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作者:
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2 字数:3697
姜凌嘴角微勾:“对!”随即在白板上写下“车队”二字。
周瑾亮也兴奋了起来:“文化程度高、当地很有势力?那这个人的工作性质应该经常与政府机关打交道,如果能知道他是哪里人,那应该好查。”
李振良刚才一直沉默当背景板,但现在被大家热火的讨论所感,也渐渐甩开那份拘束,大胆发言:“这人多半和沈三壮有亲戚关系,不然团队里怎么那么多姓沈的大槐村人?”
姜凌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沈”字。
“这个人,姓沈,老家在新昌县青石镇大槐村或者附近村落,读过一些书,至少高中学历,能调配一个车队,经常与政府机关打交道,人缘很好。”
周瑾亮霍地站起:“那还等什么?赶紧查!”
姜凌抬手往下压了压:“别急。”
袁毅瞪了周瑾亮一眼:“慌什么?”都是老刑警了,怎么还跟个毛头小子一样,沉稳劲儿连姜凌这个刚工作半年的新手还不如。
周瑾亮道:“怎么能不慌呢?小姜刚才说了,这是个团伙!大团伙!他们手里肯定还有不少被拐卖的孩子,耽误一天就多受一天罪,多一分危险啊。”
反正也要等汪学昌那边的审讯结果,姜凌便开始她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首先是三定。
定性质、定范围、定脸谱。
姜凌并没有丝毫藏着掖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想法,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定——定性质、定范围、定脸谱”这一行字。
姜凌说:“犯罪心理画像,通常从这三定侦查法开始。”
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九个字,三定侦查法可是在无数次刑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也是2012年犯罪心理画像协会年会暨行为证据分析研讨会上的主题。
定性质,解析犯罪动机;
定范围,指明侦查方向;
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
“详细展开说说~”袁毅很识货,一听到这“三定侦查法”便眼睛一亮,身体前倾,兴奋地指挥周瑾亮:“赶紧嘀,拿出笔记本来记着。”
姜凌虽然没有讲课的经验,但她爱读书、爱思考、记性好,因此说起三定侦查法来那是顺手拈来。
“定性质,就是解析犯罪动机。我们先从这个开始。”
“本案为贩卖儿童案,大部分为暴利驱动型犯罪,占比约七成,目前男童买价基本为3000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一年的工资收入,可以在县城买一套房。”
周瑾亮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一边记一边点头:“对,我们抓的那些人贩子大多数都是为了谋取暴利。”
姜凌继续往下说:“第二类犯罪动机为需求链传导型,传统宗族观念催生买方市场,有些地区为了续香火,有的地区为了养儿防老,这种犯罪动机之下,贩卖的以男童为主。”
周瑾亮再次点头:“没错,我们前一阵到合渭乡解救的几名儿童,都是那些没儿子的家庭花钱买过去传宗接代的。”
姜凌说:“第三类犯罪动机为报复社会型。”
她清楚记得,1995年湘西某案,人贩子正是因自家孩子夭折,连续拐卖12名儿童“陪葬”;2001年重庆某案,人贩子是名不孕妇女,她专拐女童后虐待,以模仿母亲角色。
说起这个,袁毅皱起了眉毛:“我们打拐大队成立以来,也遇到过一起类似案件,同村人独子夭折,出于嫉妒将邻居家三个儿子拐卖。不过这类案件好侦破,只要顺着社会关系追查就可以。”
一想到拐卖儿童的第四种类型,姜凌内心很沉重。
这一类,是器官贩卖关联型。据1998年某省会城市打掉的犯罪团伙账本显示:健康儿童心脏报价15万元,角膜一对2万元,这些都需要活体摘取,残忍至极。不过目前器官移植技术还不成熟,器官贩卖市场未形成。
姜凌选择直接跳过这第四种类型。
“那么……我们手中这起儿童拐卖案,应该归于哪个类型?”
周瑾亮下意识地举手:“第一类吧,暴利驱动。”
姜凌颔首肯定:“对。”
周瑾亮直到放下手时才意识到,唉呀!眼前这个说话的女警比他小多了,怎么自己搞得像见到老师一样?还举手回话?啊呸!
