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
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09 字数:3692
现任祭酒叫胡景文,曾经担任过内阁大学士。
设有司业一名,相当于现代学校的副校长,协同祭酒管理整个国子监。谢彦认得这个孙司业,他是曾经担任过云林县县令的孙道敏,靠着顺康王的关系晋升到了国子监任司业一职。
接着就是著名的“四厅六堂”了。
国子监的四厅是指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以及典籍厅。
绳愆厅是负责管理整个国子监的地方,相当于现代学校的“教导处”,监内所有博士以下的教学人员以及学子都受到它的约束。
绳愆厅的监丞叫薛正义,这个职位仅次于祭酒和司业。
博士厅里的人都是一些“老师”,有主管教学的主任以及教学老师。
典簿厅是管总务的地方,典籍厅是管理图书的地方。
大周的典簿厅和典籍厅设置在国子监后院的墙外,也就是说,这两个部门跟国子监隔着后院的一道墙。
若是要到典簿厅和典籍厅去,没有直接的门到达,得从国子监的侧门绕过后院才能进去。
六堂指的是“正意堂”、“崇志堂”、“光业堂”、“诚信堂”、“修道堂”以及“率性堂”。
前三个属于“初级班”,学制一年半。
“诚信堂”和“修道堂”属于“中级班”,学制还是一年半。
“率性堂”属于高级班,学制为一年。
这个“王子班”是周文帝临时加进去的一个班,不属于六堂中的任何一个堂。
周文帝为了不影响在学监生的学习,把这个班设置在了典籍厅旁边的一个教室里,并亲自赐字“大学堂”。
国子监早就为各位要就读的学子做好了监生吉服。
不论是王子还是普通庶民,都是一视同仁——一袭蓝色监生服以及束冠素银顶。
南宫瑾本想送谢彦去国子监,临时改变了主意——他料定宁王和康王也会送自家的嫡子去国子监,他怕同时遇上他们俩,一个说不好便会得罪人。
于是他让黄管家和思罔送谢彦去国子监。
黄管家是老京城人,对国子监算是熟悉的了;让思罔去则是为了让他为谢彦背书。
其实谢彦根本就用不着别人帮自己背书,但南宫瑾坚持,再拒绝便是不识抬举了。
三人一起坐上了马车来到了国子监门口。
黄管家被守门的人拦在了门外,理由是“圣上吩咐了,跟学习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国子监”。
来送学的宁王和康王都没能进得去,更不用说是黄管家了。
帮谢彦背书的思罔却可以进门,但谢彦不准备让他进去。
他亲自背上了书笈进了国子监。
按照流程,他得先到东讲堂拜见国子监的祭酒和司业,然后跟着教导他们的博士去拜孔子像。
因为他不识路,一个看守的门子便亲自带了他去东讲堂。
走到半路上,他发现了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奕禛。
穿着蓝衫戴着素银顶的奕禛更加的风姿俊朗,光风霁月。
他身边没有带小厮,背上也没有书笈。
此刻他的前面有一群人正拦着他,不让他通过……
有一个人高马大的成年男子岔开了双腿,挑衅道:“想要过吗?从这里爬过去!”
奕禛潇洒地做了一个“你爱咋地就咋地,我不跟你杠”的动作,然后甩了甩头,便往回走。
只是一回头,他便看到了谢彦。
霎时间,脸上闪现出一丝惊讶的神情。
这丝惊讶很快被惊喜的笑容所代替。
他走上前来拉住了谢彦的手,非常真诚的道:“真没想到…我们还是可以再相见的……”
谢彦对他回了一笑,“你是来陪世子爷读书的?”
初次见面,还真“无话可说”,谢彦明知故问的“找话头”。
奕禛:“什么世子爷,几个酒囊饭袋而已。”
奕禛说完看了看谢彦身上的装扮,蹙起了眉头:“你不会是来自民间的陪读吧?”
谢彦点了点头,朝他行了个礼,做了个自我介绍:“对,我来自周南云林,姓谢名彦,字归远。”
“好名字。”奕禛抓了抓头,“昨儿个我已经介绍了我自己……就不重复了。”
“你介绍啊!一个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有胆量介绍自己吗?”
谢彦看到那个留着八字胡的成年男子朝他们走了过来。
奕禛笑着拍了拍手,迎上了张若琛的目光。
“我原打算如你所愿,不想在这读书了,不过…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想留下来陪你一起读书,你拍手欢迎吧!”
