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0      字数:3745
  
  谢彦知道这事后, 不禁感叹, 这顾澜虽只是个禁军统领,但这权势似乎比当朝首辅还要高啊!
  周文帝对他言听计从,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的官位不高, 却做着比自己官位高许多的事情,这定然会引起朝中人的不满……
  谢彦:“若是文帝薨逝, 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奕禛笑了笑:“他若是能走在文帝前面,就算是他的造化了。他得罪了太多的人,没有今上罩着,会死无葬身之地!”
  谢彦点了点头。
  后来,他俩从张若杲那里打听到了郁嘉和郑哲死亡的“真正原因”。
  张若杲:“每次考核大哥都败给了张若煦,他自己学的不如别人好,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见郁嘉每次考核都在郑哲之上,心中不忿,怀疑郁嘉藏有私心,被张若煦收买了……”
  “张若煦明明知道大哥在怀疑郁嘉,还故意有事没事的找郁嘉请教‘问题’……你们知道我那大哥的火爆脾气,郁嘉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张若杲说着摇了摇头。
  奕禛:“他可以走啊,回老家去。”
  张若杲:“彦哥儿这是做了我的伴读,你们爱走便走,爱留便留,我不跟你们一般计较……我那大哥可不是这样的人啊,他怎么可能像我这般豁达?”
  奕禛:“…………”有自己在,张若杲管的了彦哥儿吗?这听起来好像是他大发慈悲放过了他们一样!
  谢彦:“这么说,郁嘉是不堪你大哥的折辱,选择了自|杀?”
  张若杲点了点头:“可能是吧。”
  谢彦:“那郑哲没理由自|杀啊,他为什么要死?”
  张若杲:“这个我也不知道,郁嘉死了一个多月后,郑哲也自|杀了。他俩的死亡惊动了圣上,圣上让大理寺的人来查过了,确认了两人都是自|杀……”
  “若煦对郑哲的死耿耿于怀,他说郑哲是大哥派人杀的……但大理寺确认了他是自|杀……”
  奕禛和谢彦:“…………”
  这水好深啊,可以只有死者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的死亡原因了。
  “若煦和大哥原本就不睦,自从他怀疑郑哲的死跟大哥有关后,两人更是势同水火。这次张若琛带小妾过来,你们也看到了……大哥是悄摸摸的带过来的,那些国子监的监生怎么会知道?他们之所以过来围观,是张若煦宣扬出去的……”
  奕禛和谢彦对望了一眼,似乎是理清了一点头绪。
  “你俩知道吗?京城中都在传今上有意于张若煦……”张若杲道。
  “那些都是传言而已。”谢彦试探张若杲,“你们成王府觉得谁坐那个位置的可能性大啊?”
  这问题问的敏感又犀利。
  ——谢彦这是在试探成王府的站队。
  没想到,张若杲笑了笑,说的很是坦然:“大周崇尚立嫡立长,你说我们成王府会支持谁?”
  他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成王府是力挺张若琛的。
  ——张若琛不仅是宁王府的嫡子更是一众兄弟的“长者”。而张若煦则非嫡非长,他是康王的小妾生的儿子,三个来大学堂读书的世子爷,他还是最小的。
  今年张若琛十八岁,张若杲十七岁,而张若煦只有十五岁。
  几天之后,张若琛回到了大学堂。
  他整日的不说话,当年的那份“锐气”消失殆尽,代之以一种颓丧的“中年大叔”的形象。
  与之相反,张若煦则神采奕奕,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
  谢彦叹了口气,对奕禛道:“如今外界传言,这张若琛不仅逼死了郁嘉和郑哲,还纳了‘大贪官’孙道敏的女儿为妾,甚至有传言,他带了青楼女子来国子监……这样的名声,即便圣上想要把储君之位给张若琛,也不会服众吧。”
  谢彦说着对奕禛笑了笑:“这种局面,应该是康王府一手造成的,但宁王……难道是软柿子吗?看来我们有好戏看了。”
  奕禛点了点头:“兵法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无论是守还是攻,都得‘先为不可胜’。如今无论是外界的舆论还是名声,都对张若煦是有利的,可以说他是得势的,但他却做不到‘不可胜’,做不到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依我看来,他俩还是起鼓相当,最终谁坐那个位置,还真说不定呢。”
  谢彦:“…………”奕禛读《孙子兵法》读的也太入迷了吧,竟然把夺嫡之争也用《孙子兵法》来解释了!
