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作者:半两青墨      更新:2025-09-08 10:02      字数:3907
  
  沈维舟暗暗舒了一口气。
  婚宴的桌子就摆在余家院子外面的空地上,直接点说,其实就是外面的路上,一长溜,十几桌。
  就像许丽给孩子们承诺的,不管大人小孩,都上桌。这在十里八乡都是少有的,毕竟他们这边不少村子,女人吃饭都不能上桌的,小孩自然也是。
  许丽可不管。
  国梁结婚的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彩礼钱都是拼拼凑凑起来的,还打了一点饥荒,国栋结婚,他们老两口倒是攒了一点钱,但是其实也不算宽裕,更不可能大操大办。
  可谁让他们挣钱了呢?
  虽然鱼才卖了一茬,花生也才卖了一小部分,可鱼塘、山地的租金,还有前期的一些钱,像是鱼苗饲料什么的,都是老幺出的钱,所以他们是没有外债的。家里商量了以后,就决定把这回挣的钱先给国栋娶亲,后面卖的钱,到时候再还给老幺。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事,许丽自己也挣钱了。
  萝卜干的销量真的挺不错的,尤其知青菜场那边,都积累了一批固定客户了。这东西又不贵,吃完了不少人都会回购,然后口碑慢慢积累起来以后,买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加上腌萝卜干的成本很低,所以这笔钱差不多就等于是净赚了。
  有钱自然底气足,许丽安排娶亲事宜的时候,就没打算抠抠搜搜。
  喜宴开席,一溜桌子排过去还挺壮观的。今天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子了,刚从新房里领了一大把糖果,这边又呼啦啦爬上了桌子,翘着脑袋一看,哇,好多肉,还有鱼……吸溜。
  柳绵绵和沈维舟被安排在了主桌,同桌的还有村里的几个长辈、女方的几个亲戚。
  柳绵绵早饿了,一看桌上人坐满了,于是笑着说了声“大家别客气多吃点儿”,就举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这种柴火灶上慢炖出来的红烧肉,真是谁吃谁知道,那叫一个软糯,那叫一个香!
  留下村姓余的里面辈分最高的余兆祥,年纪倒是和余永诚差不多,只不过他比余永诚还高了一辈儿,自觉算得上德高望重的他,原本还想代表余家人说两句,没想到被柳绵绵给截胡了,直接被剥夺了发言机会。
  他脸色顿时黑了,坐那儿半天没动弹。
  结果一抬眼,就发现不管是姓余的几个,还是女方那几个,在柳绵绵话音落下的瞬间,就都二话不说地操起筷子冲向了那盘红烧肉。
  别看现在大家条件比七十年代时好了不少,可大多数人也就是能混个温饱罢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机会可不多的,有机会吃喝,谁还在乎其他人说什么,吃都来不及了!
  余兆祥抻了一会儿,发现压根没人理他,闻着满桌的菜香,只好拿了筷子去抢红烧肉。
  是的,抢。
  别看一盘肉份量挺足,可一桌子人呢,每人打底能吃到一块,再想多吃就得靠眼疾手快了。
  就余兆祥愣神的工夫,其他人已经一块肉下肚,开始往第二块进攻了。余兆祥慢了一步,加上端着长辈的架子,没好意思太过分,于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看中的大块好肉被人夹走,最后只抢到了一块小小的、瘦不拉几的肉。
  余兆祥:“……”
  气得差点把肉扔了,不过没舍得,还是吃了。吃了以后越想越生气,扭头看见欢快吃鱼的柳绵绵,就更加觉得不舒服了。
  他啪地放下筷子,叹了口气,说:“咱们在这里大鱼大肉的,想想国兴,还被关在派出所里,杨大姐和永丰家的,在家以泪洗面,我这饭真是一点都吃不下去。”
  柳绵绵:“?”
  她看向余兆祥,真心诚意说:“您老既然吃不下,要不就先回去?我看隔壁桌挺挤的,正好让他们挪一个过来。”
  余兆祥差点没被气死:“你这是在赶我走?”
  柳绵绵:“……这不是您自己说吃不下,我琢磨着吃不下还坐着,不是耽误您时间吗?”
  余兆祥怒道:“你不要装模作样,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婚宴,亲叔叔也罢了,亲奶奶也没到场,这还像话吗?因为几条鱼,就把亲兄弟送去坐班房,你们家不能挣了点钱,就这么自私自利,六亲不认。这样下去,谁还敢跟你们家来往?都是一家人,血浓于水,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好好谈的,你们这样不给国兴一家留活路,以为你们以后就能好了?”
