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3      字数:3836
  
  窗边电脑屏幕上,那条红色的预警信息依旧刺眼地停留在那里。
  前世那两名保安倒卧血泊的画面再次在姜凌的脑海中闪现,她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抓起桌上那叠刚刚打印出来和资料,转身看向画像小组成员:“画像分析,开始!”
  第126章 布控
  姜凌站在中央控制台前, 眼神锐利,将打印出来的张强、李猛、王兵三人资料铺开。
  她的手指重重敲在资料上:“目标锁定:张强、李猛、王兵。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要在他们动手前,钉死他们。三定侦查法讲的是案发后追凶, 现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预判他们的行动轨迹和手法, 掐灭苗头!”
  “明白!”李振良精神高度集中, 立刻拉过一块白板,取了支红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人名字,等待姜凌的进一步分析。
  时间紧迫,姜凌的语速极快:“从三人的资料来看, 充斥着要求批评教育、家长严管的记录。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到如今踩点银行,其行为模式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张强祖母溺爱包庇, 李猛父亲在当地有些势力,每次犯事之后总有家长兜底,这给了他们无法无天的错觉,胆子越来越大。”
  李振良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姜凌沉思道:“结合他们踩点重点在运钞车离开后的后巷和员工通道, 可以推测其意图非常明确。他们这是要避开运钞武装押运的锋芒,趁银行内部松懈, 从后门或员工通道暴力突入, 直取现金!那他们得有撬棍或者液压剪用于破门,作案工具从哪里获取?”
  刘浩然反应很快:“九善那边不是说, 他们的账户近期频繁取现吗?有没有可能是用于购买作案工具?”
  李振良拍了拍刘浩然的肩膀:“有道理啊,那我问你, 液压剪、撬棍这些从哪里买?”
  刘浩然毫不犹豫:“去旧货市场查一查?”
  姜凌点头:“好,先记下来。”
  李振良记下这条之后,开始琢磨另一个重要信息:“姜主任,作案时间大概会是什么时候?”
  “踩点集中在工作日下午2-4点, 运钞车通常在2:30左右离开。他们动手,必然选在这个黄金窗口期,最快……”前世的记忆对具体日期比较模糊,姜凌只能尽量往前赶,“可能是明天下午,也可能是今天!”
  今天?一想到距离可能的案发时间只有六个小时,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起来,心跳也随之加快。
  周伟迅速拿出一幅城北地图挂在白板上:“交通呢?”
  姜凌迅速扫过地图:“他们若要逃离,必定会选择方便行动、追查困难的交通工具。”
  周伟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笃定:“摩托车,尤其是无牌的旧摩托,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
  姜凌迅速在图上进行标注:“至少需要两辆摩托车,重点关注城北信合周边,尤其是后巷连通的那些小街、旧居民区,哪里方便藏匿摩托,哪里就可能成为他们的跳板点或临时藏身处。大伟,你等会抓紧时间查找他们的常去地点,立刻叠加到地图上做进一步分析。”
  周伟大声应答:“是!”
  李振良皱眉:“团伙作案,通过什么联系?他们并没有手机。”现在的手机并未普及,大多数人还是采用BP机联系。
  姜凌思路很清晰:“他们有聚集的习惯,踩点时的重合出现就是信号。浩然,你通知赵队,重点监控三人住处及信合周边和公共电话亭,特别是下午时段!另外,他们购买工具都是现金,留意银行附近是否有他们取过现的ATM或银行网点!”
  刘浩然立刻回应:“是!”
  姜凌快速下达指令,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一、目标行为模式与犯罪手法预判。振良,你跟我负责核心分析,找出数据库中这三个人的前科记录、旧货市场采购清单、踩点行为特征。”
  “二、社会关系与近期动向深挖。浩然、大伟,立刻联系三人留下案底的辖区派出所——重点是城西红旗路所和城北小河沿所。我要知道他们近半年的详细动向,常去地点、狐朋狗友、有无异常经济来源或债务纠纷,特别是他们家人近期动态!行动要快,注意隐蔽。”
  “三、影像固定与特征强化。心婉、建柏,你们的主要任务在这里!仔细查看九善提供的异常监控录像,寻找清晰捕捉三人踩点的影像,尤其是长时间滞留后巷的证据。我知道,监控画面很模糊,你们要用你们的画像功底,结合已知照片,画出最可能出现的体态、步态、衣着组合特征图,让前方的兄弟按图索骥,这是最直观的通缉令!”
  “是!”
  “明白!”
  “收到!”
