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0      字数:3732
  
  有几个人道了声“不敢!”之后,便是群臣沉默。
  接着一旁的礼部尚书掐着“吉时”,宣布封禅典礼开始。
  周文帝携着张奕禛的手走在前面,群臣跟在后面一起上了封禅台。
  祭天拜地,宣读诏书……
  礼毕,奕禛成了大周太子。
  群臣跪下,高呼“拜见大周太子殿下!”
  “免礼!”张奕禛对群臣抬了抬手。
  他天生就有“睥睨天下”的气质,如今身穿黄色蟒袍,冠带齐备,更是贵不可言。
  文武百官近距离地观察着太子,太子眉眼中的英气的确跟今上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好多人据此不免更相信了太子是圣上的儿子了。
  年老一些的臣子从太子的脸型和嘴唇之间又“找回了”淑德皇后的模样……
  顾澜带着禁军截住了董太后,一脸好脾气的任凭董太后的“叫骂”,直到封禅仪式圆满结束,他才放掉了董太后。
  之后几天的“大赦天下”,周文帝便放了群臣几天假。
  当然,“斗争”并没有停止。
  周文帝和顾澜让礼部在邸报上详细刊登了太子乃周文帝和淑德皇后的儿子……
  无数的告示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周文帝的儿子成了太子”。
  董太后以及宁王一派则傻眼了。
  他们原本以为扳倒了康王,便能让张若琛稳稳地坐上太子之位。
  他们设计让康王妃去毒害张若煦,但康王府对张若煦的保护非常到位,连康王妃都找不到机会谋害张若煦。
  宁王府只好设计除掉了康王妃的儿子,然后把罪名扣到了张若煦和他的母亲的身上……
  即便张若煦读书比张若琛好,有了这个罪名,便失去了做太子的机会。
  董太后和宁王探得了“周文帝得了绝症”的秘事。
  他们原本以为周文帝定然会把太子之位传给张若琛,结果却传给了一个“来路不明”的淑德皇后的儿子,怎么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宁王第一个不服,苦于“木已成舟”,只好暗地里让人到处宣扬“周文帝的儿子来路不正”。
  顾澜早有防备,只要知道有谁说“奕禛的来路不正”,便一律关押起来。
  直到京城中莫有人敢非议太子,周文帝方才“上朝了”。
  但上朝的第一天,董太后便气势汹汹地奔向了朝堂。
  古钰一见她,便知道她是来找茬的,连忙上前一步,朝她行了个礼:“太后娘娘,我们大臣正在议事,还请回宫。”
  但董太后是“有备而来”,又岂会被古钰的几句话给打发了?
  她知道封禅台前做了“滴血认亲”,所以她这次没有把重点放在“张奕禛是不是周文帝的儿子”上面,而是质疑了“张奕禛的生母”!
  她没有理会古钰,而是直直地觑着周文帝,“当年淑德皇后临产的时候,哀家可是知道的,也看到了宫中史官的记载,那可是‘母子俱亡’!淑德皇后的儿子已经死于当年的难产!”
  她的嘴角轻轻扯了扯,“淑德皇后的儿子能死而复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众所周知,世人都说他的生母是曲意楼的姑娘……我朝什么时候可以轮到让一个娼妓之子来做太子了?”
  董太后说着回头指了指文武百官:“你们这些大臣,难道以后就甘愿为一个娼妓之子所驱使?”
  文武百官听后面面相觑。
  他们昨日不是没想到这件事情,只是被周文帝和顾澜出其不意的气势给吓住了。
  此刻他们也想知道太子是不是“娼妓之子”。
  几个御史相互看了一眼,一起上前“询问”周文帝,“太子的生母到底是谁?”
  董太后见有人“支持她”,声贝高了许多。
  她让周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大家一个交代,交代不出的话,张奕禛便不能做太子!
  周文帝没有说什么,而是跟身边的卫公公互换了一下眼神。
  卫公公缓步走到董太后的身边,拿了白色佛尘轻扫了一下手臂,朝董太后行了个礼,然后从怀中拿出了一张发黄的纸递给了她。
  “这是当年宫中太医以及稳婆的记载,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皇后娘娘的儿子康健!”
  董太后一字一字地看着,看完后便把那张纸撕了个粉碎,扔到了地上,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伪造!完全是伪造!”
