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686
  
  瞭望台上的禁卫军弯弓搭箭,射向离门近的反贼士兵。
  他们一边射箭一边对外面的士兵大声叫道:“你们的楚将军已经被火炮炸死了!反贼都没有好下场!识趣的赶快投降!”
  就在禁军说话间,龙二又放了第二炮……第三炮……
  楚彪的“藏身之地”被炸成了一片火海。
  接着,谢彦爬上了瞭望台,观察敌军“人多”的地方,指挥龙二火炮发射的方向和距离。
  炮火纷飞,所炸之处,化为齑粉,连同四周的草木一同燃烧了起来,火光冲天!
  冷兵器时代的人哪里看过这种场面?
  敌军慌乱之下,吓的直往后撤。
  紧接着,谢彦发现敌军的后方放了漫天的烟花。他知道那是“外面”的兄弟在接应他们。
  火炮加烟花,让敌军胆寒,一时间溃不成军。
  敌军得知楚彪被炸死,好多士兵趁着夜色偷偷跑掉了。
  但谢彦深知自己的实力,即便敌军的士兵偷偷跑掉了许多,科贸园内的一百人也不足以去跟敌军硬拼。
  眼瞅着炮火打完了,只得背水一战——突围。
  “我们不能被困在这里,我们得突围。”谢彦大声道。
  大家都举手赞成,这还真是一个趁乱突围的好机会。
  他们用火炮打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若是等对方缓过来,用铁骑来碾压他们,他们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一边让人放出了车间里的群臣,一边着手准备突围。
  群臣被放出来后,个个满腹牢骚,说谢彦是个“十足的奸邪小人”,他们群情激昂,要找谢彦“算账”!
  待他们知道谢彦用大炮把敌军轰炸的“溃不成军”的时候,都仰头大笑了起来。
  “快哉快哉!”有人当众点赞。
  接着,便有好多人附和着。
  只有少数的大臣咕哝着,“谢彦不够仗义,不告诉他们有这么好的武器……之所以把他们关了起来就是想要独自抢功劳……”
  这群少数派的言论很快便遭到了攻击。
  “之前你们明里暗里想要投降反贼,不把你们关起来,还怎么炮轰反贼?”
  少数派中有人让一旁沉默的南宫瑾“说句公道话”。
  他们之所以把南宫瑾拉出来“说公道话”,就是因为当时南宫瑾是站在严律这一边的。
  也就是说,南宫瑾也是“投降派”。
  结果,南宫瑾冷哼了一声:“谢尚书看出你们有投降的心思,才会把你们关了起来!你们想要立功,以死明鉴的话,现在就冲出去跟反贼拼命吧!若是做不到,就不要说什么‘谢尚书想要立功才会把你们关押起来’这种狗屁话!”
  少数派听到南宫尚书如此不讲理,说话出尔反尔,都面面相觑。
  有人终于忍不住指责南宫瑾道:“我们可没说要投降反贼啊!下官倒是记得当时第一个支持严律的人就是南宫尚书!禁军用刀架住严律脖子的时候,还是南宫尚书让禁军放下刀来的吧?”
  那人看了看四周的少数派,“我没记错吧?”
  少数派们纷纷点头支持他,“你记得不错,当时就是南宫尚书让禁军把刀放下的,救了严律一命!”
  言外之意便是南宫瑾是“投降反贼的人”,而他们都是“好人”。
  南宫瑾指了指架在院子里的大炮。
  他冷笑了一声,“我之所以救下严律,那是因为……我利用了严律和楚彪之间的关系,为调试火炮争取时间!”
  “你们想,若是当时禁军头脑一热,把那严律给杀了,楚彪定然会立即攻进来,哪里还能有时间把这火炮给搬出来?!”
  “天地可鉴!我南宫家深受皇恩,怎么可能背叛圣上,背叛大周!”
  南宫瑾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让群臣彻底无语。真相只有一个,理由却有无数个……
  群臣争吵着来到“临时会议厅”的时候,谢彦已经想好了主意。
  他对群臣道:“敌军虽然被我们轰炸的乱了阵脚,实力仍不可小觑,而且他们的包围圈还在,只是这个包围圈比之前大了许多,相应的各个方位的兵力也会小许多……”
  “方才我让秦路以及禁卫军出去打探了一下,敌军在东北方向的防御最为薄弱,我们的‘大部分人’可以从东北方向撤退……”
  谢彦的话还没说完,便有官员打断了他。
  “这打探的可靠吗?”
