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2      字数:3660
  
  汪学昌与廖刚立定:“是!”
  袁毅看向姜凌、李振良:“一切行动听指挥,能做到吗?”
  姜凌与李振良一齐挺起胸膛:“能!”
  袁毅道:“你俩和我、小亮一个车,先行一步。如果找到人,再来调动警力实施抓捕。”
  他看向应松茂:“松茂,你帮我和雷队说一声,等我消息。”
  应松茂“嗯”了一声,“好!”
  袁毅一声令下,打拐大队立即开展行动。
  三定侦查法,袁毅这回算是明白了。
  以前他重实战、轻理论,总觉得那些什么犯罪心理学、侦查学都是纸上谈兵,真正与罪犯打交道还是得一次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水平。
  可现在姜凌用“三定侦查法”,三下五除二就锁定了首犯,精准画出对方脸谱,最最牛逼的是,连名字都能算得出来。这理论水平,真是绝了!
  如果案件侦破,首犯真如姜凌所言,那她这回算是真正在晏市公安局扬名立万。
  袁毅此刻的心情,急迫得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太想知道,姜凌这回的“画脸谱”画得像不像。
  袁毅跑得飞快,应松茂却一直坐在打拐大队的办公室里。他盯着那块写满字的白板,眼睛里闪着亮光。
  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原来这么接地气?
  三定侦查法总结得真好!
  上一次见识到姜凌用这套理论找出偷自行车铃铛的小姑娘,就连导师都觉得耳目一新,嘱咐他好好总结写篇论文出来。
  没想到不过才拿到材料一天,论文开头还没写呢,姜凌又提出“三定侦查法”来,这也太厉害了!
  应松茂有种应接不暇的急迫感。
  作为技术大队的副队长,他也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来,不能让姜凌的这套理论被埋没。
  想到这里他对赵景新说:“去拿相机,把白板上的文字拍下来。”
  等拍完照,他坐下整理笔记。
  仔细阅读过打拐大队此次行动的所有口供笔录,应松茂将所有重要线索都记录下来,打算抓紧时间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出来。
  一定要迅速在公安系统内推广姜凌的这套理论。
  而另一边,姜凌已经坐上市局的吉普车,前往晏市昌平县青石镇。
  青石镇距市区约一百公里,因为多是县道,车辆速度不快,到达镇上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大家都饿了。
  周瑾亮将车直接开到青石镇派出所门口。
  一名身型瘦小、头发花白的警察从值班室走出来:“这里不能停车。”
  姜凌推开车门下了车,看着眼前这名身穿制服的警察,声音有些颤抖:“江叔……”
  从考上警校到毕业分配到金乌路派出所,姜凌一直没有时间探望江守信,没想到今天再见,他竟然老得这么快。
  姜凌的眼圈有些泛红。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她长大了,可是他却老了。
  当年姜凌被送回福利院,临别时她抓着大门栏杆,号啕大哭。
  一边哭一边喊:“江爸爸,别走!”
  江守信已经结婚生子,不符合收养条件,他没办法领养,也没条件领养。他爱人身体不好,儿子也体弱多病,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
  不过,他一直信守承诺,每年都会抽时间探望小姜凌。后来姜凌考上警校,两人虽然没有见面,但一直有书信往来。
  江守信身上的制服干净笔挺,但洗得有些脱色。看到是姜凌,他眼睛一亮,笑着快步上前:“不是报到上班了吗?怎么有空过来?”
  姜凌道:“和同事出差,路过,想来看看你。”
  说完介绍袁毅、周瑾亮和李振良:“我们是一个组的。”
  江守信在派出所里属于老实巴交、与世无争的那一种,不然也不会在青石镇派出所一干就是三十年,依旧是名基层社区民警。
  面对姜凌的同事,江守信热情地伸出手:“欢迎欢迎。小凌刚刚毕业,还有很多事不懂,幸好有你们关照,谢谢,谢谢!”
