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695
  
  脖颈画得细长,肩膀内收,形成一种畏缩的体态。
  头发被画得稍长、凌乱,几缕刘海遮住小半眼睛。
  整体肤色用极浅的灰调表现苍白,只在颧骨处点了一抹不健康的微红,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对生活充满憧憬与热爱的年轻人。
  姜凌拿起两张刚完成的画像。
  洛云琛的画,不仅仅是形似,更注入了某种灵魂。
  樊虎那张脸,每一道线条都散发着暴戾;孟江豪那张脸,则写满了麻木。
  “就是他们。”姜凌的声音斩钉截铁,眼中寒芒闪烁,指尖重重地点在洛云琛的画上,“现在,该把这两个人,送到该去的地方了。”
  第82章 陈燕
  晏市刑侦支队一大队的会议室里, 气氛很紧张。
  墙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地图标记和洛云琛那两张极具冲击力的凶手画像。
  郑瑜眉头紧锁,低头沉思着。
  李强的口供、巷道的血迹、凶手的籍贯、初步画像……线索在慢慢汇聚,却唯独缺了最关键的一环——受害者的身份。
  没有受害者, 连专案组都没有办法成立。
  一种沉重的无力感压在每个人心头。
  姜凌站在窗边, 雨后的城市灯光在她冷静的眸子里明明灭灭。
  她的脑海里, 还在回忆着雷骁离开会议室之前的话语:“根据姜凌提供的推理结果,目前我们高度怀疑受害人是一名缉毒警察。我已经加密联系省厅禁毒总队,并直联岳州市局缉毒大队最高负责人,了解近期是否有卧底人员,在晏市方向执行任务, 并已超过48小时未按约定方式报备或失联。案件性质恶劣,希望对方能够尽早给我们回复。”
  执行排查任务的侦查人员还没有回话。
  省厅、岳州那边也没有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空气仿佛凝固。
  姜凌不由得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我错了?
  一切都是她的推理,并没有证据支持。
  受害人也许不是警察,更不是什么卧底缉毒警察。
  或许她只是一个普通路人, 之所以喊出那半句我是警察,只不过是病急乱投医, 想用警察身份吓一吓歹徒。
  或许她只是一名外地探亲的普通警察, 无意间路过那个小巷,撞见了那两名歹徒。
  甚至, 她从脑海里搜索出来的罪犯档案,也不一定就是小巷杀人案的凶手。
  毕竟, 档案里并没有明确记载樊虎、孟江豪1994年6月24日杀过人。
  这么一想,姜凌双手开始微微颤抖。
  抬眼看着墙上挂着的嫌疑人画像,自我怀疑像冰冷的潮水一般慢慢涌上心头,将她整个人淹没。
  呼吸, 开始变得急促。
  冷汗,从额角渗出。
  如果,真是她判断失误,那整个侦查方向都错了!
  那将浪费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
  而此案,也将成为悬案,甚至是冤假错案!
  “姜凌?”一道清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姜凌猛地从惶恐感中抽离出来。
  郑瑜细心地察觉到了姜凌的不对劲,伸出手轻轻盖在她手背后,眼中满是关切:“你怎么了?是不是低血糖?”
  姜凌脸色有些苍白,额角有汗珠往外冒,双手微微发颤,很符合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刑警办案经常加班加点,忘记吃饭是常态,郑瑜对低血糖并不陌生。
  姜凌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我没事。我只是……”
  此刻,或许是害怕自己再次陷入自我怀疑的惶恐,又或许因为郑瑜那关切的眼神,姜凌开口说出了内心的脆弱:“我担心,我的判断是错的。”
  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姜凌现在给出的所有结论,包括受害人可能是卧底缉毒警、两名凶手的长相,都是基于推论与先知。
  害怕出错,是强烈的责任心驱使。
  郑瑜眨了眨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
  姜凌看着她:“可是,你不觉得我的假设太过大胆吗?如果错了呢?那我们前面所有人的努力不是都白费了?”
  第一次见到英明神武的小姜老师这么没自信,郑瑜不由得有些心疼。
  算算年纪,姜凌今年还只有21岁,在刑侦队伍里年轻得很。她专业能力突出,连破数案,原以为她会骄傲自满,没想到今天会这么怀疑自己!
