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点江夏      更新:2025-09-08 09:54      字数:3698
  
  方竞若也在沉思,他想的是:我这么勇的吗?
  看起来完全不怕死啊!
  思考之间,天幕放出了中宗写的序。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有点文化的人都惊呆了。
  中宗果然延续了一贯“朴素”的作风,一口白话文用得炉火纯青,字迹倒是有了点练习的迹象,但不多。
  方竞若沉思:兴许……
  弘安帝抚须:“嗯……这的确……”
  【看起来还算端正吧?某著名毒舌书法家,骂遍古往今来的名人,他评价中宗的字,就是蚯蚓钻洞,和庆朝那个写字“死蛇挂树”的某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国子监祭酒眉心一跳,作为高校校长,他对不学无术之人的容忍度低得多:“身为一国之君,怎能如此——”
  刚听到“一国之君”四个字,周涉的眉头皱得更紧。
  此人篡位谋逆,皇帝不见得爱听见这四个字。周涉微微抬起头,果然看见弘安帝晦暗不清的神情。
  【言归正传。方竞若被捆在柱子上,中宗一进门就看见根大柱子,还以为是哪里的烧火棍,等他绕到对面,才发现柱子上还有个人。】
  随着天幕这次语气终于正经起来,天幕上的黑底白字再次发生变化,水幕一般波纹荡漾,一只手突兀地探了出来。
  一名青年阔步走进屋中,掀开帘帐,又随手合上门。
  在他面前,一个人被牢牢捆在木柱上,一张脸涨得通红。
  中宗起初还十分镇定,再看见这人的脸,顿时吃了一惊,连忙上前给他取下绳索。
  这人生得十分年轻,颌下无须,应该是不过三十之数。他被放下来后,青年便有些尴尬,拱手道:“方大人怎地在营地里?我手下里都是些大老粗,唐突阁下,我替他们向大人道歉。”
  方竞若摆摆手,满脸诚恳:“将军奉命镇守边关,克敌于外,正该加强巡视才是,是我冒失了。”
  说着话,两人先后坐下,青年又倒了两杯茶水,轻轻推到方竞若面前。
  方竞若抿了口茶水。茶叶苦涩,滋味并不好,他却连喝了好几口。
  好不容易顺下一口气,他才轻轻叹息一声,强笑道:“下官在营地里,见四处戒备森严。将军治下有方,难怪堪称天下第一强军。”
  青年眉梢微动,脸上的笑容还是纹丝不动,连语气也毫不变化:“方大人有眼光。”
  以两人的聪慧,都知道接下来要说的才是正题。
  青年也实在很好奇,这方竞若到处乱跑,到底想做什么?倘若是来当卧底,那么别管是怀乐驹还是庄始送来的人,他都要悄悄处死。
  然而方竞若开口,是另一种敬佩的语气:“治军与治民,能得其一已不容易,将军二者兼得,可见更是难得,一定下过大功夫。下官见明远关井然有序,实在佩服。”
  青年哑然失笑:“治民?这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个将军而已,领兵才是我的职责,我也不会,也不想管内政。”
  显然,他并不赞同方竞若的吹捧。
  方竞若却似乎没听见一般,认真地说:“明远关历年都是荒僻之地,将军奉命镇守国门,功高劳苦。京师那边,听闻也极敬重将军。”
  他这话说得很突兀,青年忍不住静静地盯着方竞若,看了很久。
  方竞若分明一副书生模样,在他的逼视下,却显得气定神闲,连呼吸都丝毫不乱。
  青年审视的目光缓缓扫过他的脸,他忽然笑了一声,带着些许不阴不阳的嘲讽:“方大人远避于此,可能不太了解我的作风。本将是个俗人,不掺和京师的事情。”
  他停了停,意兴阑珊地站起身,缓步走到门口,忽然又转过身来:“军营里多警备,方大人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可以去寻庄始,莫再乱走了。”
  方竞若一直坐在原地,纹丝不动。
  直到青年的脚步再次抬起,他终于猛地站起身来,急声道:“将军乃皇室外戚,世受国恩,当此社稷危亡之际,当真能坐视不管?太子无道,民怨沸腾,若其登基,必致天下大乱!将军纵不念私情,亦当为苍生计!”
  青年目光骤然锐利,发出一声冷哼:“方竞若!你莫害人害己!”
  第19章 至亲至疏夫妻
  画面定格,停在青年的近景镜头。
  天幕下,众人齐齐炸开了锅。
  内侍哗啦啦跪了满地。
  有人心里暗暗吐槽:这天幕仗着自己天高皇帝远,什么东西都敢说,哪里知道他们这些人的苦处?
