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作者:
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09 字数:3681
今日若不是自己用圣上赐字来保护奕禛,还真就…如张若琛所愿了。
谢彦叹了口气,“之前听您说,当今圣上本是想要把他立为太子的……这样的人?可能当今圣上也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才会多加考虑吧。”
接着谢彦把张若煦的课堂表现好于张若琛的事情跟南宫瑾说了一下,南宫瑾支颐想了想,“张若琛是否能得到太子之位,还真的难说……”
谢彦之所以提“张若煦的课堂表现好于张若琛”,只是想要转移南宫瑾的注意力,让他别老把目光放在张若琛身上,别的世子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果真起了效果。
他知道奕禛不受南宫瑾待见,打算尽量不在南宫瑾面前提起奕禛。
与此同时,宁王府。
张若琛被宁王一顿训斥,“早跟你说过了,你一定要跟谢彦处好关系……好不容易才让他坐你后面跟你结对,你倒好,拱手让人了!”
张若琛十分委屈,“儿子也想跟他处好关系啊,您不知道,他一来就站在那个奕禛一边跟我作对!我觉得…我跟他八字不合,我们不能处好关系!”
宁王气的给了他一巴掌,“你去国子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你去跟下作的奕禛较劲吗?他值得你去较劲?你竟然连自己的目的都不知道……”
张若琛捂着脸颊,撇着嘴道:“儿子当然知道去学习的目的……但看到那个欺负姑母和表弟的人就不开心,忍不住想要教训他!”
宁王听到张若琛的解释更气了,一脚踹翻了他。
“整天在女人堆里打转,就知道一些三姑长六姑短的内宅之事,你能不能长进点,把眼光放远一点,看到这江山和天下!”
大周朝重嫡不重长,当年的文帝就是占着“嫡子”的优势才成了皇帝。
周武帝一生征战,从马背上夺取了这天下。宁王不仅长的像武帝,骑马射箭也是不在话下,他总是幻想着凭借自己的“优秀”,能得到武帝的青眼有加,把这皇位传给他。
没想到,到头来,他的父皇会把这江山给一个占了“嫡子”名分的弟弟。
愤恨之下,他自请去西域平寇,让西域得以安宁……
没想到,武帝临死之前,特意把他召了回来,名义上说想看他最后一面,其实只是想要没收他的兵权,让他在京城做个闲散王爷。
当年武帝跟武皇后鹣鲽情深,武皇后去世后,他便没有再立皇后,后宫实际上由宁王的生母把持,武帝临死前把宁王的兵权交给了文帝后,嘱咐文帝,他死后可封宁王的生母为太后……
——他用兵权换得了母妃的太后之路。
他太心寒了,他为大周做了这么多,没想到他的父皇竟然一直防备着他!
于是他整日喝酒解闷,心灰意冷地看着他的弟弟一统江山。
十几年之后,他有儿有女,没想到文帝后宫无数,竟然生不出一个子女!
他逐渐来了精神,自己坐不上那个位置,也许自己的儿子可以。
在董太后和宁王的巧妙运作下,周文帝答应了册立张若琛为太子。
只是宁王没想到周文帝会因为一个“告发”而改变心意……
有人在周文帝面前告发了张若琛“养狮为患”。
他是武将,在他看来,世子爷养头狮子弄死几个贱民,并不是什么大错。
周文帝之所以“小题大做”,只是不想很爽利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已。
接着周文帝搞了一个国子监的大学堂来为难他和自己的儿子,但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即便再难,他也得接下。
“你不知道吗?谢彦不仅仅是圣上表彰的人,更是户部尚书的侄子,你跟他的关系处好了,不仅圣上高兴,又能得到户部尚书的助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你,你竟然连这个都不懂!”
宁王说着又想要揍张若琛,被宁王妃拦住了。
“王爷,他今天受了太多的罪了,求您饶了他罢!”
“慈母多败儿!就是你惯着,才把他惯成文不成武不就的样子……”宁王叹息道。
接着,在宁王妃的劝说下,父子二人坐下来平静地“聊天”了。
宁王先让张若琛把学堂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跟他说了一遍。
宁王听完后,得知张若煦读书比自己儿子流利,立即让宁王妃去安排夫子来家为张若琛补习功课。
接着,宁王跟张若琛强调,告诉他一定会有人把三个世子在学堂的情况反应给圣上。
他让张若琛在学堂的时候一定要“贤明”,博得一个好名声。
第二天,谢彦上学。
马车在国子监门口停了下来,谢彦撩开马车的门帘便看到一只熟悉的手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奕禛。”他心中一热,走出了车厢,便看到奕禛灿烂的笑脸。
“来。”奕禛叉开了双手把他抱下了马车,然后摸了摸他的头,“你个子太小了,得多吃点才能长的快!”
