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作者:胡六月      更新:2025-09-08 09:54      字数:3252
  
  那一瞬间,他有些失落,感觉自己被姜凌不动声色地拒绝了。
  但就在失落蔓延开之前,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话里的关键——“更适合你”、“用自己的力量保护想保护的人”。
  电光火石间,他忽然明白了。
  姜凌不是在拒绝他、推开他,而是在以她的方式,为他指引另一条或许更宽广、更能发挥他天赋的道路。
  她相信他的能力,甚至比他自己更相信。
  内心的阴霾顷刻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磅礴的决心:“好,凌姐,我听你的。”
  既然姜凌觉得计算机是未来的方向,是能创造巨大能量的领域,那他就去学!她要走的是一条预防犯罪的新路,这条路必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那他就努力成为那个能用最先进技术为她铺路、为她构筑坚实后盾的人!
  目标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炙热:他要提前参加高考,要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学习最顶尖的计算机技术。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变得强大,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然后……回到她身边。
  自此,梁九善的人生仿佛上了一根紧绷的发条。
  他本就天资聪颖,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更是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和毅力。他疯狂地自学高中剩余课程,刷过的习题册堆起来有半人高。同时,他想尽一切办法搜寻、接触一切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
  1994年,晏城市开了第一家名为“未来之门”的网吧。上网价格极其昂贵,对他和姐姐而言堪称奢侈。但他仍靠着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每周雷打不动地去泡上一两个小时。
  笨重的486电脑、单调枯燥的DOS命令提示符、缓慢无比的拨号网络,别人或许觉得无趣,在梁九善眼里却充满了无限的魔力。他知道,这些冰冷的机器和代码,就是他通往崭新未来、通往她身边的桥梁。
  高二那年,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老师同学震惊的决定——提前报名参加高考。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京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消息传出,在整个纺织厂家属院都引起了轰动。
  离家北上求学前夕,梁九善去市公安局找姜凌告别。
  她刚从一个案件分析会上下来,眉宇间带着淡淡的疲惫,但身上那股沉静、专注、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气息却丝毫未变。
  听说梁九善成功考取京都大学计算机系,姜凌眼中流露出真切的赞赏和欣慰,语气肯定地说:“很好,九善,我就知道你可以做到。”
  “凌姐,我会好好学的。”梁九善看着她,目光无比认真,像是在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你说计算机是未来,我相信。等我学成了,一定能用技术帮你……帮你们做很多事。”
  姜凌闻言,微微笑了起来,那是他很少见到的、带着轻松和鼓励的笑容:“嗯,我期待着。”
  大学四年,梁九善成了系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当别的同学沉浸在恋爱、社团活动或者网络游戏中时,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业和技术钻研上。他如饥似渴地啃着各种编程语言,深入研究网络协议与架构,在实验室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他心中有一个异常清晰的蓝图,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同时,要开始积累实践经验和创业的资本。
  他始终通过各种渠道,默默关注着远在晏城的姜凌的消息。
  他知道她凭借出色的能力调入了市局刑侦支队,并牵头成立了心理画像小组,运用犯罪心理学知识参与侦破了好几起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
  他知道她并没有停止学习,工作之余还考上了著名犯罪学教授应璇玑的研究生,更加系统深入地钻研预防犯罪理论。
  他为她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同时也更加迫切地想要加快自己的步伐,渴望能早日拥有与她并肩的能力。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大二下学期,凭借几个获奖的软件设计和扎实的技术功底,他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毅然决然地一头扎进创业大潮,共同创立了“星盾科技有限公司”。
  “星盾”,意为“星辰下的盾牌”。他梦想着用技术打造一面坚固的盾牌,守护网络世界乃至现实世界的光明与安全。这个名字里,深深藏着他一份无人知晓的、羞涩又坚定的私心——他希望自己,终有一天能成为守护她的那道盾牌。
  创业之路,筚路蓝缕,艰辛异常。
  但他目标明确,技术过硬,眼光独到,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和一股肯拼肯熬的狠劲。
  公司最初从承接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项目做起,靠着过硬的质量和口碑,慢慢积累了最初的客户资源和资金池。然而梁九善并未就此满足,他敏锐地察觉到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大数据服务的巨大潜力与发展前景,逐渐有意识地将公司重心转向这些领域,开始为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
  他赚到了远比普通工薪阶层多得多的钱,极大地改善了他和姐姐的生活条件,也让自身有了更坚实的底气。
  他从未忘记自己所有努力的初衷。
  他知道姜凌倾心投入的犯罪预防研究和新刑侦技术探索,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需要更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算法模型,而警方这方面的经费往往捉襟见肘。
  于是,他带领“星盾科技”团队参加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建设,以远低于同行的报价获得投标,并以技术合作、定向支援的方式,持续为姜凌的团队提供最新的数据处理设备、定制化的分析软件以及强大的算力支持。
  他亲自带队攻关,为姜凌的预防犯罪系统开发专用的算法模型。但他从不邀功,也禁止公司宣传部门对此进行任何炒作,只轻描淡写地对姜凌解释说这是公司前沿技术的试点应用,是双赢的合作。
  姜凌全身心扑在案件和研究上,最初并未深想,只当梁九善是一个聪明、机智、能力出众的弟弟,对星盾科技公司的实力与服务态度有极高的评价。
  直到孙薇失踪案发生。
  一切扑朔迷离,留下的线索微乎其微,传统侦查手段陷入僵局。姜凌团队连续加班多日,疲惫不堪。关键时刻,梁九善找到孙薇的OICQ聊天记录,锁定嫌疑人,为了找到嫌疑人所在,梁九善通过数字化地理画像技术,成功锁定嫌疑人的落脚点,为抓捕提供了决定性方向。
  案件告破后,姜凌回到家里,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梁九善。
  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带着长时间熬夜后的沙哑,却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九善,真的太感谢你了。这次多亏了你们公司的系统,帮了我们天大的忙。你这个算法太厉害了!”
  梁九善当时正在公司开会,接到电话立刻走到了窗边。他握着手机,站在星盾科技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与万家灯火。耳边是她难得轻快起来的声音,他仿佛能想象到她此刻略带疲惫却眉眼舒展的样子。
  他的心像是被温水浸泡着,柔软而熨帖,声音透过话筒传递过去,是努力压抑后的平静与温柔:“能帮到你就好,凌姐。这是我……我们公司应该做的。”
  通话音,他久久站在原地。
  窗外霓虹闪烁,光影在他年轻却已显沉稳的脸上明明灭灭。
  他离她的世界似乎更近了一些,已经能够为她提供切实的力量。但他清楚,这还不够。他想要的,远不止是隔空的技术支持。
  他渴望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肩站立,是能时刻守护在她身边,是能让她清晰地看到并依赖他的存在。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