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680
  
  第153章
  谢彦带着圣上留给他的几十号亲卫军离开了云杨, 由通天大道直奔京城。
  这次他没有坐马车,而是骑马跟亲卫军们一起回京。
  京城越来越近……
  他远远的看到了前面黑鸦鸦的人马。
  太远看不真切。
  谨慎起见,谢彦摆了摆手, 让队伍停了下来。
  他拿了望远镜朝前方看了起来。
  他看的非常真切,周景帝骑着高头大马站在一众大臣的前面, 后面还有好多的车马华盖, 以及皇家仪仗队。
  “是圣上!”
  谢彦说着, 带领亲卫军,策马飞奔了过去。
  距离越来越近,谢彦看的越来越清楚了。
  穿上黄色滚冕龙袍, 戴上皇冠之后的周景帝, 越发的气定神闲英姿勃发了!
  他们骑马跑到离景帝十几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集体停了下来。
  谢彦率先跳下了马背,朝景帝行了君臣跪拜之礼,他身后的一众亲卫军也跟着跪了下来, 场面很是壮观。
  周景帝连忙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快步走上前扶起了谢彦,“爱卿辛苦了!此次云杨平叛, 爱卿功不可没!”
  四目相对, 笑意弥漫了眼角。
  谢彦回道:“臣不敢居功,若论功劳, 圣上居功至伟, 若不是圣上将近一年的筹谋和步步为营,臣也不会这么顺利的攻克云杨。”
  谢彦深谙“臣子之道”, 即便有功劳, 也不能居功自傲,让上位者和同僚侧目。
  周景帝点了点头, 示意礼部“举行仪式”。
  于是在礼炮声中,群臣恭贺光武大将军“扬大周国威,得胜回朝……”
  谢彦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如此盛大的接待礼仪!
  身边的周景帝拉住了谢彦的手,在他耳边低声道:“爱卿想要什么,只管开口,朕力所能及之内,必然有求必应。”
  谢彦:“臣没有什么可求的,唯愿能为大周、为圣上贡献自己的一切。”
  周景帝轻轻拍了拍谢彦的手背,“你能这般想就好。”
  他说完,拉着谢彦的手,走向了一顶黄色雕龙刻凤的华丽马车。
  谢彦仰头看了看周景帝,他知道周景帝想要让他上那辆“御用马车”。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眼前的少年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孤苦无依的少年”,而是大周的国君了。
  他得注意分寸。
  圣上能亲自带领群臣到城门外迎接他,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了,若是再同乘一辆马车……
  恩宠太过,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谢彦朝周景帝行了个礼:“臣骑马扈从圣上车驾!”
  周景帝愣了愣,随即知道谢彦想要和自己“保持距离”的目的。
  他没有勉强,而是朗声让谢彦跟他回宫“汇报工作”,然后一个人上了车辇。
  龙辇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走在了最前面。礼部官员让谢彦骑马扈从在龙辇的一侧。
  龙辇的后面则是文武百官,最后面是皇帝的亲卫军……
  进了南门之后便是鸿门街。
  街边站满了羽林卫维持秩序,阻止沿街看热闹的老百姓进入鸿门大街。
  虽然离百姓比较远,谢彦还是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
  ——他看到了百姓们的“狂热”,听到了百姓们的“赞叹”和“欢呼”。
  最终,仪仗队在皇宫的德政门口停了下来。
  谢彦和文武百官一起跪下朝周景帝磕头,恭送皇帝回宫。
  周景帝以“有要事相商”,留下了谢彦,其余官员便退下了。
  皇宫内不能骑马,周景帝让谢彦坐上了龙辇。
  于是谢彦在皇帝近侍,倪内侍的搀扶下上了龙辇。
  周景帝让他坐到了自己的身边后,轻笑了一声,“迂腐!你以为跟我保持距离,别人就不嫉恨了吗?”
  “该嫉恨的还是会嫉恨。”周景帝说着为谢彦递上了一杯茶,“这是黎国进贡的新品种,叫什么‘雪牙’,说是在冰山雪地里长出来的,我喝着很好。”
  谢彦道了声“谢”之后,接过了茶杯,看了看茶杯中的“雪牙”,果真跟普通的茶不一样。
  这种茶不是绿色的,而是像雪一样的白色,而且形状像是薄薄的牙齿,怪不得叫“雪牙”呢!
