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水千浔      更新:2025-09-08 09:55      字数:3656
  
  林妙仪推着轮椅向前走了几步,眼似弯钩,笑道,“我吗……我师父说了,我是个半吊子,样样通,样样松。”
  王老太爷哈哈大笑。
  林妙仪与师父在一起时,观里的一千五十八本书,他都能倒背如流。
  而林妙仪也只是看过而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可是师父很少笑,神情也总是淡淡的,世间万物对他来说都不过沧海一粟。
  林妙仪又推着老太爷在院里走了两圈,顺便讲起了曾经在外游历时遇到的一些趣事。
  直到下人来报,“老太爷,丁大夫来复诊了。”
  “让他过来吧。”
  下人走后,林妙仪要将王老太爷推回房中,他却拒绝了,“楚楚,你回去吧,我在这等他。”
  林妙仪点点头。
  过了一会,丁春阳风风火火地走进院,看到王老太爷坐在外面,气的暴跳如雷,两条眉毛上下翻飞,“哎呀!你才刚好怎么能见风!”
  他推起轮椅就朝屋走。
  王老太爷打了下他的手,“再等会,在屋里都快憋死了,出来透口气。”
  他盯着林妙仪远去的背影。
  丁春阳也顺着目光望去,不由地念叨,“这次你大难不死都多亏了你孙女,你可得好好珍惜你这条老命。”
  王老太爷低下头,看着腿上一干二净的毯子,目光尽是不舍,“是啊……我都舍不得死了。”
  “放心吧,再有半个月应当就能恢复了。”
  “真希望能病的再久点。”
  丁春阳连连跺脚,“呸呸呸,说什么胡话。”
  王老太爷则目光复杂,“你说……我要是把楚楚留在我身边可好?远之也是个好孩子,必不会亏待了她。”
  “儿孙自有儿孙福,想那么远干嘛?再说,就你孙女,一看就是个有主意的,会任你摆布?你别平白耽误了人家的姻缘。”
  “而且你儿媳那个脾气,又向来与宛如不和,让她们二人做亲家?她不得把王家的屋顶都掀了?”
  王老太爷此刻无比后悔自己过去喝多时曾与丁春阳抱怨过家事。
  他闭上眼不想再听,只恨不得马上就能站起来,自己跑回房中,也闹得个清静。
  丁春阳不自知,推着轮椅朝房内走去,嘴里依旧不停,“要我说,你就好好养身体,什么也别想,多活几年看着子孙满堂比什么都强!”
  “以后少在外面吹风,少吃那些不易消化的糕点。”
  王老太爷实在没忍住,吹着胡子扭头抱怨道,“我发现我这次病好了以后你话怎么还多了?”
  丁春阳一伸脖子,满脸的不服气,“你命都是我救回来的,听我墨迹墨迹怎么了!”
  …………
  兰絮正在房内收拾秋日的衣服,见林妙仪回来,疑惑道,“小姐,奴婢刚想问你呢,奇怪……这怎么有件貂裘?我记得……小姐没有这件大衣啊?”
  林妙仪转头望去,日光下,一件黑色貂裘大衣挂在房中,泛着银白的光。
  只是在它的左肩上,有几道深深的破口。
  兰絮将裘皮拿下来,“哎呀,就是可惜,坏了这么大的口子。”
  林妙仪的手轻轻滑过破口处,那块皮已经变硬,似乎还能感觉到上面风干掉的斑驳血迹。
  自分别已经半月有余,也不知道沈尧怎么样了,他的伤口应该已经愈合了吧,以后若有机会还是要把这件衣服还给他的。
  “这破口,能修吗?”
  兰絮认真的想了一会,“这个奴婢也不知道,毕竟这貂裘奴婢也是第一次见呢。”
  林妙仪细心的将衣服铺平低叠好。
  兰絮见她很是喜欢这件大衣,笑道,“小姐,不如我们去问问表少爷吧。”
  林妙仪点头,“也好。”
  她们主仆在儋州人生地不熟,出去了也是没头苍蝇乱窜。
  第16章 完璧归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晨光熹微中,天边一抹青色若隐若现,沈尧门口传来匆匆的脚步声,随后戛然而止。
  “你干嘛呢。”
  是阿招的声音。
  接着一道娇滴柔弱的声音响起,“招哥哥,奴婢来伺候王爷洗漱的。”
  “用不着,王爷向来由我伺候,以后没事你们不要来前院。”
  阿招披着件灰色大衣,掀开门帘进了屋,带进来一股寒意。
  沈尧坐起身,“怎么了?”