  弘安帝维持着矜持,唯独眼皮比刚才又撑开了些,正要说话,倒被另一个人抢了先。
  国子监祭酒沈明哲嘴唇哆嗦,已经被方竞若这番话气得神志不清:“这无君无父、无法无天、叛逆之徒!!臣请陛下剿灭之——!!”
  不愧是文化人,这样子都说得文绉绉。
  众人齐齐被他破音的尾音吓了一跳,心道:皇帝不急太监急,你倒比陛下还急了?
  然而弘安帝很喜欢他这番忠心,安抚道:“爱卿莫急……”
  一边又要让人给他送上热茶,免得忠臣被气死。
  好不容易安抚完对方,三皇子微微沉思,抓住机会上前一步:“儿臣愿为父皇效犬马之劳!”
  另外两名皇子也是眼光灼灼。任谁也不喜欢一个劝进之徒,何况他劝进的,又不是在场任何一个兄弟。
  三个年轻人从来互相拆台,难得看法一致。
  “呵呵……”弘安帝思索片刻,却忽然另起话题,问:“你们可听清了,这中宗究竟是何人?”
  鼓躁的气氛忽然一顿,众人面面相觑。人群中,周父抬步上前:“臣似乎听那方竞若所言……此人,是外戚。”
  他抬起头,和弘安帝目光相接,只是一瞬,皇帝便若无其事地收回了视线。
  周叙言想得很清楚,外戚这个身份,着实太敏感。譬如他自己,正是外戚中的一员。
  弘安帝果然也思考了一下,但这零星的怀疑很快被打消:周叙言好歹也是进士出身,一手字写得清秀俊逸,和天幕晒出来的字可不是一挂的。
  那么丑的字,根本不可能在他的臣子里挑出来。
  外戚……他在心中思索着,这个群体实在庞大,比如他发妻温皇后,母家后代似乎就不怎么出众。
  另一头,方竞若正在遭受围攻。
  虚情假意的朋友们自然地疏离了些,纷纷离去。他的多年好友则面带愁容,一把抓住了他的袖子:“守柔,你……明年的春闱,不如先暂避一避呢?”
  方竞若一直呆呆地看着天幕,手被一碰,突然回过神来,眼睛里迸发出灼灼的光,斩钉截铁道:“不,我要去!”
  “这……”
  方竞若反手握住好友,轻声道:“如今避无可避,不如迎头直上。我若避了,陛下反而杀得更快,我若不避……”
  他轻轻道:“才有一线生机。”
  陛下富有四海,天幕这一番话,将他推入绝境,却也是难得的机会,让他进入了皇帝的视线。
  有价值的人,总不会死得那么快。方竞若虽然并不知道当今陛下的性情,但从天幕所讲过的事迹,也大约能猜出来,今上是个十分惜才的人。
  这就是他的一线生机。
  【以上是景化大帝选段,up其实挺满意这个方侯选角的,但好像争议也存在,有些观众觉得方侯长得……呃,稍显魁梧了点。】
  方竞若低头看看自己:每天吃不饱,确实瘦得有点过头。
  不过刚才天幕放出来的人,看着骨肉匀停,他其实挺满意,也挺向往,这个身材才是他的追求啊!
  【当然,和史书上的形容相比,演员确实稍显魁梧了,毕竟方竞若是个清瘦型文人,属于麻杆儿成精。
  不过方竞若应该是消化不良,外加营养不足,后来在北疆劳心劳力,确实长不出啥肉。咱们也不能要求演员瘦成排骨精,那也不现实嘛!】
  天幕下,有贵族少年啧啧称奇:“我看刚才天幕上那人,也没多少肉嘛?我的小厮都还胖些。”
  这是完全不懂人间疾苦的。
  也有朝廷大员听得直叹息:“陛下临朝数十年,百姓们的日子是好了许多,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像天幕之人一样……”
  刚才天幕镜头横扫,露出的群演,看起来也是各个白胖。
  “不错,朕看天幕之人,个个都生得白皙圆润,也不知是吃的什么。”
  皇宫中,弘安帝有些感慨。
  丞相萧宜春忙宽慰道:“这些生得肥胖的后世之人,兴许也是富家子弟,否则如何能将全天下人都养得白胖?”
  弘安帝若有所思,并没有说什么。
  他也不傻,知道这只是丞相贴心的安慰而已。
  天幕则继续道:
  【中宗这时候其实并不信任方竞若的身份。自从太子不干人事,热衷于塞奇奇怪怪的人到他这里,他的警惕性提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