  谢彦轻轻抿了一口,如高山雪水般沁人心田,不由得赞叹道:“的确是好茶。”
  周景帝听到谢彦的赞叹,大为愉悦,让马车外伺候的倪内侍赏谢彦两罐“雪牙茶”。
  倪内侍应承了下来。
  周景帝斜乜着谢彦:“你可还记得我们在国子监初遇的那年?”
  “怎会忘记?那年我们都很小,你十二岁,我七岁……”谢彦一边点头,一边喝茶。
  一路奔波,他的确很口渴了。
  景帝笑了笑,“我记得我天天蹭你的马车……那个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只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马车,然后带着你到处游玩……”
  谢彦继续喝水,用“时间过的真快”,想去转移周景帝的“忆旧”,因为他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坐拥天下的皇帝怎么可能带着他到处游玩?
  但他并没有成功转移话题,周景帝依然在回忆过去。
  谢彦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可能周景帝也知道回不去,才会如此絮絮叨叨吧。
  为了成功转移话题,谢彦开始跟周景帝讲他在南边作战的经历。
  谢彦用轻快的语气绘声绘色的讲了他运用过的“示弱计”、“空城计”、“声东击西法”……
  “小皇帝”听的心潮澎湃,不停的拍手叫“好”,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满鼻芬芳,让谢彦忍不住撩开了马车的窗帘。
  他看到了马车进入了紫辰园。
  周景帝:“紫辰园内,有一处‘调香阁’很是雅致,我让人改造了一下,改了名叫‘永泰殿’,我还没住进去……劳烦你帮我看看,可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谢彦点了点头,他忍不住想到了住在永年殿的周文帝。
  他理解他,周文帝惨死在永年殿,谁愿意住一座凶宅?
  在大周,父亲去世后,儿子应当为父亲服丧二十七个月,才能去掉丧服,但天子主理整个大周的大事,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服丧二十七个月。于是便以“日”代替“月”,只要服丧二十七天就行了。
  景帝一到京城,便宣布了“周文帝的去世”,然后登基、服丧……
  其间,谢彦一直都在南边围剿顺康王的余党。
  如今他到了京城,周景帝早就服丧完毕了。
  比起永年殿来,永泰殿算是“冰山一角”了。
  两人进入殿内之后,周文帝带着谢彦参观了里面的房间,着重参观了周文帝的寝室和书房。
  里面的摆设不多,但胜在雅致。
  谢彦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直夸“不错”。
  谢彦来到了周景帝的书房,看着里面满墙的字画,以及书桌上价格不菲的笔墨纸砚,在书桌旁坐了下来,捂着嘴轻轻笑了笑。
  周景帝扶着椅子看着他的笑颜追问道:“你笑什么?”
  “说出来你别生气……”谢彦说出这句话之后,便后悔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大实话”,任谁听后都会生气的。
  “你说,我不生气。”周景帝道。
  “其实,很不错,无可挑剔。”谢彦笑着,并没有说实话。
  但周景帝却生气的拉下了脸,以他对谢彦的了解,又怎么会不知道谢彦并没有说实话?
  在周景帝的“生气”下,谢彦不得不硬着头皮说出了“实话”。
  “你根本不懂字画,又何必附庸风雅?”
  这句话虽然“戳心”,却让周景帝开怀大笑。
  随即,他让人撤掉了书房中的各种名画。
  谢彦见周景帝不介意,胆子便大了起来。
  “依我看,墙上挂上各种刀剑倒是不错。”
  “这个提议正合我意。”随即,周景帝让人去找刀剑去了……
  谢彦趁机从怀中拿出了查抄顺康王家的账本递给了周景帝,“这是在顺康王家查抄的账本,您过目一下,里面可有好些上古兵器,您是否考虑收到您的书房里?”
  周景帝接过账本,坐到了谢彦身边,仔细的看了起来。
  他越看眉头皱的越厉害,额头上竟然起了层层汗液。
  谢彦拿了手帕帮他擦去了头上的汗液……
  看完账本之后,周景帝把账本重重的砸到了桌上,咬着牙齿道:“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搜罗出这许多的财物的!?那可是我大周多少年的国库财物啊……”
  周景帝的瞳孔缩了缩,大声的把倪内侍呼叫了过来。
  “让翰林院拟诏书,诛顺康王九族,包括那些附庸他的人!”
  倪内侍得令退了下去,着人办事去了。
  谢彦:“…………”那些附庸顺康王的人,不就包括方氏和她的儿子谢子瑜吗?
  周景帝吩咐完之后,坐了下来,吩咐上茶和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