  郑瑜看到了姜凌的另一面,内心亲切感倍增,亲密地搂过她肩膀,努力劝慰着她。
  “大不了重新来过,怕什么!”
  “益州籍总是对的吧?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组合总是对的吧?那名受害人挣扎时喊出我是警察这几个字总是有的吧?从现有证据出发进行推理,没问题的!”
  “就算错了,也没有人会怪你,你更不用责怪自己。错了,至少知道那个方向不对,我们换条路再走,一定能破案!”
  郑瑜的话,有如一股暖流注入姜凌身体。
  姜凌的双手终于不再颤抖。
  郑瑜侧过脸看着姜凌:“姜凌,你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没有谁敢说自己永远不犯错,就算是咱们钟局、秦队,还不是一样有过破不了的案子?他们走过的弯路可多了。”
  她忽然压低了声音:“有时间,我跟你说说我们雷队的糗事……”
  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雷骁脸色凝重中带着一丝异样,身后跟着一个风尘仆仆的男子,那是应松茂。
  应松茂穿着件半旧的圆领T恤衫,眉宇间刻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的视线在触及姜凌时,微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掠过一丝乍见故人的欢喜,但随即被更深的凝重覆盖。
  “各位,”雷骁侧身介绍,“这位是……”
  还没开始介绍,底下人便叫了起来:“这不是老熟人么,还介绍个啥。”
  雷骁抬手压住底下的声音:“应松茂同志现在是岳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队长。经省厅和岳州方面确认,他们有一名失联的卧底女警员,可能是我们发现的受害人。应队这次是专程赶来配合调查的。”
  应松茂没有客套,大步走到会议桌前,将一份密封的档案袋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环视众人,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压抑的悲愤:“各位,我是应松茂。失联的警员是我们的人,三级警督,陈燕。”
  应松茂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这个名字重若千钧,“她的身份,在岳州局内部,也只有支队长、我和她的直接联络员知晓。”
  他看向姜凌,声音低沉:“她……牺牲了?”
  姜凌的心往下一沉,那个被害的女警,那个临死前喊出线索的人,叫陈燕?
  她迎上应松茂的目光,简单介绍情况之后说:“应队,目前我们没有找到尸体,并不能确认生死。但从小巷墙面喷溅的血迹推断,受害人凶多吉少。”
  应松茂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满是伤痛:“那,你为什么推测此案受害人是失联卧底警察?”
  姜凌将自己的推理过程说了出来。
  应松茂没有想到,分离三个月不到,姜凌已经将她的三定侦查法应用到了这么娴熟的地步。
  知微见著,逻辑清晰,而且还很大胆。
  “这就是陈燕。”因为没有确认身份,应松茂并没有公布陈燕的档案,而是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彩色生活照,照片上的陈燕穿着便服,眼神清澈而坚定,笑容灿烂。
  “陈燕……”应松茂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强自镇定,开始介绍这位隐没于黑暗中的战友。
  “她代号青鸟,警龄8年,心思缜密,胆大心细,是队里最优秀的卧底侦查员之一。这次的任务,是打入一个代号‘蛛网’、横跨岳州、晏市两地的合成毒品分销网络。目标是摸清其核心架构、货源渠道和晏市的主要接头人。”
  他的话语将众人带入缉毒战线那不为人知的凶险世界:
  “她已经在蛛网外围潜伏了三个月。三个月,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活在谎言与刀尖上。她扮演的是一个丈夫欠债跑路、被迫在底层讨生活的苦命女人燕姐,混迹在台球厅、地下赌场和鱼龙混杂的廉价出租屋。每一天,她都在毒贩的眼皮底下跳舞,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万劫不复。”
  应松茂的拳头无意识地攥紧。
  “一个月前,她传回情报,晏市这边一个绰号刀疤的分销小组长,近期频繁接触一名外地口音、行事狠辣的大主顾,交易地点常在城郊结合部和拆迁区。她判断这名大主顾可能涉及大宗交易或与更上层有关联,请求重点监控。”
  应松茂转过头,看着白板上的画像,眼中喷射出仇恨的火焰。
  “陈燕出现在那条小巷并非偶然,她循着刀疤这条线索,一直在追踪那名大主顾可能进行的毒品交易地点。深夜、偏僻、拆迁区、暗巷……这些都是毒贩偏好的掩护,她是在执行任务,是在试图靠近毒源核心。”
  应松茂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痛心与愤怒。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