  但谢彦扪心自问,这种解释的不无道理。
  大学堂中有了奕禛,就好像有了“定魂针”。
  他用戒尺把世子爷们和小侯爷管理的服服帖帖,不敢猖狂,大学堂便有了“读书的氛围”。
  奕禛故意拿了钢笔和墨水在世子爷和小侯爷面前“炫耀”,很快便把剩余的钢笔和墨水全部推销了出去。
  不久之后,史飞又送来了一百支钢笔和两百瓶墨水。
  奕禛在六堂中转了一圈之后,便推销掉了一大半的钢笔和墨水,再转了一圈,便全部卖完了。
  然后,每节下课,大学堂便会“门庭若市”。
  ——好多监生来询问新一批的钢笔什么时候到货。
  三个世子爷和小侯爷都被迫加入了“被咨询”的行列。
  现在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快了,快了,耐心等等……”
  *
  南宫瑾终于邀请了翰林院编修许志明住到了自己府中。
  谢彦对许志明早有耳闻,他是去岁的榜眼,才华横溢,但三十有二还是光棍一条,究其原因是“其貌不扬”,没有人家愿意把自家的姑娘嫁给他。
  谢彦一开始还纳闷,男子有才便好,至于相貌,有那么重要吗?
  待看到许志明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这许志明可不是一般的丑,眼睛小的像芝麻,嘴唇厚的很,三十有二的年纪,却跟九岁的谢彦差不多高,还是个天生驼背……
  他唯一的优点应该便是他的“厚脸皮”了。
  若是别人长这样,早就自卑死了,他则非常“自信”,说话的时候,跟他的长相相反,一点都不寒碜。
  中气十足,声如洪钟!
  谢彦猜测,也许周文帝正是看上了他的自信,才会点他做榜眼。
  许志明住到南宫府几天后。
  一天晚上,南宫瑾置办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席间,他郑重地让谢彦拜了许志明为师。
  这之后,许志明白天在翰林院上班,晚上回南宫府教谢彦八股文。
  “这八股文体,就是要求将一篇文章分为六段,计为八股……第一段为破承题,所谓破题,便是开头用两句说破题意,以对句为多,至于承题,便是承上启下……第二段为小讲……第三段为题比……第四段为中比……第五段为后比……第六段为束比……八比完成,咏叹数句,附小比于后,作为结束……虽说八股文的格式固定,但是要作好却是很不容易的。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讲究对仗和文采……”【注1】
  许志明声如洪钟,他知道谢彦是“神童”,领悟力强,一开始便把八股文的“精要”说给了谢彦听。
  谢彦原本以为,夜晚做梦的时候,他的大脑云空间会详细的讲解八股文的做法,结果一连睡了几个晚上,都没梦到。
  他这意识到,这云空间只会讲解经典,这八股文不属于经典范畴。他不得不拿出“死用功”的学习态度来学习八股文。
  做好笔记,仔细研究……
  许志明见谢彦“认真”,倍感欣慰,为谢彦找了十几篇“八股美文”给谢彦看……
  谢彦把“八股美文”拿到了大学堂去研究。
  曹博士讲解《论语》的时候,他便在下面看“八股文”。
  很快,奕禛发现了谢彦的“猫腻”。
  下课的时候,谢彦跟奕禛主动“坦白”了自己想要“科举证道”,南宫瑾请人在家教他八股文的事情。
  奕禛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他知道谢彦已经把《论语》倒背如流,再听这些便是浪费时间。
  “从今往后,我们在楼下上课,你去二楼自学。”奕禛道。
  “这……行吗?恐怕曹博士不会允许吧,还有这几个世子爷以及小侯爷都不是好说话的,他们肯定见不得我去二楼独自学习……”谢彦说出了现实存在的问题。
  奕禛笑道:“不用管他们!我来摆平他们。”
  谢彦:“…………”他感觉到了真实的“依靠”。
  奕禛说完,亲自把他送到了二楼。
  “最好跟曹博士说一下吧,否则……曹博士问起来,你也不好交代……”谢彦道。
  奕禛:“这种小事情,我来吧,你不用操心,好好学习,秋试的时候争个解元回来……”
  谢彦:“…………”解元这么好考的吗?
  谢彦还是不放心,“你真能说的动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