姜凌似乎没看到周瑾亮的懊恼:“暴利驱动依旧是主要动机。据我了解,健康儿童日收入大概2、30块,但人为致残后,利用路人的同情心,日收入可达一两百块。”
打拐大队是1990年成立的,周瑾亮与袁毅打拐三年,解救了不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也知道这一行的大致行情。
但是,拐来孩子乞讨,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一听到日收一、两百,他俩顿时张大了嘴。不得了,一天抵他们近半个月工资,这还只是一个孩子!一对夫妻管着三个孩子,每个孩子少算点挣一百,那岂不是一个月得一万块?
知道干一行是暴利,没想到如此暴利。
“笃、笃、笃——”
袁毅正在感慨之际,有人轻轻敲门。
袁毅站起,将来人迎了进来:“松茂,小陈,你们怎么来了?”
应松茂指了指那张写着“三定侦查法”字样的白板:“姜凌讲课,我们过来学习一下。”
姜凌与李振良同时敬礼:“应队。”
应松茂忙摆手:“不用这么正式,我只是过来旁听,姜凌你继续。”
姜凌没有再客气,继续往下说:“被拐儿童被长期囚禁,无需支付工资,只用提供馊饭剩菜让他们活着就行。犯罪团伙多数以父子或母女的名义进行伪装,逃避警方盘查。你们可以算一算,谢家燕与沈三壮这对夫妻控制三个孩子,月收入能有多少。”
周瑾亮刚刚已经盘算过一回,立马抢答:“一万!”
一直站在白板旁边为姜凌提供教具、在她示意之下写关键词的李振良感觉打拐大队办公室变成了课堂,而姜凌则是主讲教师。
他左右看看,悄咪咪地想:莫非,我也混成了助教?
袁毅看到周瑾亮那积极回答问题的劲儿,简直有些没眼看。完了,姜凌不过才说了半个小时的话,周瑾亮就变成了她的乖学生。
姜凌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对,成本极低、收益很高,但买卖人口是一锤子专卖,这种拐卖方式却是长期而为,风险增加,对团伙的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她将手指点在“定范围”三个字上。
“这个团伙的头目很聪明,他能为谢家燕等人提供假的户籍证明、病历,负责处理尸体,必定是要抽成的。”
“能够成为团伙成员,头目必定有特殊的控制手段。”
“从这点出发,我们就能锁定侦查方向。”
袁毅反应很快,立刻想到一点:“应该有抽成,具体几成暂时不清楚。你刚才不是说,小薇提到谢家燕每个月都会消失三、五天吗?应该是上供去了。”
周瑾亮也跟着兴奋地站了起来:“每一对夫妻中,都有一个姓沈的,这就是对方的一种控制手段。”
他忽然皱眉问:“奇怪,为什么不是姓沈的上供,而是谢家燕去?”
李振良也被这种讨论的氛围所感染,放下拘谨,迅速接上话茬:“谢家燕可能与头目有特殊关系,比如……”
周瑾亮与李振良异口同声:“情妇!”
话一出口,两人目光相接,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姜凌眼中也有了笑意。从目前大家推测出来的信息来看,鹞子同伙头目沈天鹞的脸谱其实已经有了雏形。
“好!”姜凌响亮地赞了一声,敲了敲白板。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定范围了。”
“为了便于控制底下人,该团伙的活动范围应该不超出咱们湘省。”
“谢家燕等人在晏城落网,三名沈姓拐子大槐村隶属于青石镇,团伙头目大概率在晏城新昌县青石镇活动。”
说到这里,就连袁毅都有些佩服姜凌对晏城市行政区划的熟悉程度:“小姜,你很熟悉青石镇?”
第27章 江守信
对青石镇很熟?
当然熟悉。
姜凌抬手抚过鬓边的珍珠发夹, 眼中有着温暖的眷恋。
将她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的江守信警官,就在青石镇派出所工作。因为“江”、“姜”同音,再加上江守信家里只有独子, 总想着再有个女儿, 所以待她像亲生的闺女一样。牵着她的手逛街, 给她买糖、饼干和带花边的小裙子,把她带回家,给她梳头发、扎小辫、戴发夹。
这个发夹,和当年江守信送她的同款,都镶着细密的两排小珍珠。
姜凌在青石镇住了半个月, 日子美得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泡一样,绚烂夺目, 轻飘飘地飞向天空。
她高高兴兴叫江守信“江爸爸”,叫江守信的妻子李文慧“李妈妈”,叫江守信的儿子江喆“哥哥”,一切都和她幻想的一样, 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