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
点江夏 更新:2025-09-08 09:55 字数:3694
弘安帝毫无防备,猛地站了起来。
他盯着周涉,上上下下打量一圈,转头吩咐道:“传太医来!”
周涉默默站着,心想:现在的我身体应该还是挺好的……吧。
被叫来的太医也是老熟人,正是林景程。
他看着皇帝忧心忡忡的模样,再一看周涉身强体壮的样子:“……”
一番折腾,果然什么也没有看出来,脉象强劲有力,感觉再活九十年也不是不可能。
弘安帝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一双手捏得骨节发白,训斥道:“哪有你这么当皇帝的,不知道爱惜身体,也是对国家不放在心上!”
【总体来讲,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宁朝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峰。
中宗皇帝是一个对下不太爱折腾的人。除了对于臣子来讲稍显严厉,对百姓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宽容的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西方前来探险的传道士、明显不太和谐礼貌的某大国,他能忍吗?忍不了一点。】
萧见和等人连连点头。
是啊,是啊,未来的中宗皇帝就是这么的温和慈爱呀。
至于那群被拖下去斩首的大臣,谁认识他们呢?
任恒一听,外国之人又敢前来中原嚣张撒野,当即冷冷一笑,恨不能立刻披挂上阵:“浪子野心之辈,就该立刻杀之!”
显然天幕也是这么想的:
【咱们都占据政治高位了。怎么可能容忍这群人?一开始中宗是派出的庄始,但他骨子里就有点不太受拘束。
发现太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之后,连忙借着锻炼太子的借口,表示:诸位爱卿,你们守家,朕先去打探打探。】
不太受约束的中宗皇帝,能老老实实在皇位上端坐十年,实在已经尽力了。
一生循规蹈矩,从不跳出约束的萧宜春,此刻则脸色微变。
当了半辈子的激进派,现在才发现原来他是保守派。
真正的激进派在他身边呢。
【一开始众臣当然是不乐意的。陛下你说的没错,太子很棒,很厉害了。但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是皇帝呢?
萧见和这个随风倒的皇帝铁杆党就不提了,他对皇帝说出的任何决策都举双手赞同。怀乐驹于是跳出来说:陛下远行,朝中无主,奸佞若生异心,朝局动摇则如何?征讨之地不过微末,何须天讨,亲临险地?】
这番话恰恰说中了众人的心。
诚然,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在皇宫之中长久居住,确实有些无聊,而周涉此人,众人更是有所耳闻。
他几乎每一年都要出门游山玩水,这样的性格,让他一直待在皇宫之中,着实难。
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希望皇帝可以老老实实地待着,大不了南下巡游,解解馋也挺好。
【怀乐驹这番话一出,众人纷纷侧目。好小子,真敢说啊,别人劝诫还温和一点整个先扬后抑,你是直接上来开大啊?!
中宗皇帝也不生气,笑嘻嘻地说:当初朕征讨北狄,亦是卿与皇后共守京都,如今太子监国,一切政令如朕所出,卿又有何担忧?
京城若有奸佞,自然交由太子处置。】
怀乐驹:“……”
弘安帝险些被逗笑了:“朕看,你也没有那么独断专行。”
至于怀乐驹说话这个语气,弘安帝表示,他已经习惯了。这小子一直是这么个模样,他甚至能想象出来怀乐驹说话的表情。
周涉被弘安帝这番话震惊得无言以对。陛下,你的意思是,我从善如流,坚决不改,也不叫独断专行吗?
【总之,群臣反抗无效。中宗倒也没有完全对京城失去把控,临走前他对太子说:满朝文武皆可供你指挥,但这是朕的班底,不过你若要挖朕的墙角,倒也不是不可以。
这句话不仅支持太子挖他的墙角,还表示:虽然我对你很满意,但是咱们天家父女,基本的防备还是有的,好好干吧,年轻人,我会一直监视着你的。】
其实这番话倒也不是错,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种话题是会拿出来直接表达的吗?