  柳绵绵懂了,这是倚老卖老找茬来了呢。
  她筷子没停,边吃边说:“我爸去叫过很多次了,他们不过来,我们总不能把他们绑过来吧?还有,余国兴会被抓走,是因为他偷鱼还投毒,他自己做错事受到惩罚,关我们家什么事情?难不成我家乖乖让他投毒,最好吃了毒鱼死光光,才算对得起他?”
  一位余姓长辈嘶地一声,忍不住说:“大喜的日子,可不能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女方的几个亲戚则是满脸的惊奇,一副又想吃瓜,又不好意思太明目张胆的样子。
  柳绵绵一指余兆祥:“大喜的日子,他搞这么一出是想干嘛呢,要不想吃就赶紧回去歇着,不然回头我二哥过来,怕是真得揍人。”
  余兆祥一向端着长辈架子训人训惯了,还是头一回被小辈这样反驳,顿时气得满脸通红,“你,你还有一点礼貌吗?!”
  柳绵绵嘀咕:“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
  抬头笑眯眯说:“我有一点礼貌,但是不多,比如有人找茬的时候,我就没有。”
  余兆祥成功被气走。
  柳绵绵笑眯眯又说了一句“大家别客气多吃点”,然后就面不改色地继续吃了起来。
  沈维舟一直很淡定,慢条斯理地往柳绵绵碗里夹菜。
  余兆祥这种水平的,跟沈文山那一家子段位天差地别,他媳妇儿连沈文山那一家子都是轻松收拾,收拾余兆祥简简单单。
  其他人就没有沈维舟这么淡定了。余姓几个面面相觑一会儿之后,看看桌上丰盛的菜色,终究舍不得走,干笑着埋头继续苦吃。
  至于女方那几个,也是对视几眼后,冲林山梅的哥哥林山根偷偷竖了个大拇指,这才继续风卷残云。
  这么好的席面不吃,那才是傻子。
  除了这个小插曲,婚宴上倒是再没什么事。想也是,一般人都忙着吃吃喝喝呢,哪有心思搞什么幺蛾子,就是平时跟许丽不怎么对付的几个婶子,都是挥舞着筷子埋头苦吃,压根没有挑事的欲望。
  这老余家是真不一样了啊,这席面做的,怎么就这么阔气?
  羡慕嫉妒恨但狂吃。
  第60章 餐厅可能开不下去了?……
  余国栋婚宴后,柳绵绵又多留了一天,和他们商量搞榨油坊的事情。开榨油坊也简单,只要资金到位、设备到位,乡里同意,很快就能开起来。
  留下村是个大村,离乡里不算太远,处在西面不少村子往乡里走的必经之路上。
  村里原先有个老地主,用剥削佃农挣下的钱在路口修了一座大宅子,建国后,老地主见形势不妙,拖家带口地跑了,那座宅子也就归了村里所有。
  可惜这座宅子离村子有点远,孤零零地杵在路边,村里也想不好拿来做什么,就堆了些杂物。前些年“运动”的时候,倒是有红小兵在里面嚯嚯了一阵子,把房子都嚯嚯得乱七八糟了,连墙都倒了一部分。
  柳绵绵有原主的记忆,琢磨开榨油坊的时候就看上了这里,和余国梁他们一商量,大家都觉得合适。这地方刚好在路边,交通方便,而且房子因为被嚯嚯得不成样,住人不太行的,所以要是租的话,应该也花不了几个钱。
  就是需要修补一下。
  想修补起来住人难,修补起来开个作坊,其实简单的。
  然后就是乡里那边,余国梁因为买化肥和种花生的事情,跟乡里关系处得很好。而且这半年,他自己搞种养殖,也知道各项政策的重要性,经常主动跑乡里了解政策,因为柳绵绵之前就提过办榨油坊的想法,他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的,所以审批什么的,他是有信心能办下来的。
  再就是宣传了。
  乡里也有榨油坊,不过那个榨油坊的设备非常老旧,还经常坏,乡里也没钱置换新的,只能修修补补的用,所以每个月只营业半个月。就这,榨出来的油质量也非常一般。
  这也是柳绵绵提议开榨油坊的原因之一。
  明显有市场有需求,但是乡里各方面建设都需要钱,资金有限,顾不上这个“小事情”。
  确实,单看眼前,群众的榨油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乡里那个榨油坊也还能凑合干。
  但是,随着新品种花生的出现,前进乡数量庞大的、原先大多被闲置了的山地,会逐渐都种上花生。不用太久,就明年吧,全乡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就会大幅度增长。
  到时候花生会成为前进乡的重要经济作物,老百姓会背着花生排着队来榨油。
  当然,前提是他们得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有个榨油坊。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