  阿招抱怨,“王爷,我看那个郭应乾分明没安好心,送来的两个婢女整日打扮的花枝招展,还总在您门外晃悠,刚才那一声招哥哥~”阿招咧着嘴道,“咦,我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真不知道王爷为什么要留下她们。”
  沈尧敛眸,眼色深沉,“再等两日……你替我给郭应乾送封信。”
  “就说——本王谢谢他送的婢女,邀他府里一聚。”
  “啊???还要谢谢他?”
  沈尧在阿招的脑袋上敲了下,“让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阿招揉着脑袋,“王爷,你……你总得告诉我要做什么吧。”
  沈尧站起身,摩挲手中扳指,眼尾带笑,悠悠地说道,“自然是……完璧归赵。”
  阿招挠挠脑袋不明所以的走了。
  沈尧则拿出怀里的金簪。
  若一切顺利的话,吴叔这两日应该就能从都城回来。
  郭应乾的人,还是得马上处理了好。
  免留后患。
  …………
  秋末冬初,路上的行人都少了许多,街上已不见往日的繁华与热闹,与北面不同,南方的冷似乎带着一股湿气。
  林妙仪坐在马车里,撩起窗帘,一阵冷风瞬间吹了进来,她匆匆一瞥外面,便又放下了帘子。
  耳边传来王远之的声音。
  “楚楚,要我说,这裘皮大衣本就是荣王的,修补它干嘛,反正他已经留在冀州,以后也不会再见了。”
  林妙仪沉思片刻,偏头道,“怎么,表哥是不想陪我去吗?”
  王远之连连摆手,生怕林妙仪会错了意,“当然不是,表妹找我,我自是乐意奉陪,只是这裘皮只有我朝三品以上官员才可穿,我只是怕没店铺能补,表妹会失望。”
  林妙仪抚摸着裘皮,她并不知朝中律例,也不知这裘皮竟如此珍贵。
  王远之则小心翼翼地看着林妙仪。
  今日刚巧苏陌有事出了府,就算林妙仪不来找他,他也要去找林妙仪的,这样好的日子,却是为了修这件皮衣,他自然要抱怨。
  待马车停稳后。
  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少爷,到了。”
  王远之先下了马车。
  林妙仪掀开门帘便看到一副金色的牌匾,写着锦绣坊三个字。
  一位穿着褐色卦衫,白色面皮的老板模样的男子看见二人迎了上来,堆着一脸的笑,“公子姑娘买什么?”
  兰絮把衣服摆到柜台上,铺展开来,“掌柜的,这衣服能修吗?”
  掌柜的看见衣服时眼神顿时一亮,手指不停地摩挲,可摸到破口处后,眼神里却满是惋惜,“怎么破的这么厉害,哎呀,这可是上好的裘皮,真是可惜了。”竟似心疼不已。
  他抬起头,“姑娘,恕我直言,你这件衣服,没什么修的价值了,而且就算勉强修好,只怕也不会太美观。”
  这裘皮需得几个绣娘手工缝制,还要拼接,可是这口子已经破损的不成样子,只怕修出来客人不满意还要返工,而能穿起裘皮的人也都非富即贵,若是砸了自家的招牌,当真是不划算。
  林妙仪当即便说道,“样子不重要,主要是能不能修。”
  掌柜的阅人无数,轻抬眼角打量眼前的女子,见她上身一件青色开襟上裳,月白色百褶如意裙,梳个流苏髻,眉眼温婉柔和,猜到是个好说话的,他放下裘皮,伸手往后一指,“姑娘,您何必在这一件衣服上纠结呢,我们这铺子里还有许多制好的狐裘,虽不值您这件贵重,但是胜在款式新颖,不妨试一试?”
  王远之本就不愿听他墨迹,又见他百般推诿,猜他可能根本就修不了,拽着林妙仪就想出门。
  “试个屁,走,表妹,我们再去别家店问问。”
  却见林妙仪动也不动,自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啪”地拍在桌子上。
  她声音轻柔却有力,“我只问你,这单你接与不接?”
  掌柜的扫了眼桌上子上的银票。
  一百两,修是肯定够了,还有不少富余,只是……
  林妙仪又说道,“你只管修,我绝不让你返工,也不对外说是你锦绣坊修的衣服。”
  掌柜的眉中一喜,伸手就将银票放入袖中,成交!
  王远之看的目瞪口呆,他吞了口吐沫,竖起大拇指,“天啊,表妹,你……你真是女中诸葛,你怎么就猜到他能修啊?”
  林妙仪一边上马车一边回道,“表哥你来时就说了这家店是儋州最好的制衣坊,若他不能修,只怕别的店也不会修了,而且这种老店通常最在意的是名声,只要我说日后不找他麻烦,他肯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