  秦路白了他一眼:“你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打探!”
  谢彦没理会他们,继续道:“虽然我们要从东北方向突围,但我们还得‘声东击西’一下。敌人的主力部队主要在西边,其次是南边,再次是北边和东边,东北方向最弱……”
  “禁军武艺高强,我们拜托他们分成三路,从东边、东南边以及正南边‘假装突围’,让敌方分散兵力去围堵,把敌方的兵力往南边集中……从而达到掩护‘大部队’从东北方突围的目的……”
  “万一打探的情报有误、东北方向有重兵把守怎么办?”有个官员提出来。
  禁军副使冷笑一声:“那你跟着我们从南边走!”
  那位官员很快闭上了嘴。
  谢彦则笑了笑,“若是想要投降的也可以留下等到天亮,等到反贼们攻打进来之后,你们跪地求饶,反贼们或许会看着你们‘位高权重’或者有‘旧交’的份上,放你们一马!”
  方才群臣在外面的时候,都以“投降反贼”为耻。
  如今即便有个把人有投降的心思,也不敢当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被人耻笑了。
  最重要的是,科贸园的人以“投降”为由,炮轰了反贼。
  若是他们再“投降一次”,反贼们不一定相信他们的诚意。
  说不定,投降不成,还会被反贼削掉脑袋!
  于是大家“万众一心”的想要逃出包围圈。
  禁军先是假装在“东边突围”,然后在“东南”,然后在“南边”。
  把敌方更多的主力往南边移动了。
  最后,所有人坐马车或者骑马往东北方向突围……
  越岱因为害怕在官员中“暴露”自己,为了避免让自己老爹顺藤摸瓜的找到自己母亲以及妹妹,所以他在官员们到访之前,便把母亲和妹妹带到镇子上去住了。
  宁王造反的事情,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碧霞镇之后。很快他得知科兴园和科贸园也被反贼围了起来。
  于是,他便开始联络在科贸园工作的“匠人们”,想让他们群策群力,解救科贸园里面的人。
  那些匠人们大都有老有小,压根就不想参与其中。几个时辰下来,越岱只说动了几十号人来解救科贸园。
  若是用这几十号“散人”,来对抗敌方的“几千号”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
  正当他踌躇着,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他看到了园内放出了炮灰,成功的让反贼们乱做了一团。
  他实在是无计可施,只有便让“散人们”在包围圈外放烟花,想要以此来造成敌方更大的混乱。
  结果,他如愿了。
  他爬到高处看到有少数人分别从东边、东南、南边突围,结合他打探的敌军分布消息,他判断出了园内的人定然会在东北方向突围。
  所以他让“散人们”埋伏在了东北方向,等待园里的人突围的时候接应。
  一番里应外合的默契行动,谢彦带领着众人成功突围了。
  当他得知,越岱看穿了自己的“行动动机”后,小心脏不由得砰砰跳了几下。
  若是楚彪活着,若是敌方有人看出了他的“自作聪明的阴谋”,把大都的兵力都集中到东北方向,那他们真的便全军覆没了。
  好在没有如果,好在楚彪被炮火给轰了!
  第134章
  在突围之前, 谢彦快速地统计了一下“交通工具”。
  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匹和马车。
  官员们是坐马车从京城来科兴园的,禁军不是赶马车便是骑马的过来的,加上园内原来就有的马匹和马车……
  结果很快便出来了, 虽然挤了一点,但所有人都能坐上马车或者骑马突围了。
  一辆马车坐五到六个人, 考虑到同心帮中的兄弟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 每辆马车必须有二到三个帮中的兄弟负责赶车;考虑到每辆马车上必须要有“武力值”, 每辆马车配置了两个懂武艺的禁军;除了几个武将,大都数的文官以及科兴园的研究人员武力值最弱,便把他们“分配”到马车之中……
  两个人骑一匹马, 也是“混搭”, 一个武力值高的配上一个武力值低的……
  理想很“美好”, 但到了真正分配的时候,没有人想要跟武力值低又喜欢摆臭官威架子的文官们坐一辆马车。
  若不是谢彦“强行分配”了一下,平时这些气颐指使不可一世的官员们便会惨遭抛弃。
  谢怀恩、谢复壮、谢复窈坐一辆马车, 秦路和一个禁军负责“武力值”, 外加两个帮内兄弟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