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680
  
  南宫瑾:“你们说,只有装了电网才能装这种吊顶电风扇?”
  赵辰和房敬点了点头。
  南宫瑾:“那么皇宫内能不能装?”
  赵辰:“不要说皇宫,整个京城都能装起来。若是京城能连接电网,各位大人在自己家里便能享受到这种吊顶电风扇了。”
  一众“大人们”连声道:“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推广到大周京城啊!”
  “这个自然,等技术成熟了,我们会让大周的每家每户都用上这种电风扇。”谢彦笑道。
  天气太热,官员们在电风扇房间里纳凉后,压根就不想出门。
  眼瞧着已近正午,谢彦让大家先吃过饭再继续参观。
  在科贸园的膳堂内摆了三桌,饭菜很是丰盛。
  但有些官员很是讽刺的说出了“他们吃的丰盛,路上的难民却被饿死”的真言。
  这些京官大都没出过京城,没有前后的“对比”,便不会知道孔四方的数据造假。
  他们只是直观而由衷的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谢彦觉得,这种人才是“好同志”啊。
  第131章
  吃过午饭稍稍休息后, 谢彦带文武官员参观了科贸园的玻璃制造、玻璃镜、玻璃灯泡、电池制作、电风扇制作以及各种组装生产线。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赞叹,都说“开了眼界了”。
  谢怀安见自己的儿子如此能干,为自己“长了老脸”。
  他中二病爆发, 在群臣面前把自己的儿子夸了又夸,夸成了“天上有, 人间无”的人物。
  谢彦尴尬到想用脚趾头扣出藏身之地, 但还是“很有礼貌”的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一旁的南宫瑾实在受不了, 暗戳戳的拉了拉谢怀安的衣袖,跟他使眼色,让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谢怀安却好像压根不明白南宫瑾的意思, 依旧侃侃而谈……
  他当然懂南宫瑾的意思, 只是他心中有自己的“成算”。
  ——这辈子他可能仅此一次能跟这么多的高官“同台”, 这是他“绝无仅有”的高光时刻,他得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
  他夸完了自家儿子“天赋异禀”之后,又开始夸起了“第七部 ”。
  这个第七部 是他儿子创立的, 夸第七部便是变相夸赞自己的儿子……
  谢彦揣摩着, 若是这个时代有手机设备,不出所料, 谢怀安定然会跟这些高官留下无数的影像去发朋友圈炫耀, 让全世界的人都给他点赞。
  谢怀安的“夸夸其谈”,让他成为了焦点人物。
  大臣们非但没“看不起他”, 反而很是“捧场”的顺着他的口风说“他们谢家人的人厉害”之类的话。
  谢怀安听着这些话很是受用, 脸上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神情。
  但谢彦和南宫瑾听着则异常的尴尬,在他俩看来, 那些附和谢怀安的官员很大一部分“别有用心”。
  果真, 不一会儿便有人说出了“南宫大人在朝堂上反对谢尚书设立科技部”的事实。
  方才谢怀安说“设立第七部 科技部,是‘明主’最为英明的抉择, 也是他们谢家和南宫家的‘眼光高明’……”
  朝臣的这句话,变相地打了谢怀安的脸。
  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谢怀安,想看他作何反应……
  大家一边说,一边看着谢怀安的反应。
  谢彦和南宫瑾知道,这才是朝臣们“捧场谢怀安”的真实意图。
  ——在谢怀安面前,挑起南宫家和谢家的“仇恨”,看他们谢家和南宫家的笑话。
  此时,轮到谢怀安开始尴尬了。
  毕竟南宫瑾是他昔日的大舅子,又是一手提拔他的人,他再怎么蠢,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抹了南宫瑾的面子。
  于是他讪讪地不发话。
  吃瓜群臣又岂会放过他?话里话外逼他当着谢彦和南宫瑾的面“站队”……
  正当谢怀安努力的用十根脚趾头扣出一座皇宫的时候,大家看到史飞骑着马飞奔着进了科贸园的大院。
  冲到群臣近前后,他好不容易“刹住了”马……
  大家正要怒斥他“无状”,他却从马上翻身而下,朝群臣跪了下来:“大事不好了,孔四方造反了!”
  一群嘲笑谢怀安的朝臣愣住了!
