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08      字数:3665
  
  谢彦叹了口气,自己又以大人之心夺小孩之腹了。
  “除了写的快,还得写的对。”
  “写快了,错成一坨,也过不了……”
  “子瑜也是写的楷书,你跟他学倒是对了……我喜欢行书的洒脱,结果写出来太潇洒了……”
  时辰一到,赵学正便开始收卷,那些没写好的便不收了,故而收上来只有十二份。
  不到三分之一。
  赵学正已经看过谢彦写的东西,一开始的蝇头小字很是工整,写到后面便差了一些,到最后又差了一些,明显地是体力不足的原因。
  他不再怀疑。
  赵学正拿了卷子出来后,看到两谢兄弟站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便把他俩叫去了自己的书房。
  “明天你们俩都去‘地’字班报到吧。”赵学正捋了捋为数不多的三羊胡,一双三角眼很是慈祥地看着两孩子。
  去了地字班,就可以正式学习四书了。
  “学正能不能让我去‘天’字班?我要参加明年春天的县试。”
  谢彦的奶油声让赵学正的眉头一拧,有志气是好事,但更要有实力。
  “好高骛远!能进天子班的人,最起码读过四书中的两本,你一本都没读过,去了也跟不上。看在你还小,不跟你计较,回去吧!”赵学正说着便端茶送客。
  “我跟了县案首后面学了《大学》和《孟子》,我接受学正的考试。”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进入天字班,才能报明年的县试。
  谢彦怕自己说出会全部的四书吓坏赵学正,才谦虚地说了两本。
  赵学正含在嘴里的一口茶喷了出来,咳嗽了许久,脸都憋红了。
  缓过来之后,他道:“那我就考考你!”
  第11章
  “背一下《大学》吧。”
  赵学正半眯着眼靠到了身后的椅子背上,他倒要看看眼前唇红齿白的幼童是不是真有能耐。
  谢彦张口就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他背的流利,丝毫没有顿挫,只是一会儿功夫便背了许多。
  赵学正大手一挥,喊了一声“停”,谢彦便停了下来,亮晶晶的眼睛充满了疑问。
  赵学正拿起案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茶,复把茶杯放了回去。
  “这些都是谢子瑜教你的?”
  谢彦回道:“先是我自学,不懂的地方去问了他还有…别人,哦,对了,我还看了他们的笔记……”
  谢彦说了一大堆,目的就是想说他之所以会这么多,不是他一个人无师自通的,而是借助了许多外力。
  赵学正点了点头,三角眼的鱼尾纹罕见地朝上弯了,“说说《大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谢彦奶声奶气地道:“《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注1)
  赵学正眨了眨三角眼,这懂得还真多!
  “把‘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那段背一下。”
  赵学正说完后,觉得自己有些为难眼前的幼童了,《孟子》卷十四,每卷都有细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这段是卷二.梁惠王下的当中一部分。
  即便是考中秀才和举人的,在《孟子》中随意抽出一部分让他们背,也不一定能背的出来。
  赵学正想象着眼前的幼童会一筹莫展地缴械投降。
  没曾想,眉眼如画的幼童眼皮都没眨一下便流利地背了下去:“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非则其上矣……惟君所行也……”
  赵学正扶额,太不可思议了,这也会?不过有可能碰巧他对这里熟悉。
  于是,他拿了案几上的《孟子》,随意往后翻了几页,读了第一句之后,谢彦便能行云流水般地接着往下背。
  赵学正越来越魔怔,速度越来越快,谢彦紧随其后,丝毫不见犹豫。
  最终赵学正把书一合,闭上眼睛自言自语:“神童乎?天才乎?!”