谢彦:“……”这不是吃的问题,他的皮囊只是一个七岁的孩童,又能长多高呢。
“你多大?”谢彦仰着头看着比他高许多的“大哥哥”。
“我十二了!”奕禛得意地笑了笑,牵着“小弟弟”的手来到了大学堂。
一进门便看到张若琛朝他俩九十度的鞠躬,“对不起!我为昨天的不当言论向你们道歉,希望你们能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跟我一般见识!”
谢彦:“……”
奕禛白了他一眼:“我不想做大人,只想做小人!”
说完,他拉了谢彦坐到了座位上。
张若琛大吼道:“我都跟你们道歉了,你们不要太过分!”
谢彦跟奕禛同时摇了摇头,骂了句“草包!”
张若琛的脸逐渐转黑,他原想别人称赞他“知错能改”,没想到会得到“草包”的结论。
他气的胸口起伏,但因为不忘要“贤明”,不好发作。
第55章
为了那个位置, 张若琛和张若煦铆足了劲,开始比学习。
张若琛随身带了冰块,若是自己打瞌睡, 便会把冰块放到自己额头上降温刺激,让自己的神经兴奋起来。
张若煦做的不像张若琛这般明显, 他打瞌睡的时候, 会暗戳戳地用一根三棱针扎自己的手指……
只有张若杲依旧我行我素。
虽然他上课的时候从不打瞌睡, 也不讲话,但曹博士问他问题,他没有一个能回答出来的。
用曹博士的话讲, “他是神游天外, 人在心不在。”
下课的时候, 张若琛故意笑问张若杲,“你上课发呆,在想女人么?”
张若杲点了点头, 闭着眼咂着嘴, “软玉温香,回味无穷啊……”
张若琛和张若煦听后大笑, 让他不要来上课了, 回家抱女人去罢!
郁嘉和郑哲见他们三个谈的有趣,偷偷掩嘴而笑。
谢彦是老人芯子, 听过的晕段子太多太劲爆, 对他来说这么一点实在是小儿科。
奕禛则非常讨厌他们这种说话方式,更不会笑了。
所以他们俩只是对视了一眼, 然后沉浸在他俩的世界中
——练字。
奕禛意识到了自己不会写字是个“很大的缺陷”,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练字当中。
张若杲“不求上进”,也拒绝谢彦管他, 谢彦乐的不管他,开始辅导奕禛写字。
奕禛非常勤奋认真,白天在大学堂练习,回家挑灯练字。
谢彦得知他这么“拼命”,让他悠着点,别把眼睛熬坏了。
奕禛本就认得字,没几天便掌握了写字的诀窍,虽然写的没有谢彦好,但总算是能写出来了,还自己抄写了一本《孙子兵法》送给了谢彦。
“那些掉书包的四书五经实在没意思,还不如这本《孙子兵法》实用,你拿着好好研究一下,总会用的着的。”
谢彦接过了这本手抄的《孙子兵法》,微笑着翻看了起来,字写的虽然一般,却很认真,没有一个错别字,看的出来,字里行间是极其用心的。
“你写了多少遍?”谢彦问。
奕禛刚学写字几天,能写成这样,真的非常不简单。
奕禛眉眼弯弯,“实在记不清了,哪一页有错的,我就会重写……”
谢彦面色不愉,把《孙子兵法》还给了他,道了声“不要”,便回过头气嘟嘟地趴在自己的书桌上。
“我写的不好吗?我回去重写……”奕禛有些不知所措。
谢彦见他冥顽不化,只好回头把话挑明:“我让你不要太拼,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你听了吗?!你知不知道夜间练字太伤眼睛啊……”
奕禛:“……知道啦,下不为例!你就别生气了……”
谢彦夺过他手中的《孙子兵法》,仔细地放到了自己的怀中,“暂且收下了,若是你再犯,我就不要!”
他知道奕禛的父亲是镇北大将军,子承父业,喜欢兵书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