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770
  
  “凌姐,我再深挖一下这个账号的历史登录记录,看看这钥匙,他还在哪里试过!”他的声音恢复了清朗,带着年轻人特有的、一往无前的冲劲。
  第123章 人赃并获
  城南支行废弃培训室的物理访问记录被紧急调出, 薄薄几页纸却带着千钧重量。李斌熬得通红的眼睛死死盯住其中一条记录,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找到了!7月12号下午2点40分,培训室门禁记录——魏高利!登记理由是‘取回遗留私人物品’, 但系统显示他在里面待了足足四十五分钟。那个时间点, TRN_OLD_07终端就在那个房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 李振良挥舞着刚从人事档案室和银行紧急汇总来的名单冲进技术组临时办公室,声音嘶哑却透着兴奋:“组长,名单筛出来了!近两年因故离职、有技术背景、对银行强烈不满的,晏城范围内一共有七个人。”
  他将七份个人信息资料重重拍在姜凌面前的桌子上。
  姜凌拿起魏高利的资料。右上角附有照片,那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面容瘦削、眼神有些阴郁的男子。
  “魏高利, 男,32岁。原城南支行技术维护组骨干, 半年前因重大操作失误导致支行核心系统短暂瘫痪,被银行严厉处分并最终辞退。据他当时的直属主管和几个同事私下反映,此人性格孤僻,技术能力强但极为自负, 被辞退时极度不满,曾当众扬言‘银行会后悔的’, 而且……”
  李振良喘了口气, 加重语气:“他离职前的工作内容,就包括过时设备的清理报废, 像我们查到的这台本该报废的终端,他完全有权限接触, 并且熟悉其状态!”
  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瞬间串联了起来。
  城南支行废弃的培训室、本该报废却被利用的终端、精准利用权限漏洞的手法、对银行内部流程的极度熟悉、被辞退的强烈愤懑……心理画像勾勒出的那个模糊身影,与档案照片上阴郁的面孔严丝合缝地重叠起来
  “住址?”姜凌没有丝毫犹豫。
  刘浩然将一张纸条递过来, 上面是一个城郊结合部的地址:“这是刚查到的临时租住地,房东反映,租客是半年前租的,是个搞技术的,房间里拉了好多电话线,电费很高,平时深居简出,也没什么朋友。”
  “就是他!”姜凌眼中寒光一闪,将目光转向一直守在屏幕前的李斌,“老李,请立刻锁定这个地址所有可能的对外通信线路,特别是拨号接入银行网络的痕迹,固定证据。”
  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李斌一扫先前的颓废,兴奋地回应:“好,没问题!”
  姜凌转向刘浩然:“通知赵队,请求特警支援!目标魏高利,高度危险,涉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重大金融盗窃。”
  刘浩然声音响亮:“是!”
  姜凌看着一直紧盯着魏高利档案、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的梁九善,“九善,我需要你实时待命,一旦对方进入现场,马上确认电子证据。”
  “明白!”梁九善立刻应道,迅速将电脑接入技术组的主网络交换机端口,调出几个监控界面,清朗的声音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凌姐放心,只要他的设备还在线,绝对跑不了!”
  警笛划破晏城午后的宁静,数辆警车风驰电掣般驶向城郊。目标地点是一栋陈旧的三层居民楼,魏高利租住在顶层最角落的一个单间。
  老式居民楼的墙面已经开始风化,楼梯间堆满了各种杂物,一走进去就能闻到空气里弥漫的潮湿霉味。
  特警队员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控制住楼道出入口。
  姜凌身着便服,站在布满锈迹的铁门前,李振良、刘浩然、周伟分列两侧,神情肃杀。
  楼下的梁九善坐在技术组临时办公室里,戴着耳机,紧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和几个代表网络连接状态的小灯图标,对着耳麦低语:“凌姐,目标房间至少有三个活跃的拨号连接,其中一条……正在频繁访问城北支行的后台服务器端口,他正在操作,试图删除登录记录。”
  “明白。”姜凌眼神一厉,对赵铁柱点了点头。
  赵铁柱果断挥手!
  “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老旧的铁门锁扣应声崩裂!特警队员如猛虎般率先突入!
  “警察!不许动!”
