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710
  
  自此,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入大周皇宫,走进这个国家的核心部门了。
  前世他只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今生他已然成了“皇帝的秘书”。若是他的建议能被皇帝采纳,便能左右大周的命运。
  感到荣幸的同时,他亦倍感压力。
  今日来谢恩的是一甲三个进士。
  他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进了勤政殿,站在了最前面。
  上朝的官员则站在了他们的后面。
  勤政殿外,五鼓之后。
  太子在内侍和宫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没有坐到龙骑上,而是坐在了龙案的旁侧的椅子上。
  按照礼制,勤政殿上所有的人都开始朝太子磕头……
  礼毕后,谢彦便听到身后有人问:“敢问太子,今日圣上病体如何?”
  太子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句:“跟昨日差不多。”接着,便示意礼部官员开始“正常流程”。
  短短几天不见,谢彦感受到了太子无论是神情还是做事都沉稳了许多。
  礼部官员当着朝臣的面再次宣读了昨日的“任命”。
  ——状元郎成了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都是翰林院编修。
  宣读完之后,礼部官员让他们站到了大殿的一边听朝政。
  接着,便有几个朝臣奏报了一些琐事。
  从太子办事的方式来看,谢彦发现太子的确是沉稳了。
  比如说,有几个问题,朝臣们各执一词,太子一时间难以抉择,提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之后,很快便“水落石出”,但太子还是不做“显而易见”的决断,而是“容后再议”。
  谢彦在心中给太子点了个“赞”,这样的处世方式,的确能大大减少错误的决断。
  谢彦看了看站在最前排的垂眸不语的古首辅。
  太子处事方式的改变是周文帝教的?还是古首辅教的?
  “众卿还有问题吗?”太子的星眸扫视了大殿之内,“没事的话便退朝了!”
  “臣有事启奏!”谢彦上前一步,朝太子行了个礼。
  所有人的眼睛看向了谢彦……
  谢彦道:“臣为大周子民,本非商人,误入商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愿意把臣名下的科兴园和科贸园的一切无偿交给大周……以后,科兴园和科贸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大周做的,赚的钱也是为大周赚的……”
  朝臣们听后都愣了。
  片刻之后,朝堂争相谈论了起来。
  大都说他“觉悟高”,也有一些人说他“沽名钓誉”……
  谢彦事先没有跟太子商量过这件事情,但也绝非是临时起意,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太子不知道谢彦心中所想,他跟谢彦对视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从谢彦的眼睛里读出了“坚决要上交”的勇气。
  这次太子没有“容后再议”,而是说了句“准奏!”,然后便退朝了。
  退朝之后,按照规程,礼部官员把三个人带到了翰林院修编部交给了翰林院掌院学士之后,便离开了。
  翰林院掌院学士叫杨学仁,他是掌管修编部的,算是他们三个的顶头上司。
  此人笑容可掬,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
  杨学仁领着他们三个人在翰林院里转了一圈之后,回到了他的掌院办事处,他跟他们三个拉家常,一说便是半天。
  看似轻松的聊天却暗藏玄机。
  杨学仁巧妙地了解到了他们的“背景”以及大概的性格。
  大周皇宫提供了简单的中午餐食,谢彦吃完后,便回到了南宫府。
  他被南宫瑾“拎”到了书房狠狠地批评了一通。
  南宫瑾义愤填膺地道:“你这是用你娘的嫁妆做的事情,你娘是谁?你的娘是我的妹妹,说到底,那些嫁妆都是从我们南宫府给出去的!你都不跟我商量一下就把这么多东西都‘上交国库’了?你觉得合适吗?”
  谢彦见他指责,丝毫没让步。
  “既然是我娘的嫁妆,按照大周律法,这些东西便跟你们南宫家不相干了,我想把这些上交国库,为什么要得到你的同意?”
  谢彦此话一说,南宫瑾的脸色憋的发紫了。
  “你你你……还真是翅膀硬了!”南宫瑾指着谢彦,气急后,他的话都讲不利索了。
  南宫瑾扶着椅子背,指着门外,对谢彦道了声:“滚!”
