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2      字数:3713
  
  赵艳红一转头,正看到梁七巧与梁九善从观众席站起,她忽然扑到梁七巧脚边,眼泪鼻涕糊了一脸:“七巧,梁七巧,你为什么不肯出谅解书?我可以赔偿你,我可以给你很多很多钱,我可以送你和弟弟出国,你为什么不肯谅解?我求你,我求求你,你和法官求个情,就说你和大荣是自由恋爱,好不好?”
  梁七巧抿着唇没有说话,安静地看着眼前这个为儿子痛哭的女人。
  梁九善挡在姐姐身前:“他这是罪有应得,活该!”
  梁七巧握着弟弟的手,一字一句地说:“我,不谅解。”
  赵艳红双目赤红,状若疯狂:“是你的错!是你故意的!我知道,你们都不相信大荣会改好,是你们设了陷阱,对不对?”
  梁七巧嘴角勾起一丝嘲讽,即使她是故意的,那又怎样?
  钥匙放在那里,没人让他去偷;家门就在那里,没人让他不告而入;她就在那里,没人让他扑过去。
  姜凌说过,一切都是对钱大荣的测试,只不过很遗憾,他没有通过这场测试。
  梁七巧没有再理睬疯狂的赵艳红,和梁九善一起走出法庭。
  姜凌一直守候在法庭之外。
  看到姐弟俩走出来,缓缓从长椅中站起。
  姐弟俩眼睛里闪着感激、欢喜的泪水。
  梁七巧站得笔直,整个人似乎卸下重担,轻松无比:“姜警官,他被关进少管所,我做到了!”
  梁九善眉眼弯弯,笑得灿烂阳光,有着少年的神采飞扬:“谢谢你,凌姐。”
  叫完这一声“凌姐”,梁九善小心翼翼地问:“我叫你凌姐,可以吗?”
  说到后来,梁九善眨了眨眼睛,那双漂亮的眼睛里再没有一丝阴霾,透着清澈与亲昵,只不过他的右手不自觉地停留在第二颗纽扣上,透出他内心的紧张。
  姜凌看着和监狱里完全不一样的梁九善,微微一笑:“可以。”
  梁九善,你再也不会手染鲜血,再也不会靠着监狱高墙喃喃自语,再也不会一遍又一遍地忏悔,祈求能够重活一回。
  希望你今后一帆风顺,走出光明幸福的人生。
  第12章 消失的自行车铃铛
  钱大荣一案终于落下帷幕,后劲还挺大。
  因为涉及到青少年性犯罪,晏城市公安局很重视此案,从局里派出物证科科长应松茂上法庭就能看得出来。法院专门组织少年法庭,这也算是一次试点,引来湘省其他城市不少同行观摩学习。
  记者闻风而至,当地晚报登载头版报道《校园恶性案件引发的教育反思——未成年人性犯罪背后的家庭监护缺失之痛》。
  开篇那段一下子就让纺织厂卷起一场整顿生活作风、廉洁奉公大调查的风暴。
  “昨日下午,晏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纺织厂子弟中学恶性入室案作出一审判决。15岁被告人钱某被判处收容教养两年,其父钱某军(晏市纺织厂副厂长)被责令在《晏市晚报》刊登致歉声明。这起案件暴露出家庭教育严重缺位、青春期性教育滞后等深层次社会问题,引发各界热议。”
  因为受关注度太高,处于舆论中心的金乌路派出所决定组织一场复盘会议。
  晨光透过派出所会议室的铁栅栏窗棂,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交错的光影。
  姜凌拿着一份小册子走进二楼东头最大的办公室里,抬眼看了下会议室墙上的挂钟,距离开会时间还有十分钟,她算是来得早的。
  李振良紧随其后,兴奋地挑了挑眉:“小姜,今天据说局里会派人过来。我俩算是立了大功吧,会不会有奖励?”
  姜凌挑了个面向大门、最边角的位置坐下:“会。”
  钱大荣一案涉及青少年性犯罪和家庭教育问题,社会影响大。按照90年代的公安奖励制度,通常会有集体和个人嘉奖,这一点姜凌还是知道的。
  李振良挨着她坐下,将笔记本往桌上一放:“那可太好了,我来所里这么长时间,这还是头一回接受局领导的嘉奖呢。”
  前世姜凌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做喜欢的事,对荣誉、待遇、职位这些根本就不在乎。重生后姜凌依旧如此,只回了一个字:“哦。”
  李振良看她并不起劲,只得自说自话:“你说你呀,记者过来采访你也不肯出头,风头都给老魏出了。”
  “兔崽子,又在说我坏话了?”魏长锋端着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搪瓷缸走进来,缸底沉淀着厚厚茶叶渣,只有几片在水面打着旋儿。
  李振良忙站起身来,嘿嘿一笑,却也没有解释。
  魏长锋瞪了他一眼:“还好意思说老子抢风头,那不是因为你们一个两个的都不肯露脸?”