  刺耳的呵斥声和纷乱的脚步声瞬间充斥了狭小的房间。
  一股浓烈的、混合着电子元件发热、灰尘、汗液和廉价泡面味道的浑浊空气扑面而来。
  房间的景象让所有冲进来的警察都心头一震。
  这根本不像一个住人的地方。
  除了一张行军床和堆满快餐盒的桌子,整个空间几乎被机器占据。一台老旧的显示器闪烁着,幽幽绿光映照着墙上斑驳的霉渍。
  显示器下方,是一台拆开外壳、线路裸露、风扇轰鸣的服务器机箱。粗壮的电话线、网线如同纠缠的藤蔓,从墙角的一个大号接线盒里蔓延出来,连接着这台机器。
  一个瘦削的身影正惊恐地蜷缩在闪烁的终端前,手指还悬在布满油污的键盘上方,黑框眼镜滑落在鼻尖,脸色惨白如纸。
  正是魏高利!
  他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破门惊得魂飞魄散,下意识地想去抓鼠标点击什么,但一只戴着战术手套的大手已经如铁钳般牢牢按住了他的手腕。
  “别动!”特警队员的厉喝让他浑身一哆嗦。
  姜凌的目光迅速扫过整个“机房”。
  行军床的枕头底下,露出蓝色封皮册子的一角。
  她上前一步掀开枕头,底下放着一本《晏城商业银行内部系统操作手册(1995版)》。随手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用红笔、蓝笔写满了注释:
  “蠢货设计!居然是默认口令!”
  “此处流程漏洞,可跳过复核!”
  “维护账号sys_maint_bak,权限等同行长,笑话!”
  “TRN_OLD_XX系列终端,报废流程形同虚设,后门大开!”
  ……
  字里行间充满了技术上的轻蔑和对银行管理混乱的嘲讽。
  桌子抽屉被拉开,里面是几张银行储蓄卡,还有几捆尚未拆封的百元大钞和散落的零钱。
  “报告!发现大量疑似赃款和作案工具银行卡。”
  “报告!发现记录银行系统漏洞的手写笔记。”
  “报告!目标终端屏幕上正在登录账号,进行异常操作。”一名技术警员指着其中一台屏幕喊道。
  人赃并获。
  魏高利被反铐双手,押着走出他这间出租屋时,身体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但仔细观察,能看到他的眼神深处除了恐惧,还残留着一丝不甘和愤怒。
  市局审讯室。
  日光灯打在魏高利脸上,更显得他面色灰败,厚重的黑框眼镜也掩不住眼底的惊惶。
  姜凌坐在主审位,神情平静。
  梁九善安静地坐在一旁角落的记录桌后,面前摊开笔记本电脑,眼神专注,随时准备提供技术支持。
  赵铁柱坐在姜凌身侧,目光炯炯地盯着魏高利。这个案子让他感觉到了新技术带来的冲击,传统的经侦经验有点跟不上形势,因此他特意将主审让给姜凌,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得到锻炼的机会。
  “魏高利,”姜凌开口,声音不高,平静淡然,仿佛吃早餐的街坊相互之间打着招呼,“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魏高利嘴唇哆嗦了一下,垂下眼睑,声音干涩:“我……我不知道。”
  姜凌拿起桌面上物证袋里封装的一本蓝色手册,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用红笔狂草般地写着“蠢货设计!居然是默认口令!”
  她缓缓念出这句话,语调平静无波。
  魏高利的身体猛地绷紧,但依旧保持着镇静。
  姜凌放下手册,身体微微前倾:“你很懂技术,魏高利。比城南支行、甚至比市行信息部那些专家们都懂,对吧?你看到了他们视而不见的漏洞,你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呢?”
  魏高利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燃起被戳中痛处的屈辱和怒火:“结果?结果就是他们说我危言耸听,说我好高骛远,说我一个小小的维护员懂个屁!那次系统故障,根本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是他们自己流程混乱,让我背了黑锅!他们把我像垃圾一样扫地出门!”
  明明是自己看出问题,指出漏洞,但却被银行开除,这件事是他心中最大的痛楚,一听到姜凌提起,他整个人便激动起来,话语也变得尖锐。
  “凭什么?他们凭什么这样对我?!你们知道,下岗意味着什么吗?”
  魏高利的话语中带着浓浓的自我厌憎与烦躁:“家里没有了收入,老婆天天埋怨,骂我没用,骂我不懂得钻营。她说隔壁家的谁谁谁做小生意赚了大钱,说对面楼的那个谁谁谁当上了科长,她说别的男人能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就我就是个废物!”
  提及老婆,魏高利看向姜凌的目光里不自觉地带着份鄙视:“你们女人,都现实得可怕!只能同甘,不能共苦。果然……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