  她回过身来指着文武大臣,“我朝一贯以史官记载的内容为准,又怎么能认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趁她说话间,大臣们把她撕碎的纸捡了起来开始拼凑。
  有个大臣提议:“这上面是蒋太医和刘稳婆签的字,我们不妨找他俩来说清楚。”
  “刘稳婆早就死掉了!这蒋太医是圣上的心腹,她会怎么说,你们不心知肚明吗?”董太后气愤地道。
  一时间气氛非常尴尬。
  董太后侃侃而谈:“若他真是淑德皇后所生,按照祖制,应该留在哪位妃嫔或者哀家身边抚养,怎么反倒去了古府?圣上可以说古府是他的外祖家,但皇后所生的儿子是何等的尊贵?!去古府已然不合规矩,怎么能让坊间人说成是‘娼妓之子’?不言而喻,他就是一个娼妓之子,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大周的未来之主!”
  周文帝红了脸,疾声道:“太后这是想说朕不检点,跟曲意楼的姑娘有染,还生下了儿子?!”
  董太后没有退缩,而是锐利地看向了周文帝身边的顾澜,意味深长地道:“圣上口味独特……,若是给不出证据,也别怨不得别人会这般想。”
  众大臣听到董太后如此说,都心领神会。
  一旁的顾澜冷笑了一声,亲自走上前去查看那张“旧日的纸”,终于在一堆纸屑中找到了刘稳婆的签名。
  他高举着刘稳婆的签名,“既然刘稳婆已经去世多年,那我们就无法伪造她的签名,只需叫仵作来查看一下这到底是不是刘稳婆的签名,便能知道这上面写的是真还是假了。”
  朝臣们听后纷纷点头。
  不一会儿,御用仵作便被宣上殿了。他对比了刘稳婆的签名,得出了碎纸屑上的签名是刘稳婆本人的。
  但董太后还是不信,最后顾澜派人去请了大理寺和刑部的几个仵作来确认。
  他们都说是刘稳婆的亲笔签名。
  这下满朝文武彻底无语了。
  董太后干咳了几声:“还是那句话,既然你们都认为他是淑德皇后的儿子,那为什么让坊间说他是娼妓之子?”
  古钰闻言朝周文帝跪了下来。
  “臣有罪!还请圣上责罚!”
  接着古钰当着朝臣的面说出了缘由。
  当然,他不会说是周文帝害怕把张奕禛放到后宫抚养会活不长。
  “当年太子生下来后,皇后娘娘便去世了……皇后娘娘是臣宠爱的闺女,臣见了如何不悲痛?”
  古钰听了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凄切……
  这么多年以来,他终于可以为“白发人送黑发人”大肆地哭一场了!
  周文帝见“岳丈”哭的如此伤心,连忙赐座。
  卫公公亲自为古钰搬了张凳子,扶着古钰坐了上去。
  古钰擦干了眼泪继续道:“但最伤心和悲痛的人不是臣,而是圣上!他见皇后娘娘因为生了太子而亡,情绪失控之下……便把尚在襁褓中的太子狠命地摔到了地上……当时太子一时气撅了过去,大家都以为太子死了……但臣探得了太子尚有气息,于是便把太子带到了古府……”
  古钰说着,又朝周文帝跪了下来:“臣有罪,当年欺瞒了圣上……”
  事实上,当年周文帝害怕把奕禛给后宫中人抚养,会长不大,才求着古钰,让他带奕禛去古府。
  但这些话是“不能在台面上说的”,于是古钰便编造了这么个情况。
  周文帝点了点头:“这事情不怪你,怪朕!朕当年接受不了皇后离朕而去的事实,差点害了太子性命!”
  事实上,当年他除了悲痛,便是想让奕禛能够活下去。
  他的初衷是想奕禛能够活的自在开心,压根没想让奕禛继承皇位。
  直到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为了他,他才处心积虑地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继承皇位。
  说到底,他所做的,都是为了他,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更不是为自己!
  古钰见周文帝“自责”,又跪了下来,“还是臣的罪!臣当年为了让太子有个‘合情合法’的身份,便利用了曲意楼的那位姑娘……”
  古钰为了自己的外孙能稳稳当当地做上太子之位,也是豁出去了,说出了当年他怎么利用曲意楼姑娘的“实情”。
  当年他把奕禛抱回首辅府之后,恰好碰上了怡佳公主。
  怡佳公主问他,这孩子是谁家的孩子?
  当年他一时没想好,便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这一支支吾吾倒是让怡佳公主起了疑心。
  “那段时间,曲意楼的一个姑娘大了肚子,硬是赖上我们家之信了!动不动就来我们府打秋风……讹点钱就算了,还死皮赖脸地想要进古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