  谢彦的心更是沉到了海底。
  今日他料的果然不差,只是一切都迟了。
  史飞用拳头敲打着自己的额头:“我去的时候,若是能快一点走,定然能进城通知太子……”
  谢彦抓住了他的拳头,不让他自伤。
  “即便你进城,也是迟了。”
  此刻,众朝臣都“缓”了过来,他们七手八脚的拉起了史飞,让他把话说清楚。
  史飞:“谢尚书让我去京城告知太子殿下‘孔四方有异状’,我便去了……”
  长时间的奔跑以及闷热的天气让史飞上气不接下气。
  朝臣们连忙把他拉进了房间,为他开电风扇,为他倒水。
  史飞大口的喝了一杯冰水后,气息顺畅了许多,说话也利索了。
  “我带着谢尚书的话,骑马去京城提醒太子殿下……”
  “靠近京城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我看到好多灾民逆着我的方向托老带小的往回走,心里疑惑……
  “谢尚书明明跟我说过,你们来的时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进京的灾民,为什么我看到了大量的灾民往回走?”
  众朝臣听到这,也是面面相觑,因为他们跟谢彦所见是一样的。
  史飞继续道:“于是我便上前询问那些灾民,为什么要往回走?”
  南宫瑾:“朝廷在京城外安置他们,这么大的事情,太子殿下一定会跟我们商量……今日也没上早朝,太子殿下不会让灾民回去的啊。”
  史飞:“灾民告诉我,那些为他们搭帐篷的士兵跟他们‘反目成仇’了,杀了好些难民,他们不敢不从,只得拖老带小的回去……”
  史飞叹息道:“太子殿下爱民如子,这定然不会是太子殿下所做的事情……”
  于是他又问了几个灾民,终于知道了“大致情况”。
  今日辰时之后,孔四方的军队露出了“獠牙”,他们用枪矛刺穿了灾民的帐篷,让他们回周北去。
  这些士兵给出的解释是:他们的家乡放粮了,有饭吃了,朝廷让他们回家乡去。
  灾民们跟他们要“回乡路上的干粮”,士兵们却让他们沿路讨饭回去。
  头脑机灵的灾民让他们提供“朝廷让他们回乡的懿旨”。
  那些士兵本就是一群“造反派”,哪里提供的出什么朝廷懿旨?
  灾民们在这里有吃有喝,回去又得冒着饿死和病死的风险。
  他们当然不想在没有任何保障的前提下回老家。
  有的灾民跟他们要朝廷懿旨,有的灾民跟他们要回乡的干粮。
  场面一度失控。
  士兵们没想到灾民如此会闹,为了不影响计划,他们手起刀落,杀了好些个“刺头”,场面才被控制了下来。
  灾民们见了血,都不敢再闹了。
  他们看了看被刺破的帐篷,带着行李拖老带小的含泪离开了……
  史飞道:“我了解情况后,意识到孔四方是真的反了!于是我骑马去了附近的一个山头遥望京城……”
  “我看到城门紧闭,城墙上站着禁卫军,城门外却是大周的官兵……”
  “我离的太远,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于是我便下了山头,想要靠近去了解情况。”
  “我又遇到了一些难民,他们告诉我,孔四方造反了,让我不要‘前去送死’!”
  朝臣们听到这,炸开了锅。
  “这哪里是孔四方造反啊,分明就是宁王造反!”
  “坏了坏了!孔四方这个白眼狼!枉顾了圣上对他那般好,竟然倒向了宁王,京城危矣,京城危矣!”
  “我们的家眷都在京城,万一京城被破,该怎么办啊……”
  一时间,大家都慌了神。
  “昨日我在鸿儒街上碰到宁王,顺便问了他来不来参观第七部 ,他告诉我说今天要去寺庙烧香拜佛,就不来了。我就问他,去哪所寺庙?他迟疑了一下告诉我说,去城外的一个叫……我不记得他说的那所寺庙的名字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便是那是个实在没有名气的寺庙。于是我便建议他去盛明寺……他愣了愣之后跟我说,太后要去,他只好陪同……合着这是要举家逃出京城啊!”
  “这么看来,这是一场谋划好的阴谋,若是顾澜在京城,断然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平时顾澜不受朝臣们的待见,如今他们却都很“想念”他。
  “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不光是宁王,那些跟宁王走的特别近的几个官员都没来,莫非他们今日一起逃出京城了?”
  …………
  大家的慌乱之情溢于言表。
  “安静,安静!”南宫瑾敲着桌子。
  大家安静了下来,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了南宫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