  能够这么快就和同事们一起出差,江守信凭经验认定姜凌的同事很和善、愿意关照新人,有什么事愿意带着她。
  袁毅笑了,一边握手一边说:“您太客气了。姜凌很优秀,我们都得她关照呢。”
  袁毅这人虽然行事有些粗鲁,但在市局工作这么多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这次要不是有姜凌的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哪里能这么快找到青石镇来?这么年轻就能开创新理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以后还得听她的调遣呢。
  周瑾亮与队长保持高度一致:“可不是?姜凌优秀得很,这次出差我们都听她的。”
  李振良真心实意地说:“江警官,您放心,我和姜凌是好搭档,我什么都听她的。”
  江守信有些迷糊。
  这迷魂汤灌得,有些猝不及防啊。
  他虽然知道姜凌是个聪明、冷静的孩子,但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派出所半年,就得到这么多同事的赞扬?还什么都听她的,怎么可能嘛。
  怕不是提前对好了词,来哄他开心的吧?
  江守信的笑容很真诚,也带着份殷勤与讨好:“小凌性子比较冷,难得能和你们打成一片,我就放心了。一路开车过来,肚子饿了吧?走走走,我请你们吃饭去。”
  袁毅也没推辞,一来也到了饭点,二来正好趁这个机会套套话。
  派出所其他人都没惊动,挺好。
  江守信引着他们把车停在对面巷子,带大家走进一家饭馆:“莫看馆子小,味道真不错,请请请……”
  饭馆的确不大,只摆了六张桌子。
  不过一走近就闻到扑鼻的饭菜香味,估计味道不会差。
  李振良深深吸了一口气:“嗯,这香味……豆豉辣椒炒肉,光是闻着就口水流啊。”
  周瑾亮笑得看了他一眼:“听说你们食堂伙食不错?”
  李振良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的?”
  周瑾亮嘻嘻一笑,悄悄指了指袁毅:“应队不是在你们食堂吃过一次饭吗?袁队听说的。”
  李振良没想到金乌路派出所食堂的名头竟然传到了市局,摇了摇头:“没想到,应队……”他原本想说,应松茂看着话少,没想到竟然嘴这么碎。转念一想,袁队和应队关系那么好,这话不能说。
  周瑾亮却是个聪明的,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笑得差点岔气:“你,你!”
  应松茂话极少,但袁毅却话多,两人一见面就会上演一出兄弟情仇,他们这帮人早就看惯了。
  袁毅之所以知道应松茂在金乌路派出所吃了饭,是因为那天原本想约应松茂去吃饭,结果扑了个空。
  袁毅这人最是好奇,什么都要问个究竟,逮着应松茂问东问西,偏偏应松茂只回了两个字:“有事。”
  最后还是应松茂的助手赵景新老老实实汇报,袁毅才放过应松茂。
  李振良与周瑾亮在这里嘻嘻哈哈,被袁毅狠狠地瞪了一眼。
  两人立马收了笑,老老实实坐下。
  江守信看出来袁毅是领导,立即将注意力放在袁毅身上,一边征求他的意见点菜,一边和他寒暄。
  袁毅很自然地与江守信交谈,顺便打听青石镇派出所的情况。
  姜凌将主场让给袁毅,安安静静坐在江守信身旁,给他端茶倒水。
  李振良第一次见到姜凌如此亲近旁人,心里也有些疑惑:不是说姜凌是孤儿,在福利院长大吗,怎么会突然冒出个长辈来?而且关系看起来如此亲密。
  等到菜上来,大家一起开动。
  湘菜里总少不了一道辣椒炒肉,煸得焦香的辣椒,黑黑的豆豉,多多的蒜末,肉片软嫩适中,浓香四溢,特别下饭。
  豉汁排骨、茶油炒鸡、白辣椒炒肥肠、虎皮青椒荷包蛋,再加上一道油渣炒白菜,几个人边吃边赞,连正事都差点忘记了。
  直到吃饱了饭,袁毅才问:“青石镇上沈姓人家多不多?”
  江守信当了这么多年警察,自然看得出袁毅是带着目的来的。他看一眼坐在身边的姜凌,姜凌冲他点了点头。
  江守信谨慎回话:“青石镇下面有12个村,其中双塘村、大槐村、九湾村这三个村子姓沈的人比较多。”
  袁毅再问:“镇上做生意比较有名、人脉资源广、能言善道的沈姓人,你认得多少?”
  这个问题,还真问对了人。
  江守信在镇派出所干了三十几年,做过户籍民警、社区民警,也干过案件民警,对这一片上上下下非常熟悉。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说出几个人名。
  当“沈天鹞”这个名字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袁毅难掩兴奋。
  还真有这么个人!
  不过他知道不能惊动他人,越是兴奋,声音越压得低:“这个沈天鹞做的是什么生意?人品怎么样?”
  江守信皱了皱眉:“你们要调查他?”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