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695
  
  “案子破了,但我们的工作还没完。”秦铁山的神情转为严肃,“今天这个会,并不是庆功会,而是总结会、反思会。成绩要讲透,问题更要看清,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他目光扫过全场:“首先,成功经验在哪里?我看,核心就是八个字——大胆创新,理论指导!”
  说到这里,秦铁山顿了顿,目光精准地投向坐在中排的姜凌。
  “这个案子,初期我们走了弯路,差点陷入人海战术的困局。是姜凌提出的三定侦查法,定性质、定方向、定脸谱,为案件侦查指明方向、锁定范围。这不是纸上谈兵,是实打实地理论指导实践。”
  秦铁山的目光又转向洛云琛:“洛云琛那幅雨夜背影图,在没有清晰面容的条件下,采用专业的刑侦画像技术,画出了凶手的体型特征与关键细节,为进一步缩小嫌疑人筛查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
  秦铁山的声音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姜凌、洛云琛虽然刚刚调来咱们支队,但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坚持的勇气,证明了刑侦理论、新技术的价值,干得漂亮!”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姜凌和洛云琛在众人的目光中站起身,庄重敬礼,眼神坚定。
  “当然,”秦铁山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所有在座的人,“功劳,绝不仅仅是几个人的。雷骁坐镇指挥,协调各方,攻坚克难;范威带着摸排组的兄弟们,用铁脚板踏遍周边六平方公里区域,筛出了关键信息;技术队的同志在物证匮乏的条件下,锁定了死者指甲缝里的蓝布纤维;还有每一位坚守观察点的、熬夜分析数据的、提供后勤保障的同志。正是因为有你们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咱们专案组才能创造出六天破杀人案的奇迹。这块硬骨头,是大家一起啃下来的!”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饱含真情,让每一个在座的人都感受到了尊重和认可,掌声更加热烈,许多人眼眶微热。
  “其次,问题与不足,也必须正视!” 秦铁山的语气变得凝重。
  “第一,初期对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存在轻视甚至排斥,这一点我要深刻检讨。老经验是财富,但不能成为绊脚石。时代在进步啊,同志们,咱们搞刑侦的,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还有提升空间。画像组和摸排组前期因为我的安排,沟通不充分,造成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以后,要建立更高效的联动机制。”
  “第三,技术瓶颈依然突出。纤维比对速度慢,监控手段匮乏,这也提醒我们,硬件投入和技术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秦铁山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桌面上:“同志们,这个案子,是我退休前,经手的最后一个大案了。”
  这句话一出,底下嗡嗡议论声响了起来。
  “老秦要退居二线了?”
  “还不到退休年龄呢,老秦舍得退下来?”
  “老秦要是下了,谁上?”
  秦铁山环视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不舍,有欣慰,更有沉甸甸的托付。
  “我秦铁山,干了一辈子刑警,破过不少案子,也吃过不少亏。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刑侦破案,靠的不仅仅是经验,还有学习的能力、创新的勇气,和对真相、对正义的追求!”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姜凌、洛云琛等年轻刑警的身上:“看到你们,我就看到了希望。你们有知识、有想法、有冲劲。不要怕犯错,不要怕质疑,大胆地去闯、去试。未来,是你们的!”
  他又看向雷骁、范威等中生代骨干:“你们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经验丰富,年富力强,要敢于给年轻人搭台子、压担子,要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要当好引路人,做好铺路石!”