说坦荡吧,好像也不是很坦荡。但你如果说是不坦荡,这都明晃晃地说出来了。
方竞若这回真松了口气。
中宗如果对女儿完全信任,毫无防备,那和他想象中的皇室真是太不相同。
太子和皇帝本就是竞争关系。作为皇帝的人,他会因为皇帝的命令而对太子效忠,会因为多年所学对太子尽职,但他的心永远会偏向于皇帝。
【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宁中宗的战功,比起同时代最强将领庄始,那也是翻了一倍不止。
宁朝的铁骑一度深入西方,但并没有停留太久,也并没有搞殖民之类的活动。大胜仗后中宗即将返回,人才到关外,一封急信忽然送来。】
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这种急信,恐怕是出了岔子。皇帝远离朝局,果然有人闻风而动。
沈明哲几乎要仰天长叹了,冲动,实在是太冲动!
唯有几位心思较深的,不由自主的想:难不成他是在钓鱼?
如果当真如此,那可真是防不胜防啊。
【天幕上,仍然是熟悉的明远关。作为皇帝龙兴之地,这里和从前相比,自然大变样。
中宗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先拆开来信。
这封信的真容,也同时展现在了天幕下所有人的眼中。】
众人定睛一看,同时瞳孔震动。
只见上面写着:“庶人周溯、周仁造反。”
又是造反?这又是何方神圣?
周家人。
这个微妙的姓氏让他们同时想到了周叙言的族人。但以他们的记忆而言,似乎并不存在周溯这个人。
周仁倒是可以猜出来,大概率现在还没有出生,应该是周家的下一辈。
好在天幕很快解释:
【这个周溯,就是咱们普遍不知道名字的中宗的亲弟弟。因为中宗把他的名字模糊化,全部涂黑消除了,所以咱们虽然知道有这个人存在,但是并不知道他的真名。
周溯这个名字是通过猜测推断的,并不能作为真实姓名来定义。】
懂了。
昭平公主彻彻底底地明白了,她这一双儿子,是实实在在的兄友弟恭。
而其他大臣想的却是:这不是钓鱼吗?这绝对是钓鱼吧!
第79章 曰孝仁昭皇后,葬于陵寝
天幕上那双手往后翻过一页,是一封加盖印章的书信。
众人盯着他的动作。
这封信是钟琮寄来,信中描述了她得知周溯与当地勾结时,当即惊愤交加的心情,因担忧此人扰乱地方的管理,因此她派人快马加鞭,把周溯直接勒死了,甚至没过夜。
天幕上,中宗皇帝心情看不出半分波动,只问:“周仁呢?”
使者当即回答:“太子殿下有令,已经一并处死。”
皇帝哼笑一声。
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把信揣进袖袋中,淡定道:“回京吧。”
【虽然中宗没说话,但他应该是挺满意的。
毕竟当初不杀周溯,就是为了拿他当教材,现在教材确实派上用场了,以钟琮杀人的速度,简直就是每天都在监视自家叔叔。】
刚才还信誓旦旦觉得是中宗在钓鱼的大臣:“……?”
看走眼了,没想到是成帝干的。
不过说到底,造反之人,能顺利上位的又有几个?
何况还是天下稳定之后,大一统的皇朝,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谁乐意跟着你混?
钱和权总得有一个吧,像周泽这种,纯粹是脑子不清醒,让你活着就该偷着乐了。
【景化十二年初,中宗返回京城。
在他离开的一年多里,他满意地看见一切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只是朝臣中跑来和他告状的人有点多。】
告状的是哪种人呢?好难猜啊。
任恒撇撇嘴,不屑一笑:“一群小家子气的家伙,这才两年不到就跑来告状,等新帝登基之后,还能去地府告状不成?”
任端:“……”爹,积点口德吧。
萧宜春自觉置身事外,因此心情平静,还有空低头喝了口茶。
为太子之事,他都和中宗闹翻了,还用得着上朝吵架吗?
明显不可能。
萧见和更淡定。
他才不会和谁吵架,对自己就是这么有信心。
【中宗回京第二天就开始接见这群人。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臣们悲伤地发现,太子比皇帝更执拗。以前觉得皇帝真是不懂什么叫从善如流,现在觉得皇帝你真是能听劝告的人呐!!
中宗听完这群人的诉苦,总结来说就是政见不同。成帝是一个言辞犀利的人,而且她的优点是饱读诗书,和文官讲文化,和武将讲军事,主打的就是用你的长处碾压你,哎,你说要我听你的?倒也不是不行,你好歹说赢我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