第49章
张若琛听到奕禛如此说, 威风的岔开了腿,“我当然欢迎啊!你从我这里爬过去就行了!”
张若琛说完仰头大笑了起来,有“不可一世”的气势。
奕禛低头在谢彦耳边轻声道:“你这么小的一个人儿, 来这里就是进了狼屋,我怎么忍心让你一个人呆在这里呢?”
谢彦笑了笑:“这么说, 你留下的原因是想陪我?”
“当然!”奕禛点了点头, “你愿意让我做你的同窗吗?”
“当然愿意。”谢彦点了点头, 他不想再犯初次见面时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眼前的少年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句话, 便让这个任性的少年失掉读书的机会。
“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你却不可以。若是我离开了, 你呀,得被他们欺负死!所以你得感谢我陪你读书,放心, 我会保护好你的。”奕禛道。
谢彦:“…………”敢情, 他还多了一个“保镖”了。
不过,谢彦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谢彦一来的时候, 的确看到奕禛想要走,只是看到自己之后, 才停留了下来。
谢彦看向了前方堵路的几个人。
岔腿的那个人及冠年纪, 皮肤略黑,细长眼, 八字胡, 身材高大健壮,穿着蓝衫服, 戴着素银顶。
谢彦问奕禛:“他是谁?”
奕禛:“还能是谁,宁王之子张若琛!”
此时,张若琛见谢彦和奕禛“搅合在了一起”,便想“拆散”他们。
“谢彦啊!我知道你,圣上嘉奖过你的…你‘品学兼优’犯不着跟那种垃圾搅合在一起,有损你的名声。”
谢彦对张若琛抱了抱拳,“世子爷乃皇亲贵胄、天子门生,定然不会跟我们普通百姓一般见识,还望世子爷能高台贵手,让我们过去。”
谢彦的话,既捧了张若琛,也没跟奕禛决裂,听起来不卑不亢。
奕禛偷偷的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张若琛却不干了。
——他想要孤立奕禛的目的没有达到。
张若琛摇了摇头,“既然你一定要跟他厮混在一起,休怪我无情了,若是你想要通过这里,从我□□过去罢。”
谢彦听到张若琛如此不讲理,本能的想要求助于带他来的门子,只是身后哪里还有那门子的身影?
求助无望之后,他开始观察起地形,分析“敌我形势”。
身边的奕禛告诉他,要去东讲堂,这里是“必经之路”。
只是这个必经之路是个三米多宽的弄堂,如今张若琛带着四个小厮堵住了去路。要从这里经过,只有受“胯下之辱”了。
“这学堂中怎么会有一条摇尾乞怜的狗在叫唤?”奕禛扯了扯嘴角,“我们迟到,你也迟到,那我们就耗着吧。”
张若琛低头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让圣上亲点的“品学兼优”之人受胯下之辱,若是这等事传到圣上耳朵里,有损自己的声誉。
于是他改变了策略。
他让谢彦朝他行“跪拜之礼”,便放谢彦过去。
——一个平民百姓向他这个世子爷,行跪拜之礼,是不为过的。
“君子拜天地、拜父母、拜君王、拜师圣,你跟我同为大学堂的学子,我为何要拜你?”
谢彦眼眸清澈、说的慷慨,一旁的奕禛忍不住拍手称好。
奕禛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眼前的小哥儿不仅外表好看,更是不卑不亢,不谄不媚,很是对他“胃口”。
他不禁对谢彦如何得到圣上亲赐的“品学兼优”产生了兴趣。
张若琛见谢彦教训自己,气的鼻眼都歪了,“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东西!今日里你们都得在□□经过,否则给我滚回去!”
谢彦皱了皱眉:“圣上赐我们进学‘大学堂’,何为大学?圣人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无论进学也好,做事也罢,都得修心正身,你这般的行为跟大街上的泼皮无赖有何区别?闪开,让我们过去!不要有负圣上的一片栽培之意。”
张若琛见谢彦如此维护奕禛,还骂自己“泼皮无赖”,八字眉倒竖,恨的牙痒痒的,真想把谢彦痛打一顿。
但“品学兼优”之人,是打不得的。
于是他做了几次深呼吸,强行按捺住了自己想要打人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