  应答声短促有力,带着大战临前的紧绷。
  很快,各方面数据再次汇总。
  数据中心临时开辟的分析区内,灯光雪亮。
  旧货市场那边的侦查人员反馈的信息很有价值:“张强于3月7日下午,在城西老刘头旧货市场登记购买一辆无牌照嘉陵JH70二手摩托车,现金支付。李猛于3月8日上午,在同一市场,登记购买同型号无牌二手摩托车一辆,车架号部分磨损,现金支付。王兵于3月8日下午,在同一市场,购买大号液压剪三把、黑色头套三个、劳保手套三副,现金支付。”
  苏心婉指着拼接在几块屏幕上的模糊监控画面,语气里带着兴奋:“3月10日下午3点15分,后巷东口。虽然糊,但这个穿深蓝色夹克、走路有点外八的,身高体型和王兵吻合。他在这个垃圾桶旁边,站了足足四十二分钟,眼睛一直瞟着员工通道那个铁门和地上的运钞车轮胎印。”
  庄建柏则迅速在白纸上勾勒:“特征强化图出来了,张强,平头,方脸,习惯性皱眉,走路晃肩;李猛,微胖,圆脸,脖子短;王兵,瘦高,走路轻微外八,喜欢穿深色夹克或运动外套。”
  清晰的画像特征和关键影像截图,第一时间被扫描、打印出来。
  围绕着这些监控画面、照片的,是张强、李猛、王兵三人密密麻麻的前科记录、近期银行流水、旧货市场登记表复印件。
  姜凌站在桌首,目光扫过每一份材料。李振良、苏心婉、庄建柏分坐两侧,神情专注,手里拿着笔和笔记本。
  “时间紧迫,废话不说。”姜凌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控场力,“目标三人,张强、李猛、王兵,预谋抢劫城北信用社。我们的任务是完成初步画像分析,明确团伙内部关系、分工、行为特点、潜在风险点,为赵队现场布控提供技术支持。”
  她拿起一张旧货市场的登记表复印件,手指点在购买记录上:“先来看工具购买的时间和方式。王兵,3月8号下午,独自购买三把大号液压剪、三个头套、三副劳保手套。一次性,现金付清。这说明了什么?”
  李振良立刻接道:“行动工具统一采购,说明王兵在团伙物资准备上拥有主导权,或者至少是执行者。他熟悉这类工具,并且对数量有明确要求。”
  姜凌摇了摇头:“不,不止是这些。李猛上午刚买了摩托,王兵下午就去买了破坏工具和遮掩物品,大家注意这个顺序。行动物资的采购,很可能是围绕核心暴力工具和遮掩物来进行的,王兵是最后、也是直接掌握破门和遮掩这两个关键环节的人。”
  姜凌拿起王兵的照片,那张凶狠的脸在灯光下显得更加阴鸷:“再看他的前科。”
  姜凌迅速翻出几份泛黄的询问笔录复印件,指着其中一份:“看这里,七年前,王兵17岁,伙同他人盗窃一家五金店。店主发现阻拦,王兵直接用顺手抄起的扳手,砸断了店主三根肋骨。笔录里受害店主原话是:那个瘦高个下手最狠,像条疯狗!”
  她抬起头,环视众人,语气沉重:“暴力倾向明确,下手凶狠,不计后果!他负责采购液压剪这种强力破拆工具,绝非偶然。这种人,一旦让他拿到枪……”
  姜凌没有说下去,但前世那喷溅的鲜血画面仿佛在每个人眼前闪过,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重了几分。
  姜凌总结道:“所以,王兵在团伙中的角色定位是:破门、暴力实施者。他负责最危险的攻坚环节,也是最不稳定、最可能使用致命武力的危险源。枪,极大概率掌握在他手里,或者由他主导使用,他是布控首要的压制目标!”
  李振良的红笔在王兵的名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旁边标注:危险源,火力点。
  “好,下一个,张强!”姜凌的视线转向那个方脸平头的照片。
  她拿起几张监控截图复印件,这是苏心婉与庄建柏筛选出来的有效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踩点的影像,能够发现什么有效信息?”
  姜凌将几张截图并列排开。画面模糊,但能分辨出同一个平头方脸的身影,出现在信用社后巷不同位置,时间都是工作日下午2点到4点之间。
  众人认真查看图片,沉默不语。
  姜凌用笔尖点着图片,提示道:“张强连续五天,风雨无阻。地点全部集中在后巷、员工通道侧门、以及那个不起眼的、但运钞车有时会临时停靠的死角。他的日常行为表现为站立观察,有时假装打电话,有时蹲下系鞋带,目光始终锁定银行出口、通道门锁结构和周边小巷入口。而且——”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