  最后,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同志们,警察的职责是什么?是守护!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嘱托的力度:
  “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雷霆手段;希望你们,永远怀揣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希望你们,永远坚守对刑侦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永远要把刑侦这把尖刀,磨得更快,擦得更亮。要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极致的寂静。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经久不息。这掌声,是对成功破案的庆贺,是对秦铁山这位老刑警的崇高敬意,更是对使命与责任的庄严承诺。
  秦铁山看着眼前一张张激动的脸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花白的鬓角上,也洒在会议室里每一位为正义而战的刑警身上。
  一个时代即将落幕,但薪火相传,守护这座城市安宁与光明的征程,永不止息。
  回到办公室,姜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她没有想到,秦铁山心胸如此宽广。
  虽然第一次会议上强势驳斥了自己,但却很快就意识到问题,在总结大会上高度肯定了自己,肯定了三定侦查法的价值。
  姜凌觉得自己很幸运。
  有家人支持,有领导扶持,有同事配合,未来事业一片光明啊。
  这么一想,姜凌感觉浑身上下充满力量,恨不得立刻投入下一个案子,哪里还有时间去想什么谈不谈恋爱、结不结婚。
  就在这时。
  “呜哇——呜哇——呜哇——”
  尖锐、急促、撕心裂肺的救护车鸣叫声响起,让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惊了一下。听这声音,离公安局很近。
  李振良反应最快,立马趴在窗台往外看。
  他忽然叫了起来:“组长,组长,平安里出事了。”
  姜凌立刻站起,快步来到窗边,抬头张望。
  一辆救护车正开进社区大门,往西边飞奔,自家楼栋附近,正围着一大堆人。
  眼前的景象让姜凌瞬间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了。
  出了什么事?不会是妈妈出事了吧?
  想到单独一人在家的妈妈,姜凌忙冲到电话机旁拔打家里座机。
  嘟……嘟……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喂?”
  听到话筒那边传来肖文娟的声音,姜凌一颗急速跳动的心这才慢了下来,全身冷凝住的血液突然开始流动。
  直到这个时候,姜凌才开始后怕。
  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如果遇到点什么意外,那可怎么办?
  姜凌急切地问:“妈,你没事吧?”
  肖文娟的声音很温柔:“我没事。我刚在厨房看到,楼下有救护车过来,好像是早餐摊子那边出事了。”
  姜凌嘱咐道:“人多的地方你莫去,就在家里等着,我去看看。你等我电话啊。”
  肖文娟“嗯”了一声,“好,那我先不出门买菜了。”
  姜凌放下电话便往外跑。
  李振良、刘浩然、周伟三个人紧跟在她身后。
  刚走到楼梯间,便听到了雷骁的大嗓门。
  “一大队!集合!出现场!” 队长雷骁的吼声像炸雷,瞬间点燃了一大队的紧急气氛。
  一群人三步并做两步地冲下楼梯,从姜凌他们身边风一般闪过。
  不到三分钟,姜凌刚刚赶到自家楼栋底下,三辆警车已呼啸着冲出市局大门,直奔仅一街之隔的案发地。
  早上姜凌看着还井然有序、弥漫着食物香气的早餐摊点,此刻已是一片混乱狼藉。
  几张油腻腻的小方桌被掀翻在地,粗瓷碗的碎片、金黄的油条、雪白的豆浆,泼洒得到处都是,混合着泥土,形成一片片污浊狼藉的痕迹。
  地上能看到几滩刺目的、令人作呕的呕吐物残秽。
  人群像受惊的蚁群一样,紧紧围拢着那个小小的摊位核心。
  有捂着肚子、脸色惨白、痛苦呻吟的食客;
  有惊慌失措、哭喊着试图扶起倒地亲人的家属;
  更多是伸长脖子、脸上写满惊恐与茫然、窃窃私语的围观者。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痛苦的呻吟、惊恐的尖叫、焦急的询问、无措的哭泣……汇成一片令人头皮发麻的喧嚣漩涡。
  老板娘刘婶瘫坐在一片狼藉之中,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完整的声音。她那张总是带着和气生财笑容的脸,此刻煞白如纸,眼神空洞,布满老茧的手无力地抓着一块抹布。
  刘婶的丈夫老李,那个总是在案板后沉默寡言和面、打下手的男人,正徒劳地试图扶起一个蜷缩在地上抽搐的老人,他的脸上混杂着恐惧、绝望和难以置信。
  姜凌的目光瞬间锁定了那个在地上痛苦抽搐的老人——是刘大爷,那个昨天在社区银杏树下温和劝解徐老头的温和老人。
  此刻的他,全无当日的平和,身体扭曲着,口角甚至溢出可疑的白沫,生命的气息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他身上抽离。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