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669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定论”,谢彦不敢也不想把周文帝私下跟他说的话,告知赵氏。
  于是谢彦装作“不知情”的模样,“惊慌失措”的询问赵氏:“好好的,舅母哭什么呢?”
  “舅母有事求你……”赵氏抹了抹眼泪,强撑着露出了一丝笑容。
  “但说无妨,但说无妨。”
  谢彦把他们领进了府中的花厅。
  进了花厅后,赵氏让南宫昀去守着花厅的门,不让下人进来。
  她自己一手拉了谢彦,一手拉了南宫羽在花厅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赵氏:“我们都是自家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前些日子,你大舅无缘无故的被顾澜抓了,如今顾澜死了,但你大舅还没被放出来……”
  赵氏说着用手帕擦了擦眼泪,继续道:“我跟羽儿是女流之辈,关键时候,一点用都没有,昀儿虽是男儿,却同女儿之辈养在深闺一样,并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可以帮忙……”
  “如今我们南宫家只能靠你了,你跟圣上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我们是来求你打探一下你大舅的消息的……这许多天了,我们不知道他被关在哪里,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抓……”
  谢彦见赵氏如此说,连忙安慰她,让她不用担心,他会去打听消息……
  赵氏见谢彦“态度很好”,长吁了一口气,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着,谢彦寻问了他们有没有吃晚饭,得知他们都吃过了,便想安排他们回南宫府。
  赵氏的神色放松了不少。
  临走之前,她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她回头对谢彦道:“以前听你说过,圣上有意解除你跟羽儿的婚约,纳羽儿为妃……我琢磨着,圣上后位悬缺,以南宫家和谢彦的威望完全可以争取一下皇后的位置,你看怎么样?”
  谢彦知道罪臣之女连做妃子都是奢望,但他不能说实话,只能敷衍着打发他们回去了。
  第156章
  谢彦打发走了赵氏, 巡回了一番宅子,宅子里的小厮还是以前的旧人。
  他安心的回到自己屋内,本想泡个澡, 但他太疲倦了,和衣往床上一躺便沉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 已是次日清晨。
  他连忙穿戴好朝服, 吃了早饭便去上早朝了。
  周景帝为太子的时候监国, 是隔日上一次朝;如今他贵为皇帝,更为勤勉了,每日必上早朝。
  德政门外, 礼部“排队”的时候, 谢彦已然站到了前面的一等公卿之列。
  站在他前面的是新任内阁首辅——许志明。
  许志明是谢彦“前一届”的榜眼, 曾经受南宫瑾之邀,居住在南宫府一段时间,教过谢彦八股文, 算是谢彦的老师了。
  两人相视一笑, 相互行了个礼。
  许志明能做上首辅,一连升了数级。
  之前的内阁中, 新旧两派相争, 很大程度架空了皇权。
  许志明明面上是个“新派人”,但周景帝明白, 他骨子里是个“正人君子”, 少有自己的小心思。
  周文帝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会让他做内阁首辅。
  谢彦注意到, 上朝的队伍中还出现了好多新面孔……
  这也不奇怪, 短短两年多时间,先是宁王叛乱, 紧接着是顺康王造反,朝廷杀了一批“二臣”,罢免了好些官员,当然需要“新生力量”的填充。
  对于周文帝而言,这也算是“好事情”。
  ——这些新提升上来的官员,少有“根基”和“背景”,会更听话一些。
  谢彦一转眼,看到了临光侯张若煦和临晖侯张若杲下了马车,走到了队伍的后面。
  “他们怎么来了?”谢彦问首辅许志明。
  许志明告诉他,周景帝让张若煦做了吏部侍郎,让张若杲做了户部侍郎。
  在周文帝时代,文帝的几个“异母兄弟”宁王、成王以及康王都是不上朝的“富贵闲人”。
  周景帝没有兄弟姐妹,却让自己的两个堂哥来上朝了。
  宁王叛乱的时候,这两个堂哥没有拖他的后腿,而是跟他一起共同进退,跟他一起守护大周的江山。
  周景帝当上皇帝后,也不亏待他们,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实权,为大周做一些事情。
