转向白芷,她好似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对方脸上的委屈。
有点可爱。
白芷轻咳一声,俯身,凑到他耳畔,小声说道:“等会儿,我们出去逛逛?”
近来陈塘关内有不少好吃的。
哪吒眼中微微一亮,倒不是对街市感兴趣,单纯只是喜欢和白芷单独在一起的感觉。
一口应道:“好!”
结束后,管事招手叫来差夫,让其对外宣布,叫他们后日来听唱榜,入了的,能来做工的到时候登记。
陈塘关本身虽不大,但是许多村子都在山中,或者远远的海边,距离有些远,所以还是准备了“宿舍”,用木板和稻草铺的屋舍,一个屋子,大通铺,最多能睡10人。
现在的人瘦弱,塞一塞,能睡12人。
所以这门差事,管吃管住,还有银钱,甚至还有各种票据能换布匹之类,在无数百姓眼中,这个是顶好,能改门楣的好事。
十里八乡的,能入了工坊做工的,连说亲对方都高看两眼。
管家扭头看向三太子和白芷道人,问道:“三太子、白芷道人,可要同在下一起归府?”
“不了,我与白芷出门玩,你帮我告一声阿母。”哪吒挥挥手。
自打李靖解了他的限令后,他就能随意的出入,听他这么一说,管家也不多事,拱了拱手,行了礼,就与管事一起出门。
即便是有差夫,两人还是被过于“热情”的百姓围堵个正着。
“老爷、老爷我能入选吗?”
“俺觉得俺刚刚说的不好,老爷您让俺重新答一遍吧。”
“大人、大人俺家能入吗?”
正准备出门的白芷和哪吒探头一看,见他们已经被人海吞噬,对视一眼。
“翻窗吧。”哪吒谨慎道。
白芷深以为然,还是翻窗吧。
干脆利落的翻了窗,从后门离开,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哪吒和白芷同时看向对方,齐齐笑了起来。
“走,我请你吃小馄饨。”白芷豪气的拍了拍哪吒的肩膀。
哪吒见她兴致勃勃,跟着应了声:“好。”
旁的不说,陈塘关因商户来来往往,GDP都高了不少,许多以前难得一见的事物都多了不少。
她甚至……还在东街酒楼里看到了自己当初做的油条。
东街一般都是前往陈塘关采买的商户,自然是有钱的,毕竟他们背后靠着的可都是诸侯和贵族,自然是有能力消费,所以东街这边什么白面馒头、白面包子、油条、饺子、小笼包、面条……
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旁的不说,就是这个油条,过了油,又用白面炸的,非常受欢迎。
甚至有人特地拿符咒,买上几十根,一次性带走,干起了倒卖,当然也可能是带回去复刻。
两人熟门熟路的来到东街熟悉的酒楼,往大堂一坐,白芷对着仆役(店小二)说道:“要两碗小馄饨,再来两根油条。”
仆役朗声笑道:“好嘞,您先请。”
一旁正站在木匾旁看字的姬发听得这话,正愁看不懂这些个牌子是什么意思,这包子、馒头他倒是知道,似是从朝歌传来的食物,口感极佳,他在家也爱吃。
但这什么馄饨、油条、油泼面闻所未闻,突然听有人报菜名,立刻跟着道:“我也要三碗馄饨,三根油条,六个包子,要这个什么三鲜口味的。”
仆役一听,跟着露出笑容:“好嘞。”
大堂内坐着的人不多,毕竟现在既不是朝食,也不是晚食时间,来吃饭的自然也少。
听到姬发的口音,哪吒和白芷同时看去。
瞧见那三人,恰好不远不近的坐在了他们斜对角。
就听见那三人好奇议论。
“这的酒楼这东西是支踵?”中间的青年指着木板凳,好奇询问,陈塘关内部分酒店和小摊贩,为了方便,都用板凳和方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