  谢彦叹了口气,走出了南宫瑾的书房。
  是时候得离开南宫家了。
  倒不是因为方才南宫瑾的一声让他“滚”,他才想要离开。
  他想要离开的真正原因是,他即将要做件大事情了,他不想让“有好奇心和控制欲”的南宫瑾知道此事。
  第122章
  升官的火箭速度
  这些天来, 南宫瑾给谢彦的感觉是,他虽身居要职,但却不是全心全意的为大周在做事。
  更准确的说, 南宫瑾做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荣耀。
  若不是重来一世,若不是他视奕禛为这个世界唯一的知己, 他也不会这般无私的献出自己所有的家当去博弈。
  他的认知和追求跟南宫瑾完全不同, 他能理解南宫瑾而南宫瑾可能根本理解不了他。
  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他得离开。
  第二天,谢彦去翰林院“上班”。
  翰林院跟大周皇宫靠的非常近,只隔着一条紫玉街。
  离翰林院不远的地方便是“内阁”所在地。
  谢彦进了翰林院后, 先去跟顶头上司杨学仁打招呼, 然后去了翰林院修撰部工作。
  修撰部原本有三个人, 谢彦来之后,便是四个人。
  昨日已经相见过,彼此也算是认识了。
  谢彦主动跟同僚们“问好”后, 便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编撰部有个组长叫李询, 他让谢彦编写一些文书工作“适应环境”。
  于是,谢彦一上午都在写东西……
  谢彦注意到, 这里的几个人很少交流, 偶尔说话也都是讨论“工作的事情”。
  虽然很少交流,但其实相互之间都是在“默默观察”着的……
  很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这里有专门的膳堂, 吃饭是“分食制”的, 每个人一份餐盒。
  统一标准,三菜一汤, 另外加上两个水果。
  谢彦吃完饭后, 便沿着紫玉街缓步慢走,消食的同时适应这里的环境。
  紫玉街紧靠皇宫, 街道很是宽阔。谢彦目测了一下,约有百米宽。
  街道的对面是皇宫,街道的这边都是“行政机关”。
  所以这条街上没有商贩叫卖东西,有的只是禁卫军守着皇宫内院。
  不知不觉,谢彦走到了内阁的门口。
  古钰和南宫瑾平时就在这里工作。
  谢彦想到了太子曾经跟他说过“皇权被架空”的事情,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刚要走开,便听到一声“彦哥儿”。
  谢彦定睛看去,见许志明从里面走了出来。
  谢彦朝许志明行了个礼,道了声“夫子好”。
  许志明曾经应南宫瑾所邀,住进了南宫府。谢彦和南宫昀都曾拜过他为师,后来谢彦进率性堂后便没有继续跟他学习了,但还是时常会向他请教八股文的写法。
  前些日子,许志明找了一处住的地方,便搬离了南宫府。
  “你进内阁了?”谢彦看到他穿着内阁的官服问道。
  作为前一届的榜眼,许志明原本是在翰林院做编修的。
  许志明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拉了谢彦的手问谢彦:“在翰林院可还适应?”
  谢彦点了点头:“一切都好!”
  接着许志明跟他说,翰林院里有永远写不完的文书,让谢彦不要“太老实”。
  “你慢慢写,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若是有人欺负你,你就搬出太子或者你大舅……”
  …………
  谢彦知道他是真心对自己好,才会说出如此“剖心肝”的话。
  谢彦看到不远处的树下有露天的石桌和石椅,便拉了他的手坐了过去。
  坐定后,他俩开始闲聊。
  谢彦先是“普通”的寒暄了一下内阁的情况。
  内阁的领导大都只上早上半天班,下午在内阁的只有几个年轻的内阁成员,而许志明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在附近买了个两进的小房子,把我的老母亲接了过来,你有空的时候去我那坐坐。”许志明道。
  谢彦点了点头,礼貌地道了声“好”。
  入了题之后,谢彦便开始“虚心讨教”。
  他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他很有目的。
  ——就是想要跟许志明了解内阁目前的情况。
  许志明是南宫瑾一手提拔入内阁的。
  南宫瑾是谢彦的大舅,而他本人则跟谢彦有师徒情分。
  所以,许志明并没有把谢彦当做外人加以防备。
  很快,谢彦便从他嘴里得知,如今的内阁暗戳戳地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古钰为首的“老派”,另外一派则是以南宫瑾为首的“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