  临光侯和临晖侯下了马车后,见谢彦扭头看着他俩。
  他俩远远的朝谢彦行了个礼,谢彦当即还了礼。
  谢彦凭着直觉,感受到他俩比以前靠谱多了。
  众大臣进入勤政殿后不久,周景帝便上朝了。
  黄色龙袍、冕旒珠玉让本就风流英俊的周景帝增添了一身的贵气和威严。
  战争磨炼了周景帝的心性,让他能轻松驾驭朝堂。
  谢彦感受到了周景帝的“成熟”。
  散朝之后,谢彦被周景帝叫住了。
  周景帝把他带到了勤政殿的偏殿。
  一进偏殿,谢彦便闻到了熟悉的“青草味”。
  他定睛一看,不远处的九龙鼎中吐着丝丝的雾气。他意识到这青草味是从九龙鼎中散发出来的。
  他情不自禁的抬眼看向周景帝,不想撞到了周景帝的眼眸中。
  周景帝笑着告诉谢彦,他让皇宫中的香料师把他的香料配方加工了一下,放到了香鼎中。
  “气味是不是太浓了?”周景帝问谢彦。
  谢彦点了点头,他犹记得数年之前,他俩初相识,他爬上他的马车,他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青草味,少年羞涩的从怀中拿出做工粗糙的青草味香囊送给了他……
  周景帝见谢彦点头,走上前去关闭了九龙鼎的几个口,接着又亲自打开了窗户。
  他一回头,见谢彦依旧站着,知道谢彦不会先于自己坐下,便率先坐到了龙椅上,然后指了指身边的椅子,示意谢彦坐下。
  谢彦朝他行了个礼,然后坐了下来。
  他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少年曾经送给他的“青草味香囊”。
  五年过去了,香囊还在,只是香味早已经散完。
  坐下后,周景帝陪着他喝了些水吃了些点心,然后带着他去大理寺“看望”南宫瑾了。
  作为政|治要犯,南宫瑾被单独的关在了大理寺的地牢中。
  在谢彦的印象中,被顾澜审讯过的人,定然是鲜血淋漓,蓬头垢面,不成人样。
  待他看到南宫瑾的时候,完全推翻了他的认知。
  牢狱中的南宫瑾头发整齐、衣冠楚楚,一看就知道没受过一点罪。
  其实,并不是顾澜“心善”,不给南宫瑾用刑。
  而是南宫瑾知道了顺康王兵败自杀,便失去了所有的“动力”。用不着顾澜用刑,他便全招了。
  可谓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南宫瑾百无聊赖的坐在牢狱中冰冷的石凳上,远远的看着谢彦和周景帝朝他走了过来,瞳孔不自觉的缩了缩。
  周景帝和谢彦近前后,他只是继续坐着,也不站起来。
  看守的狱卒见南宫瑾“无礼”,对南宫瑾吆喝了一声,拿出了钥匙,想要进牢狱的门,强行让南宫瑾磕头。
  周景帝止住了狱卒,让所有人离开了地牢。
  地牢里只剩下了周景帝、谢彦以及南宫瑾。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
  周景帝开口了,“你就没有话,要跟彦哥儿说吗?”
  “说什么?”南宫瑾轻哼了一声,自嘲的笑了笑,“你们胜利了,我无话可说,若是要说的话……那都是悔恨,因为我没杀了他!”
  “我当时想着,他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即便聪慧了一些,也不会影响大哥的的宏图霸业,只是没想到……我和大哥最终会败在他的手上!”
  “是我疏忽了!是我对不起大哥!”南宫瑾仰头长叹。
  周景帝:“的确是你疏忽了!你难道不知道发生在彦哥儿身上的传奇事迹?七岁便能考上秀才,连中□□,创办科兴园,制造大炮、手榴弹以及地雷……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是绝顶的难度?”
  “实话告诉你们吧,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杀了他。”
  南宫瑾冷笑着转头看向了谢彦:“你还记得,去年太子亲征之后,我让你来南宫府吃年夜饭的那个晚上了吗?”
  谢彦点了点头,“当然记得。当时你给我喝了黎国进贡的最烈的酒,我只喝了一杯便不省人事了,我原本以为是我酒量太差,后来顾澜送了一坛黎国最烈的酒给我,我空着肚子连喝了两杯都没事,我做了好几次试验,每次都没事……我便知道,我并不是醉酒,而是被你下了药。”
  南宫瑾:“怪不得此后我让你来南宫府,你再也不来了。”
  谢彦:“对!不瞒你说,从那时候起,我就怀疑你了,让青铜卫去盯着南宫府,但青铜卫一直找不到证据,我开始了自我怀疑,认为我有可能怀疑错了……”
  南宫瑾:“有金凤银凤在,那几个青铜卫算的了什么?”
  “金凤?银凤?”谢彦皱了皱眉头。