  谢彦知道对方被自己折服了,趁热打铁道: “学正大人能让我进天字班了吗?我保证进去之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赵学正没有回答他,而是用瘦削颤抖的手握住了谢彦柔软的小手。
  通过学正的手,谢彦感觉到他的心在颤抖。
  “这些都是你在小半年之内自学的?”赵学正还在恍惚。
  谢彦点了点头:“晚上挑灯到半夜,鸡鸣便起床看书了。”虽然说的有些“过”,但这些天来,他的确是非常用功的。
  刚到云林县的时候,继母当家,加上他对这里的世界不熟悉,藏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如今祖母当家,一切都明朗了起来,再藏拙的话就不能参加明年的县试府试了。
  赵学正点了点头,语气变的非常柔软:“很好,很好,男儿当自强不息……”
  谢彦第一次感受到了优等生的待遇。
  ——赵学正和风细雨般的语气。
  跟之前的漠视和呵斥截然相反。
  一旁的谢复壮看着谢彦,眼睛都直了,就像是看一个陌生人。
  这是他认识那个《三字经》和《千字文》都背不利索的堂弟吗?!
  他的脸变得一团黑,每天晚上他都会去祖母的寝室,看到谢彦翻看过什么《大学》和《孟子》,似乎还有别的……
  只是当时谢彦说过,“只是随便翻翻。”
  这么流利,这么熟练,这是随便翻翻吗?!
  他不嫉妒堂弟会的比他多,但介意堂弟忽悠他。
  “你这是随便翻翻?”
  谢彦看到堂哥的神情,知道他内心不平衡了。
  他很是理解堂哥的心情,两人朝夕相处,对方一直是个菜鸟不如自己,忽然有一天,笨拙的人变的异常的伶俐,前后的反差让谁都接受不了。
  “归来,等一会儿听我解释。”
  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进天字班。
  谢复壮也知道有些话在赵学正面前不好说,便强忍了等一会儿听谢彦的解释。
  赵学正见谢复壮神色不对,误会他对谢彦产生嫉妒,便拿了教尺要打谢复壮的手板,被谢彦拦住了。
  最后赵学正看了“谢彦”的面子以及谢复壮平时是个优等生没有打他的手板,但神色和语气很是不好。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是做人的根本,回去好好研读一下《大学》!”
  “那么,学正大人,我可以进天字班了吗?”
  软软糯糯的声音传到赵学正耳朵里像是天籁。
  赵学正也是觉得奇怪,同样的声音,为什么之前听起来那么不顺耳,现在却是好听的不得了。
  “当然可以。不过……”
  没等谢彦说话,谢复壮追问道:“不过什么?”
  赵学正看着谢彦乌溜溜的眼睛道:“天字班的人都比你大,有的比你大了许多,你在里面算是最小的,不要仗着自己有些天赋便骄傲自满,‘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
  赵学正絮絮叨叨讲了许多,听起来的意思是让谢彦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其实谢彦知道赵学正的苦心,天字班有一些人成人了还没有通过县试和府试,若是谢彦锋芒毕露,定会有人心理失衡。
  谢彦点头,他最明白怎么藏拙了,不过,既然刀锋已经出鞘,又怎么能藏的住锋芒?
  回去的路上,谢复壮黑着脸等待着谢彦的解释。
  谢彦跑上前拉住了他的手摇了摇:
  “我天天看,天天看,早也看,晚也看,不懂的就问人,忽然有一天……就开了窍,你懂吗?就是那种一觉睡醒后突然神清气爽,什么都懂了……”
  听起来像是神话,但谢彦没有说谎,他的金手指不就是晚上睡着后才能发挥效应的吗?
  “你不会是想说神仙老爷爷给你开窍了吧?!”
  谢彦点点头:“差不多吧。”
  谢复壮别过头不再理他。
  谢彦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不可思议,换别人这么对自己说,自己不但不信还会认为别人在糊弄自己。
  谢复壮生气不是没有理由。
  他用力摇着他的手,脑筋急转,想着怎么自圆其说,没想到对方的眼睛闪了闪:“叫我一声哥哥我就相信你!”
  谢彦:“……”这就不生气了?这好的也太快了吧。
  没心没肺的!
  不过他才不会叫他“哥哥”呢,实在是叫不出口。
  谢彦知道他好了,便不再理会他。倒是谢复壮反过来安慰了。
  不一会儿,两人就和好如初了。
  “小骗子!你是不是突然有一天开窍了,变的过目不忘,还神仙老爷爷?糊弄谁呢?这瞎话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