  说话间,案件组的刘浩然、周伟也走进会议室。魏长锋立马点着这两个开始教育:“以后面对媒体这种事,必须你们年轻人上。马上电视台说要来采访,我这张脸太老,不如你们年轻人耐看。”
  刘浩然一边笑一边摇手:“不不不,我脸大不上相,我不去。”
  周伟也慌忙推脱:“我也不去!我嘴笨,看到话筒就冒汗。”
  “挺热闹啊。”所长姚鸿云拿着个旧搪瓷缸走了进来。
  姚所是从基层民警慢慢提拔起来的,亲和温厚,平时就爱喝点茶,总把茶泡得浓黑如墨,说这样才能提神醒脑。他那搪瓷缸一看就年代久远,缸体边缘的搪瓷早已剥落,露出底下暗红的金属。
  魏长锋迎上前去:“姚所,我们正在讨论以后记者采访这种事应该归谁负责。”
  姚鸿云扫了一眼自己手底下的兵,微微一笑:“让小姜上吧,她年轻、形象好,虽说平时话不多,但句句都在点上。”
  一语定乾坤,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刘浩然与周伟同时松了一口气:“好好好,小姜是我们所里形象最好的,她上绝对没问题。”
  李振良难掩兴奋:“小姜,你是科班出身,犯罪心理学术语顺手拈来,肯定能镇住那些记者。”
  魏长锋打趣道:“莫怕说错话,反正最后都是姚所担责。”
  姜凌没想到这一世自己在派出所人缘会如此好,只得站起:“是!”
  会议室里一片和乐。
  随着局领导的进入,气氛才渐渐严肃起来。
  晏城市公安局这回来的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钟俊才、技术大队副队长应松茂,还有宣传科干事陈鑫,三人一走进办公室,众人都起立鼓掌。
  钟俊才不愧是当领导的,说话很是鼓舞人心:“这次案件的侦破,充分体现基层民警对‘教育挽救’方针的深刻理解,走出了一条预防犯罪的全新道路。特别是姜凌同志创新运用犯罪心理评估技术,为今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嘉奖!”
  底下人拼命鼓掌。
  虽说表扬的是姜凌,但与她一组的李振良、魏长锋等人比她还欢喜,低下头悄悄冲姜凌比了个大拇指。
  应松茂坐在政委身边,目光投向坐得端端正正的姜凌。
  阳光从窗外投向,将姜凌薄薄的肩背染上一层淡淡的金光,让清秀的她平添了一份神秘感。
  她那份写在笔记本上的《犯罪心理评估档案》一送上去,立刻成为局里技术大队的范本,这样一个娴熟应用犯罪心理评估技术的人,竟然是新人?
  接下来是让派出所案件组全体成员兴奋的颁奖环节。
  派出所获得集体三等功,颁发锦旗一面,所有参与办案人员都获得奖金300元;
  姜凌记个人三等功,奖励英雄100型金笔一支;
  李振良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奖励热水瓶一个;
  魏长锋获得特殊贡献奖,获得有机玻璃镇纸一个。
  魏长锋看着镇纸上刻着的“从警二十年”字样,乐得热泪盈眶,今年是他从警二十年,没想到局里还记得他,真是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李振良抱着画了个大大“奖”字的铁皮热水瓶,笑得像个傻子。
  姜凌的金笔笔帽上刻着“除恶卫道”四个字,看清楚这四个字之后,姜凌浅浅一笑。这字刻得好,老天让她重活一回,可不就是让她除恶卫道么?
  众人站在红绸金字的锦旗之后合影,锦旗上“雷霆出击护苗先锋”字样金灿灿、亮闪闪,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得欢乐的笑容。
  合完影,公安局几个人想走,姚所一把拉住应松茂:“应队,这次能够固定证据还得感谢你呢。既然来了,你也说几句吧?正好也指导指导我们所这几个年轻人。”
  应松茂定住身形,转身看了看案件组五位民警,沉吟之后道:“能及时保存、送检证物,你们做得很好。”
  魏长锋忙谦虚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应松茂转而看向姜凌:“你那份心理评估档案很规范,我们技术大队想以你的记录为新范本,可以吗?”
  姜凌点头:“可以。”
  她所用的记录方式,也是在前辈们不断创新、调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能够推广应用是她期望看到的。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